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房书拨:小物件大行情

 闯王兄弟 2013-10-31

文房书拨:小物件大行情

2013年10月29日 10:39   收藏拍卖导报  

 
书拨书拨

  书挑又名书拨,与笔、墨、纸、砚等大件文房相比,实属小器物。然而,正是这种小玩意,却又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知识载体。在今年纽约亚洲艺术周的拍卖会上,一件清十八世纪白玉雕螭龙纹书挑,“乐寿”款,铭文为“拥书万卷”,估价5000至7000美元,就以44.9万美元高价成交。

  在古代,文人用手指翻书时,有时会在书页上留有汗渍以及指纹,觉得不美观,于是就发明了书拨。书拨使用起来十分优雅,由于书页是用宣纸对折而成,中间是空的,可用书拨轻易翻动。书拨多用竹制成,也有玉、翡翠等制成,并在上面刻上名言等语句。

  在清代宫廷使用的文房中,曾经有“乐寿堂”款的器物。乐寿堂是紫禁城东北隅宁寿宫后区中路建筑之一,其南是养性殿,其北有颐和轩,建成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长春园淳化轩规制,堂中装修豪华,楠木、紫檀、花梨、玉石镶嵌等大量使用。“乐寿”之名取意《论语》,即“仁者乐山”、“仁者寿”之意。乾隆皇帝曾准备以此为退位后的寝宫,御题“座右图书娱画景,庭前松柏蔼春风”联句,故此堂亦称宁寿宫读书堂。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曾在此居住,以西暖阁为寝室。著名的大禹治水玉山琢成后,曾陈列于此。此“乐寿”款是否也是宫廷使用的器物,值得研究。

  在目前拍卖市场上的书拨,多为白玉和翡翠制成。2011年北京东正秋拍中,有一件清乾隆时期的碧玉雕嵌宝书拨(图1),成交价为69000元。其由上好新疆和田碧玉制成,颜色鲜艳,翠绿中略含黑褐色斑点,刀柄呈四方形,其上镌刻菱形纹,嵌有宝石,刀身菱形,光素无纹。能工巧匠还善于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美术,集阴线、阳线、平凸、隐起、镂空等多种传统做工,又吸引了外来艺术影响并加以糅合变通,创造与发展了工艺性、装饰性极强的玉器工艺,使这件碧玉书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造诣。

  除了玉和翡翠之外,竹木材质的书拨也是经常可以看到的,特别是一些采用名贵材质如檀香木(图2)等制作的书拨还是非常珍罕的。

  而在西方也是有书拨的,特别是在近年来西洋银器的拍卖会上,常常可以看到维多利亚时期的纯银牙书拨,并且屡屡会有好的表现。

  书拨丰富的功能、独特的造型以及千姿百态的制作工艺与材质,凝聚了历代文人的智慧与审美,折射出古代高雅的清居生活,这是其受到众多藏家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肖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