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改革,即是官方放松存贷款利率管制、解除对银行存贷利差的保护的过程。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业务及经营模式转变有什么影响?上世纪80年代利率市场化的世界性浪潮又对正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中国银行业有怎样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全球掀起了利率市场化的浪潮,一方面是由于70年代以来实施的利率管制的弊端日益积累和暴露,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发挥利率作为货币资金的价格和货币政策工具的双重属性,即充分反映资金余缺情况和资金使用成本高低的同时,形成利率机制以成为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工具。
而对于以利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传统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改变了货币资金价格的形成机制,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并引发银行的业务转型。 本文以上世纪80年代利率市场化的世界性浪潮为背景,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业务及经营模式转变的影响,并总结其对正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中国银行业有怎样的启示。 一、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存贷款利率及存贷利差的变化 理论上来说,取消利率管制之后,银行可以采用更具竞争性的利率吸收存款,即资金成本会有所上升,同时银行也会相应提高贷款利率的敏感性,加之银行间的竞争加剧,银行存贷利差会伴随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逐渐缩小。但从全球趋势和发达国家的数据分别判断,结论并不完全如此。 (一)全球利率水平及存贷利差水平的变化 从国外利率市场化的历史来看,数据表明利率市场化能够实现将负利率或低利率水平升至正利率和较高利率水平的初衷。利率的总体水平被抬高,即贷款收益和存款成本均有较大的提升。 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大多集中在1960年-1999年的时间段中,特别是在1980年左右,数据开始比较丰富。选取这段时期作为考察,我们看到实际存款利率的U型变化以及实际存贷利差的平稳上升趋势。如果不考虑货币因素的可能影响,这一时段的数据就可以证明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展,实际利率总体水平上升,而银行存贷利差随着利率的提升在20世纪80年代普遍上浮。 而分别观察1970-1990年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数据,也可以证明利率市场化以后实际存贷利率上升,同时存贷利差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表现出上升趋势。 举例来说,观察发达国家或地区如美国、台湾等的数据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美国在利率放松初期,存贷利率齐升,在1981年达到8.47%和14.18%的高位,随后回落并趋于稳定;台湾地区在利率市场化初期存贷利率均逐步上升,分别从1985年末的5.96%和9.18%上升至1990年末的7.22%和10.5%。主要是由于长期利率管制下的低利率状态,在利率限制解除后,供求关系决定了利率水平向均衡利率接近,必然有所上升。 (二)存贷利差变化趋势的分析 总体来看,全球趋势上,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并没有像理论分析的那样出现收窄。主要是由于实际存贷利差受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市场的竞争程度、金融体制的管制水平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同时,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利差普遍有升高的趋势,并高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首先,利率市场化初期存在利差缩小的压力,但长期有利差回升的趋势。 取消利率管制初期,银行业竞争加剧,为争取资金来源而纷纷提高存款利率;但短期内却无法调整贷款结构,将贷款投放集中于更具议价能力的领域,因而贷款利率上升空间有限。存款利率比贷款利率上升的速度更快,会造成银行存贷利差收窄,剩余价值从贷款方转移到存款者。 发达国家和地区例如德国、日本、台湾等,都出现了明显的利差收窄,如德国在实施利率市场化后到1973年以前,其短期贷款利率与定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差距一直在缩小;日本在1994年平均存贷利差比1984年的时候缩小了82个基点。而利率市场化的后期,伴随着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金融业务限制的放宽和金融创新的加深,银行开辟了新的资金运用渠道,不必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扩大资金运用,银行也开始追逐贷款的高利率,因此表现为长期中利差增大的效果。 其次,当利率竞争基本趋于稳定以后,非价格竞争逐渐成为主要的、长期的竞争形式。 