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建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

 abc123abc123 2013-11-27

江苏建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1.1区域发展背景

  1.1.1宏观发展背景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江苏特点农业现代化道路,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要求,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

  1.1.2区域发展背景

  江苏沿海地区地处中国的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独特,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2009年0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将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连云港、盐城、南通这三个中心城市,将成为江苏省集中布局临港产业,形成功能清晰的沿海产业和城镇带的“桥头堡”。

  盐城地区资源独特,地势平坦,水系发达,区域开发适宜性较好,空间开发潜力较大,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劳动力素质总体较高,并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新长铁路,沿海高速公路,苏通大桥等相继建成通车,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 能源结构逐步优化,供给充足;水利设施较为完善,水资源供给和防洪保安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开发历史悠久,生产条件优越,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较高, 是黄淮海平原和江淮地区国家粮食主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走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成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农业观光休闲基地。着力优化农业结构,盐城等地建立优质商品粮棉生产基地和长三角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坚持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连片种植。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和园艺业。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比重,创建沿海生态农业品牌。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鼓励发展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发展食品工业。积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创新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产加销一体型和农村专业服务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努力使农民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增值环节获得更多收益,引导农民整合生产要素,鼓励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 积极探索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提高市场竞争力。

  盐城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①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打造“全省高效农业第一市”;②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在2006年就提出实施农业“双百”工程(百个高效规模种植小区、百个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的规模养殖户),2010年又进一步加大了工程实施力度,各县(市、区)积极推进各类工程建设,培植高效典型,扩大示范规模,促进了高效设施农业快速发展。③创新发展机制。高度重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重合作机制和合作方式的创新。在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促进了土地流转,推进了规模经营;探索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建设,对缓解农村资金短缺、促进农民创业、发展高效农业发挥了积极作用。④强化政策扶持。市、县两级财政都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安排了专项资金,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高效农业,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予以扶持,调动了各类投资主体发展高效农业的积极性。

  近年来,建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先后发布了《关于开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关于组织开展“高效农业突破年”活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对农业招商引资实行了更加灵活、优惠的政策,为投资客商提供了全面配套的政策保障,出台了内容涉及高效设施园艺业、规模生态养殖业、三大载体(即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合作经济组织)、品牌创建、土地流转、农业招商引资等八个方面的优惠政策。这为建湖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有利契机。

  1.2 相关规划背景

  1.2.1 农业部启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认定,认定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010年8月,农业部认定了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铜山市等全国51个县(区、市、垦区)为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这51个示范区面积20.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1%,耕地面积1.01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5.5%,粮棉油糖、畜禽、水产和蔬菜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优势突出,现代农业发展处于领先水平。

  江苏省政府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按照“政府搭台、多元投入、市场运作、产业兴园”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规划建设一批起点高、功能全、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现代农业示范区,进一步强化物质装备,提升科技水平,完善产业体系,创新经营方式,加快推进全省现代农业发展。

  1.2.2 建湖县委县政府着力推进园区创建

  建湖县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十分重视示范园区的创建。2010年10月,组织相关部门编制了《建湖县“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年,县委、县政府先后办法了《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建发[2011]37号)》、《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的意见(建发[2011]1号)》、《关于印发<建湖县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三年目标任务分解表>的通知(建办发[2011]26号)》,召开了“推进农业现代化战略动员会议”。成立了“建湖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建设了三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研发中心、信息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现代农业产业孵化中心、销售展示中心、培训中心、种苗中心等,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组建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办公室,组织了以农委为核心,多个部门人员联合参与的创建团队,全力支持,多方协调,积极创造条件申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这些行动的总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为盐城乃至长三角地区未来农业发展具有良好带动作用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1.3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原则与要求

  1.3.1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特点

  现代农业示范区是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点,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不断拓宽园区建设的范围,打破目前形式上单一的工厂化、大棚栽培模式,把围绕农业科技在不同生产主体间能发挥作用的各种形式,以及围绕主导产业、优势区域促进农民增收的各种类型都纳入园区建设范围。模式上,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以产品、技术和服务为纽带,利用自身优势、有选择地介入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有效促进农产品增值,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突出体现农业科技的作用,形成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营销、物流等各种形式的示范园网络。

  现代农业示范区发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典型示范作用,探索传统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路子,发挥了为农业服务的整体服务功能。

  现代农业示范区是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是生态型安全食品的生产基地;是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品种的博览园;是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品种优新、高效开放为特点,代表现代和谐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工程。

  1.3.2 现代农业园产业园区的建设原则

  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园区建设必须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突出区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发展,科学安排园区产业发展重点。园区的产业内容、经营管理方式等要符合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方向。通过典型引导,带动当地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提升区域农业整体素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第二,政府扶持引导与社会多元投入相结合。加大公共财政投入,重点扶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引导和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研教育推广单位等参与园区建设,引导各类建设主体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第三,园区自我发展与示范带动相结合。园区要通过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发挥园区示范推广作用,应用现代农业科技,辐射带动园区周边地区发展高效农业产业,带动培育市场竞争主体,推进面上现代农业发展。

  1.3.3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要求

  (一)坚持以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为根本任务,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先行区,要按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总体要求,坚持规模范围合理、主导产业清晰、先进性突出、整乡整县推进的原则,突出主导产业、主要产品和主推技术,因地制宜改善生产条件,提升科技水平,强化公共服务,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努力建成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和样板。

  (二)坚持以发展大宗农产品生产为主导产业,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现代农业示范区要坚决贯彻中央关于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突出粮棉油糖、畜禽、水产、蔬菜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为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产业安全做出积极贡献。要依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立足资源条件和发展优势,进一步提高主导产业集中度和重点产品知名度,加快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科学合理的生产力布局。

  (三)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发展动力,努力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协调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要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要大胆探索既符合本地特点,又顺应发展规律的现代农业建设模式,不断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现代农业建设积累经验。要建立农民与合作社、企业利益有机联结、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保障现代农业示范区健康发展。要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建立合理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四)坚持以维护农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必须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民得到实惠。要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努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努力实现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要严格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合理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严禁借示范区建设之名,强迫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强行推进规模经营。在探索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切实尊重农民意愿,绝不能打着示范区的旗号搞非农开发、大拆大建,乱占滥用耕地,损害农民利益。

  1.3.4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条件

  1)示范区土地利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保护耕地。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2)示范区处于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新一轮“菜篮子”工程规划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定的范围内,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具有代表性。示范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引领带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能力较强。

  3)示范区主导产业明确,能够体现当地农产品生产优势与特色;产业化水平高,产业拉动作用明显。示范区规模应与生产条件、环境承载能力、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相匹配,处于本省前列,并辐射带动一定的区域范围。

  4)示范区具有专门的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规划和实施方案应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

  5)示范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种植业示范区应具备标准化、机械化生产设施,综合机械化率平原地区达到80%以上、山区达到50%以上;养殖业示范区应具有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设施和污染处理设施,符合标准化规模养殖、水产健康养殖以及疫病虫害防控要求。综合型示范区生产区、加工区、服务区布局合理。

  6)示范区生产科技水平处于当地领先水平。种苗统供、良种覆盖率基本达100%,主推技术基本普及,实现病虫害防治专业化。农作物单产和畜禽个体生产能力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至少有1家省级以上(含省级)科研教育或技术推广单位作为示范区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或依托单位。具有相应规模的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区,具备长期经常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服务的设施和人员条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作用明显。

  7)示范区具有较完善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体系,生产过程符合良好农业规范,主要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定或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废弃物综合利用程度较高,符合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控要求,各项生态环境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1.4 建湖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机遇与使命

  机遇:建湖县近几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百强县、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水稻杂交种子繁育基地县,全国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全国优质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全国科技进步县,江苏省稻田养殖示范县、江苏省水产养殖十强县,江苏最大的螃蟹养殖基地,也是中国农科院生态中心试点县等。近年来,全县各项主要农业生产指标全市领先,建湖的农业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其中,通过结合高产创建活动,在恒济、颜单、庆丰、上冈、宝塔等镇建成亩产625公斤粳稻生产基地60万亩。2010年我县水稻面积75万亩,位列江苏第11位,总产量位列江苏第9位,三麦面积65万亩,总产量、总面积均位列江苏第8位。畜禽饲养量年均分别保持在70万头和2500万羽,2010年家禽存栏量位列江苏第11位,禽蛋总量位列江苏第7位。全县19.18万亩养殖水面,高效渔业面积占76%,2010年我县淡水水产品总产量位列江苏第7位。

  使命:①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为发展现代农业树立新样板。通过集聚各种资源,综合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样板,实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有利于推动优势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②集成示范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搭建新平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进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企业、合作组织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有利于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吸收、集成、创新步伐,培育发展种子种苗、生物工程、科技服务、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现代农业产业,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③探索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开辟新途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园区产业效益较高的优势,引导农民合法、自愿、有序流转土地,是推进土地集中经营的有效途径。通过引导农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科研推广机构等到园区创业,采取土地、资金、技术等入股的形式,有利于探索建立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机制,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第二章 现状综述

