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嘉湘肿瘤临证(九)

 学中医书馆 2013-10-26
区叩痛(-) ,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 72U/L,谷草转氨酶 55 U/L, γ-转肽酶 230 U/L,总胆红素 31.4μmol/L,结合胆红素 15μmol/L。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 热毒内结,耗伤气阴,肝胆受挫。治拟益气养阴,清利湿毒。太子参 15 克,白术 12 克,茯 苓 15 克,川石斛 15 克,八月扎 15 克,赤白芍各 12,白花蛇舌草 30 克,平地木 30,淮山 药 30,生牡蛎 30,半枝莲 15,茵陈 15,碧玉散(包)30,鸡内金 15,金钱草 30。 同时配合茵枝黄注射液 30ml,每日一次,静滴两周。24华蟾素注射液 6 支,每日一次,静滴一月。 药后合度,中药治疗 1 月,患者无呕吐,皮肤粘膜黄染退净。 12 月 16 日再次请刘师查房:刻下:右胁下及上脘部隐痛,大便日行两次,久坐腰酸, 小便黄,夜寐尚可,舌质黯,有齿印,苔薄,脉弦细。中医辨证属脾虚虚弱,肝郁气滞,瘀 毒内结。治拟健脾理气,化瘀解毒。太子参 15 克,白术 12 克,茯苓 15 克,淮山药 30 克, 川石斛 15 克,柴胡 9 克,八月扎15 克,赤白芍各 12,绿梅 9 克,凌霄花 12 克,白花蛇舌 草 30 克,平地木 30 克,生牡蛎 30 克,茵陈 15 克,半枝莲 15 克,碧玉散(包)30 克,川 楝子 9 克,延胡索 15 克,鸡内金 15 克。 继以上方加减,配合华蟾素注射液 6 支,每日一次,静滴 1 月,患者精神好,体重增, 纳可,二便调,肝功能恢复正常,随访病情稳定一年余。 评析:肝癌属于中医学“积聚”“黄疸”等范畴,多为肝郁气滞,化火生毒而致气、 、 瘀、毒互结而成。本例根据患者面目黄染,纳呆,腹胀,大便日两行,小便黄,夜寐尚可。 舌质红,边有齿痕,苔薄,脉细。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热毒内结,耗伤气阴,肝胆受挫。 以太子参,白术,茯苓,淮山药、鸡内金等益气健脾为主,兼以燥湿利湿, “肝为刚脏,体 阴用阳” ,川石斛,赤白芍活血养阴柔肝,兼可固肠。上药配伍,益气养阴扶正为主,祛除 湿毒而不伤正。白花蛇舌草,平地木,半枝莲,茵陈,碧玉散(包) ,金钱草等清热解毒, 利湿退黄,八月扎、生牡蛎理气软坚散结。全方选药平和,然辨证准确,选药精当,少用攻 伐破血之品,仍获良效。 康复指导 1.肝癌是各种实体瘤中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仍是 改善肝癌预后的主要措施。除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外,还可根据情况进行介入治疗、免疫 治疗等,中医药治疗可应用于各个阶段,为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2. 肝癌病人应调畅情志,保持乐观心态,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要有足够的维生素 C 等,禁烟酒,忌食油腻、煎炸、辛辣刺激以及过于坚硬和霉变的食物。 3.肝癌病人应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早发现复发和转移,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6.肠癌 肠癌是发生于盲肠、 结肠和直肠的整个肠段的恶性肿瘤, 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 大肠癌的发病率于死亡率在我国有上升的趋势。 肠癌的病理组织学分类包括**状腺癌、 管 状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小细胞癌、腺鳞癌、鳞形细胞癌、类癌等。临 床上肠癌以大便变形,或夹有脓血,下腹痛,触及下腹包块为主要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积 聚”“脏毒”“肠蕈”“锁肛痔”等范畴。 