优质的企业和个人拥有了议价的空间,价格竞争不再是银行业竞争的唯一途径。最终银行为了争夺优质客户,会为其提供较低的贷款利率,并在存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这样就会直接导致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上升、资产收益下降。但非价格竞争会增加银行业的经营费用,从而降低银行的利润水平。银行作为利差盈利机构,就会将经营费用的增加转嫁于其他资金需求者,因而对存贷利差的总体水平有扩大的要求。 最后,发展中国家银行在资金市场具有垄断地位,并且存贷利差是其主要的利润来源,加之资金需求对利率敏感性低,银行通过缩小利差也很难带来量的提升,从而促使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以后甚至出现存贷利差更高的情况。 例如拉美国家在利率市场化前后存贷利差普遍高于发达国家和亚洲国家,而且有拉大存贷利差的趋势,同时这也是这些国家高通胀、金融环境不稳定的反映。而发达国家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存贷利差则更低。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中,金融创新导致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可替代性强,当其被非银行金融机构更有竞争力的较高利率负债替代时,银行降低利率的能力就会消失。因此,在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能够提高金融中介效率。 二、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能够缓释“金融脱媒”,存款机构吸存能力削弱的问题得到了缓解,同时贷款业务占比也逐渐上升,即银行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得到改善。同时改变负债结构及存款期限结构,使得资金成本上升,促使银行倾向于发展较多的高利率贷款以取得更大的利润。 首先,利率市场化完成初期,存款占比变化趋势平稳,贷款占比增加。 美国的数据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扭转了银行存款占负债的比重在20世纪70年代持续下滑的态势,表明利率放开能够提升银行部门相较于货币、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对银行吸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保证银行较为稳定的存款资金来源,从而减轻流动性风险。 同时,剔除危机时期的数据可以看出,利率市场化以后美国银行资产中贷款比例逐渐上升,贷款业务在1979年较1970年提高了3.5%,20世纪80年代贷款/生息资产比例也保持增长,表明利率市场化以后资产的使用效率较高,这就使得期间贷存比保持稳定上升。 其次,银行负债结构中借入资金增多,储蓄存款占比增大。 一方面,利率放开也无法转变银行在金融体系中中介作用逐渐下降的大趋势,混业经营管制的放松,金融创新带来的投资渠道多样化,以及居民的储蓄倾向的下降,导致美国90年代以后存款占付息负债的比例再次下滑,从而银行负债中借入资金增多,加大了银行的资金成本。 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存款结构中的低成本存款会向高成本存款转换。美国80年代以后,存款结构中低成本的活期存款占比下降明显,而储蓄存款占比增大。在美国,存款账户分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等。其中,活期存款可开具支票,等同于货币;储蓄存款不能开具支票,仅是为居民提供具有流动性并能取得利息的存款方式。虽然长期趋势上活期存款的占比降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的资金成本,但存款更加稳定会降低银行的利率风险,也使得可贷资金增多。 最后,银行会更青睐于高利率贷款。 首先从银行角度来说,贷款利率上升将导致优质大企业直接融资比例提高,银行不得不寻求新的贷款客户,如房地产和中小企业贷款;而从客户的角度来分析,银行的高利率贷款也将刺激贷款客户风险偏好的提升,使得大量信贷流向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这都说明银行竞争吸纳存款为风险较高的私营部门提供间接融资,通常会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降低银行业整体的资产质量。 对比美国1990年和1980年的数据可知,美国1984-1991年间不良贷款率由3.1%增至5.2%。主要是由于利率市场化以后,利率水平上扬、利差收窄,刺激银行的贷款扩张,而贷款质量也在下降;同时房地产贷款占比迅速增长,实行固定利率的长期房地产贷款,与银行所吸收的短期存款期限不匹配,因而利率上升会对其造成严重的损失。 图表3:美国商业银行主要贷款类别占总资产的比重 三、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净息差的影响 净息差是银行净利息收入和银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存贷利差、资产负债结构变化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共同作用,会对代表银行资产收益情况的银行净息差造成影响,但其在利率市场化的各国也表现为不一样的变化趋势。 银行净息差和银行存贷款利差是两个相似的概念,区别在于存贷利差代表了资金来源的成本和资金运用的收益之间的差额,而净息差是资金运用的结果,并且银行吸收的存款并不是完全用去放贷,还必须有一部分是存款准备金(央行支付利息)、购买央行票据、债券等其他投资,这些总收益率加上贷款利率与全部存款利率的比较,才能得到净息差;在数量上,二者也可大可小,主要是由于存贷利差并没有考虑到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可能是由不同规模的不同金融工具构成。