  2.1 区位与资源

  2.1.1区位优良

  建湖县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中西部,北纬33°16’~33°41’,东经119°33’~ 120°05’。东与射阳县交界,南与盐都区接壤,西与宝应、楚州二县(区)毗邻,北与阜宁县隔水相望。全县总面积1155平方公里,下辖13个镇和1个开发区,人口80万。建湖县所在的江苏沿海地区地处中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独特,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2009年0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将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连云港、盐城、南通这三个中心城市,将成为江苏省集中布局临港产业,形成功能清晰的沿海产业和城镇带的“桥头堡”。建湖县隶属的盐城市地处沿海苏北平原中部,东临黄海,西襟淮扬,南与南通市接壤,北与连云港市毗邻,交通十分便利,岸线港口资源得天独厚,东濒黄海,海岸线自响水县灌云河口向南到东台市张川港口,长达582公里,占江苏省海岸线61%,北依连云港与新亚大陆桥相贯通,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尤其是苏通大桥的建成通车,将建湖融入了上海2小时经济圈。

  2.1.2 交通便捷

  建湖县地处盐城市中部地区,属于黄泛冲击平原地带,交通十分便利,已基本形成了集公路、铁路、航空、海运为一体的现代交通网络,盐徐高速横贯全县,连接京沪高速、沿海高速、宁靖盐高速。建湖县境内204国道、231省道、淮盐高速、连盐高速、宁靖盐高速、新长铁路贯穿其中,黄沙港、通榆河等交通河流纵横交错。建湖县现代农业示范区所在位置距离盐城机场、大丰港口仅1小时左右路程,南与上海、北与胶东的交通更为便捷,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建湖将成为长三角城市群2小时半径圈中很便捷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也是出口加工和国际贸易的前沿地区,对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建设十分有利。示范区内,农村公路、水利、通讯和农机装备等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村村村通等级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建湖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得天独厚。示范区内建成的农副产品交易加工集中区,距盐徐高速仅9公里,省道231公路从农副产品交易加工集中区内部南北向穿过,向南接建湖南环线。南北向的上海路,东西向的森达路、高新路等形成农副产品交易加工集中区道路网络。示范区苏北最大的物流中心正在筹建中,所有这些都为农产品交通运输提供了快速的通道。

  建湖附近的高速公路分布

  2.1.3 资源丰富

  建湖县示范区处于里下河地区腹部,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生态环境优越,土地肥沃,土壤分为水稻土、潮土和沼泽土三大类。水稻土80.44万亩,宜植水稻、三麦等;潮土5.14万亩,宜植蔬菜、棉花、花木及特种经济作物等;沼泽土5.29万亩,宜植水生作物类荷藕、慈菇、荸荠、芡实、菱角、茭白、水芹、芦苇等。区内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植物资源有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地被植物等三大类,1000余种,仅草本植物就有115种,分属25科。动物资源有陆生动物和水生动物近1000种。农业种植以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为重点,形成以稻麦为主,蔬菜、玉米、大豆、花木为辅的农作物种植体系,养殖业以鱼蟹虾、家禽为主,辅以生猪及特种养殖品种。而且示范区地处里下河地区的腹部洼地,区内沟河纵横,水资源十分丰富,共有大小沟河3000余条,水域广阔,地下淡水资源比较丰富。共有水域面积2.67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9.58%,其中荡滩面积1.49万公顷。水资源是仅次于耕地面积的第二大资源,而且水质肥沃,天然饵料比较充足,属营养性水体,适宜多种水生植物和各种淡水鱼类的生长繁衍,淡水鱼养殖年生长期可达7个月以上。全年日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无霜期214天,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对调节气温和作物的栽培生长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四季分明,宜农宜林,宜牧宜渔,境内河流众多,水网密布,示范内还拥有九龙口湖荡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也是世界同纬度最大的湿地,素有“苏北之肺”美誉。

  2.2 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2.2.1 发展成就

  1)县域经济发展迅速,特色明显。建湖县近几年来,相继被评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中国节能电光源制造基地,连续两年进入了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行列。目前,全县形成了西部、北部地区为主40万亩优质粳稻、小麦生产基地和沿盐淮线庆丰、芦沟镇10万亩杂交籼稻育种生产基地。实施了多个“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在西南地区形成了水产养殖和水生作物农业基地。目前,九龙口万亩生态养殖、恒济万亩河藕、建阳万亩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已经建成,基地内道路、排灌、增氧设备等基础设施及垂钓台、绿化带及点缀景点已全部建成。全县19.18万亩养殖水面,高效渔业面积占76%,其中特种养殖8.3万亩,新增高效渔业面积1.2万亩,新建成高效渔业基地21个,全年水产品产量9.01万吨,产值15.35亿元。淡水水产品总产量位列江苏第7位。在中南部地区形成了特色畜禽生态养殖基地,积极参加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江苏省农委畜牧生态健康养殖和畜禽良种化示范创建活动,规模养殖大户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和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应用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等,走在了江苏前列。建湖的优质商品粮、水产养殖及水生作物、特色畜禽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特色,与周边地区相比,显现出一定的产业发展优势。

  在204国道沿线形成了3万亩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先后实施了上冈同心南庄设施蔬菜、中绿葡萄、龙汪设施果园、草堰口农友食用菌、光雨日光能大棚蔬菜等一批高效设施农业项目。在西部沿荡地区形成了东以弘宇公司、西以九龙园艺为载体,利用九龙口湿地公园的资源特色,在“九龙口公园”兴建凉亭曲桥、绿色长廊、观赏台楼、娱乐总会、休闲餐厅等,栽植四季常绿的景观苗木,建成绿水青荡、水景一体、闻名遐迩的湿地公园。形成沿建蒋公路东接双湖公园、西接省级九龙口名胜风景区的现代观光农业带。在已形成的景点公园、生态旅游、垂钓中心的基础上,建设循环生态养殖、农耕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产业。

  2)农业规模和效益名列前茅。是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全国水稻杂交种子繁育基地县,全国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国优质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江苏省稻田养殖示范县、水产养殖十强县,江苏最大的螃蟹养殖基地。粮食单产位列江苏第3位,水稻面积82.1万亩,位列江苏第11位,总产量位列江苏第9位,三麦面积65.3万亩,总产量、总面积均位列江苏第8位。畜禽饲养量年均分别保持在70万头和2500万羽,2010年家禽存栏量位列江苏第11位,禽蛋总量位列江苏第7位。全县19.18万亩养殖水面,高效渔业面积占76%,淡水水产品总产量位列江苏第7位。

  3)农业科技支撑强劲。近年来,建湖县以科技富民强县为宗旨,以科技服务“三农”为重点,认真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在科技创新、科技项目培育与管理、科技成果转化、星火技术密集区和星火产业带建设、科技合作、知识产权培育与保护、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宣传培训及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科技对全县经济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提高。经国家科技部考核批准为“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科普示范县”等称号。被认定为中国农科院生态中心试点县。获批省级以上科技项目62项、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项,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产品)28个、授权专利179项。以此为依托,在科研、生产、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基础条件较好,与国际都市农业基金会、中国科学院、江苏省农科院、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台湾休闲农业学会、台湾农业经营管理协会、扬州大学、盐城市农科院、盐城市蔬菜技术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开展了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示范、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推广、太空蔬菜新品种观察试验等项目。2011年年初,上海交大、南京农业大学、台湾休闲农业学会分别与建湖县政府签订了校县合作协议。上海交通大学在建湖建立了学校科研实践基地,基地目前已经建立了“现代农业技术研发中心”、“种苗繁育中心”、“农业产业信息中心”,获得设施园艺类专利2项。近年来进行了“纳米富硒水稻栽培技术”、“水稻有机栽培成套技术”、“蔬菜连作障碍消除技术”等研究项目,应用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科研成果“根域限制葡萄栽培技术”、“设施蔬菜智能环境控制技术”、“肥药兼用型生物活性肥料”、“互联网远程数据传送及控制等技术”等技术。南京农大与九龙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立了长期紧密合作关系,建设了“工厂化种苗繁育中心”、“研发中心”“太空花卉培育中心”等科研机构。与上海水产大学合作,建立建湖县淡水产品研究中心,建立大规格河蟹苗种基地,培育优质蟹苗。按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要求,制定九龙口大闸蟹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全面推行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标准化生产。通过科技创新,强化技术集成,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开发、引进,注重单项技术的研究创新,加大对农业关键环节、重大技术的攻关力度;引进、试验、示范、组装、配套以无公害生产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体系,重点在冬季温光资源综合利用、设施周年利用、水旱轮作、立体套种、专用肥料、生物农药、新型栽培材料以及增强农产品商品性、贮藏保鲜和加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4)高效产业快速发展。建湖近几年围绕市场调整产业结构,紧扣品质调整品种,根据区域特点调整布局,大力推进特色主导产业规模化发展。全县高效农业总面积达48.1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3.5%,其中设施农业5.86万亩,初步形成了优质粮、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建成204国道设施栽培、建蒋线休闲观光、231省道科技农业3条特色产业示范带。

