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荣县打造“油茶王国”年产值2亿元
记者了解到,为做好油茶品种的选育认定工作,从2008年开始,荣县就成立了油茶优良品种选育工作小组,在全县开展了油茶优良品种选育工作,共初选出候选优树740株,在此基础上又进行复选、补选、决选。 2009年、2010年向省林木种苗委员会申报优良品种12个,经省林木种苗委员会认定油茶优良品种11个,其鲜果出籽率大于40%、干出籽率大于25%、种仁含油率大于42%。形成完善的川荣牌油茶良种体系,巩固油茶品种优势。 根据国家林业局的要求,荣县的油茶发展全部采用油茶芽苗砧嫁接苗,共培育出了当地嫁接能手500余名,年可嫁接苗木1000万株以上;2010年嫁接苗木60万株,其中培育轻基质苗30万株;2011年嫁接苗木60万株。随后建设采穗圃100亩,种质资源收集区19亩,育苗地150亩,目前收集种质资源15个;可年产优质苗600 -1000万株。 新造低改建立种苗育圃 为切实搞好荣县油茶产业工作,荣县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统揽全县油茶发展工作,落实了人员、经费;县林业局专门成立了油茶工作领导小组来推进此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并明确:油茶办、造林站负责优良种苗选培育、种苗调运及造林技术指导,规划队负责核实调查及成效检查,资源站负责部分林木采伐清理林地,各林业站负责组织人员实施。 根据工作要求,荣县选择了群众基础好、政府积极性高、有条件造林的长山镇、双古镇、观山镇作为2010年油茶产业发展的重点,及时分解造林任务,积极落实造林地,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荣县还进行了油茶育苗嫁接技术、油茶丰产栽植技术、低产低效林改造管理技术培训6期,并印发了相关技术资料25000份,让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熟练掌握技术,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为保障工程建设的需要,荣县林业局积极协调,伐除了部分杂灌,及时清理出林地,以保证造林整地需要,长山镇业主为保证造林质量采取了用挖掘机全垦筑台打窝,确保了窝子质量。 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措施,荣县油茶林实现了基地规模化。截至目前,全县已新造油茶7400亩,改造低产低效油茶林3000亩,并且将以每年新造5000亩、低改2000亩的速度稳步推进。建立油茶种苗繁育圃100亩,年产优质嫁接苗将逐步达到1000万株,成为四川省油茶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和全省最大的无性系油茶种苗繁育基地。 招商引资兴建精加工厂 荣县将油茶种苗质量和延长油茶产业链作为发展油茶产业的两个关键环节来抓,保障了油茶产业健康发展,最大程度提升油茶产业的经济社会效益。 通过建立高标准育苗基地,确保了苗源稳定和种苗质量,并在良种壮苗繁育,延长产业链上下了功夫后,油茶种植规模发展迅速。与此同时,荣县还大力培育油茶加工企业,鼓励县内种植大户进行油茶产品加工。目前,全县有加工能力的油茶简易加工厂约70个,年加工能力2000吨左右,加工能力较弱,缺少精加工厂。 为此,荣县大力实行招商引资政策,引进油茶加工、进行油茶系列产品开发的企业来投资兴业,支持油茶加工企业采用先进设备,先进技术,不断推进产业内部升级改造,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通过政府引导、典型示范和科技支撑的方式,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推进油茶产业深入发展的浓厚氛围。 据了解,自贡市弘鑫牧业有限公司已正式注册了自己的茶油品牌商标,目前正在多方考察,准备引进国内最先进的茶油加工设备,初步实现发展产业化。在经过几年的发展,荣县油茶产业必将走上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十二五期间实现产值2亿元 记者获悉,今年,荣县林业局仍然继续做好优良品种选育工作,争取申报5-6个优良品种,使川荣系列优良品种达到15个左右。抓好育苗工作,培育出优质芽苗砧嫁接苗,以满足全县并为全省油茶发展提供种苗,同时新造油茶5000亩,低改2000亩. 荣县将在“十二五”期间,建成自成体系的高产稳产油茶优良品系,通过新造、低改、四旁植树发展油茶林15—20万亩,并建设1—2个油茶精加工厂,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油茶产业链,实现产值2亿元,使林农人平在油茶上获取的收入达到100—200元。 后记 记者从荣县林业局了解到,目前制约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为“三缺一难”,即首先是缺资金。据了解,湖南、江西等省发展一亩油茶县级以上政府投入资金800-1200元,重庆发展一亩也是补助600-800元,而四川发展一亩油茶仅200元,不够种苗费。 其次是缺经费,作为县委、县政府的重要工程,县政府安排了一定工作经费,但差距仍然很大,工作运行难度大。 另外还缺劳动力,由于荣县外出务工人员多,农村劳动力缺乏,造林工作难度增大。 油茶造林的最好时节为12月至次年4月,荣县的宜林地基本上都是植被厚,杂灌多,只能采取炼山造林,而这个时期也是森林防火的重要时期,不能炼山造林严重制约工程建设进度便成为一难。 ▲油茶籽快成熟了,本地却没有加工业务。本报记者魏云鹤 摄 好不容易等来山上种的油茶树开花结籽,可以采收茶籽榨油了。然而采收的茶籽送去哪里加工又成了茶农万桔红揪心的难题。万桔红是龙门地派人,4年前他回乡创业,承包大片山地搞起油茶种植。如今,这些油茶树已开始结籽。记者看到,树枝上结满了油茶果,圆圆的如同一个个小球,大的如乒乓球般大小。万桔红说,再过一个月,油茶籽就完全成熟,可以采摘加工了。但目前惠州还没有人做油茶加工业务,他得拿到浙江去,非常麻烦。近年来,通过大力推广,油茶种植在我市开始渐成气候,龙门和惠东的一些山区乡镇纷纷把种植油茶作为扶贫项目。未来两三年内,各地的油茶园会陆续进入挂果期,种植户们期望有相应的油茶加工厂,并由此带动油茶种植业的发展。 本报记者罗孝宗 通讯员吴潮龙 相关新闻梅州:油茶树成农民致富“摇钱树” 昨日,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梅州召开。梅州油茶种植面积从2004年的17万亩扩大到57万亩,其中投产面积30万亩,年产茶果5万吨,产值4亿多元,油茶产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成为推动梅州绿色崛起、科学发展的重要生态富民产业。 目前,梅州已建成4家大型现代化油茶加工厂,精制山茶油年生产能力1.7万吨。建设了年产500吨茶皂素生物农药及6万吨茶粕有机肥生产线。梅州油茶产业链已形成几十个产品,有力地推动了梅州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也为国内同行做出了先行表率。(罗孝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