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小儿药证直诀》
藿香叶(21克) 山栀仁(3克) 石膏(15克) 甘草(90克) 防风(120克) 主治:治脾胃伏火,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烦渴易饥,热在肌肉。
归经:此足太阴阳明药也。 方义:1.山栀:清心肺之火,使屈曲下行,从小便出。 2.藿香:理脾肺之气,去上焦壅热,辟恶调中。 3.石膏:大寒泻热,兼能解肌。 4.甘草:甘平和中,又能泻火。 5.重用防风者:取其升阳,能发脾中伏火,又能于土中泻木也。 又附方:钱乙泻黄散:白芷、防风、升麻、枳壳、黄芩、石斛、半夏、甘草。治同前证,或唇口皱润燥裂 本方由藿香叶、山栀子仁、石膏、甘草、防风诸药组成。用于脾胃伏火所致之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以及小儿脾热弄舌等。有清泻脾热之功。 脾属中土,其色为黄,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四白,脾火亢盛,则口疮、烦渴诸证由生。本方“为脾胃蕴热而设”(张山雷),既清泻脾中伏热,又振复脾胃气机,虽名“泻黄”,而独以风药为重,是散火即所以泻火。立此方者,可谓深得《内经》“火郁发之”之微旨。服本方可使脾火清泻而正气无伤,诸证得愈。“泻黄”,即泻脾经之热,故名“泻黄散”。
读方与用方(26)&5
泻黄散方中,用到藿香,没用黄连。 关于方中藿香,方书多谓其“醒脾”。《汤液本草》中言其“入手足太阴经。……《心》云:芳馨之气,助脾开胃,止呕。”小儿“脾常不足”,脾胃娇嫩,用药稍有不慎即可影响其胃纳脾运。在泻脾方中佐用一味“助脾开胃”之品,实为高明之作。笔者临证治疗中、上焦热证时,常喜在清热药中佐用一味藿香,往往收热去胃开之效。值得注意的是,此处藿香与常用消食开胃之“焦三仙”有升降之别,不可混同。 后世医家注意到泻黄散方中没用黄连。吴昆在《医方考》中指出:“或问何以不用黄连?余曰:黄连苦而燥,此有唇口干燥,则非黄连所宜,故惟栀子之苦而润者为当耳。”王旭高在《退思集类方歌注》中指出:“脾中伏火,何以不用黄连?吴鹤皋谓恶其燥也,非也,乃恶其遏也。” 笔者认为,黄连未尝不可用。凡可清泻中焦之苦寒之品似都可择用。此处唇口干燥为邪热所致,并非阴津不足所致,泻其热则干燥当愈,谈不上恶黄连之燥。事实上,藿香、防风较黄连更燥。至于恶黄连之遏,于理更是不通。有藿香、防风之辛、之温,何惧黄连之遏?何况临证可以在剂量上调整辛温与苦寒之比例。 如果黄连确有不宜于该方者,笔者认为当“恶其苦”。俗语说“苦不过黄连”,患者为小儿,大苦之品确当慎用。(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