  5)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面提升。专门出台政策,加大对设施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土地流转、农业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扶持激励力度。近年来,全县共流转土地20多万亩,新上规模农业项目161个,农产品加工项目30个,全县拥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29家。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十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格局,“九龙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初具雏形,恒通蔬菜、方圆蛋奶、冠华水产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华东(建湖)花卉苗木市场投入运营:县农产品批发市场一期工程即将交付使用,二期工程启动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达478家,恒济水产协会被评为全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单位,颜单正清农机合作社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点”。 颜单镇有机稻米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6)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近几年来,经过多方增加投入,农田标准化、种植设施化已初见成效。2010年示范区通过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项目建设、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方式建成标准农田60万亩,占全县区域内基本农田总面积的85%,现代农业示范区内建成了一大批“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树成行”的标准化农田,标准农田率为100%。设施农业规模达5.8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而且示范区周边结合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平整了土地,开发了边角地、废弃地,整治了农田格局,改善了农村道路系统;结合宅基地整理,改善农村建筑物散乱布局,农田面貌得到了相当大的改观。03年来,全县新建农村公路689公里,密度居全市前列;改造中低产田12.7万亩,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6万亩;复垦整理土地13.9万亩,新增耕地3万亩;投入4.1亿元,实施水利重点县、戛粮河拓浚、蔷薇河下段整治、宝塔泵站等一批水利重点工程项目,新建改造闸站500座,疏浚县乡村河道900条,完成土方2500万方;购置各类农机具837台,农机总动力达41万千瓦,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0%。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全市排名第一,并被列为“省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推进县”;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 4万亩、各类绿色通道1128公里,建成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52个,农村造林绿化连续三年列全市第一,去年建湖被评为“绿色江苏建设”先进单位。到2010年示范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90%,粮食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其中,机械化耕翻率100%;机械化播种面积为6.99万公顷,其中:水稻机械化种植面积为2.41万公顷,机械化插秧面积2万公顷,机插率42%;机械化收获面积为8.9万公顷,机收率95%。实施“省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推进县”项目,引进省级财政项目资金350万元,县配套100万元。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2.4万公顷,还田率达25.6%,其中夏季还田面积1.58万公顷,占全县三麦面积的36.5%,名列全市第一。大力推广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设施养殖业、设施林果业、设施渔业、设施蔬菜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2010年,推广曝气增氧10000亩、滴灌6000亩。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机化发展的主力军,全县已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48个,其中星级合作社8个,建湖县正清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点”。

  7)构建质量监控体系,产品竞争优势日趋明显。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抓好监控体系建设,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投入运行,基地检测点和市场检测室正在不断完善,全县无一例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加快“一基三品”认证步伐,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0多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2个,“建湖”大米获国家原产地品牌证书。拥有无公害农产品20个、绿色食品10个、有机食品4个。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建湖大米、上冈果蔬、九龙口水产品三大品牌基地正在抓紧建设,“建湖大米”品牌创建研发中心、加工中心正在选址和规划设计,“上冈果蔬”品牌创建的“五合一”中心大楼即将开工建设。已有“嘉汇”牌大米、“何老大”牌酱醋、“湖垛”牌虾仁、“九龙口”牌螃蟹、“三虹”牌有机稻米、“盐阜”牌草鸡、草鸡蛋等58个农产品进入上海超市和农贸市场销售, “恒美”牌甜脆藕等系列产品主销日本市场。共拥有国家级农产品品牌9个,省级农产品品牌7个,建湖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发展适度规模农业,全县已流转土地12.1万亩,其中千亩连片的地块32处。

  8)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提出了土地流转、农村社区、农村环境、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发展五项突破措施,扎实推进城乡公交、供水一体化,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建湖农业累计投入10多亿元,在全市率先启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新建公交站亭60座,投入公交车80辆;新铺设自来水管网780公里,新增农村安全饮水人口23万;启动建设14个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成2个省级示范社区、8个市级示范社区;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试点,新建地埋式垃圾中转站58个,2010年建湖被列为国家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一体化;完成改厕4万座,建设沼气池1.2万个,农村环境明显改善。

  9)机制体制不断创新

  县政府于2010年7月专门成立了“建湖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明确了机构、人员、职责。同时要求示范区管委会、县直有关部门及各镇党委、政府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持续推进的工作机制。根据这一要求,县发改委已将示范区建设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基本建设投资力度,积极推进示范区重点项目建设。

  启动创新管理机制。形成“政府组织、企业带动、科技支撑、农户实施”的运行机制。通过各个园区和企业走产业合作的道路,形成比较紧密的产、加、销一体化的经济实体,推动了示范区农业的跨越发展。示范区在农产品经营过程中,创新农产品市场经营观念、创新农产品营销战略与策略、创新农产品品牌决策与管理,整合建湖现有的“上冈牌、九龙口牌、建湖牌”等农产品品牌资源,创立独具特色的建湖区域农产品品牌。

  确保农业投入。为了加快示范区建设步伐,2009年以来,县政府每年以3000万元幅度增加示范区投入,2011年达到1.5亿元。另外,县财政、农业部门通过整合相关项目资金,集中向示范区倾斜,优先用于示范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全县上下集中财力、人力,全力支持示范区建设的良好局面。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三资”近3亿元投入到园区建设。

  出台政策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建湖县委、县政府、县有关部门和镇村各级通过落实和完善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推广补贴等惠农政策,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充分调动示范区农民种粮、种菜、养殖的积极性。2011年建湖县委县政府制订了建发〔2011〕20号扶持激励政策,奖励补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特色基地建设,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发展,推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等项目内容,奖补资金达7300万元;近三年来,建湖县扶持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相关奖补资金投入达到2.1亿元。建湖县委、县政府责成示范区管委会制定了《江苏建湖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绩效考核办法》,将创建人物进行逐级分解落实,对完成进度、配套资金落实到位、政策配套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全县年度工作综合考核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明确要求,县农业部门和示范区所辖各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增强对示范区建设的领导,认真履行职责,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完成建设任务。在创建建湖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过程中,着力实施“333”工程,重抓实施建设“三大主导产业基地、三条农业示范带、三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即: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种养循环生产基地、水生水产生产基地;科技农业示范带、设施农业示范带、观光农业示范带;近湖现代农业产业园、上冈果蔬加工物流园、恒济水产加工物流园,要求各地及有关部门每月两次向县政府和示范区管委会同时上报工程进度,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措施得到落实和目标任务完成。

  10)发展潜力巨大。示范区在引进国内外新技术、新品种、高层次人才以及农业设施化水平等方面,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①近几年优先将研发、加工和交易等产业安排建湖现代农业示范区内,新农村建设形成具有良好的交通、住宿、休闲、购物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农业科技人才参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借助工业发展理念发展农业产业,以建设现代农业企业为龙头,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从原材料到产品到深加工到市场,发展整个农业的产业链过程,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区引领带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潜力将得以充分发挥。②建立健全了“六大体系”,即优质种苗繁育与供应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新型农民科普培训体系、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加工仓储流通体系。尤其是通过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供高效快捷的生产技术服务,真正做到了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通过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合理布局全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技术人员,提高推广体系对示范区科教兴农工作的支撑能力。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选送相关人员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短期培训或到先进地区学习,同时有选择地聘请科研院校(所)等专家担任县、镇政府科技顾问,与重点科研单位建立好协作关系,并由他们带品种、带技术到重点基地传授科技知识、进行协作攻关。建立健全覆盖示范区产、加、销各环节的科技推广体系,抽调专业人员成立技术小分队,经常深入农户,为农民提供全程技术指导。

  2.2.2 问题和薄弱环节

  建湖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①年轻劳力大量转移,农业劳动力年龄老化,知识结构陈旧,难以适应新的农业发展。② 土地流转成本提高,成片流转困难,不利规模农业、集约农业的发展。③农业防灾、抗灾基础不牢,农业田间工程老化失修,抗旱动力不足,河道淤积问题仍然突出。④农业专业科技人员匮乏,部分农技人员知识老化,更新缓慢,难以适应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新要求,不能满足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

  第三章 规划总则

  3.1 规划原则

  坚持产业特色、辐射带动原则

  立足示范区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传统、产业优势。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一批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新型现代农业样板区,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形成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优势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示范区的幅射带动作用。

  坚持科技引领、效益优先原则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实行产学研结合,提升和强化农业示范区引进、集成、运用、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功能,建设一批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的密集应用区和辐射源,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和组织管理创新,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原则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充分发挥其设施装备先进、人才资源丰富、组织管理高效的优势,构建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有机联系、沟通直接的新型信息传播网络,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打造一批实训基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提高周边农民文化素质、科技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提升区域农业整体素质和发展后劲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坚持科学发展、体制创新原则

