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热酸敛降虚热齿松龈肿,病在肾胃。新病为实,多责之于胃;久病肾阴不足者,精亏火衰,虚火上炎,也可导致牙齿松动、齿龈疼痛、溃烂。治宜益精填补,壮水制火,可用生熟地、芡实、山药、旱莲草、女贞子之类,但也要兼顾肾阳。胃热兼以清之。中阳不足,肾阴又亏,虚火上炎之势无以抵挡,前贤以荜菝、干姜、川椒、细辛煎汤漱口,以其辛热酸敛收降浮游之热,使虚热火势下趋,收效甚捷。愚用前贤方法,也每获良效。 如治一柳性女患者,45岁,满口牙龈肿痛,溃破起泡,已三四年未愈。舌白质淡,滑润,面色萎黄,脉象沉软,按之急数。久病下元不足,肾虚齿动作痛,用填补下元方法:熟地12克,白芍、当归、丹皮、山药、芡实、生地各10克,竹茹6克。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6剂。另用荜菝、干姜、炒川椒各10克,细辛6克,加醋20毫升,煎汤去渣加醋,随时漱口。上药服后,诸症减轻。漱口药用后龈肿渐消疼痛立止。续以填补下元,滋水制火:生地15克,何首乌、黄精、白芍、沙参、旱莲草、女贞子各10克,牛膝3克。服此方加减,月余告愈。 又蒋姓男患者,45岁,牙齿松动,龈肿流血,舌淡红润滑,脉细弦略数。西医牙科诊断为“慢性牙周炎”,久治不愈。肿之在龈,胃热之象,久病肾气不足,齿因不固。治宜清胃热兼以填补,化湿浊少佐疏风:白芷3克,川芎6克,生石膏、黄芩、生地、丹皮、炒地榆、蚤休、焦三仙各10克。6剂,肿势减,痛亦轻。热在于胃,虚本乎肾,当清胃热,填下元:生石膏、生地各15克,黄芩6克,白芷3克,芡实12克,炒地榆、焦三仙各10克。服10余剂而渐愈。 日期:2012年12月1日 - 来自[临床验案]栏目 石斛甘寒养胃阴 清退虚热又利咽石斛为兰科植物,由于生在石上,体瘦不肥,色黄如金,有的旁枝如钗,故又名金钗石斛。石斛,味甘淡,性凉,其功用为润喉清音,生津益胃,清热养阴,消炎明目。石斛素有千金草之称,被国际药用植物界称为药界大熊猫,...即将发布 日期:2012年4月1日 - 来自[中医养生]栏目 温病兼虚热【病人基本资料】 日期:2009年5月5日 - 来自[名家医案]栏目 第十八节鼻衄郭稽中曰: 产后口鼻黑气起, 及鼻衄者何?答曰: 「阳明者, 经脉之海, 起于鼻交頞中, 还出颊口交人中, 左之右, 右之左。 产后气虚血散, 荣卫不理, 散乱人于诸经, 却还不得, 故令口鼻黑气起, 及变鼻衄, 此缘产后虚热, 变生此症, 胃绝脉败, 不可治。 经验方云: 」急取绯线一条, 并产妇顶心发两条, 紧檕中指节上, 即止, 无药可治, 亦躟厌之一端也。 薛氏曰: 按胃脉侠口绕承浆, 盖鼻准属脾土, 鼻孔属肺金, 谓胃虚肺损气脱血死之证, 急用二味参苏饮加附子五钱, 亦有得生者。(真良法也当备之胸中以待不时之用。) (验案) 汪石山治一妇人, 产后血逆上行, 鼻衄囗干, 心躁舌黑, 盖因瘀血上升, 遂用益母丸二丸, 童便化下, 鼻衄渐止, 血渐通。(益母意便妙治虚热。)李氏曰: 此产后虚热所致, 犀角地黄汤救之。 (方剂) 【加味参苏饮】 (此治虚热亦良热加童便更妙。 ) 上剉, 水煎服。 日期:2008年5月12日 - 来自[第十五章 产后门(下)]栏目 第二节论血崩因虚热东垣曰: 阴虚阳搏谓之崩。 妇人脾胃虚损, 致命门脉沉细而数疾(阴虚阳搏是阴中有火也, 故以尺脉为诊), 或沉弦而洪大有力, 寸关脉亦然, 皆由脾胃有亏, 下陷于肾, 与相火相合, 湿热下迫(此言脾气下陷为热, 宜用升补泻火), 经漏不止, 其色紫黑, 如夏月腐肉之臭。 中有白带者, 脉必弦细, 寒作于中(东垣以白带为寒脉, 以弦细为诊固是而后人率以为湿热须辩之)。 