、 、 、 诊断依据 1.临床症状以排便习惯与粪便形状、性状改变为主要表现,如大便变细、变扁,血便, 脓血便,里急后重,便秘,或腹泻;腹胀或腹痛,腹部肿块或直肠肿块。晚期可出现进行性 消瘦,低热,恶病质,黄疸,腹水等。 2.临床上对有疑似症状者,须做直肠指检,或内镜检查。并根据肿块部位选择直肠镜、 乙状结肠镜检查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并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以助确诊。 3.影像学检查:X 线钡餐检查,特别是气钡双重造影可明确病变的部位和性质。B 超、 CT、MRI 可了解腹部肿块性质、大小、部位、以及腹腔淋巴结情况,肝转移等。 中医大肠癌的发病是由于正气不足, 脏腑功能失调, 脾胃运化失司, 湿毒内生, 久而化热, 邪毒湿热蕴结,下注浸*肠道,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湿毒瘀滞凝结而成肿块。其发病机理主 要有以下几方面: (1) 饮食不节,恣食肥腻,损伤脾胃,运化失司,逐成宿滞,湿热内生, 热毒蕴结肠道,气血瘀滞,瘀毒内结,日久成积。 (2) 忧思抑郁,脾胃失和,湿浊内生, 郁而化热,湿热蕴毒,下注肠道,气滞血瘀,日久成积。 (3) 正气虚损,毒邪侵袭。素体25阴虚或脾肾不足,肠道各种慢性疾病反复发作,客邪留滞,气机不畅,血行瘀阻,久而成积。 总之,肠癌病位在肠,与脾、胃、肝、肾密切相关,大肠癌以湿热,热毒,瘀滞为病之 标,脾虚,肾亏,正气不足乃病之本。 中医辨治 1. 湿热蕴结:腹痛阵作,里急后重,大便粘液脓血,**灼热,或发热,胸闷不舒,口 苦,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化湿解毒 槐角地榆汤合白头翁汤加减。白头翁 30 克,生薏米 30 克,黄柏 9 克,红藤 15 克,败酱草 30 克,凤尾草 15 克,苦参 12 克,马 齿 30 克,白槿花 12 克。 2. 瘀毒内阻:腹胀腹痛,痛有定处,腹块拒按,泻下脓血紫暗,里急后重,舌质紫黯, 有瘀斑,苔薄黄,脉弦数或细涩。化瘀行气 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 9 克,赤芍 12 克,红 花 6 克,桃仁9 克,莪术 9 克,红藤 15 克,白花蛇舌草 30 克,方儿茶 15 克,木香 9 克, 枳实 9 克。 3. 脾虚气滞:腹胀纳呆,肠鸣窜痛,大便溏薄或便血,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 薄白或腻,脉濡滑。健脾理气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 12 克,炒白术 9 克,茯苓 15 克, 煨木香 9 克,陈皮 9 克,半夏 9 克,八月扎 15 克,砂仁 6 克(后下) ,沉香曲 9 克,野葡萄 藤 30 克,蛇莓 30 克。 4. 脾肾阳虚:畏寒肢冷,大便溏泄,次数频多或五更泻,腹痛绵绵,腰酸膝软,面色苍 白,少气乏力,舌质淡胖,苔薄白或腻,脉沉细或濡细尺弱。温补脾肾 参苓白术散合四神 丸加减。党参 12 克,炒白术 9 克,炮姜炭 9 克,肉豆蔻 9 克,补骨脂 12 克,淡吴萸 3 克, 乌梅 9 克,方儿茶 15 克,野葡萄藤 30 克,熟附块 6克。 5. 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腰酸耳鸣,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口苦咽干,大便燥结,舌质 红,苔少或无苔,脉弦细或细数。滋养肝肾 知柏地黄丸加减。北沙参 15 克,麦冬 12,生 地 15 克,川石斛 12 克,女贞子 9 克,瓜篓仁 30 克,野葡萄藤 30 克,半枝莲 30 克、生首 乌 30 克。 6.气血两虚:腹痛隐隐,便溏,气短乏力,面色苍白,或脱肛下坠,舌质淡,苔白,脉 沉细无力。补气养血 八珍汤加减。黄芪 30 克,党参 12 克,白术 9 克,茯苓 12 克,淮山 药 30 克,炒白扁豆 30 克,当归 9 克,白芍 12 克,枸杞子 12 克,升麻 9,野葡萄藤 30 克, 藤犁根 30 克,煨木香 9 克,甘草 3 克。 典型病例 张××,女性,23 岁,未婚,医生,1971 年 4 月 9 日初诊。 