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勤治沙

 白桦林了 2013-10-25

民勤治沙历史

 

民勤在历史上,曾是水波浩淼、水草丰美的滨湖绿洲,土沃泽饶,可耕可渔,许多地名都与“渠”、“湖”、“河”、“泉”、“坝”、“滩”等字眼相关联,直到清末,这片土地上的湖泊依然星罗棋布。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人类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日益严重,加之石羊河上游的垦区拦蓄引水,气候趋于干旱,民勤的生态问题日益显现,生态环境已处于崩溃的边缘。民勤县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干旱、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是全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

为了能在沙漠中求生存、谋发展,营建绿色家园,民勤人民历来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和生态治理。尤其是解放以来,历届县政府站在维护绿洲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强化造林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校正治沙理念。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民勤人激情满怀,笃信人定胜天,人进沙退。在向沙漠进军口号的鼓舞下,他们开始打井、植树,开荒种粮,这种行为得到政府的鼓励。但结果却是在与沙漠抗争后,沙并没有退,反而步步紧逼。

在本世纪初有关部门提出人退沙退的口号,即把那些原住民,或垦荒者从沿沙地区迁移出去,从而减少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荒漠化的步伐不断减缓。但是2007年,西渠镇煌辉村整体搬迁,原先预计的人退沙退的结果并没有出现,这个村所在的湖区绿洲处在阻隔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牵手的关键位置,放弃煌辉村,缩短了绿洲的空间布局,使其失去了对两大沙漠的隔离作用,反而加速了两大沙漠合拢的步伐,制造一个大尺度的沙尘发源地,其结果不是人退沙退,却是人退沙进

2007年开始,民勤改变将移民一搬了之的思路,提出固沙先固人的口号,探索建立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模式,组织风沙前沿的农民以治沙工人的身份全面参与生态建设,让人、水、沙、地等生产要素最大限度进入生态治理领域,从而使饱受风沙之苦的当地农民告别延续千百年的种粮传统,逐步变身为防沙治沙的主力,以此实现人定沙定的治理目标。目前通过在东湖镇正新村初步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研究发现,该模式不仅可规避传统易地移民搬迁成本高、选址难、收入反差大等不利因素,还能达到有条件的人定沙定,该模式被命名为正新模式

民勤县人民在抗击风沙的艰难历程中,涌现出了像全国治沙标兵石述柱、杨可畅、许齐科、邱佳美等老一辈治沙英雄。他们是民勤精神的缩影,在这种精神感召下,全县人民将坚持不懈地用自己的奋斗和智慧坚定而执着地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在荒漠中撒播绿色希望,改写着民勤生态恶化、贫穷落后的历史。

民勤治沙机制

民勤县政府根据全县沙化面积和治理难度大的实际,科学地制定了“因地制宜、由近及远、先易后难”的治理方针,采取有计划地组织沙区群众义务投工投劳压沙整地,由国有林场或乡村组织造林专业队,进行人工造林生物治沙,按照国家重点工程造林补助资金和标准兑付造林补助费,县财政每年对重点风沙口的治理专门拿出一定的资金进行专项投资,从而形成全民动员,义务投工投劳与国家补助相结合,民办公助的防沙治沙投入机制。2006-2009年四年间,甘肃省每年下拨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民勤防沙治沙,民勤县狠抓有机时机,一改已往“分散治理、零星治理”为“集中治理、规模治理”的治理思路,打造了老虎口、煌辉生态园等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使该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2009年,民勤县依托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三北工程等国家工程建设资金,通过组织群众参与生态建设、营造防风固沙林、承包治沙生态林、调整产业结构等方式,积极探索生态治理新机制,形成了“国家有投入、科技做支撑、农民有收益”的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同时每年把义务压沙工作纳入各乡镇、单位年度考核责任书进行重点督查考核,以此作为乡镇、单位领导任用、升迁的重要依据,“帽子放在沙上、挂在树上”,建立了严格的防沙治沙的组织管理机制和治沙工程建设的长效监督机制。

