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丽萍的孔雀形象

 红瓦屋图书馆 2013-11-20

杨丽萍的孔雀形象


  □汪广松
  国庆期间,在宁波看《孔雀》舞剧。当我凝神静气等待杨丽萍的“惊艳”时,她却衣着沉静朴素地从舞台深处走出来,看似漫不经心,但别有一种魅力弥散出来。当杨丽萍拈起长裙旋转的时候,真是流光溢彩,满堂生辉。这是春天的孔雀,是一首青春的诗歌,清纯无染,自由自在。接下来是《雀之恋》中的孔雀,杨丽萍盛装华服,生命在爱情的滋润下如同夏天一样繁茂展开,然而,华丽的孔雀衣引来了乌鸦的嫉恨,秋的萧瑟就如人间的苦难一样降临,质朴真挚的诗歌没有了,舞台成为人间你争我抢的名利场。从春到夏秋,从独舞,到双人舞,再到群舞,那个在天上自由飞翔的孔雀精灵落入人间,饱尝了人间爱与恨、自由与禁锢、生与死的拷问,终于在冬天与神相遇。冬天的孔雀已经褪去了那件华丽的孔雀衣,仿佛生命经过繁华绚烂而归于平凡,又回到了《雀之灵》时期的纯真状态。
  看完舞剧,余兴未消,我又读了白桦的长诗《孔雀》,看了电影《孔雀公主》,居然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影名和故事都忘却了,只记得一个情节,一位年轻男子骑着马飞奔而来,一箭射开由两只大象形成的象鼻山口,绝尘而去。多年来,这个情节不断浮现,意义不明,而我也不曾有意去落实,这次居然在电影《孔雀公主》中不经意见到,“云胡不喜?”原来,在我的心中早就藏了一部《孔雀公主》,而杨丽萍在人生和舞台上的学习与成长、奋斗和成功,也无一不在昭示着我所深爱的东方孔雀的内涵和形象。
  杨丽萍小时候在云南学习以孔雀舞为代表的民族舞蹈,1980年被选入中央民族歌舞团时,她首先要面对的是西式天鹅舞教法。以天鹅舞的标准来看,杨丽萍简直不是练舞的材料。她脚小,跳不高,劈叉劈不到180度,动作不标准。一般人到此,只好苦练,而拉直腿的本领依靠苦练也能练出来。杨丽萍于此另辟蹊径,她的练法与自然相通,与生活相通,到老也能跳,在什么情况下都能跳,而且能跳得精彩。
  中央民族歌舞团教舞用西方方法,要求流动,但杨丽萍当年练功的地方小,没办法跳来跳去,她就发明了定点舞蹈,“定在一个点上,让力量在身上流来流去,流出各种姿态。”(张苛语)后来的《月光》舞,创意就源自这里。她白天练舞跟不上趟,晚上就到练功房点起蜡烛练习。据张苛观察,她坐在黑暗的练功房一动不动,忽然就起来比画两下。“她的技巧,不是规范化的技巧,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她胳膊长,结果背着手旋转;手长,于是模仿鸟冠。这个动作成为之后孔雀舞的一个符号。”可以说,杨丽萍是用思维来练舞,舞蹈成为思想的自然表达。渐渐地,她的舞像一条河在欢快流淌,像一朵花在春风里光明地绽开,像一只苍鹰在空中矫健飞翔。
  杨丽萍的成名也颇具戏剧性。当年她在中央民族歌舞团里并不突出,团里没有选送她去参加全国比赛,她就自己骑车把录像带送过去。但已经过了报名截止日期,而且基本上是单位选送。她急得哭了,干事同情她,就在评委休息的时候把杨丽萍带来的录像放给他们看,结果,《雀之灵》成为1986年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和表演第一名,杨丽萍的孔雀舞从此名扬天下。比名声更重要的是,她实现了两种突破,一是突破了云南传统的孔雀舞,二是突破了天鹅舞的教学范式。突破以后,她的舞艺日臻圆成,但并非一蹴而就,还付出了许多常人难以承受的艰辛。这就像电影《孔雀公主》中的召树屯,一箭射开象鼻山口,通过重重关隘和考验,最终与心上人团聚,获得圆满和喜悦。
  王国维引述尼采的话说:“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写者。”《孔雀》舞剧表达一个女演员一生的挣扎与磨难,历经艰险,最终归于美,归于自然,归于神灵,就是“以血书写”的文学。我常常被类似的故事情节打动,热爱和敬佩一切艰苦奋斗、最终突破种种束缚而成就自己、利益他人的人,这在我的童年时代就已经种下了前因。现在,这个童年意象从心里走了出来,与杨丽萍的孔雀形象重合,是一种平静的相见。
  我喜爱杨丽萍在《藏谜》中表演的“荷花度母”形象,我以为那是孔雀形象的变化。《修心剑轮》说:“是故菩萨如孔雀,诸多烦恼如毒林。”荷花度母从荷花中生,像莲花出淤泥而光明圣洁,像孔雀吃毒草而愈加美丽。《修心剑轮》又说:“勇士化毒如孔雀,懦夫丧命似乌鸦。”《孔雀》舞剧中,与孔雀唱对台戏的恰好也是乌鸦,乌鸦代表了执著贪爱的众生,而孔雀譬如荷花度母,在烦恼毒林中炼就大慈悲心。
  这样说起来好像有点苦涩,其实不是。回忆自己的舞蹈生涯,杨丽萍觉得没有遗憾,没有牺牲,甚至也未曾遭遇挫折。她小时候亲眼看见,一大群孔雀聚在荷花池塘边,慢慢地展开尾巴,光线一点点放射出来,嘎嘎地,尖叫声如同轰鸣。这个童年意象光明灿烂,美丽安乐,仿佛照亮了她后来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