主诉:大便带血 1 年余,加重 3 月余。 现病史:患者 1 年前无意中发现大便带血,未予重视。近 3 月便血增多,大便有凹陷,大 便时伴有左下腹疼痛及**疼痛,2 月前即 1971 年 3 月 9 日某医院就诊,乙状结肠镜检查 2 ,取活检,病理切片证实为“乙状 示: “距** 12cm9 点钟处有一 3×3cm 大小菜花样肿块” 结肠息肉样腺癌” ,患者拒绝手术治疗,求治中医。 刻下:大便带血,日行 3-4 次,伴有左下腹及**疼痛,脉象小弦,舌苔薄白质淡。证属 脾气虚弱,湿毒蕴结下注于肠,气血瘀滞凝结不通多所致。治宜健脾理气,清热解毒,化瘀 散结,党参 12 克,白术 12 克,茯苓 15 克,白花蛇舌草 30 克,菝葜 20 克,红藤 15 克,苦 参 15 克,野葡萄藤 30 克,乌梅肉 12 克,炮山甲 12 克,生枳实 12 克,瓜蒌仁 30 克,白毛 藤 30 克,贯众炭 30 克,半枝莲克,凤尾草 15 克,生山楂 15 克,八月扎 15 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并将本方煎剂的 1/3 保留灌肠,每日 1-2 次。另吞服天龙粉 1.5 克,每 1 日 3 次。治疗后,腹痛及肛痛均减,大便减少,每日仅 1-2 次,已无便血,唯大便仍有凹陷迹。261971 年 7 月 27 日,中药治疗 3 个月后,大便时从**内排出一约 4×3cm 大小的菜花样 肿块,经病理切片证实为“乙状结肠息肉样腺癌” 。 药已显效,效不更方,大便通畅,变粗,无便血,无腹痛及**疼痛等症状。 1971 年 8 月 4 日,中药治疗 5 月,乙状结肠镜检查: “距** 11 cm 左右后方,可见大小, 向肠腔内突出新生物,无处血” 。 继续中药治疗,无自觉症状。 此后,坚持中药治疗,定期复查,1977 年 10 月 9 日、12 月 6 日、及 1972 年 4 月 10 日、 1972 年 7 月 29 日先后 4 次行乙状结肠镜检查示: “距** 11 cm 左右后方,可见原病变部 位已被粘膜完全覆盖,无血迹” 。 以后每半年至 1 年作乙状结肠镜检查 1 次,均未见复发和转移征象。 1978 年 4 月 27 日乙状结肠镜检查示: “肠镜顺利放进 15cm,未见原发灶,未见**状隆 起,可见苍白区,考虑疤痕。 ”患者全身情况佳,大便正常,无自觉症状。 中医治疗 1 年后恢复全天工作, 1982 年结婚并育一子, 随访至今已 20 余年, 获临床治愈。 评析:肠癌属中医“脏毒”“肠蕈”“锁肛痔”“下痢”等范畴。临床上一般以虚实夹杂 、 、 、 为多见,本例因脾虚运化失司,湿毒内生,久而蕴热下注肠道,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湿 毒瘀滞凝结成积,故以党参、白术、茯苓为主药,益气健脾以扶正培本,以白花蛇舌草、菝 葜、红藤、苦参、野葡萄藤、炮山甲、白毛藤、贯众炭,半枝莲,凤尾草,等清热解毒化瘀 散结,生枳实、八月扎、瓜蒌仁理气化痰,祛湿通腑,是邪从大便而解。乌梅肉酸平,涩肠 止泻、通涩并用,相反相承,且乌梅由“去青黑痣,蚀恶肉”之功。贯众炭兼可止血,生山 楂化积消食。因患者未行手术和化疗,正气尚实,故以攻邪为主,祛邪以扶正。同时采用内 服与保留灌肠并用的方法,使药物与癌灶直接接触,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从而取得显著的 疗效。 康复指导 1.外科手术为肠癌的主要根治性治疗方法,应争取尽早手术,并根据病情,进行放射或 化学等治疗等,但应注意毒副作用等。中医药治疗可应用于各个阶段。 2.肠癌病人应做到起居规律,心情舒畅,保持乐观心态,饮食宜清淡,以低脂肪、高纤 维素为宜,适当摄入动物蛋白,忌食油腻以及发物。 3. 若已做“人工**”者,应忌食引起胀气的食物,肛袋要勤倒勤换,保持造瘘口周围 的皮肤清洁干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等。 4. 肠癌病人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早发现复发和转移,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7.胰 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