民勤治沙模式

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理效果,民勤县政府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和科学的观察分析、论证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沙治沙模式,形成了具有沙区特色的治理和发展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全县治沙事业的长足发展。

一、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治沙模式

在治沙技术上,重点示范推广干旱沙区工程与生物相结合的治沙造林模式,即在流动沙丘采取先压设粘土或麦草网格状或行列式沙障工程固沙,再进行人工拉水补墒栽植耐旱灌木生物固沙的模式;同时还立足实际,针对戈壁滩墒情差、造林成活难的情况,创造性地在砾石戈壁滩地采取头年秋季机械开沟整地,使流沙汇集于沟内,将秋冬季降水蓄于沙中,次年春季挖穴栽植耐旱灌木,人工拉水补墒,覆沙保墒的治沙造林模式。目前,全县已建成甘肃宋和综合治沙示范区、三角城林场、龙王庙、勤锋滩、老虎口等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治沙样板点,涌现出来了各种适用性很强的治沙模式,如宋和样板模式、正新模式等,为其他沙漠地区的防沙治沙工作开拓了思路、积累了经验。国家三北局的专家以及以色列、韩国、越南等国家的林业工作人员对民勤这种治理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国内外治沙中被广泛采用。

二、生态经济复合型林业产业发展模式

针对民勤地域广阔、工业发展缓慢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民勤县政府审时度势地提出了生态立县、草业兴县、畜牧强县的的总体战略部署,避害趋利,把充分利用光热、土地等自然资源优势,建设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作为发展沙区新型支柱产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在模式构建上,建立了农林牧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的循环经济模式,以完善的生态保障为前提,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框架,高效优质的农牧产业为促进,用产品的深加工增值拉长产业链,建成了5万多亩的沙产业基地,辐射带动了周边乡村的林业产业发展,年产效益可达3000多万元。

结合沙产业的建设,在全县重点示范推广生态经济复合型农田防护林建设模式和以红枣、葡萄为主的经济林基地建设。目前全县经济林保存面积达15.88万亩,其中挂果面积8.31万亩,年果品产量16345吨、产值达2354万元。林业产业化体系的建设,为民勤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三、创新、引进、培植相结合的科技支撑模式

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和“外治风沙,内建林网,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的林业建设方针,民勤县政府始终把科技兴林与工程造林有机结合,建立完善了林业科技引进、创新和本土实用技术体系的培植机制,把林业科技的引进与推广渗透到防沙治沙的全过程,广泛采用多林种、多树种搭配模式和乔灌草、带片网的林带配置模式,提高防护效益和工程整体质量。在工程管理上,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整个管理统一把关,保证了工程质量。在技术创新与推广上,注重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坚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社会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全面普及推广林业科技新产品和先进实用技术,以点带面,提升防沙治沙工作的科技含量,构建了科学合理的科技支撑模式。

民勤沙化土地

一、民勤沙化土地分布范围、面积

民勤县属于完全沙化县,沙化总监测面积2402.5万亩,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830.7万亩,占总监测面积的76.2%,非沙化土地总面积571.8万亩,占总监测面积的23.8%。

项目区总面积60万亩,其中沙漠、流动沙丘9万亩,半固定沙地、丘间低地、戈壁滩地等37.25万亩,天然灌木林10万亩,季节性水域面积3.75万亩。

二、沙化土地概况

根据甘肃省第四次荒漠化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止2009年,民勤县沙化土地按沙化类型分:流动沙丘(地)606.03万亩,占沙化土地面积的33.1%;半固定沙丘(地)264.73万亩,占沙化土地面积的14.46%;固定沙丘(地)564.85万亩,占沙化土地面积的30.85%;露沙地30.98万亩,占沙化土地面积的1.69%;沙化耕地34.31万亩,占沙化土地面积的1.87%;风蚀劣地0.24万亩,占沙化土地面积的0.01%;戈壁329.55万亩,占沙化土地面积的18%。按沙化程度分:轻度131.5万亩,占沙化土地面积的7.18%;中度513.47万亩,占沙化土地面积的28.05%;重度291.77万亩,占沙化土地面积的15.94%;极重度893.93万亩,占沙化土地面积的48.83%。

