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杜荣
黄遵宪 (1848—1905年),字公度,嘉应州(今广东梅州)梅城东区下市角人。多年来学界对黄遵宪的历史地位进行过充分的探讨。我只想补充一点的是,黄遵宪还是我国联坛翘楚。
作为汉语特有的文体形式,对联可说是最精炼的诗歌。它既可展示作者创作格律诗词的基本功,也可显示作者自身的才情。作为清末著名诗人,黄遵宪善作对善用对联。据吴天任《黄公度先生传稿》、罗滨《人境庐诗事》、杜常善《中国近代名家名联》收载,黄遵宪共有存世联语14副;另据2012年12月中国诗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楹联集成·梅州卷》收集,黄遵宪创作的对联有42副。他的对联作品具有极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黄遵宪从小就学对对子。有一个故事,说黄遵宪的祖父有抽大烟的嗜好,有次吞云吐雾之后还得意地大声自吟:“龙呵气而成云”,少年黄遵宪听后十分反感,稍加思索,高声对道:“蚕吐丝以自缚”。老人听了无言以对,叹服小孙子才思敏捷。
黄遵宪的对联主题多样,用途很广,或自题庭院,或节日抒怀,或咏物寄意,或祝贺,或哀婉,甚至用于外交。
自题人境庐联
最能反映黄遵宪思想感情的还是题人境庐联。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人境庐门联和它的故事以外,在人境庐中,有黄遵宪写的一副典型的写景联:
妙境天开,松古石奇原旧馆;
香云风送,山幽房静是清凉。
首句“妙境天开”,总体勾勒人境庐景色的天然;然后以 “松古石奇”展开这个“天开”的妙境画面;后三字点出了房舍的来历。下联“香云风送”,虽没有交代这香从哪里来,但稍细思之,就知道这里花草茂盛,花香伴随云雾在和风的吹送下,使人闻之心旷神怡;“山幽房静是清凉”,照应了开头的“妙境天开”,且又展示了另一幅画面:白云飘香,宁静的山房安卧在幽深的花簇树丛中,一片清凉世界。联中有动态之美的“香云风送”,又有静态之美的“山幽房静”,剪裁配合,十分得当。
在人境庐小门上,还有黄遵宪晚年自题的短联:
朝来爽气;晚节秋容。
黄遵宪虽然晚景悲凉,但没有遁入空门。这副自撰联,是作者一生的真实写照。“朝来爽气”是指作者早年得风气之先,掀起诗界革命,著成《日本国志》,继而传播维新思想,在湖南推行新政,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黄遵宪晚年紧跟历史潮流,与时俱进,追随时代前行的步伐,矢志不渝,所以是“晚节秋容”。
人境庐的厅堂屏风上,有黄遵宪去世前一年写的对联:
药是当归,花宜旋复;
虫还无恙,鸟莫奈何。
此联选用了药名、花名、虫名、鸟名(“奈何鸟”即杜鹃),不但新奇可喜,且语含双关,用意深长。1904年,黄遵宪已重病缠身,但联语却热切而充满希望。“药是当归”、“虫还无恙”,是比喻自己政治信念决不会改变;“花宜旋复”、“鸟莫奈何”,则是坚信自己的政治理想一定能实现。如此技巧高妙、意境深邃的对联,实在是有鲜明政治倾向的艺术佳品。
黄遵宪家乡有闹元宵、赏花灯的习俗,少不了元宵灯联,其祖堂元宵用的灯联多为黄遵宪所作。如:
和气满大宅;汪波涵好春。
黄遵宪晚年自制一游艇,横额为“安乐行窝”,自题联云:
尚欲乘长风破万里浪;
不妨处南海弄明月珠。
此联道出作者的未酬壮志,也充分体现了尚有海阔天空,要与时共进的精神。
赠与友人对联
黄遵宪在与人交往中,多次使用对联。丘逢甲之父寿辰,他送上寿联;乡贤温仲和登第,他送上贺联;他还书赠日本友人源桂阁一联:
好春时看诸天花雨;
半夜里闻大海潮音。
黄遵宪给十多人写过挽联,其中有我国早期杰出的外交家何如璋、《嘉应州志》总编撰温仲和、潮州中学堂东文总教习熊泽纯、黄遵宪的姑丈兼学友张心谷等。黄遵宪还将对联用于外交,在清政府驻日本公使馆,就有他题的对联:
放眼楼头,看海水南流,夕阳西下;
寄怀天末,咏京华北望,零雨东归。
上联写目下之景,然目之所见正触动着心之所感,同时为下联的情感抒发做好铺垫。下联的“京华北望”直抒胸臆,言游子思乡之情。写到“零雨东归”,此情得以进一步渲染,游子已归心似箭,爱国情与赤子心都有了。此联布局均匀,情感饱满。尤其上下联分别嵌入 “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构思实在巧妙,没有丝毫牵强之感,令人过目难忘。(本文作者为梅州市楹联学会副会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