  为探索建立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促进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搭建新兴产业发展平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科研推广机构等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联合与合作,探索适合不同条件的农业生产投入、经营管理和利益分配的新型体制机制,解决我县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实际问题,形成农户与市场更加有效的对接机制,推动建立符合区域实际和产业特点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坚持保障供给、功能拓展原则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发挥农业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解决就业等传统功能基础上,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拓展生态保护、休闲农业、文化传承等新型功能,培育农业的新兴产业,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开辟新渠道。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科普教育基地和农业文明传承载体,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农业、关心农业、重视农业的良好氛围。

  3.2 规划依据

  《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0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通知》农计发[2010]39号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认定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江苏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规划》;

  《盐城市沿海农业开发规划》(2007年);

  《盐城市旅游业发展规划》(2002年);

  《建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盐城市建湖县土地利用规划图(1997-2010年)》;

  《建湖县志》(1998);

  《建湖年鉴2010》;

  《建湖县十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三年发展规划》

  《建湖县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三年目标任务分解表》建办发[2011]26号

  《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中共建湖县委、建湖县人民政府[2011]37号文件

  建湖现代农业示范园现状图、地形图(建湖县提供)

  3.3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

  3.4 规划框架

  3.5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总体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经济国际化“四化联动”,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构建以现代装备为基础,现代科技为支撑,现代经营为特征的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大力发展优质粮食、设施园艺和水产养殖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现代种苗种业、花卉苗木业、畜禽养殖、农业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通过大幅度增加投入,加快构建基础设施、物质装备、市场流通、农业科技、人才智力,引领示范区向“产业园区化、生产标准化、技术高端化、管理规范化、销售网络化、农民职业化”发展,把示范区建成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与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和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第四章 功能定位与总体目标

  4.1 功能定位

  紧紧围绕“创建全国一流农业示范区”的总体目标,以科技为依托,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基地带动为引导,大力发展优质粮食、家禽养殖、水产水生等主导产业,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综合效益显著的生态型现代农业、城郊型精品农业先导区,最终建设成为融生态化、产业化、集约化、科技化、市场化于一体,集生态建设、循环种养、加工配销、示范推广、研发孵化、集聚扩散、科普培训、信息交流及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示范区要体现以下功能:

  生产加工功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本质是一个农产品生产区,农产品生产及其加工是其基本功能,是园区的优势主导产业。建立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体系,推行无公害种植、生态养殖、生态种养等可持续发展模式,用技术手段规范农业生产过程,生产高档安全农产品,重点对农业生产投入品进行监管,加强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标准化管理和质量安全体系认证工作,提高示范区农产品的竞争能力。用最新品种、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精细加工技术生产优质精品,以适应和满足国内外日益提高的消费需要。通过生产、加工这类农产品,将显著提升区域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生态保护功能:农业生产中要充分考虑农业生产与自认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利用农化施用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优化技术,实现畜禽粪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可循环、高效率的循环农业产业体系。

  示范推广功能:主要是引进和示范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并加以推广应用,示范现代农业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成功经验并加以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示范区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现代农业新技术、先进设施和科学管理模式,形成不同农业生产区域先进适用的现代农业技术组装模式与经营管理模式,使其成为技术新、产出高、效益好的现代农业示范的样板,为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和当地区域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科技引领功能: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展示为重点,通过推进产学研结合,布局一批高科技、高效益和高示范性的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展示高精尖农业科技,展示未来农业发展方向。以农业科教单位与专家学者的有关成果、专利为基础,引进风险投资机制,并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通过实验和研究开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研制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品;通过中试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包括研究成果的孵化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农业标准化技术、信息化技术、设施化技术和资源节约和循环技术,提高农业科技转化功能。

  旅游观光功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既保持农业的自然属性外,又有新型农业设施的现代气息,加上生态化、精品化的整体设计和常年进行名特优瓜果、蔬菜、苗木花卉等的生产与示范,形成融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现代休闲观光景点。通过现代农业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浓郁的田园风光、现代生产设施与科学技术及安全优质的生态产品吸引游客观光、旅游。

  模式创新功能: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将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相结合,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工业化相结合,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工业化,管理方式现代化,经营模式集约化和规模化,探索一条具有建湖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4.2 发展目标

  4.2.1 总体目标

  精心打造特色农业基地和高效农业示范带,促进特色农业提质、扩面、增效,加快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推进全县农业现代化进程。强化物质装备,提升科技水平,完善产业体系,创新经营方式,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引领传统农业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农业产业。

  使园区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和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基地。建成结构布局合理、主导功能明确、功能拓展多元、产业优化升级、组织方式先进、资源利用节约、经济效益显著、生态环境友好、城乡社会和谐,具有显著区域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全国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4.2.2 建设指标

  从2011年开始,至2015年,用5年左右时间,全县现代农业示范区面积达58万亩。其中,优质稻米面积稳定在35万亩,现代设施农业面积15万亩,水产养殖及水生作物8万亩;畜禽饲养量年均分别达到80万头和3000万羽以上;淡水产品产量10万吨。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的预期目标是:(1)农业产出效益目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2013年分别实现37.84亿元、10%、13200元;2015年分别实现47.41亿元、18%、18500元。(2)农业科技进步目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农业信息化覆盖率,2013年分别实现62%、70%、70%;2015年分别实现66%、100%、97%。(3)农业产业经营目标: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2013年分别实现55%、55%、70%;2015年均达80%以上。(4)农业设施装备目标:高标准农田比重、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2013年分别实现48%、75%、80%;2015年分别实现55%、80%、85%。(5)农业生态环境目标:认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占耕地(水面)的比重、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林木覆盖率,2013年分别实现75%、82%、20%;2015年分别实现90%、88%、22%。(6)农业支持保障目标:要加大财政扶农和信贷支农力度,每年财政支农增幅要大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农业贷款增幅要大于贷款总额增幅。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凭借体系》(试行)要求,就建湖根据现代农业示范区未来5年发展与建设提出示范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综合效益、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模化生产、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标准化等具体指标。

  

建湖县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年实现值

2013年目标值

2015年目标值

一、农业产出效益

 

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亿元

31.95

37.84

43.1

2、粮食亩产

公斤

487

513

533

3、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比重

%

4.54

10

18

4、农民人均纯收入

8704

13200

18500

二、农业科技进步

 

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59.9

62

66

6、持专业证书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

%

4.2

15

25

7、乡镇或区域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

%

49.26

70

100

8、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

%

50.82

70

97

三、农业产业经营

 

9、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

%

29.73

80

88

10、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

%

34

60

80

11、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0.72

1.8

2.5

12、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

%

62.36

70

80

  续表建湖县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年实现值

2013年目标值

2015年目标值

四、农业设施装备

 

13、高标准农田比重

%

40.44

48

55

14、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

%

68

75

80

15、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

%

73.12

80

85

五、农业生态环境

 

16、认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占耕地、水面的比重

%

54.93

75

90

17、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76.93

82

88

18、林木覆盖率

%

17.37

20

22

六、农业支持保障

 

19、财政支农增幅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之比

0.62

≥1

≥1

20、农业贷款增幅与贷款总额增幅之比

1.17

≥1

≥1

21、高效农业保险覆盖面

%

40

65

85

  第五章 产业布局

  以建设“国家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为主线,构建 “三大主导产业基地、三条农业示范带、三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总体框架。即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种养循环生产基地、水生水产生产基地;科技农业示范带、设施农业示范带、观光农业示范带;建湖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功能园)、上冈果蔬加工物流园、恒济水产加工物流园。

  建湖现代农业“三基地、三带、三园”布局图

  5.1三基地

  “三基地”——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种养循环生产基地、水生水产生产基地。

  ①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充分发挥建湖自然环境优越、稻麦生产水平高、品质好的优势,以西北部地区的建阳、颜单、宝塔、高作、钟庄等镇为主产区,大力引进高产优质新品种,到2015年,全县建成优质粮食生产基地面积达75万亩以上。建成具有一定特色和知名度的百万亩优质商品粮产业化生产基地。要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力度,制订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程序,做强叫响“建湖大米”品牌。同时,进一步做大杂交稻制种产业,以庆丰、芦沟等镇为核心,扩大宝塔、冈西、钟庄等镇制种规模,到2015年,全县杂交稻制种面积达10万亩以上。