三、沙化土地分布特点

民勤县沙化土地类型主要以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戈壁为主,其总面积占到总监测面积的73.47%。流动沙地主要位于南部腾格里沙漠东沙窝、西沙窝和雅布赖风沙口,集中连片,以裸沙地为主;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主要位于雅布赖风沙口东西两侧、西沙窝、东沙窝和绿洲内部沙区,介于绿洲外围与流动沙丘、戈壁之间,分布较整齐,以林地和草地为主;戈壁主要位于红沙岗镇、西渠镇和东湖镇北部,集中连片,主要以戈壁和林地为主;露沙地、沙化耕地和风蚀劣地在全县零星分布,以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为主。沙化程度轻度以固定沙地(丘)、露沙地和沙化耕地为主,中度以固定、半固定沙地(丘)、露沙地和戈壁为主,重度以半固定沙地(丘)、戈壁为主,极重度以戈壁、流动沙地(丘)和露沙地为主。

项目区沙化土地类型以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戈壁为主。由西南向东北依次主要为固定沙丘、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戈壁、半固定沙丘。沙化程度中极重度以戈壁和流动沙丘为主,重度以半固定沙丘为主,中度以固定沙丘为主,轻度以灌木林地为主。

沙化土地危害

土地沙化不但造成生态灾难,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严重。针对民勤县沙化土地类型及分布的特点,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地生产能力日益下降,农牧业生产量低而不稳

土地沙化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乃至丧失,使农作物、牧草植物产品的产量下降。同时,流沙前移、风蚀沙割、戈壁风沙流等危害农作物的生长,严重影响到沙区农牧业生产。民勤县沿风沙线流动沙丘活动强烈,每年以34m的速度向绿洲逼进,民勤湖区近30万亩耕地被迫弃耕摞荒。

二、恶化生态环境,加剧生态灾难

沙化造成地表裸露、地表植被盖度不断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后,生态环境条件逐步恶化,生态灾难日益加剧。沙尘暴是一种破坏力更为强烈的灾难性天气过程,往往造成工农业减产,并直接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全球的生态环境。据监测:19521998年,民勤县的沙尘暴年均出现日数为35d,近几年来沙尘暴年均已达到37d

三、可利用资源被迅速破坏、损失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乱砍、滥伐、过度开垦、过量开采利用水资源,使地球陆地表面多种可利用自然资源迅速减少,进而造成土地退化或沙化。资源减少、紧缺是加剧土地进一步破坏的直接原因之一,而土地破坏又反过来促进生物、土地、水资源等可利用资源的迅速破坏和损失。因此说,土地沙化的持续或扩张必然会导致资源遭受严重破坏。

沙化土地成因分析

土地沙化是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地质时期,土地沙化是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果;在人类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在土地沙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生产方式落后以及资源不合理利用,是导致土地沙化扩展的重要原因。从本质上看,沙化的发生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以及人类的认识、所具备的条件还不足以正确处理这种矛盾的结果。

一、自然因素

1、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是土地退化乃至沙漠化的最主要原因。

民勤深居大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境内流域主要以季节性沙河为主,平时干涸无水,降雨时,山洪汇入黄河。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匮乏。

2、紧临沙漠,沙化速度较快。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又地处温带大陆性极干旱气候区具有明显的蒙新沙漠气候特征。在强劲西北风的作用下,大量沙粒被搬运、沉积,日积月累形成了沙漠边缘丰富的沙物质和流动沙丘。

二、人为因素

1、石羊河上游祁连山水源涵养能力持续下降,地表水资源逐年减少

民勤的沙漠化不是孤立的,而是同整个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和生态息息相关。民勤县境内目前惟一的河流是从南部进入的石羊河,民勤县、武威市乃至整个河西走廊的绿洲都是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滋养的。从新中国建立后有记载的水文资料看,祁连山的雪线是逐年上升的,由西到东雪线上升的幅度越来越大。50年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锐减,涵养能力持续下降,雪线上升了40 m,石羊河流域的地表径流由20世纪60年代的年均5.42亿m3减少到目前的1.16亿m3

