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对“书法”的理解

 老樟xy67896789 2013-11-19

 

        一、书法的“书”

       1、概念:书法是以文字(主要是汉字)为载体,以笔墨纸砚为主要书写工具,表现作者审美理想及性情、志趣的艺术。

       2、 文字主要是汉字,有真(楷)、草、隶、篆、行五种基本字体;汉字是象形文字,结构用笔远比其它文字、尤其是表音文字复杂多变,因而有无限的字形变化的可能。

       笔是毛笔,以其柔软性使得书法的线条及结构形态更易变化多端;

       以柔性的笔和以同样柔性的墨去表现有力量见性情的书法艺术,恐怕也是中国文化所独有;

      目前,硬笔书法不占书法艺术的主流,其所达到的高度自然也无法与毛笔书法相比;

       墨以黑色为主,其它如朱墨(朱砂制)者不占主流,书法线条之颜色虽然有墨分五色之说,究竟以黑为主,其变化不过浓淡干湿而已,正因如此,与中国古典哲学,或者说中国传统文化相合:书法线条与线条之外的纸面之关系正好是“黑”与“白”之二元对立且统一的关系,有如太极图之原理。

      3、审美理想

        前人讲,书为心画。书者,抒也。书如其人。个人的差异决定了审美理想及其风格的不同。发现自己,认识自己,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的路很重要,不少人盲目学习一辈子,不知道自己到底应学习什么、表现些什么好;

       一个内秀、隐忍性格的人却选择去表现大气磅礴的东西,能有成功的可能吗;

       有个说法是择帖如择偶,喜欢的未必适合自己,好的东西很多,但最适合的只有一个。

       4、性情志趣

       喜乐哀乐,情绪变化,人人皆有,但表现的方式大不同,因何不同,性格不同。以乐为例,有的表现得十分外露,可以手舞足蹈,有的深藏不露,似水波不兴。表现在书法上,其线条的形态变化也各各有异。

        列举天下三大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表现人生之悲叹,附图示;

        颜真卿《祭侄稿》:表现人生之悲痛,附图示;

         苏东坡《寒食帖》:表现人生之悲酸,附图示。

         趣是兴趣、兴味,使人愉悦的东西;

         从自然,从生活中发现有意思的东西是一种能力,有天分得的,也有后天学习培养所得。看见任何事物都没有感觉、反应,肯定是一个无趣的人;

           有的字很见功力,但不见性情、趣味,缺乏对自然、对生活的感悟,无力表现到书法作品中。

       5、书法与音乐等艺术的相似(同)点

          需要节奏、韵律变化,附图示;

         是时间艺术(一次性),示范;

         表现的抽象性,附图示;

         与文学密不可分,都有文字内容,内容与书法表现能相得益彰则更完美,如三大行书、名人手稿的艺术效果;

         与舞蹈一样,有时间、动作(书写)连贯性,在书写中,要注意节奏变化与用笔的丰富、到位。附言:高手踢足球,球的运动轨迹是非常有艺术性的。

       6、书画同源说

          书与画的线条演化同源,书与画使用的工具相同,书与画表现的笔墨趣味同理。(说明:这里讲的画是中国画。)

         线条的表现力都是书与画所重视的。线条是中国书画的心电图,是价值核心所在。线条的变化与作者的生命状态、情感变化、审美意趣密不可分(前面已有言在先)。

         书法家从不说自己的字是画字,但画家都愿意说他的画是写出来的。因为线条的演生正是作者一笔一笔写出来的(画亦然)。

         书与画的差别:书有绝对的时间性,画无绝对的时间性(我最反对小孩子没写完一篇字即吃零食、上厕所)。书法表现很抽象,画还是要造具象的形。一般一件书法就是一个墨色(印除外),画则不然。书法在空间书写上有一定的规定性,画则不然。看起来书法的书写比画简单,但也难在简单二字。

         7、书法与中国文化。任何艺术的产生与传扬都与其生存土壤的文化底色密不可分。中国的文化底色主要是儒释道三家哲学思想的涂抹。如果仔细分析历代大书家的文化品格,我们总能从中析出这三家哲学思想的映射。如玄学(道家一脉)对王羲之书法的影响,儒家对颜真卿、柳公权书法的影响,佛学对弘一大师书法的影响。那有人会问,上古甲骨文书法的文化底色是什么,是巫史文化、原始宗教。