  ②种养循环生产基地(畜禽——粮食循环农业基地)。充分发挥建湖粮食、家禽、水产生产规模大的优势,发展生态种养循环产业,在上冈、庆丰、近湖、冈西、沿河等镇,建成35万亩区域面积的种养循环生产基地。畜禽粪便经收集后进入集粪池,一种方法是经堆沤发酵后,作为生产有机稻米等农作物的有机肥料;第二种方法是用于水产养殖的饲料;第三种方法是进入沼气发配池,产生沼气用于畜禽场加温及农户生活用气或用于发电,沼气渣仍可用于肥田,实现种养结合循环利用。认真贯彻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省农委《全省畜禽良种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意见》和《全省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意见》等文件精神,组织有关规模养殖大户参加省、市举办的培训班,以及到县外参观学习,积极推进农牧结合种养模式、粪污综合治理模式、发酵床养殖模式等,实现畜牧业与种植业有效结合,走资源循环利用的低碳畜牧业经济之路,根据2009年县政府印发的《建湖县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规划》(建政发[2009]87号)文件精神,明确禁养区、控养区和适养区,针对不同养殖规模、资金、技术实力、土地承载能力等因素,实行分类治理,从注重规模场建设转变为建、管并重,重在管理,在养殖环节大力推广“三改二分再利用”,大型养殖场通过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沼渣沼液还田等措施,提高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种养循环生产基地,规划农业废弃物处置中心,该中心为年产30000吨有机肥和8000吨双孢菇厂,消耗15万亩秸秆,70%以上畜禽粪便,年产值1.5亿以上。

  ③水生水产生产基地。充分发挥建湖湖荡湿地面积大的优势,大力发展建设水产养殖及水生作物产业基地,在恒济、颜单、九龙口、建阳等镇,建成30万亩区域面积的水产养殖及水生作物产业基地。北以建阳万亩无公害水产养殖、中以九龙口生态养殖、南以恒济万亩荷藕基地为载体,辐射带动30个村。继续推广设施渔业、无公害渔业养殖,进一步加强九龙口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大力引进芡实、浅水芹、茭白等水生作物新品种,到2015年,高效渔业面积达20万亩,高效水生作物面积达10万亩。努力提升建阳无公害水产养殖、九龙口国家级绿色水产基地养殖水平;大力发展荷藕、茨茹、浅水芹、芡实、荸荠等水生作物,按照创特色、拓市场、树品牌、搞加工、培亮点的要求,加大创新力度,加快龙头企业的培植,加强产业基地效益的提高。

  5.2三带

  “三带”——沿231省道科技农业示范带、沿204国道设施农业示范带、沿建蒋路观光农业示范带。

  ①沿231省道科技农业示范带。以充分发挥231省道处于我县中部的地理位置优势,在芦沟、近湖、宝塔等镇沿231省道两侧建成3万亩的科技农业示范带。南从芦沟万亩制种基地开始,北至宝塔设施大棚生态种养基地,以建湖科技孵化中心为中心。在带内充分科技孵化中心的作用,鼓励新生农业科技萌芽、成长,增加中外高新农业科技领域的研讨和交流,并在商业化的背景下促进农业科技在各个农业产业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利用种苗繁育中心,采用组织培养、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扦插等技术手段,繁育蔬菜种苗、花卉种苗、各类苗木,供应周边农户进行科学的速生栽培。利用培训与接待中心,承担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技术培训、农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技术推广等任务。争取将全县农村劳动力30%的人员比例获得相关培训资格,将部分农民培育成为农业科技示范户、种养加能手、农村经营能人、能工巧匠。

  ②沿204国道设施农业示范带。南以上冈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北以悦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千亩食用菌基地为载体,辐射带动30个村,进一步完善示范带建设。到2015年,“守军蔬菜生产合作社”现代设施栽培面积达1.5万亩;“农友菌业公司”食用菌基地面积达5000亩;“中绿葡萄庄园”高效设施栽培面积达4000亩;“光雨日光能温室大棚”和“青亚日光能温室大棚”面积发展到5000亩;悦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核心区面积达3万亩,设施园艺面积达4万亩,高效农业面积达12万亩,并建成30万只现代化蛋鸡养殖小区。

  ③沿建蒋路观光农业示范带。东以弘宇公司、西以九龙园艺为载体,辐射带动30个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着力提升“九龙园艺”,进一步拓展园区规模,到2015年,面积扩大到5000亩,以此带动全县5万亩景观苗木花卉基地和华东地区最大的竹柳快繁生产基地的建成;着力提升“弘宇现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已形成的肉鸽饲养、景点公园、生态旅游、垂钓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到2015年面积扩大400亩,建成循环生态养殖、农耕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观光园;着力提升“世外桃源度假村”,加大投入,扩展规模,优化外部环境和内部设施建设,配套好绿化、亮化、美化设施,使之与九龙园艺连线成片;着力创建九龙口湿地公园,充分发挥九龙口10万亩荡滩湿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加强环境设施建设,健全自然保护网络,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和水生作物,大力招商引资,加大资金投入,兴建凉亭曲桥、绿色长廊、观赏台楼、垂钓中心、休闲餐厅等,栽植四季常绿的景观苗木,建成绿水青荡、水景一体、闻名遐迩的湿地公园.通过5年的努力,形成沿建蒋公路东接双湖公园、西接省级九龙口名胜风景区的现代观光农业带。

  5.3三园

  “三园”——近湖现代农业产业园、上冈果蔬加工物流园、恒济水产加工物流园。

  ①近湖现代农业产业园(也称核心功能园)。以充分发挥建湖现代农业产业核心区建设的功能作用,在近湖镇的中东部位建成科技孵化中心、种苗繁育中心、信息咨询中心、培训与接待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太空花卉中心以及县城农产品批发交易大市场、农产品集中加工区,以拓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引领作用。园内建湖县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设,按照空间相对独立、功能有机联系的市场构架和兴建农产品批发区、副食品交易区、仓储保鲜区、物流配送区、综合服务区的五大功能定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突出规划先行,突出功能定位,把市场打造成立足建湖、辐射里下河、面向全国的综合性、现代化农副产品物流及配套服务基地,成立建湖整个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实施农副产品生产、交易、物流体系现代化强有力的流通载体。到2015年,建成规模达2万平方米,年均销售额50亿元。园内县城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的建设,按照消化产能、带动产业、提升产品的发展方向和“一核六区”的功能定位,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推进力度。

  ②上冈蔬果加工物流园。上冈果蔬加工物流园位于上冈镇中部,204国道从园区穿过,园区核心区面积2120亩,建成设施蔬果生产基地面积30952亩。园内建设以“四高’’(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高景观质量)和“三强’’(科技基础实力强、适应市场能力强、示范作用效果强)为总目标。以204国道和冈东路盐淮线为轴,并以已实施农友食用菌、伟业蔬菜、春森园艺、绿盛农业、腾飞菌业、悦达农业、广丰蔬菜等项目,作为示范带动。分为“三区”即加工交易区、林果种植区、设施蔬菜区。其中交易区占地30亩,主要有交易房,农产品储运场、储运仓库(包括冷库、气调库等)、大型停车场功能设施等。农产品加工区位于204国道西侧,规划面积739亩。园区已经建立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19家,积极推进统一农业投入品采购和供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服务。园区农产品交易市场,将园区市场的农产品直接与市场衔接,有效推进农产品的生产。农产品物流区,产品销往全国二十多个大中城市,并成功打入上海世博会。园区内入园企业现有农产品商标和品牌蔬菜类:“上冈绿盛”、“绿舒’’;水果类:“绿指’’、“绿指山”等商标。1000亩的农产品加工区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已有累计投入8000万元的中绿生物肥和中绿冷藏、高优冷冻加工,大自然食品三家企业入区建设。中绿葡萄酒厂、常绿果品分装加工项目正在筹建。2010年度园区种植业总产值达到44750万元,经济效益12950万元,亩平效益9565元,园区内果蔬产业产出农产品54176吨,总产值43340万元,总效益11471万元;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农产品303840吨,年创产值100847万元;效益13612万元。

