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次化疗后却发现没得肝癌

 sc009 2013-10-31
谭先生昨到第八人民医院讨说法,并拿出在其他医院确诊为肝吸虫病的病历资料。信息时报记者 朱元斌 摄
  谭先生昨到第八人民医院讨说法,并拿出在其他医院确诊为肝吸虫病的病历资料。信息时报记者 朱元斌 摄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周伟龙) 没得肝癌本是喜事,但谭先生却很恼怒,因为去年底他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被诊断为肝癌,并做了3次化疗。然而此后在另外一家医院检查却发现,患的是肝吸虫病而非肝癌。昨日,谭先生到医院讨说法,院方成承认医院可能误诊,但不一定要承担民事责任,并建议谭先生通过向医调委申请调解或申请行政处理等方式解决此事。

  被确诊肝癌做了3次化疗

  昨日下午,记者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门诊部见到了谭先生,30出头的他脸色苍白,右手扶着腰间手术创口步履蹒跚,显得十分虚弱。谭先生回忆说,去年12月初,他在该院接受常规体检时被告知“右肝有亮点,建议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随后在该院肝胆一科做CT检查与肝动脉造影后,医生怀疑他得了早期肝癌。为了配合治疗,谭先生辞去工作从当月开始接受医院的化疗。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一开始没有将病情告诉家人。

  直至今年3月6日,在接受了第三次化疗后,家人得知了他得病的消息。“他们不相信诊断结果,要求我换家医院检查。”谭先生告诉记者,今年7月,他来到珠江医院检查,经核磁共振与肝脏切片检查后发现,他右肝未见肿瘤组织,医生诊断为肝吸虫病。住院15天后,谭先生康复出院。

  虽然甩掉了“肝癌的包袱”,但谭先生一点也高兴不起来。“3次化疗花了十几万元,而且很伤身体,医院必须给我一个说法。”他气愤地说,除了每次化疗后感到恶心与呕吐外,化疗还令他身体虚弱疲劳,精神不振,暂时失去劳动能力。

  医院:可能误诊但不排除患癌可能

  昨日下午,第八医院医务科副科长罗红彬作为院方代表人作出了回应。罗红彬表示,院方可能误诊,但仍不能排除谭先生患有肝癌的可能性。罗红彬称,当医生的诊断与患者实际情况不一致并导致误诊时,医院不一定承担民事责任。因为病人情况各异,许多疾病外在表现形式的相似、医生从业经验水平的差异、医疗技术发展的局限性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误诊,不能仅仅根据诊断及治疗结果来判断医疗机构的责任。

  罗红彬称,他看过谭先生的初始病历,“他的情况特殊,要诊断为肝吸虫比较困难”。该医院每年诊断出几十例肝吸虫病,但大部分是胆道疾病,并不像谭先生这样引起肝脏实际占位。而且根据CT图的阴影和乙肝患者易发肝癌的情况,医生容易得出其患癌的结论。至于谭先生提出的赔偿问题,罗红彬提了两条建议,一是可以向医调委申请调解,二是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处理或是向法院起诉等。

  对于罗红彬的说法,谭先生很不满意,他表示近期他会再寻求其他的解决途径。

  (报料人:佚名,奖80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