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安徽第一路”的长江路上,有一幢巍峨壮丽的苏式建筑,那就是安徽省的最高行政机关驻地省政府所在。不过,提起安徽这个名称的来历,最早要从1667年说起,甚至可以追溯到更遥远的江南省。 与南京的地域亲缘 至今还记得小时候上地理课的时候,老师教的歌谣,据说最初还是周恩来总理创作的:“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只是由于今天的行政区划与30多年前相比有了一些变化,港澳特别行政区相继设立,海南建省,重庆升为直辖市,后几句相应也变成了“双宁西四北上天,庆蒙台海青甘陕,还有港澳行政区”。 那其中的“安”,自然指安徽。安徽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飞博士指出,安徽这片土地历史悠久,名人灿若星辰,古迹星罗棋布。但要从建省的时间上论,安徽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还只能算是小兄弟之一。 网友“与风斗个球”问我,从资料上得知安徽是1667年建省的,那么在此以前,这片土地属于哪里管辖?答案是江南省。 笔者在《安徽省志》上查找到相关记载,江南省建于1645年,省府位于江宁,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其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安徽省和上海市。这也是有历史渊源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咱安徽老乡,他把都城定在应天府,并把应天府、苏州府、凤阳府等14个府直属于朝廷管辖,历史上称为南直隶,地域范围就是后来江南省管辖的地方,为以后建立江南省奠定了基础。 安徽在地理上和江苏紧密相连,行政区划以及管辖范围也是屡有变更。而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史上就有吸引周边地区人群的向心力。我们从《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小说中都可以看到大量关于安徽风土人情在南京街面上的折射。比如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茗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中就写道: “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盘,里面放了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 明朝时就不用说了,南京因为是都城,天子故乡的人是趋之若鹜。清朝的时候,安徽举子们也是齐聚那里,盖因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就毗邻夫子庙。而秦淮河畔,烟花杨柳绝胜地,更留驻了无数读书人的春心。 笔者没有统计过那里徘徊了多少江淮才俊,但前天读史料,看到江左三大家之一合肥人龚鼎孳的轶事,他在赴京上任途中,在南京逗留,结识了名妓顾眉,携其进京,后纳为如夫人。至于徽商的足迹,更是遍布金陵大地,至今,那里还有胡开文、张小泉的印记。 省会居然设在省外 翻看安徽建省的历史,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安徽省成立之初,省会仍然还在南京。 这也是有原因的,顺治皇帝决定将江南省一分为二,是由天下尚未完全统一形势决定的,东南还有明朝残留的朱氏家族建立的政权,西南又有其他割据势力,再加上清朝皇室内部自身矛盾尖锐,斗争不断。而作为清廷主要的财源和人才库之一的江南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安徽建省》里记载,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二省,其中,安徽省名取自安庆府和徽州府的首字,省会驻地南京;江苏省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省会驻地苏州。分而治之的目的,一来以便更强有力地管理,二来防止再有第三方势力利用富裕的江南省做大做强而危及朝廷。 那么,安徽既已建省,为何不在省内选择一个城市作为省会呢?其实,安徽省成立之初就把遴选省会的问题摆到了议事日程,当时有四个城市都在考虑范围:一是太平府治所在地,即今天的当涂县,但城市太小,不符合省会的要求,而且距离南京太近;二是徽州府治所在地,即今天的歙县,但由于地处皖南山区,交通阻隔,难以覆盖全省,也不理想;三是合肥,当时是庐州府治所在地,倒是地处全省的中心,但也是城市太小,在军事上又无关可守,最后也被否定了;再就是安庆府治所在地,那里当时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算是一个理想的省会城市备选。 