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际交往黄金定律

 岚韵 2013-11-19

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的文化背景下,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学家们通过实验证实的8个心理定律能够帮助你解除人际关系困扰,成为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保证。

首因效应--45秒产生第一印象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欽斯在1957年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杜撰了两段故事,描写了同一个人的生活片段。故事一把这个人写成一个热情、外向的人,故事二把他写成一个冷淡、内向的人。随后,他请两组参与者分别阅读这两个故事,并评价这个人的性格。结果参与者的评价截然不同。他从而得出了“首因效应”这一定律。

心理学研究发现,初次会面,45秒钟就能产生第一印象,主要包括容貌、衣着、姿势和面部表情等。第一印象会在后续交往中占据主要地位。“首因效应”提示我们,初次见面应给人留下好印象。人们都愿意与衣着整齐、落落大方的人交往。注意言谈举止,最好能言辞幽默、侃侃而谈、不卑不亢、举止优雅。有了良好的开始,也就预示着成功了一半。

成心定律--不要轻易给承诺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不讲信用,说话不算数,容易让人反感,长此以往交不到朋友;一个企业没有信誉也很难在市场上立足。

已经做出承诺,就要尽心尽力去做。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从一开始就不要承诺。正如华盛顿所说:“一定要信守诺言,一定不要去做力所不及的承诺。”

面子定律--凡事为人留情面

“人要脸,树要皮”,中国人尤其好面子,做什么事都会考虑自己的面子。面子的本质是尊严,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讲,就是受人尊重、得到认可的需求。谁都希望自己在别人面前有尊严。

与人交往,即使你再优秀,也别忘了给他人留点尊严。给别人留足面子就是给自己留退路,在家庭关系中尤为重要。很多家庭的破裂都源于妻子在外人面前太不给丈夫留面子,伤害了自尊心。家庭不是一比高下的战场,而是举案齐眉、相互尊重的港湾。

异性效应--男女搭配效率高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心理学研究也证明,有男女两性参与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与者会更愉快,更有干劲,表现更出色,这就是“异性效应”。心理学家还发现,在一个只有男性或女性的工作环境里,即使条件再优越,自动化程度再高,员工都容易疲劳,并且工作效率不高。

“异性效应”还存在一个最低比例。研究发现,在一个集体中,异性人数的比例不能少于20%,否则就会降低效率。另外,成员的年龄最好相差不大。利用“异性效应”,管理者可以合理搭配员工性别比例,既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又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效率。

谎言定律--心怀善意给希望

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在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述了患肺炎的穷学生琼西的经历:她看着窗外的常春藤叶不断被风吹落,感叹说,最后一片叶子代表她,它的飘落代表自己死亡。一个画家听说了琼西的事,在一个下着暴雨的夜里,画出一片“永不凋落”的常春藤叶,琼西看到历经暴雨仍未凋落的“叶子”,绽放出笑容,重新燃起对生命的希望。

一个善意的谎言有时或许就能这样改变他人生命的轨道。适当的时候,说一些这样的谎言,往往可以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为和谐。比如,同事穿上刚买的新衣服兴冲冲地给你看的时候,可能你并不觉得物有所值,或有多好看,但几句善意的夸奖却能让对方拥有一天的好心情,朋友关系也会更加和谐。

互惠定律--帮人就是帮自己

西方有这样一个寓言:天神带一个垂死的人参观天堂河地狱。正值午餐时刻,地狱和天堂吃饭用的勺子都很长,地狱里的人无论如何都很难将食物吃进去,甚至都撒到地上。天堂里的人互相喂给对面的人,吃得津津有味。天堂和地狱的区别只在于是否互帮互助。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互相帮助、理解,就是心理学上互惠定律。美国文学家爱默生说过:“人生最美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伸出你的手去帮助别人,而不是伸脚去拌他们。人际交往就像一种回声,你对我友善,我对你也友善。

培根说:“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就先如何去对待别人。”对于团队而言,真诚地帮助员工,员工才能竭诚尽力地帮助团队成长。对个人而言,真诚地帮助别人,人际交往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忍让定律--宽容不当滥好人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忍让。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与我们相处的人,年龄有大小,经历不同,性格各异,为人处世的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总会存在分歧和矛盾。

遇事多忍让,做到明他人之长,知他人之短,容他人之过,才能和谐相处。吃不得亏,受不了气,一件小事就耿耿于怀,不但会让周围的人敬而远之,也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有人把忍让看成“窝囊”。忍让并不是不讲原则,也不是提倡“滥好人”,而是在不触犯原则的情况下,以忍让为主,得饶人处且饶人,以宽广的心胸去面对别人,与人为善。

赞美定律--学会夸人心更近

善赞美能博得人心。人人都渴望得到由衷地赞美,这会使人感到自身价值得到肯定,感到愉悦和鼓舞,并对赞美者产生亲近感,彼此的心理距离因赞美而缩短、靠近。

虚假的赞美容易引发反感,甚至留下拍马屁的坏印象。真诚的赞美要注意两点:1、赞美事实而不是人。要把赞美的焦点放在对方所做的事上,比如说“你的书写得真好”要比“你真棒”更容易让人接受。2、赞美要具体。针对某件事赞美会更有力量。比如“你的领带跟西服很配”要比“你今天穿得很好看”更能说到对方心里去。每一次真诚地赞美别人,不但对方快乐,同时也会让自己获得满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