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存贷利差带来的影响会与净息差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数据来看,净息差和存贷利差的趋势并不完全一致。美国从80年代开始利率市场化以后,虽然存贷利差有所下降,但是净息差的变化较为平稳。从70年代末利率市场化启动到1986年完成的这段时间,净息差围绕3.8%小幅的先抑后扬,从90年代明显上升,达到4%以上,字90年代末开始,随着金融自由化进一步发展,净息差才进一步下滑,但始终保持在3%以上。 由此看来,虽然利率市场化导致存贷利差收窄,会对净息差造成负面影响,但美国80年代在利率市场化期间,一方面依靠存贷款结构的变化,即贷款占生息资产比重的上升,提高了贷存比,从而提升了净息差;另一方面存款来源较之前更稳定,而银行的资金使用效率和定价能力不断增强,使得贷款在量价上都有提升,减轻了利率管制放松对存贷利差的负面影响。因此虽然存贷利差明显收窄,但净息差平缓增长。 同时,银行的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并不只存贷款,而净息差即是在存贷利差的基础上加上其它生息资产的收益成本差。因此如果银行能够从过去简单、低附加值的业务转向经营更复杂、附加值更高的金融产品,即提升其他生息资产的利润率,则净息差也可能反而会扩大。美国的利率市场化伴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加深,这也是其80年代以后净息差平稳上升的原因之一。 另外,美国在1992年以后净息差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脱媒效应和银行间的竞争加剧;加之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集中度提高,净息差相对偏低的大型银行占据市场的份额增加。 但日本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业贷存比大幅下降,导致其净息差的下降更为剧烈。日本在60-70年代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为的利率管制和信贷配给,使得其贷存比超过100%,被称为超贷经济国家,利率市场化以后经济增长放缓,金融脱媒,必然导致贷存比大幅下降,加之利差明显收窄,导致净息差进一步收缩。 四、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务转型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不仅无法扭转脱媒的长期趋势,还对银行传统业务造成冲击,使得银行通过提升表外业务收入和综合化经营转型两个途径来探索新的盈利增长模式。 (一)传统银行业务的收缩和表外业务的发展 银行传统资产业务在社会资金流通中相对地位下降的趋势不可逆转,从银行渠道的融通资金份额也可以看出银行传统业务的萎缩,下图就列示了美国非金融企业来自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的变化。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后,银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表外业务的比重大大提升。银行加快发展不依赖利差的表外业务、不断的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依靠非利差收入的增长来弥补利差收入的下降。 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表外业务,因此从非利息收入的增长可以看出近20年来美国银行表外业务的迅猛发展。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表外业务是指银行从事的除资产负债表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的总称。 美国在利率管制时期,非利息收入占比长期低于20%,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伴随着金融创新的加深,银行不断加强表外业务的发展,非利息收入占比逐渐上升,从1979年的18.25%上升到2000年的43.11%,而净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79年的81.75%下降到2000年的56.89%。从结构上看,美国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可以分为4个部分:与存款相关的服务收入、来自信托活动的收入、各种衍生交易收入和其他收入,从1995年到1999年,增长率也分别达7.7%、13.2%、13.5%和17.1%。 欧洲银行业的表外业务收入也持续增长。1990年欧洲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6%,到2000年达到了39%。德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在70年代初占总收入的比重不足10%,而在1992年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23.9%,占总盈利的65%。而日本商业银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表外业务量以每年40%的速度递增,由80年代初的20.14%上升到90年代的35.19%。 