2、水资源利用不当,上中游过度用水,造成下游的民勤一带来水量大幅减少

上中游过度用水使进入下游民勤境内的地表水资源逐年减少,由20世纪50年代的年均4.6亿m3,减少到目前的不足1亿m3。分年代进入民勤境内的水量变化如下:50年代年平均4.6亿m360年代年平均4.03亿m370年代年平均3.24亿m380年代年平均2.29亿m390年代年平均1.52亿m3,目前1.16亿m32004年入境地表径流量仅为0.65亿m3。从进入县境内的地表水对照分析,进入民勤境内的年径流量减少了3.6亿m3,入境地表径流占流域总径流的比例由50年代的30%减少为近年的不足7%。

3、大量提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生态进一步恶化

由于入境地表水逐年减少,迫使民勤县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向地下要水,大量提取地下水以维持农业灌溉,民勤灌区也逐渐由一个以地表水灌溉为主的河水灌区变为一个以井水灌溉为主、河水灌溉为补充的井河水混灌区。目前全县运行的机井有11000眼,最多时达到14000眼,占全省机井总数的1/3。大面积的挖井取水导致地下水位以每年0.30.5 m的速度下降;随着地下水的严重超采,地面植被大量枯死,致使生态进一步恶化。

4、土地开垦过度

1977年到1993年,民勤县就开垦了2万多公顷农田。大面积垦荒种粮和大水漫灌的生产方式,不仅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而且耗费了大量的水资源。以前在绿洲与沙漠之间有大量天然灌丛作为过渡带,有力地保护着绿洲,但是这些过渡带被开垦成了农田,又很快被畅通无阻的风沙变成了沙丘。

5、人口增加,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1953年,民勤县只有11万人,目前已增加到了30多万人,几乎增加了两倍。这些增加的人口大多数是农业人口,客观上增大了对水和耕地的需求。全县1.59km2的国土面积,沙漠及荒漠化土地面积达1.49 km2,绿洲的人口密度接近400/km2,这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治沙成效及存在问题

一、工作成效

民勤县生态区位重要但生态环境脆弱,防沙治沙、植树造林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长期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站在维护绿洲生存和永续发展的高度,始终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持之以恒压沙造林,历经不懈努力,取得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09.36万亩,封育天然沙生植被293万亩,封育成林78万亩,累计完成义务压沙22.08万亩,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近100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7.8%提高到现在的11.82%。全县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以有效遏制,重点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恢复性改善,有效发挥了调节气候、保护水土、防风固沙、绿化环境等综合效益,极大地改善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1三北防护林工程。2001201010年间,累计完成投资2336.8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827.6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折资509.25万元,完成人工林保存面积13.61万亩,其中防风固沙林9.9万亩、经济林3.71万亩,实施封沙育林(草)15.35万亩。

2、退耕还林及成果巩固项目。2002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项目以来,至2010年共完成国家投资14819.868万元,完成退耕还林31.43万亩。2008年,争取实施了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项目,至2010年累计完成投资2469万元,完成补植补造10770亩,经济林基地建设7625亩,种苗基地建设1224亩。2011年下达成果巩固资金447.84万元,计划完成补植补造5234亩,葡萄基地建设13053亩,种苗基地建设809.67亩,其中葡萄736亩,枸杞73.67亩。

3、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项目。2003年,国家林业局将民勤确定为全国防沙治沙县级综合示范区,重点建设内容为防沙治沙综合治理、沙区产业结构调整与沙产业开发。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32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60万元,地方配套65万元,集中打造了老虎口、新西2个防沙治沙示范区,引进示范治沙技术20余项,完成治沙造林0.85万亩。

