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中全会的股市密码--20131109

 qinhuanwei 2013-11-10
【导读】投资者期盼已久的三中全会9日开幕,此前市场关于会议改革方向及内容的猜测不绝于耳,而相关概念股也受到了资金的大力追捧。不过,在市场进入观望期时,“后”三中全会的市场走势或将取决于政策的落实情况。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用了“回应预期,喜出望外,活力大增,股市飙升”这十六个字勾勒出了本届三中全会的蓝图,同时他还明确的表露出对于未来股市的乐观,“股市可能会出现飙升的局面,现在有钱赶紧去买股票,三中全会之后肯定赚大钱。”。

不过近两周以来,市场情绪趋于谨慎,强势股杀跌、创业板回落纷纷出现。而随着三中全会的召开,第二波三中全会行情将如何展开。

以史为鉴:影响我国资本市场走向的几次三中全会

以前四届三中全会的经验来看,股市的涨跌并不一致。

十四届三中全会于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召开,本届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盘面上看,会后上证指数连涨三周,涨幅为13%,但随后因严重通胀而没有继续形成上涨趋势,连续8个月的下跌,使得指数从最高1044点下跌至325点,跌幅将近70%。

十五届三中全会于1998年10月12日至14日召开,会议集中研究了农业和农村问题,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过当年中国经济又正处于严重的通缩中,因此股市在会后虽有短暂的上涨,但依然难逃下跌命运。直到1999年5月19日,才迎来了一波人造牛市“5.19行情”。

十六届三中全会在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会议主要议题是经济体制改革,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举措。而股市则在会后出现短期震荡后,在“五朵金花”的带领下,形成了一波中级的人造行情,其累计涨幅达36%。

距今最近的一届三中全会在2008年10月9日至12日,此次会议焦点是农村改革发展。而股市走势与2003年极为相似,也同样是先跌后涨,不过在两周后A股借助四万亿而实现了逆袭,自1664点形成了一轮牛市。

分析人士指出,实际上投资者最需要关注当时的宏观经济以及后续的政策。

三中全会前夕股市回顾:概念股疯涨 市场靠猜想

本次三中全会聚焦于“改革”,而正是这两个字却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神经。此前就是有业内人士猜测,会议大方向可能会涉及土地、财税、国企等制度改革以及城镇化等多个领域作出部署。而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领衔撰写的“383”方案也引发了投资者无数联想。

出于对三中全会改革的憧憬,市场轮番炒作自贸区、土地流转、通信、民营银行、重组、铁路基建等众多概念股,甚至还涉及到母婴、养老等子行业。期间也诞生了多只大牛股。

而机构在三中全会前,也纷纷给出了炒作路径图。光大证券此前就发布研报称,本次三中全会意义堪比11届,可成为历史转折点,政策超预期可期 。按其重点领域和出台时机可按照五个改革方向去寻找投资路径: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投融资体制、价格体制、国企改革等);2、改善与保障民生(社保医疗、二胎政策、食品安全、教育文化、收入分配等);3、建设新型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土地改革等);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传统产业的重组合并、现代服务业等);5、上海自贸区(金融服务业、贸易、物流、地产等)。

在这会议前夕,任何一项与三中全会改革的传闻都能引发市场的强烈反响。9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有分析人士认为,三中全会有效地推动了养老改革。此后,养老概念股开始异军突起,全线爆发,相关概念股受到资金追捧,全面飙升。

9月16日,有媒体报道称,土地改革在三中全会上或难破局,土地流转概念股随即在18日遭遇大幅下挫,龙头辉隆股份跌停。而几乎在同一日,市场又传IPO或在三中全会后重启,投资者心态又开始波动,沪指随即出现下跌。

第二季猜想:“后”三中全会 市场等待政策落实

随着第一季炒作的疯狂,市场已经开始意识到不确定性的风险。在会议召开前便已有资金悄然离场等待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10月下旬以来,大盘虽然呈现窄幅震荡,创业板在三周内暴跌逾10%,而这其中,个股调整幅度则更为剧烈,顶着“市梦率”光环的TMT前期强势板块纷纷出现大幅杀跌,A股哀鸿遍野。

有机构认为,三中全会的改革憧憬高潮过后,市场将在调整中等待落实。对此,国泰君安证券策略分析师时伟翔对腾讯证券表示,自7月份开始,市场就已经进入了改革预期的炒作中,相关板块也积累了一定得涨幅,而在后三中全会时代,市场或许会寻找政策落实的重点而再次选择市场方向。

莫尼塔证券在其最新发布的研报中表示,三中全会本身很难给市场提供明确的方向选择,看多者强调会议展示了全面改革的决心,而看空者则认为会议缺乏根本性的突破。而在我们看来,对于二级市场更加直接的是,会议召开意味着调控政策真空期的彻底封闭,而清理非标资产、地方债务清理、以及IPO重启是接下来可预见的三大风险因素。

而交银国际首席策略师洪灝认为,此前投资者过高的期望很难再会中得到满足,投资者应该准备好即将來临的显著系统性改良,在看到更多的证据之前,不必急于再次建仓。

一些私募人士也同样表达出对于未来走势的谨慎观点。铭远投资研究部总监韩跃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有诸多不确定性,如果政策能超出预期,相关的行业上市公司会有较好的表现,但如果结果低于市场预期,就会出现下行压力,目前应以观望为主。(文/腾讯证券策划团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