有赤带者, 其脉洪数, 病热明矣。 必腰痛, 或脐下痛, 临经欲行, 而先发寒热往来, 两膀急缩, 兼脾胃证出见, 或四肢困热, 心烦闷不得眠卧, 心下急(此虽点出脾胃症, 而烦心,心下急,又有虚火矣), 宜大补脾胃而升降气血, 可一服而愈,或先贵而后贱, 或先富而后贫, 病名脱营者, 心气不足, 其火大炽, 旺于血脉之中, 又致脾胃饮食失节, 火乘其中, 形质肌肉, 颜似不病者, 此心病也(心主以营,故曰心病), 不形于脉, 故脾胃饮食不调, 其证显矣。 而经水不时而下, 或适来适断, 暴下不止, 治当先说恶死之言劝谕, 令惧死而心不动, 以大补气血之药, 补养脾胃, 微加镇坠心火之药治其心, 补阴泻阳, 经自止矣。 痿论云: 悲哀太甚则胞络绝。 胞络绝, 则阳气内动阳气内动便是胞络中有火), 发则心下崩, 数溲血也。 故本病曰: 大经空虚, 发则肌痹, 传为脉痿, 此之谓也。 薛氏曰: 经云阴虚阳搏谓之崩。 又云: 阳络伤, 血外溢。 阴络伤, 血内溢。 又云: 脾统血, 肝藏血, 其为患, 因脾胃虚损, 不能摄血归源: 或因肝经有热, 血得热而下行; 或因肝经有风, 血得风而妄行: 或因怒动肝火, 血热而沸腾, 或因脾经郁热, 血伤而不归经: 或因悲哀太过, 胞络伤而下崩。 治疗之法: 脾胃虚弱者, 六君子汤加当归川芎柴胡。 脾胃虚陷者, 补中益气汤加酒炒芍药山栀。 肝经血热者, 四物汤加柴胡山栀苍朮。 肝经风热者, 加味逍遥散或小柴胡汤加山栀芍药牡丹皮。 若怒动肝火, 亦用前药。 脾经郁火者, 归脾汤加山栀柴胡牡丹皮。 哀伤胞络者, 四君子汤加柴胡升麻山栀。 故东垣丹溪诸先生云: 凡下血证, 须用四君子以收功。 斯言厥有旨哉。 若大去血后, 毋以脉诊, 当急用独参汤救之。 其发热潮热咳嗽原数, 乃是元气虚弱, 假热之脉也, 尤当用人参之类。 此等证候, 无不由脾胃先损而患, 故脉洪大, 察其中有胃气, 受补则可救, 设用寒凉之药, 复伤脾胃生气, 反不能摄血归原, 是速其危也。 方氏曰: 血属阴也, 静则循经荣内, 动则错经妄行。 盖人之七情过极, 则动五志之火, 五志之火亢甚, 则经血暴下, 失期而来, 久而不止, 谓之崩中, 如风动木摇, 火燃水沸类也。 治崩次第, 初用止血以塞其流, 中用清热凉血以证其源, 末用补血以还其旧。 若止塞其流而不澄其源, 则滔天之蛰不能遏: 若止澄其源而不复其旧, 则孤孑之阳无以立。 故本末勿遗, 前后不紊, 方可言治也。 (验案) 张子和云: 孟官人母五十余, 血崩一载, 佥用泽而丸黑神散保安丸白薇散, 补之不效。 戴人见之曰: ﹁天癸已尽, 本不当下血, 盖血得热而流散, 非寒也。 夫女子血崩, 多因大悲哭, 悲甚则肺叶布, 心系为之急, 血不禁而下崩。 内经曰: 阴虚阳搏谓之崩。 阴脉不足, 阳脉有余, 数则内崩, 血乃下流。 举世以虚损治之, 莫有知其非者, 可服大剂, 黄遧解毒汤是也。 次以香附二两炒, 白芍药二两焙, 当归二两焙, 三味同为细末, 水调下。 又服槟榔丸, 不旬日而安。 西园公冶一妇人, 年六十二岁, 血崩不止, 投黄连解毒汤四帖, 后服凉膈散合四物汤六帖即愈。 此妇因悲伤太过, 则心闷急, 肺布叶举, 而上焦不通, 热气在中, 血走而崩, 故效。 薛氏曰: 一妇人年将七十, 素有肝脾之证, 每作则饮食不进, 或胸膈不利, 或中脘作痛, 或大使作泻, 或小便不利, 余用逍遥散加山栀茯神远志木香而愈。 后忧女孀居, 不时吐紫血, 其病每作, 先倦怠而后发热, 经曰: 积忧伤肺, 积思伤脾。 肺布叶举, 是令子母俱病, 不能摄血归经而致前证, 遂以前药加炒黑黄连三分吴茱萸二分顿愈。 复因怒, 吐赤血甚多, 躁渴垂死, 此血脱也。 法当补气, 乃用人参一两芩朮当归各三钱, 陈皮炮黑干姜各二钱, 炙草木香各一钱, 一剂顿止。 