4、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2004年项目实施以来,民勤县纳入补偿范围的国家重点公益林达到100.4万亩,累计完成国家投资2965.6万元。

5省列防沙治沙项目。2006-2009年,累计完成省列防沙治沙专项投资5620万元,其中省财政专项资金3800万元,地方配套及自筹资金1820万元。按照《民勤县防风治沙项目实施方案》,集中连片营造防风固沙林8.4万亩,实施封沙育林(草)5万亩。

6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项目。2009年以来国家累计下达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项目资金5716万元,累计完成人工造林5.18万亩,生态经济林基地4.045万亩;通道绿化40公里,村镇绿化6个;林果产业种苗基地0.04万亩;人口转移造林0.23万亩;扶持7个乡镇的日光温室及11个乡镇养殖小区建设。

二、成功经验

1、因地制宜,探索经济适用、立体综合防沙治沙模式。

坚持因害设防、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的防沙治沙原则,在绿洲外围的沙漠前沿和绿洲内部沙地荒滩通过设置草障和刺丝围栏封护措施,培育自然植被系统,建立生态经济型防风治沙体系优化配置模式;在绿洲内部和沙田交界处,通过人工造林,营造生态经济型林草植被系统;在绿洲内部建设农田防护林网和村庄庭院片林。

2、广泛动员,形成了全党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治沙格局。

民勤县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将防沙治沙完成情况纳入对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的年度综合考核,通过县、乡领导兴办治沙造林绿化点,党员、团员、驻民勤官兵共建党员林团员林军民林等多种形式,使防沙治沙、建设绿色家园成为广大干部、学生和驻地官兵的自觉行动。同时,充分发挥广大沙区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动员他们积极投身治沙工作,加速了灌区开发进程。

3、拓宽渠道,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多元化投资机制。

多渠道筹措防沙治沙资金,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将防沙治沙资金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积极争取以工代赈、两西建设、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加大对沙区土地开发、低产田改造、渠道衬砌和农田林网建设的资金投入;制定优惠政策,扩大招商引资,引导和支持县内、外民营资本参与林业生态建设;将沙化低产田优先纳入退耕还林计划,加大林业重点工程对防沙治沙的支持;动员沙区群众积极投工投劳捐物。

4、科技支撑,开创了院地合作共建的良好局面。

坚持把科研、推广、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先后与甘肃省治沙所、中国林科院、甘农大林学院、中科院寒旱所合作开展了防沙治沙技术优化配置模式、沙漠综合治理技术、沙化地改良技术及沙漠喷播治理技术的应用推广等一系列科学研究,与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建立了长期开展防沙治沙的科技协作关系,提高了全县防沙治沙工作的科技含量。

三、存在的问题

1、防沙治沙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随着治沙工作由绿洲内部向外围扩展,由人口密度大向人烟稀少地区延伸,由林跟水走到引水造林,其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成倍增加。同时,由于治理范围大,物价不断上涨,防沙治沙的成本在不断增加,而治沙投资力度小,投入增加缓慢,极大降低了治沙成果巩固和进一步的治理。

2、沙化防治措施得不到优化组合,其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近年来,每年都有一些生态环境建设的科研新成果,但至目前,民勤县乃至整个河西走廊沙区防沙治沙采用的仍然是种植固沙灌木、设置机械沙障、封沙育林育草以及营造农田防护林等措施,这些都是20世纪6070年代技术成果。对于某一具体的治理区域的具体的治理目标,客观上必然存在着一种治理效果最佳而成本最低的治沙方案。然而,按照何种程序,运用什么方法组装还有待研究。

3、防沙治沙的难度不断增大

林业是沙区最大的公益事业,是防沙治沙的保障,但林业的效益具有间接性、外部性、长期性和宏观性特点。目前,眼前利益第一,经济增长指标第一的思想仍很突出,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协调发展的观念并未完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对沙区的土地、植被、水资源进行不合理开发利用,过度开荒、放牧、樵采等破坏沙生植被的现象屡禁不止。林业与农牧业的突出矛盾给防沙治沙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