        

       二、书法的“法”

       1、中国称“书法”,日本称“书道”,韩国称“书艺”。“道、艺”重审美,“法”重根本。其实,法是什么,非少数人所独定,乃千百年亿万众于社会实践中演化而成的一定之轨——即“法则”,这正与老子所说相合,即“道法自然”。因此,称哪样不重要,各取一端,殊途同归。

       法不可违,因自然不可违。任何艺术都有它特定的形式原则,书法也不例外。那些不经学习,不遵守书法之“法”闭门造车的,美其名曰“自家风格”的,万万要不得。

       2、笔法

       执笔无定法,但使虚而宽(苏东坡),我意能控住笔,运腕灵便即可,切忌执笔太死,初学的小孩还是宜按常规执笔,附示范;

       三过笔:起笔、行笔、收笔, 做到了三笔,才有一点“法”的味道,不然所谓“精到”何来?没有三过笔,线条就成木柴。

       提按顿挫:要充分发挥笔毫的弹性,以体现线条的粗细、方圆、曲直变化。“提按”二字尤为重要,它是区别于硬笔书法的关键(硬笔提按实在有限),是增强一件书法作品节奏变化、块面(章法方面)变化、线条细节变化等等方面的关键。

       用锋:中锋为用,侧锋取妍,二者均不可偏执。侧锋的精妙运用更是书家取胜法宝。死守中锋必死。中锋与侧锋的相互转换。附示范。

       五种基本字体的笔法:篆书,圆笔中锋为主,但不尽然。隶书,方笔为多,但不尽然。楷行草,方笔、圆笔、中锋、侧锋,都在用,就不一定了。

        关于破体书法。有些字分不清何体,但还看得出笔法的来由。看不出笔法来由的绝对不是真正的书法。

        3、字法

        汉字是方块字。方是相对的,附图示。

        字法就是字的结构法则。字的重心宜稳,一般不宜过于偏下。附图示。

         一个字的每一笔皆为一个字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人之四肢皆血肉浑成、精气神团聚而不可松散。最好的笔划组成如农人以乱石磊墙,乱而不乱,笔笔稳当,分布变化莫测。示范。

        平稳匀整中求小变化,如三体正书。不平稳中求整体平稳,单字则欹侧多变,如行草书。

        字由笔划组成,笔划在字内的空间分布,必然引起视觉反应。注意字内空间疏密变化,前人言“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按现今的说法是黑(线条)与白(纸上无线的地方)的空间分割要有视觉张力。当代搞书法的在字形变化上更是极力夸张。附图示。

         4、墨法

        关于墨分五色。不同的墨色给人的视觉感受不同。如浓墨主腴润,淡墨主清寂,枯笔主荒寒,等等,但落实到具体作品中,感觉还有不同。

         古人尚浓墨,浓如点漆,如小儿之眼睛。注意浓淡枯湿变化,做到浓淡相宜,润燥相间。正书多用浓墨,但宜浓中略带枯。

         其实古人书法也常见枯笔、淡墨等墨色运用。附图示:唐人飞白书法、米芾(枯笔)书法、王铎的涨墨书法、董其昌的淡墨书法。

         如果说古人用墨使用除浓墨以外的墨色是偶然的,不自觉的,个人喜好的,今人则是以此为必要手段,目的就一个,以更增强艺术效果。

         5、章法

         这里指谋篇布局。很多字在一张纸上,放在哪儿合适,更好看,这是章法所要关注的。

         章法原理与字法一样。主要注意几个关系。一是字与字上下左右的相邻关系,要注意揖让,上字与下字须贯气畅势。二是行与行的关系,松紧要适度。三是黑与白的关系,即有字的地方与没字的地方的空间分割,要注意整体平衡。四是首尾呼应关系。古人手札章法最为高妙,今人由此掘井光大。

         关于中堂、条幅、斗方、扇面、册页、长卷。附图示。

        6、钤印

        好比万绿丛中一点红,印不仅有作印信、凭证之用,在书法作品上往往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个人体会,印宜少用,用则必以之增强艺术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