并且,虽然传统的利差收入呈下降趋势,但考虑了表外业务的收入后,美国、德国、日本等银行业的盈利性表现为逐渐恢复,表明利率市场化以后,由于传统业务的萎缩,商业银行都积极从融资中介向服务中介转型,通过收取庞大的手续费弥补在传统业务领域的困境,为银行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二)金融机构业务交叉化及银行经营综合化 利率市场化是银行经营综合化的促发因素之一,起到加快综合化步伐的作用。同时,利率市场化也为银行经营综合化提供了条件。 首先,利率市场化会促使银行业务经营综合化。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银行依靠政府利率管制带来高利差盈利的经营模式不复存在,银行原先的金融功能不具有竞争优势,传统业务的盈利性不断减弱,因此银行迫切需要拓宽业务范围和种类,获得新的增强其盈利性的经营模式,对业务经营综合化有着自发的诉求。 其次,利率市场化为银行经营综合化提供了条件。利率市场化是金融自由化的重要内容,也是金融自由化最早进行的一个项目,推进和促进了各国加深金融自由化,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相互渗透、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表现在银行层面即是业务经营的逐步综合化。而银行经营综合化的核心就是对银行传统融资业务和工具的创新,通过大力拓展银行业务尤其是表外业务,从而大幅提高银行的非利息收入的比重。因此,利率市场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业务自由化,为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经营综合化提供了条件。 最后,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业务交叉化后,银行在传统业务方面,在资金融通的功能上银行与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方式、以及与其他非金融机构的竞争加剧,在筹集资金和转移资源的功能上加大了银行与货币市场的竞争,使原本一体化于传统银行的存款和贷款业务被分解,使得传统银行业务不断萎缩,导致银行的外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会更加促进银行综合化经营转型。即利率自由化及随着而来的金融业务交叉化,导致银行同业及银行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加剧,共同促进了银行业务经营的综合化。 但从效果来看,这种业务交叉和综合化经营的局面也是一把双刃剑。首先,促进了银行不断的创新型业务,有利于对现有金融资源的充分利用,并促进潜在金融资源的开发,在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面临利差收窄压力的背景下,有利于银行形成新的盈利模式,提升银行在金融业中的竞争力。但同时也会增加银行乃至金融机构的不稳定性。银行业不断涉足新的业务领域,必然会增加业务成本减少收益从而削弱抗风险能力,并且如果银行大量从事相对陌生的业务,也会使得业务经营的风险增大。特别是对于对新业务领域熟悉程度低、抗风险能力较弱、缺乏健全的系统风险防范措施等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业务转型所面临的风险则远高于发达国家。 五、结论 综上所述,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会对银行的存贷利率水平、存贷利差变化趋势及资产负债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了银行业的竞争,银行为了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为了吸引优质客户又不得不控制贷款利率,因而存在收窄存贷利差的趋势。发达国家由于金融创新导致的融资渠道多样化更制约了贷款利率的上升空间。但研究各国的数据却发现利率市场化后并不一定产生利差收窄,这主要是由于利率市场化后银行议价能力和负债管理能力提升、非价格竞争手段的运用等因素的影响。 而发展中国家银行在资金市场的垄断地位也是利差保持在一定水平的重要原因。但利率市场化仍然影响到了银行的资产收益率(表现为净息差),并反映了利率放松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冲击,进而推动了银行业转向表外业务的业务转型和综合化经营转型,以此提升银行业的盈利水平。 因此,就借鉴利率市场化改革国际经验的借鉴意义而言: 一是中国银行业要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同时提升服务质量,增加非价格竞争的手段以应对利差收窄的压力,提高资本集约的非利息收入来提升竞争能力; 二是利率市场化不仅加强了银行业的竞争,也加强了银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其融资功能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直接融资方式的竞争,在筹集资金和专业资源上与货币市场的竞争,从而也促使了银行扩大经营范围,迈向综合化经营的转型,但这也将带来银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在更多业务领域的竞争,银行业必须增强自身的生存实力才能避免淘汰。 三是中国金融体系存在资金供需缺口较大、而银行仍然是融资主要渠道的情况。如果放开利率管制,处于寡头垄断的银行业会上调存款利率深挖居民储蓄潜力,用来弥补投资性需求和国企需求导致的大量资金缺口,这可能导致存贷利率的实际水平整体大幅上扬。因而中国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深入金融市场体制改革及金融监管改革,以避免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业追求高利率贷款及风险偏好提升所带来的风险隐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