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士铎论菊花

 学中医书馆 2013-10-25

菊有野种、家种之分,其实皆感金水之精英而生者也。但家菊味甘,补多于泻;野菊味苦,泻多于补。欲益精以平肝,可用家菊。欲息风以制火,当用野菊。

其气味轻清,功亦甚缓,必宜久服始效,不可责以近功。惟目痛骤用之,成功甚速,余则俱迂缓始能取效也。然菊花明目,明虚人之目,而非明有病人之目也。有病之目,即可用菊花治,亦必与发散之药同治,而不可单恃之以去风去火也。

甘菊花不但明目,且可以大用之者,全在退阳明之胃火也。盖阳明内热,必宜阴寒之药以泻之,如石膏、知母之类。然石膏过于太峻,未免太寒,以损胃气。不若用甘菊花至一二两,同玄参、麦冬共济之,既能平胃中之火,而不伤胃中之气也。

夫甘菊花,凡有胃火,俱可清之,而尤相宜者,痿病也。痿病者,责在阳明,然而治阳明者,多用白虎汤,而石膏过于寒凉,恐伤胃气。而痿病又多是阳明之虚热,白虎汤又泻实火之汤也,尤为不宜。不若用甘菊花一二两,煎汤以代茶饮,既退阳明之火,而又补阳明之气,久服而痿病自痊。

(野菊花、玄参、麦冬可为白虎汤轻症替代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