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车祸之后:“你要不要去我家喝一杯咖啡?”【品味澳洲】

 如水似衡0919 2013-11-08

车祸之后: “你要不要去我家喝一杯咖啡?”【品味澳洲】


车祸之后:“你要不要去我家喝一杯咖啡?”

说实话,来澳洲之后,遇到的意外事故比中国多,就比如有一年就发生两次大车祸,还有店被砸,包被抢,我总是想在中国治安那么乱,我都几乎没踫到什么,结果在那年澳洲的圣诞节,我竟然一天报两次警,不过这些还是没有影响我对澳洲的热爱。

于是我经常问自己我热爱澳洲什么?慢慢地就产生我的一个系列:“热爱澳洲的99个细节”。因为我发现我的热爱都是来自于细节。

就从车祸开始说起吧。

那天是夜里11点多,我和先生再一次拖着一天疲惫的身体驾车回家,其路程至少还要一个小时,但两个人却都已精疲力竭,为了赶近路,我们选了一条不熟悉的路,但那条路很窄,路灯也很黑,我先生迷迷糊糊以为是单行道,我们就一直开在逆行路上,却不知,这样当开到环形岛时,自然转的方向也是反的,这时侧面来了一辆车,也没想到我们逆行转弯,两车就面对面撞上去了,其景象很惨,我在车上也感到心脏剧烈震动一下,还好人都没事。

双方第一反应就是下车问对方是怎么回事,怎么开得车?当我一抬头,发现迎面而来的车,才明白是我们大错特错,先生立刻道歉,对方也立刻安慰我们说:“你们一定是太累啦”。我们的气氛立刻友好起来,因为要等警察,就东一句西一句地聊起来,原来人家是要赶着上夜班,对方做一个鬼脸,说:“这下上不成了,也好可以回家睡觉了” 他还用手比划着说家里还有一个贝贝,几个月的婴儿。我内心充满歉疚,一看他的车就不是有钱人,他却一再安慰我们。过了一会警察来了,我很担心我们得到重罚,可是警察一下车,就问:“人没事吧?”然后很客气地记录情况,最后其中一位说:“很抱歉,我们要罚你们107 块钱和扣一分”。我们简直欢天喜地,这简直是比超速的惩罚还要轻很多,我开玩笑地对警察说:“我真想KISS你一下”。警察笑一笑说:“以后注意别太累了”。而被撞的人对我们被罚还很抱歉,因为报警的不是他而是路过的出租车司机,他竟然指着不远处房子问我们:“要不要去我家喝一杯咖啡?”这真让我惊讶,来接我们的朋友到了,我们握手告别,内心充满感激。

没想到,事隔大概5个月,我们又发生一起大车祸,区别是这回是对方的错。我们的车不可避免地报废了。满地的西红柿,地瓜,大米,碎玻璃,挺惨的。

对方立刻承认错误,我们也就没报警,自然对方电话通知保险公司就是,很快拖车到了,将两辆车拉走,我们等着评估赔偿就可以了。小伙子很年轻,属于潮流青年,不像上回是中年人,很绅士的样子,我们也没多聊。出事地点离我家很近,我开着另一辆车拉着捡起的西红柿,地瓜就想回家了,没想到此时小伙子却拿着笤帚,锉子回来了。他认认真真把地上的碎玻璃,大米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很惭愧,我们压根没想到这些。

两次车祸让我们学习到很多,也更加热爱澳洲。没多久保险公司来电话,告诉我们赔偿的数额几乎是我们预计的一倍,中间没有费过一点心,更不需要找什么熟人,塞红包什么的。我和先生同时说:“怪不得澳洲人简单呢”。

中国人对于遵守交规,往往嗤之以鼻,因为遵守制度没有带来什么益处,比如车祸,第一反应是吵架,打人,找熟人等等,这其中涉及的恶性事件举不胜举,保险公司也不尽人意,往往惹一肚子气,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遵守交规没有用。

但在澳洲就太有用了,我知道有个中国来的县长就因为乱穿马路给撞死,但那个司机没有一点儿责任,白死了。

因为几乎90%的澳洲人都买保险,一般交通事故谁对谁错,也不是太要命的问题。如果是全保险,双方车都保修,如果是第三方保险,那么被撞的车,由错的一方自己只要付几百澳元的基础费用而已,其余都是保险公司的。所以您不太会因为几百澳元,吵的翻天覆地。当然就是花费再多,问题再大,我十几年了也没有看到澳洲人因为车祸打架,也几乎没有听到过肇事后逃逸的。

不过我也有对澳洲不满意的地方,就是警察不抓小偷,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抓交通违规者,经常路上有流动警车,还有隐藏在路边,里面架着测速机的便衣车,现场抓住的超速着,往往罚得都满狠的,如果遇到您倒霉没带驾照,有一下子就被罚了上千澳元。对罚款不服,您可以上诉。如果是照相机罚款,您不服,可以去警察局调录像查证。当然如果您三年没触犯过交规,偶尔超速不到10公里,您可以给警察写信,陈述一下理由,表个决心,警察一般会给您免掉罚单。

就像上面如果不是路过的出租车司机热心报警,警察不来,我们也就不会被罚款和丢掉一分。可是即使被罚,看到警察首先很客气地关心你的身体,也不会生气了,更何况是自己的错呢。

所以很多时候就是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的问题,在澳洲遇到车祸,竟然得到的是“正能量”,这不能不让人深思。我们中国人很多时候,都自以为聪明,但是岂不知道我们“走后门”和“仗势欺人”等造成的社会后果,是全社会为此付出代价,增加成本。

很多中国人刚来澳洲都说澳洲人傻,呆上几年发现自己也变得很傻,想必就是这种凡事不用操心,按规矩办事的习惯养成的,后来发现“傻”其实挺好的,大家都省心,全社会节约成本。

慢慢大家都知道了,遇到事吵架没有用,找熟人也很可笑,有保险,有警察,有律师呢,按规矩,按程序就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