  ③恒济水产加工物流园。核心区,面积1846亩,辐射区,面积40000亩,东至恒济颜单交界,西至新恒蒋线,南至大溪河,北至溘河北恒东养殖区,涉及东袁、建河、恒东、恒庆、沿南、九里、山河、建中、渔种场等8村1场,分为五个功能区,即综合服务区、高效渔业养殖区、生态荷藕种植区、湿地保护区、配套服务区。建湖的“湖垛”牌虾仁、“溪河”牌生态鳖、“九龙口”牌螃蟹等8个水产品进入上海超市和农贸市场销售。拥有无公害水产品8个,建立无公害水产品基地10多个。生产基地无公害青虾等其他品种7500亩,主要有青虾、河蟹、四大家鱼、黄鳝、沙塘鳢等。高效渔业产业预计总投资6500万元,年总产值1.6亿元,年总利润7000万元。做精休闲渔业。为游客提供垂钓、游览观赏和中小学生科普知识教育等。园区种苗繁育面积360亩。包括苗种繁育池、亲鱼池、产卵池、培育池、催产池、孵化池以及蓄水池等其它附属设施等。工厂化种苗繁育项目预计总投资600万元,年销售额800万元,年总利润200万元。交易加工区用地792亩。加工区面积1846亩,目前方圆公司蛋氨基酸饮料、恒通公司食品蔬菜、冠华公司水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已经投入运营,东方希望动物食品有限公司饲料加工项目正在兴建。通过“园区一龙头企业一示范基地一农户”的模式,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园区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农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市场流通企业年创产值2320万元,效益760万元。主要产品有生产技术标准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并建立可追溯制度,农产品安全生产要求,渔业投入品残留合格率达到100%。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技术广泛应用。园区内现有8800的面积通过无公害产地的整体认定,通过认证的“三品”总数达5个。园区内基础设施配套优良,修建沥青水泥主干道56公里内外三沟配套,修建桥涵闸站120座,防渗渠26公里,架设动力线路23公里。区内高效渔业生产设施先进。建设硬质护坡83公里,安装微孔增氧设备350台套,各类增氧机械6300台。目前,各个养殖、种植区域设施已全面建成,并达到集中连片。采用先进荷藕、果蔬的清洗、分装、加工、包装一条龙生产线,年生产各类产品2200吨,新建冷库5000立方米。目前入园企业有冠华水产公司、盐城龙祥农贸市场有限公司、方圆禽业公司、恒通果蔬公司、东方希望动物食品有限公司5家。2010年度,园区总产值达到4984.6万元,经济效益27169万元,亩平效益5926元。企业加工农产品3600吨,年创产值1638万元,效益470万元,其中冠华水产公司加工农产品100吨,年创产值277万元,效益95万元。2011年建设以下工程:(1)与江苏省淡水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建立江苏省沿荡地区荷藕水产品研发中心,建立荷藕、水产品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产学研基地。(2)搞好关河路南延工程。新建12公里硬质道路、6座桥梁、3座泵闸、1万亩高标准排灌水系,电力增容500千瓦。

  第六章 产业发展

  6.1国际现代农业产发展背景

  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因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发展是通过结构的规律性调整和转换而实现的。一次大的经济结构调整,往往推动一个新的增长阶段的形成。欧美日发达国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从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和管理技术三方面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美洲新大陆国家,主要是美国、加拿大,人少地多,劳动力稀缺。农业侧重于用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播种面积,增加产量。

  第二类是人多地少国家,如日本,主要侧重于采用生物技术提高单产,弥补土地不足缺陷。荷兰的农业经营也是精耕细作,并大力采用温室和无土栽培技术,提高土地生产率。

  第三类是人地比例中等,工业发达,既重视机械技术,又重视生物技术,两者齐头并进,如法国、德国在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上都很高,均实现了机械化和良种化。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表明,通过农业技术革新,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技术改造以及对生物、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可以显著地提高农业生产力。

  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一样,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与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相比,仍然有相当大差距,如何缩短差距,迎头赶上,唯一的办法是抓住机遇,根据国情,发挥优势,紧跟世界高新技术发展趋势,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

  6.2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农业生产和农业人群,承担着养活世界上最大规模人口的重任,决定了农业在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农业发展战略必须基于我国的国情。首先是小农经济,经营规模较小,生产细碎分散;其次是面对世界上最多数量的人口,农用资源特别是水土资源稀缺。经过改革开放,我国农业生产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以人、畜为主、手工劳作生产的传统农业,与应用现代机械、信息、生物技术的规模化农业生产并存,常规农业与先进农业互为交织、共生共长。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农业内部的二元结构问题,使得农业发展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瓶颈。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党中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部署,明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产业支撑是发展现代农业。在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背负着重大包袱,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成为迫切需要。如何推进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构建一个以产业理念创新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组织保障制度创新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我国未来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

  技术化与设施化: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农业的发展建立在科学技术不断突破和广泛应用的基础上,以强大的资本投入作保障,以完善的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生产投入要素,包括水、土、农机等物质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目的。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需求的发展,发达国家逐步由以粮食为主的传统小农业,发展成为农林牧副渔交错发展的大农业,继而发展成现代涉农综合产业系统。美国与日本根据资源禀赋,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技术进步道路。美国的资源条件是土地丰富而劳动力供给短缺,走的是以节约劳动为特征的机械技术进步优先的道路。日本的资源条件是土地稀缺而劳动力丰富,走的是以节约土地为主的生物技术进步优先的道路。日本政府对品种技术、操作技术、栽培技术、土壤培肥技术等特别重视,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目前,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一般都在70%以上。随着新农业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信息、生物、设施、加工、节水、生态等高新技术农业领域全面渗透、广泛应用、快速产业化,加速了农业技术的高新化,推进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

  组织化:发达国家传统农业也存在农户分散经营的问题,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分散的农户在市场中已毫无竞争力可言。为改变这种局面,以美、日等发达国家为代表,农民纷纷参加或建立各种组织(如合作社等),不仅实现了规模经营,也建立了广泛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了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推动了涉农产业的蓬勃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现代农业与农村发展中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日本在充分吸收西方国家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农协制度,有效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充分满足小农户在生产要素供给和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需求。日本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加入了农协组织,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大部分由农协提供。与日本一样,荷兰农业的各个领域都有合作组织,业务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生产资料供应,到各种农产品的出售,以及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甚至农民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贷款,都来自合作社。合作社把分散的小生产同激烈竞争的大市场联结在一起,为农业现代化起到了巨大的基础性作用。

  规模化: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一个历史趋势,是各国推进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农业与其他产业关系的密切,各国普遍选择了加速推动规模化的对策。许多国家政府制定了有利于土地集聚和整合的法律、制度,积极加速这一进程。韩国在近5年内,促使耕作面积在30hm2以上,达到规模化经营的农户的户数增加了一倍,达到1.57万户,而美国农场的平均规模已经达到176hm2,其中大的农场已经达到1215~1620 hm2。

  产业化: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整个生产链条在逐步延长,各个环节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农业产中环节劳动力减少的同时,其他环节吸纳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其产值也大大超过了农业产中环节的产值,形成了发达的涉农产业体系。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部门,而是包括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原有的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现代农业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涉农综合产业体系。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涉农产业体系结构中,加工制造是最大的产出贡献环节,是生产环节的4倍左右,流通服务环节也占有重要地位,通常是生产环节的2倍以上。

  多元化: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部门,而是由原有的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尤其是当前利用农业的资源优势,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在农业园区内的观花观果,感叹大地对于万物的抚育,向往着生态的、和谐的大自然环境,从而融入着人们的多层次的美学体验。

  开发农业休闲,欧洲的经验是:政府部门管理与行业协会加强自律同样重要,除此之外,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如荷兰以养殖、花卉为主,德国则在服务质量方面下功夫。国内农家乐最近几年发展迅速,如安吉农家乐、成都农家乐、崇明农家乐等。如成都农家乐主要利用庭院、堰塘、果园、花园、农场等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优势,吸引旅游者,为旅游者提供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其经营形态多样,且各具特色,主要包括农家园林型、花果观赏型、避暑山庄型、花园客栈型、养殖科普型、农事体验型、川西民俗型等。农家乐将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巧妙融合,应用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实用理性的文化理念。

  6.3 产业结构

  6.3.1 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优质粮食、畜禽养殖、水产养殖

  优质粮生产:凭籍“建湖大米”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成为原产地证明商标的契机,围绕产业化经营的思路,打造“建湖有机大米”品牌。种植优质高产的粮食作物。发展自主知名品牌,采取企业+基地的形式,增加集约化、机械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益。依靠科技进步,打响自主品牌,做大做强粮食生产产业。政府对粮食生产采取政策倾斜、帮助协调、争取资金、跟踪服务等方式,有重点地帮助其解决生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促进其健康发展。

  水产养殖: 建湖县地处江苏里下河地区腹部,境内沟河纵横,荡滩水面资源丰富,水产物种较多,发展水产业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在巩固提高常规水产品养殖的基础上,以结构调整为中心,大力发展名优新等特种水产品养殖,并形成沿岗以虾类养殖为主,西北以小品种养殖为主,西南以大规格蟹养殖为主的区域格局,发展蟹池套养特种鱼类养殖,大面积鱼鳖混养等规模特色养殖产业。

  规模化畜禽养殖:扩大区域整体养殖规模,提高集约化程度与标准化养殖水平,通过加强品种改良与繁育、现代养殖装备建设,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做好粪便的集中处理和循环利用,做好动物安全防疫,实现养殖基地科学管理和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双重性目标;加大政策扶持,推进规模健康养殖,到2015年,草鸡饲养量400万只,水禽饲养量150万只,特禽饲养量80万只,75%的大中型规模养殖场(户)达生态健康养殖标准。

  6.3.2特色新兴产业

  特色新兴产业——现代种苗、设施蔬果、花卉苗木、农业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物流

  现代种苗:以科技为先导,全力扩张建湖种苗产业规模,到2015年,建立种苗繁育中心1000亩。成为设施完备、功能配套、运行灵活、实力较强的现代农业产业之一,按照市场化、集约化、区域化、专业化要求,提升品质水平和竞争能力,提升种苗质量,优化种养结构,成为能够适应高端高质高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产业体系。

