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吕后,许多人并不陌生,知道她是汉高祖刘邦的老婆,史书上所称“高祖微时妃也”——刘邦不得志时的糟糠之妻。有关吕后的故事,王立群教授刚刚在《百家讲坛》串讲过。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无论是讲刘邦,还是讲吕后,都离不开一个神秘的人物——吕公,也就是吕后的老爸。可别小瞧了这位吕公,正是他在一次宴会上,只一眼就瞧出了刘邦是个好苗子,是个乱世之中的“命世之才”,而且当即决定把自己视为掌上明珠的宝贝女儿吕雉(就是后来的吕后)嫁给他,嫁妆不要,还倒贴。另一个女儿吕媭也嫁给了后来被封为舞阳侯的樊哙。
看人的眼光如此精准(连试用期都免了),可见吕公不是个等闲人物!
但《史记》中有关吕公的文字却仅此一处,以后便不知所终。最近在《吕太后本纪》的集解中发现这样的记载:“吕后父吕公,汉元年为临泗侯,四年卒,高后元年追谥曰吕宣王”。因为集解是由刘宋时的裴駰所作,时隔多年,可信度就大为降低了。
那么吕公的身份究竟是什么呢?
一个民间的商人?
纵然有钱,和沛县的县令关系不错,但为了避仇从单父搬家到沛县,也不会被沛中的豪杰吏如此追捧——“闻令有重客,皆往贺” 。而且沛令替自己的儿子求婚,吕公竟然不答应。投靠到别人门下,还敢态度如此强硬,这人胆子真大。
借用“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推理方法,我们可以初步断定,吕公的身份有可能高于沛县县令。
再往深处想,刘邦其实在见到吕公之前,是颇为潦倒的,四十多岁的人还娶不上媳妇,在那个普遍早婚的时代,已经是个老光棍了。虽然他之前见到秦始皇时,还喟然太息曰“大丈夫当如此也”。说这句话的时候还“喟然太息”,可见信心也不足,不像项羽,张口就是“彼可取而代之”。我们不能因为刘邦说了那句话就捧他为英雄,阿Q不是也向往过革命吗?
刘邦真正振作,是在见到吕公之后。吕公不但当众对刘邦表示敬意(起,迎之门),还对他进行洗脑、激励;不但盛赞他的骨相不凡,奉劝他“愿季自爱”(季是刘邦的字),而且把自己最看重的也是最具有政治潜质的女儿嫁给他,以坚定他的决心和信念。
不仅如此,吕公还营造一种刘邦是真命天子的幻想,正像某些“气功大师”所作的暗示,以激起刘邦的雄起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