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这里,夫妻同心搞养殖

 垂钓渔公 2013-11-07


发布时间:2013-11-07 09:12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风雨同舟,打拼二十八载

夫妻俩在喂羊 施静静 摄

        金山网讯 立冬了,又到了一年中吃羊肉的好时节。近一段时间,平山村邵家组村民张小广葛小梅夫妻俩忙活着“放羊”。这对创业“夫妻档”,从两亩鱼塘起家,打拼二十八载,发展到如今,拥有了近35亩的生态养殖园。昨天下午,记者走进平山村,听他们讲述创业路上的酸甜苦辣。

       在这里,夫妻同心搞养殖 

两亩鱼塘起家,养鹌鹑成“主打”

        1985年6月,为了家庭生计,夫妻俩从组里承包了两亩鱼塘,创业之路也就此拉开序幕。当年,夫妻俩除了在鱼塘里养殖一些鲫鱼、草鱼和鲢鱼,还养了16头猪。在夫妻俩辛勤经营之下,创业之初的道路还算走得平坦。

        “但我们养殖的鱼和猪都是市面上常见的。”在张小广看来,要想把养殖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就要引进一些市面上较少的新品种,搞特种养殖,夫妻俩瞄准了鹌鹑。说干就干,1990年,夫妻俩敢做平山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投资近万元,买来近万只雏鹌,开始“主打”鹌鹑养殖。就算到现在,夫妻俩也是平山村唯一一个鹌鹑养殖户。

        男主外女主内,创业几多艰辛

        养殖鹌鹑投资高、风险大,夫妻俩不敢有丝毫大意。“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夫妻俩分工协作,男主外,丈夫张小广负责销售鹌鹑蛋;女主内,妻子葛小梅在家养殖鹌鹑。“那时候不觉得,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当时还真苦。”葛小梅的一番话道出了创业路上的艰辛。

        刚刚孵化出的雏鹑常会“叠罗汉”式地“抱团取暖”,称为“打堆”,这很容易造成底层雏鹑被压死亡,葛小梅便日夜照看。养殖雏鹑的屋子需恒定保持36摄氏度,屋子里充满了鹌鹑粪便散发出的氨气,气味难闻,葛小梅却毫不在意。

        张小广为了打开鹌鹑蛋的销路,骑着自行车几乎跑遍了全市大大小小的菜场,七里甸、京口闸、江滨新村,都留下了张小广的足迹。每当年关将近,天寒地冻,也正是鹌鹑蛋热销之际,顶着寒风,冒着风雪,张小广奔波在送鹌鹑蛋的路上。

        35亩生态养殖园,夫妻迷上“放羊”

        “携手同心,其利断金”,共同经历了创业中的种种艰辛,如今夫妻俩已经拥有了一座占地面积35亩的生态养殖园,集鱼、猪、鸡、鹌鹑养殖为一体,“主打”的鹌鹑最多时养了近6万只。园内,鱼塘二十余亩,猪养了近两百头,还散养了上千只鸡。

        然而创业之路不止,去年年底,张小广看到了养羊的“钱途”。这一年间,夫妻俩开始专注“放羊”,目前养羊已初具规模。昨天下午,当记者来到养殖园时,空地上晒满了从农贸市场收购来的毛豆壳,夫妻俩已经开始为羊儿们储备入冬后的粮食了。

        “张小广和葛小梅夫妻俩敢为人先、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是我们平山村民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创业经验,也为村民们提供了一种创业致富的思路。”平山村党总支副书记赵蓝翔说。(记者 施静静)

来源:金山网 作者:  责任编辑:唐娇
分享到: 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