  设施蔬果: 204 国道沿线的设施栽培产业带,目前已建成10多个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了规模效应。围绕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发展目标,科学规划,搭建平台,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打造国家级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明确产品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搭建公司、协会等运作载体,在做大品牌的同时,让更多农民受益;打造品牌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建立健全营销网络,全方位拓宽销售渠道,着力提升建湖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花卉苗木:以绿化苗木、高档花卉、太空花卉为主体,发展本地适生苗木,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带动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加大土地流转,强化招商引资,扩大产业规模,到2015年,花卉苗木基地达3万亩,其中新增苗木基地1.5万亩。

  农业休闲旅游:以建湖风景名胜和自然资源为依托,重点建设双湖公园休闲观光农业圈、九龙口湿地生态观光农业区、弘宇休闲观光农业区、建蒋线观光农业带,扶持培育中绿葡萄园、东华生态园、瀚阳生态农业园等示范点,着力开发多功能、体验型、创意型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努力开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新格局 。

  农产品加工物流:①以近湖现代农业产业园(也称核心功能园)为核心,以上冈果蔬加工物流园、恒济水产加工物流园为两翼,形成建湖农产品加工和物流体系。到2015年,核心功能园形成生产服务与管理区、物流交易区、粮食加工区、畜牧水产加工区、蔬菜包装加工区、农业生物制品加工区、综合加工区等六大区域;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外地客商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带市场到区投资建业,“十二五”期间,引进水产、水生、蔬菜、经菜、食用菌等农产品加工项目15个,其中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2个,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个,固定资产总投入达30亿元。②至2015年,上冈果蔬加工物流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30家,入社农户5000户以上,联系带动农户3万户,合作社收购的农产品所占份额在80%以上,并造就一批具有“基地、品牌、营销队伍和一套维护社员利益机制”的示范性合作社。③恒济水产加工物流园以水产加工为核心,通过“园区一龙头企业一示范基地一农户”的模式,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提升养殖业的效益,减少养殖业风险。

  6.4产业发展战略

  以现代高效农业、休闲农业和产加销一体化建设统领建湖现代农业发展,形成精品农业、科技农业和景观农业融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协同推进循环农业、服务农业。

  具体的发展战略是:稳步发展优质稻米产业、持续做优水产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畜禽养殖产业、领先做强设施园艺产业、开拓强化现代科技农业、逐步做精休闲服务农业、加速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建设。

  6.4.1稳步发展优质稻米产业

  (1)产业背景

  建湖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适中,支链淀粉含量高,且富含多种氨基酸及钙、铁、锌等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珠圆玉润,晶莹剔透,光彩诱人,含糯性强;成饭后气味清淡芳香,沁人心肺,饭粒油光艳丽,食时绵软爽口,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近几年来,建湖工商部门结合该县农业发展的实际,在充分挖掘农业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开展品牌兴农战略,积极帮助当地政府和粮食协会,落实专项资金,申请注册“建湖大米”为原产地证明商标,经过几年努力,最终成功获评,开创了建湖原产地商标注册的先河。

  (2)指导思想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质增效为目的,继续发挥优质稻米生产优势,全面落实水稻生产扶持政策,积极示范和推广优质生产技术,推进优质高效稻米产业化开发,继续提高稻米生产的品质、产量和效益。

  (3)规划目标

  优质稻米产业以颜单镇为主要基地,2013年后辐射推广到恒济镇、九龙口镇,利用3-5年时间,建成优质粮基地6万亩,其中有机稻种植基地3万亩,绿色大米基地3万亩。生产基地全部采用“六统一”实施,即:统一规划、统一流转、统一育种、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插。

6-1 优质稻米产业基地规划

  

年份

绿色水稻

有机水稻

备注

种植

面积

涉及镇村

种植

面积

涉及镇村

2011

12000

颜单镇沈杨村、李夏村、古虹村、漕桥村、单庄村、任杨村

3000

颜单镇三虹村

2011年“建湖大米”原料产地全部通过国家绿色大米产地认证。绿色和有机水稻均实现标准化生产。

2012

14000

颜单镇沈杨村、李夏村、古虹村、漕桥村、单庄村

6000

颜单镇三虹村、任杨村

扩展有机水稻种植范围

2013

20000

颜单镇

12000

15000

颜单镇

12000

逐步向周围恒济镇、九龙口镇辐射

恒济镇

5000

恒济镇

2000

九龙口镇

3000

九龙口镇

1000

2014

25000

颜单镇

13000

20000

颜单镇

14000

 

恒济镇

8000

恒济镇

4000

九龙口镇

4000

九龙口镇

2000

2015

30000

颜单镇

15000

30000

颜单镇

15000

 

恒济镇

9000

恒济镇

9000

九龙口镇

6000

九龙口镇

6000

  (4)技术保障

  第一,组建技术联盟。由县农委牵头,农委生产科、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植保植检站、农业学校参加,与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稻麦研究室(进行稻米品质监控)、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水稻研究室(优质稻米品种资源筛选)、盐城农业生物工程高等学校(环境监测)联合成立“建湖大米”技术联盟。

  第二,成立研发中心。由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为牵头单位,县种子管理站、农业科学研究所、县植保站共同协同配合,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盐城农业生物工程高等学校等科研院所合作,以他们为技术后盾,建成水稻优质新品种、栽培新技术转化应用基地和研究开发中心,着力开展新品种引进、繁育、展示和观摩培训。同时将充分发挥县农委农业人才、技术优势,对于选定的“建湖大米”原料品种淮稻5号(淮阴市农科所杂交选育的原原种)、武陵粳1号(扬州大学、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和江苏省种子站共同选育的原原种)引进到研发中心进行繁育和提纯复壮,生产原种,供基地生产使用。日本“越光”,现由协作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直接提供的原种,计划通过2-3年的努力逐步将原种引进到研发中心进行研究繁育,对越光大米进行提纯复壮,用原种种植,提高有机稻米的产量。

  6.4.2持续做优水产养殖产业

  建湖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水面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县通过培育规模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渔业主导特色产业,建成异育银鲫、南美白对虾集约化养殖、青虾产业化生产、河蟹与名贵鱼类高效综合养殖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高效渔业养殖模式化基地10万亩,初步形成西南小品种、西北大规格蟹、沿冈虾类渔业经济特色产业带。通过加大鱼池改造力度,提高养殖基础设施标准,建成建阳万亩水产养殖示范区和大溪河现代渔业示范区,推进现代渔业发展。通过拓展渔业发展空间,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建成休闲渔业基地11个。

  促进传统水产养殖业向现代水产养殖业转变,进一步提高水产养殖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建设现代高效水产养殖业为目标,进一步突出质量、安全和效益意识,大力推进水产养殖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实现地方经济跃升作出新的贡献。

  建设一个具有地方特色,以水产苗种繁育、新品种示范养殖、绿色优质水产品可持续生产为主要功能,并与旅游休闲相集合的现代水产养殖业示范基地。具体目标和任务包括:优化产业结构,突出发展引种和繁育,同时侧重现代水产养殖示范;优化品种结构,突出发展淡水名特优新品种养殖;优化生产结构,突出发展生态养殖和绿色养殖。优化业态结构,突出发展设施渔业和休闲娱乐渔业。

  (4)产业内容

  本产业项目规划占地总面积约4000亩,项目内容包括水产苗种繁育(500亩)、虾类高效养殖示范(950亩)、鱼类高效养殖示范(600亩)、河蟹生态养殖示范(1100亩,其中蟹鱼套养530亩)、稻田生态养殖(550亩)、鱼菜禽生态种养示范(200亩)和休闲观光渔业(100亩)等。

  (5)经济分析

  水产养殖产业预计总投资2505万元,年总产值2580万元,年利润1070万元。参见表6-5水产养殖产业经济分析表。

表6-5 水产养殖业项目经济分析一览

  

项目

面积

(亩)

投入成本

(万元)

年产值

(万元)

年利润

(万元)