只是当时江南省虽然分为安徽、江苏两省,但其在朝廷中的战略位置丝毫没有衰减,尤其是那里的田赋占了天下的三分之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安徽布政使司仍寄治江宁,安庆府只作巡抚、按察二司驻地。一直到1760年10月6日,安徽布政使司才迁往安庆,从此,安庆正式成为安徽省的省会。 布政使与巡抚的区别 QQ上有个安徽文化群,这是一帮喜好安徽本土历史的人网上聚会的地方,经常组团探访安徽历史文化古迹。针对江南省先是分为“江南右布政使司”和“江南左布政使司”的问题,网友“杨柳风”向我提出一个疑问:1667年改“江南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改“江南右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可布政使好像是明朝的地方行政长官。清朝的地方行政长官应该是巡抚吧? 笔者就相似的问题咨询了翁飞博士,他说,清朝的布政使司是承袭了明制,但职责与明朝有了区别。安徽省成立以后,安徽布政使司仍寄驻江宁城南的故江南布政使司旧址,许多人不清楚其中的原因,这是因为清朝的布政使是主管民政和财政的官员,而原江南省最富裕的地方是南京及其周边地区,朝廷自然要将布政使司驻扎在那里,以便征收国家的赋税。 而巡抚后来才成为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在江南省时期,1644年开始设凤庐巡抚,后改为凤阳巡抚,驻淮安(今江苏省淮安市),后又设操江巡抚。1662年撤销操江巡抚,始设安徽巡抚,驻安庆。 这里还要解释一下按察使的概念,那其实相当于今天的纪检监察机关。1664年,江南省分设江南、江北两按察使,江北按察使驻泗州,领安庆、庐州、凤阳、淮安、扬州5个府及徐、滁、和3个州。1665年,裁凤阳巡抚。1666年,改江北按察使为安徽按察使,移驻安庆。翌年,改江南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使司仍驻江宁,史学界认为这是安徽正式建省之年。一直到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移驻安庆之前,安徽巡抚和安徽按察使已经先期驻扎。 从某种意义上讲,布政使和按察使就是巡抚的左膀右臂,史称三司。 旧巡抚变成了新都督 笔者不得不佩服网友们的博闻强识,而且极有见地。对于史学界公认的安庆正式成为安徽的省会,应该从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从南京迁驻安庆算起提出异议。事实上这里面有个思维出发点的问题,网友们的质疑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从当时的官员配备上说,巡抚为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者为正二品官;布政使从二品;按察使隶属于各省总督、巡抚,为正三品。那么巡抚既已驻扎安庆,安庆为什么不能算作省会?可凡事都有特例,1661年江南省一分为二的时候,先是分为江南右布政使司和江南左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后来在安徽建省后变成了安徽布政使司,那时还没有安徽巡抚呢。况且当时朝廷并没有颁诏明确安庆就是安徽省会。相反,江宁城原江南左布政使司旧邸当时还是两江总督的官衙,顺理成章仍被视为安徽的临时省会。 这里要解释一下两江总督的概念,清朝时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位在巡抚之上。 两江总督总管的是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那为什么不讲江安总督呢?翁飞博士向我道出了其中的原因:由于清初江苏和安徽两省辖地同属江南省,因此初时两江总督管辖的是江南和江西的政务,自然叫两江总督了。只是到了清朝末期,安徽、江西两抚都不再听命于总督。 好玩的是辛亥革命爆发以后,最后一任安徽巡抚朱家宝宣布安徽独立,成立安徽军政府,自任都督。当时老百姓议论纷纷,报纸上也说是“旧巡抚穿上了新都督的外衣”。 好在时间不长,安徽革命党人于同年12月1日在安庆成立安徽省临时性的执政机关“皖省维护统一机关处”。12月21日,孙毓筠重建安徽军政府,官名还是叫皖军都督。1912年4月27日,柏文蔚署理都督职,建立安徽省都督府。7月1日,柏文蔚被正式就任安徽都督。 网友“阿凡”说起这些,以调侃的口吻说,可能安徽的巡抚们被总督刁难惯了,名声当然不那么响亮。所以革命党人是情愿当高高在上的都督,也绝不做低三下四的巡抚了。
来自:合肥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