一妇人年六十四, 久郁怒, 头痛寒热, 春间乳内作痛, 服流气饮之类益甚, 不时有血如经行。 又大惊恐, 饮食不进, 夜寐不宁, 乳肿及两膀掀痛如炙, 午后色赤, 余以为肝脾郁火血燥, 先以逍遥散加酒炒黑龙胆一钱山栀一钱半, 二剂肿痛顿退, 又二剂而全消(方证合宜而以四剂全消恐无是速), 再用归脾加炒黑栀贝母, 诸证悉愈。 一妇人因怒崩血久不已, 面青黄而或赤, 此肝木制脾土而血虚也, 用小柴胡合四物汤, 以清肝火生肝血。 又用归脾补中二汤, 以益脾气生肝血而瘥。 此证若因肝经有风热, 而血不宁者, 用防风一味为丸(当云: 肝热生风而下陷者, 宜用防风条芩是大肠经药用柴胡则治厥阴), 以兼证之药煎送。 或肝经火动, 而血不宁者, 用条芩炒为丸, 以兼证之药煎送, 无有不效。 一妇人性急, 每怒非太阳耳项喉齿胸乳作痛, 则胸满吞酸吐泻少食, 经行不止, 此皆肝火之证。 肝自病则外证见, 土受克则内证作。 若自病见, 用四物加白朮茯苓柴胡炒栀炒龙胆(芍柴栀胆是厥阴药白茯是平肝药 )。 若内证作, 用四君子加柴胡芍药神曲吴茱萸炒过黄连, 诸证渐愈(脾病兼肝,故用法如此)。 惟月经不止, 是血分有热(若血分有热当加丹皮山栀), 脾气尚虚, 以逍遥散倍用白朮茯苓陈皮, 又以补中益气加酒炒芍药兼服而调。 日期:2008年5月12日 - 来自[第三章 血崩门]栏目 肺萎肺萎
概念 历史沿革 “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萎 “肺萎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 2隋.巢元方进一步探讨了成因、转 巢氏这一论述,对肺萎的成因,明 3《千金要方.肺萎门》明确提出 4唐.王焘《外台秘要》说明肺痨久 8清.李用粹简要系统的归纳了该病 9清.张璐《张氏医通.肺萎》总结 10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肺病源 病因病机 肺气虚冷(虚寒肺萎) 诊查要点 二、病证鉴别 2肺萎与肺痨 辨证论治 1虚热证 治法:滋阴清热,润肺生津。
大枣大补中气,以生津液。尤妙
《金匮要略释义》 配伍半夏之意义: 治燥之功。 临证备要 日期:2007年11月16日 - 来自[中医幻灯库]栏目 虚热型肺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虚热型肺痿临床常见:咳吐浊唾涎沫稠粘,咳声不响亮,久咳绵绵,其声不扬,气急喘促,口燥咽干,口渴,形体清瘦,皮毛干枯,舌干红,脉虚数或有潮热,为虚火上炎,肺金被灼所致,故治疗方法应以滋阴润肺为主,常用药物:麦冬10g,人参6g,半夏8g,甘草4g,粳米8g,大枣3枚,沙参8g,贝母8g。出现潮热者加银柴胡10g,地骨皮10g,此种虚热肺痿亦可常服琼玉膏进行调理。治疗肺痿主要在于缓而图之,生胃津,润肺燥,下逆气,开积痰,疏通肺窍,清散火热以恢复肺之清肃功能,这样可以使虚火降,咽喉利,咳喘平,气逆自能减轻,从而达到痊愈。 日期:2006年4月16日 - 来自[小儿咳喘防治400问]栏目 虚热证 虚热证 证名。正气不足所致的热证。因气血阴液不足,或邪盛伤正所致的热证。症见心烦不眠,口燥咽干,潮热盗汗,大便秘结,舌红,脉细数等。治宜养阴清热,或甘温除热,用当归六黄汤、黄连阿胶汤或补中益气汤等方。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参见各条。 日期:2006年1月12日 - 来自[字母X]栏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