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锦河蟹“横行”天下(图)

 榆杨 2013-10-27
盘锦河蟹“横行”天下(图)
2011年12月14日03:09

盘锦河蟹“横行”天下


  盘锦河蟹又称中华绒蟹,俗称河蟹、毛蟹、大闸蟹、螃蟹,因原产自我国而得名,数长江和辽河水系最为出名。长江水系与辽河水系是中华绒螯蟹繁衍生息的两大主要区域,河蟹在盘锦地区不知已有多少年繁衍生息的历史。

  辽河水系盘锦河蟹的地域品牌已在全国叫响,很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盘锦河蟹上市早,比长江水系早一个半月,9月中旬即可上市;盘锦河蟹体健、凶猛、保质期长、耐运输。在10月份以后,自然环境下可保鲜(活)7至10天;盘锦河蟹肥满度好,个大体肥、膏满黄多、野味十足、营养好吃,较其他水系河蟹及海蟹有独特的口感。

  盘锦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发展河蟹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先后提出“稻田养蟹”、“蟹田种稻”、“大养蟹”、“养大蟹”的发展战略,有效推动了河蟹产业的健康发展。全市有18个养蟹万亩乡(镇),养蟹面积在10亩以上的农户2.86万户,并成为全国最大河蟹种苗基地。目前,盘锦的河蟹养殖规模、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其中盘山县已被列入辽宁省 “一县一业”河蟹产业示范县,并把稻蟹种养“盘山模式”的示范与推广作为“一县一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力争在“十二五”期末,实现河蟹养殖规模超百万亩,大蟹产量5万吨,实现产值50亿元,河蟹产业实现全县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5000元,打造中国河蟹产业第一强县。

  “十一五”期间,盘锦市为全国20余个省市养蟹区提供优质蟹种4万余吨,占全国总供应量的70%。同时,出口到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去年全市出口河蟹总量达2600吨。初步形成了苗种繁育、蟹种养殖、成蟹养殖、饵料生产、加工销售和餐饮服务等诸多环节的产业链条,为全市城乡提供了10万个就业岗位。河蟹产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4.5%,超过了种植业的产值,真正实现了再造一个盘锦农业。今年河蟹产量达5.1万吨,产值达28亿元。今年仅河蟹一项,全市农业人口人均可增收1400元,“蟹经济”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成为盘锦市农业的“黄金产业”。

  2007年3月,盘锦河蟹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盘锦为辽宁地区输台螃蟹基地。 2009年,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授予盘锦市为 “中国河蟹第一市”称号。胡家河蟹市场具有“天下第一河蟹市场”的美誉,已经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河蟹交易集散地,河蟹经纪人已达5000人,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了500个销售网点。目前,盘锦河蟹已销往全国各地和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每年接纳全国各地客商10万多人次,河蟹年交易量4万吨,年交易额24亿元。

  河蟹产业成为盘锦“黄金产业”。

  记者感言

  “盘锦大米”是解决“米袋子”问题,“盘锦河蟹”则是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农业结构调整怎么调?盘锦市找到了突破口,看准了河蟹产业的发展前景,河蟹养殖从几百亩发展到今天的150万亩。养蟹的利润是种稻的两到三倍,而且空间还很大,盘锦市领导说,再增加100万亩还是有可能的,养蟹是盘锦名副其实的一项最重要的富民产业。


永安镇:大养蟹 养大蟹
2010-07-28 11:06  永安镇 浏览次数:54

永安镇大力实施大闸蟹改造提升工程,提升大闸蟹的规模和规格,努力实现从单纯的“大养蟹”到“大养蟹、养大蟹并重”的革命性转变。

永安镇是黄河口大闸蟹的原产地,多年来养殖面积保持在2万亩以上,全镇常年从事大闸蟹购销的大户150多个,年销售大闸蟹2000多吨,已发展为全市乃至华北地区大闸蟹集散中心。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养殖户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标准,再加之部分养殖户缺少技术,导致部分大闸蟹个头小、价格低。

为解决这一问题,这个镇规划建设了万亩大闸蟹精品养殖基地,区内实行统一苗种、统一消毒、统一饲料、统一调水、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一家一户分散养殖带来的弊端,能够有效提高大闸蟹的品质、规格和知名度,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6600万元。

以万亩大闸蟹精品养殖基地为契机,永安镇计划利用五年时间,完成10万亩大闸蟹养殖示范基地和400亩物流基地建设。通过项目实施,全镇大闸蟹养殖面积达到11万亩,增加4倍以上;产量发展到1万吨,增加5倍以上,产值达到2亿元,增加6倍以上。

面对即将建成的10万亩大闸蟹养殖示范基地和良好的大闸蟹市场,永安镇党委书记苟宏水信心百倍地说:“尽快建成集精品养殖区、生态护养区、标准化养殖区、国家级大闸蟹原种场、区域性销售集散中心于一体的省内最大、全国知名的大闸蟹生产基地,真正做到既要大规模又要大规格,既要大养蟹又

“洋专家”考察稻田生态养蟹

2007-10-10 17:53:00  中国水产养殖网  出处:新华日报        浏览量: 3351 次 我要评论

       10月上旬,非洲、亚洲20个国家43名高级官员和专家来到国家级稻田生态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通州市石港镇马道村考察稻田生态养蟹技术。今年,马道村生态养蟹可收获无公害稻谷每亩600千克以上,还可增收特种水产品60多千克,比单纯种稻增收2500元左右。图为当天“洋专家”现场考察稻田生态养蟹技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