分享

从人的现代化看人的职业化特点

 联合参谋学院 2013-10-21

——缺乏信仰,还是缺乏职业化(二)

 

1、人的现代化特点

尽管西方社会早在18世纪后期正式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人们才开始从宏观、微观等各个层面关注人的现代化。其中,以英克尔斯(Alex Inkeles)为代表的斯坦福大学及哈佛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从社会现代化和个人现代化双重影响的角度,总结出人的现代化12项特征。

(1)准备和乐于接受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行为方式;

(2)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乐于面对改革的社会现实;

(3)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和看法;

(4)注重现在与未来,守时惜时;

(5)有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求效率;

(6)有计划性,即在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中趋向于制定可行性计划;

(7)尊重知识,注重对事实的详尽考察,尽可能多的获取知识,进而形成自己的看法;

(8)可依赖性和信任感,信任人类理性的力量和由人类理性支配下的社会;

(9)重视专门技术,有愿意根据技术水平高低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

(10)乐于让自己及后代选择离开传统所尊敬的职业,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智慧敢于挑战;

(11)相互了解,尊敬他人和自尊;

(12)了解生产及过程。

在认识这些特征时,有几点需要特别关注,首先这些特征是研究者根据对六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进行严格抽样调查研究得出,这六个国家是阿根廷、智利、印度、孟加拉、以色列和尼日利亚。研究者认为之所以没有选择早已完成工业化的西方国家作为研究样本,就是要认识现代工业化对人的现代化的影响过程;其次该研究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进行,至今已经过去50年,而今还进入信息社会时代,其中阿根廷和智利于上世纪70年代就进入中等发展中国家,但这些国家至今没有踏上经济发达国家的行列,这原因是否就是研究者英格尔斯曾经告诫所言,“如果一国的国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这无疑对正处于工业化和信息化过程中的中国具有特殊借鉴意义。

 2、人的职业化特点

在传统农业社会,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从事耕种土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其绩效一方面依从于人体的体力等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土地的贫瘠、位置和天气。受制于对人类自身行为活动的认识水平,时常以“勤劳”,也即投入更多的时间和体力从事生产活动,来概述个体或团体的行为特征。

工业时代的人们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熏陶、塑造、锤炼着后来者的行为方式,人与机器的匹配、人及信息技术终端的匹配及对效率的追求迫使人们反省和调自身行为活动以达到规范、标准和统一,组织内及城市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群体活动也在约束这些相识和不相识人们的行为方式。

英克尔斯的研究认为,现代人的人格特征主要来自于现代企业组织的工作经历对人的影响,同样还有城市生活、与大众传播的接触会产生可以与工厂相提并论的影响,而教育是个人现代性的一个有力的准备。

基于人的职业化的发展阶段和英克尔斯的现代人的理论,根据企业管理的实践分析认为,现代人的职业化的五个特征是:

(1)开放性(Open-minded)

①有好奇心。关注并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心理上乐于面对新观念、新思想和新的行为方式,愿意以新的方式处理事务,不墨守成规。

②期待除旧革新。乐于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与只限于个人的乐于接受新经验的好奇心相比,这里还涉及到别人。

③与时俱进选择职业。不仅鼓励自己的后代离开传统所尊敬的职业,自己也积极尝鲜;敢于挑战陈旧的教育内容和传统智慧。

 ④尊重异见。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和看法,不固执己见。

(2)专业性(Professional)

①重视专门技术学习。愿意接受较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而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

②关注多方面信息。注重观察事实,尽可能地积累知识,进而形成自己的观念和意见。

③了解工作职责和内容。了解本职工作和相关生产过程、原理,以及生产计划和部署,在认识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与创造力的兴趣。

④关注技术研究和应用。在工作中研究和应用专业技术,提高技术标准和精度,改进技术工具。

(3)绩效导向(Performance-oriented)

①时间性。注重现在与未来,守时惜时;乐意制定和接受周密的时间计划来调控自己的行为。

②效能感。相信能够适应和控制所处的环境。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人性能够改变,相信人类能够解决自身的问题,相信人能够对社会的弊端进行改造和有效的干预。

③计划性。在公共事务还是私人生活中都倾向于制定长期计划,增加工作和生活的方向感和可预见性。

④注重效率。根据时间和计划,改革行为方式和方法,或借助其他帮助,提高行动效率。科学管理研究就始于追求效率的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以及在其基础上的规范化要求。

(4)能力本位(Based on Abilities)

①独立自主意识。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不依靠血缘关系、权力关系、人情关系及金钱,而相信自己的能力获得自立。

②能力决定报酬差异。有愿意根据技术水平高低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

③开发发展能力。能力是可开发和发展的,开发和发展能力是有方法的,不管什么能力,实践是开发和发展能力的保障。

④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是能力发展的基础,创新不仅是能力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

(5)合作性(Cooperational)

①可依赖性或信任感。信赖自己周围的环境,信任周围的人和组织并能够实现自己的职责和完成任务,信赖人类的理性力量和由理性支配下的社会。

②了解并尊重别人的尊严。现代组织教诲人们尊重下属的自尊,在同下属接触时约束自己。对弱小的或地位低的人的自尊给与更多的保护。

作为企业组织的管理人员,面对促进国人的现代化和职业化这一职业重任,任重而道远,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何更有效地促进、评价不同层级人员的职业化是随之而来的、需要探究和实践的话题。

(作者魏松涛:欢迎转载交流,但谢绝不署名不写出处的转载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