工厂化育苗

500

800

650

350

虾类高效养殖

950

495

600

250

鱼类高效养殖

600

445

450

90

河蟹生态养殖

1100

440

550

250

稻田生态养殖

550

150

160

60

菜鱼生态种养

200

75

70

20

休闲观光渔业

100

100

100

50

合计

4000

2505

2580

1070

  6.4.3转型升级畜禽养殖产业

  (1)产业背景:畜禽养殖业一直是建湖的优势产业,不仅养殖数量位于盐城地区前列,而且畜禽种苗业十分发达。建湖的畜禽饲养量年均分别保持在70万头和2500万羽,2010年家禽存栏量位列江苏第11位,禽蛋总量位列江苏第7位。建湖上冈的南庄村是历史悠久的种禽孵育专业村,种禽种苗远销全国各地,南至福建,北到东三省。畜禽养殖业发展对于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畜禽生产正处于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生产方式落后,市场波动加剧,畜禽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低水平规模饲养带来的环境污染日趋加重,已不能适应全社会对于畜禽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的要求,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2)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以适度规模为基础,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以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为载体,转变生产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实现畜禽产品供给显著增加、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养殖效益稳定增长、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生态环境友好和谐的综合目标,推动现代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3)规划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县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5%,家禽规模养殖比重超过98%,其中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占规模养殖场的50%,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排泄物实现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显著增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4)产业内容:推行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对接,产业上下游贯通。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等形式发展标准化生产。积极扶持畜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技术推广、行业自律、维权保障、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作用,实现规模养殖场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要加强信息引导和服务,鼓励产区和销区之间建立产销合作机制,签订长期稳定的畜禽产品购销协议;鼓励畜禽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型批发市场、超市与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并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畜禽产品的品牌创建,努力实现生产上水平、产品有销路、效益有保障。突出抓好畜禽养殖污染的无害化处理。总结推广养殖废弃物综合防治和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加快推广发酵床养殖新模式。以综合利用为主,推广种养结合生态模式,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发展循环农业。在颜单镇建设畜禽粪便处理中心,生产有机肥料,变废为宝,扶持大中型畜禽养殖企业利用沼气等方式进行粪污处理,提高集约化处理和利用能力。

  6.4.4 领先做强设施园艺产业

  (1)苗木产业

  目前江苏省的城市建成区需要大量苗木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的迅速扩大,拉动大规模的园林绿化建设。另外,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生态公园的建设也是苗木产业发展的又一潜在市场。铁路、公路沿线的绿色通道建设需要大量的园林植物用于绿化和景观建设。江苏建湖位于盐徐高速、沿海高速沿线,给苗木运输带来极大的便利。

  苗木产业以九龙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基地,项目预计总投资0.6亿元,年总产值约1.4亿元,年总利润约0.43亿元。参见表6-2 园林苗木产业经济分析表。

表6-2 园林苗木产业经济分析表

  

项目

面积

(亩)

投入额

(万元)

年产值

(万元)

年利润

(万元)

常绿苗木

2500

2000

5000

2000

彩叶苗木

1150

1200

3000

800

花灌木

1800

1200

4000

900

园林珍稀植物与新品种

240

300

600

100

耐水湿树木

450

500

500

200

藤本植物

100

150

200

50

容器苗

200

800

1000

250

合计

6440

6150

14300

4300

  (2)设施花卉

  花卉产业是农村种植业中经济效益较高的产业,也是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兴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经济交流的进一步扩大,花卉种植业也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户的关注和重视,在许多地区,种植花卉成为地方经济增长、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花卉业也被国家列为重点鼓励和扶持发展的高效农业、出口创汇农业。

  高效花卉产业以九龙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基地,项目预计总投资0.4亿元,年总产值约0.4亿元,年总利润约0.15亿元。参见表6-3设施花卉产业经济分析。

表6-3 高效花卉产业经济分析

  

项目名称

占地面积

(亩)

投资额

(万元)

年产值

(万元)

年利润

(万元)

鲜切花

1884

3600

2400

1200

高档盆花

200

200

600

120

盆栽草花

200

150

1000

150

合计

2284

3950

4000

1450

  (3)设施蔬菜

  近10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市场机制的主导下,基本形成了国内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蔬菜种植面积仅次于粮食成为第二大作物,蔬菜产业仅次于粮食、畜牧业成为第三大产业。蔬菜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一是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的地位不可替代;二是在扩大出口、平衡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可替代;三是在解决城乡居民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四是在保证全民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将充分利用建湖地理位置优势和经济、社会、科技和对外开放的优越条件,以高效农业和持续发展为宗旨,立足建湖城乡发展和农业生态资源特点,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独具特色的绿色蔬菜食品生产、产品转型升级和产品集散销售等相结合,集蔬菜园艺高新技术试验示范、蔬菜高效规范化生产示范、果蔬园艺观光休闲采摘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蔬菜产业基地。

  设施蔬菜生产: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广商业化运作模式,品牌化经营,扩大外销形成特色。利用其资源优势,结合加工园区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把示范园区建成集特菜生产、加工、流通为一体,综合抗灾能力强的蔬菜无公害、标准化、产业化基地。提高地方出口蔬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扩大出口规模,提高蔬菜产业经济效益。设施蔬菜规划面积 588亩。以茎叶菜、豆类、葱蒜为主,采用大规模的设施化栽培,建设标准塑料大棚、塑料连栋温室、防虫网室等先进生产设施。

  水生蔬菜生产:充分发挥示范区所处里下河水网地区的水环境资源优势,在示范区的水面推广示范水生蔬菜作物的高效生产模式,利用水生生态环境,结合生态立体种养,并为居民提供观光、休闲、采摘体验等。生产规模100亩,主要以“水八鲜”的高效栽培为主,建立绿色高品质水生蔬菜产业化示范基地。

  观光自采果蔬:推广果实类特色蔬菜品种,结合蔬菜设施生产、商品化生产,在展示蔬菜品种多样化、时令化、优质化的同时,满足市民观光、自采、休闲活动需要,为游客供应优质、丰富的采摘时令果蔬产品,并与管理与旅游服务区的农家乐旅游观光项目产生联动,吸引游客,发挥观光旅游效应。面积约140亩,其中草莓80亩、茄果瓜60亩。主要运用塑料大棚、网室、露地棚架等设施种植草莓、番茄、小番茄(圣女果、樱桃番茄)、西甜瓜、水果辣椒、彩色辣椒、人参果、美国南瓜、茄子、荷兰扁豆等。合理茬口安排,种类品种、时效、效益相协调。以设施栽培、避病虫栽培、农业投入物无害化、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等为重点,突出产品质量和时效,适地生产,实现蔬菜和其它相关产品的商品化,并注重管理服务和采摘后的包装,便于游客携带。

  高效蔬菜产业项目预计总投资800万元,年总产值约750万元,年总利润约270万元。参见表6-3高效蔬菜产业经济分析表。

表6-3 高效蔬菜产业经济分析表

  

项目名称

占地面积

(亩)

投资额

(万元)

年产值

(万元)

年利润

(万元)

观光自采

140

150

200

100

水生蔬菜

200

150

150

50

设施蔬菜

588

500

400

120

合计

928

800

750

270

  (4)设施水果

  果树业作为园艺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和农民的关注重视,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并逐步发展为农村经济的一大特色产业。目前,从我省及我国果树发展现状来看,总的形势是:果树面积产量稳步增加,产值持续增长,优质水果产业成为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亮点之一。区域特色初步形成,结构逐步优化。果树业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内部结构逐步优化。科技兴果成效显著,产业化开始起步。在发展优质水果产业中,加快了低产果园改造步伐,加大了名特优新品种的引、选、繁和推广力度。果树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良种覆盖率逐步提高,早、中熟品种比例逐步增加,果树品种的成熟期配比趋于合理。同时,大面积示范推广疏果套袋、生草覆盖、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设施栽培等优质果生产配套技术,果品质量明显提高。果品产后处理开始起步,推广普及纸箱包装,初步实现果品的人工或机械分级等技术。

  我县果树产业以葡萄生产、观光采摘为主,建成品种优良、设施先进、管理科学、景观优美的示范基地,成为集生产和自采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精品果树产业基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

  园区建设面积900亩的葡萄园,采用避雨设施栽培。樱桃面积100亩,设施栽培。葡萄的品种选择夏黑、藤稔、金手指、醉金香等欧亚种品种为主。采用避雨栽培和无核化栽培技术。避雨栽培可以减轻病害,提高果实质量。无核化栽培技术是对植株进行无核化处理,以提高果实品质。巨峰、藤稔、京亚、翠峰等品种经无核化处理后,都可达到90%的无核率,达到显著提高果实品质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优质水果产业项目预计总投资950万元,年总产值约2450万元,年总利润约720万元。参见表6-4优质水果产业经济分析表。

表6-4 优质水果产业经济分析

  

项目名称

占地面积

(亩)

投资额

(万元)

年产值

(万元)

年利润

(万元)

樱桃(棚架栽培)

100

150

250

120

葡萄(避雨栽培)

800

800

1200

600

合计

900

950

2450

720

  6.4.5 坚持发展清洁循环农业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废弃物问题已经日益称为农业发展的顽疾。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建设种养循环生产基地。在上冈建设农业废弃物处置中心,年产30000吨有机肥和8000吨双孢菇厂,消耗15万亩秸秆,70%以上畜禽粪便,可达到年产值1.5亿以上。

  6.4.6 逐步做精休闲服务农业

  我国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较早的是台湾地区,在上世纪70年代末,台湾苗栗县出现了具有旅游观光和休闲体验功能的“太湖草莓园”,从此,台湾的农业和观光旅游业开始实现跨产业结合。目前,台湾的观光农园遍布各地,观光内容也多种多样,有观光果园、观光花园、菜园、牧场、渔场等,同时还修建了许多乡村休闲度假场所。

  在内陆,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昌平县首次出现了观光果园(桃园)。广东、上海、山东、江苏苏南等许多发达地区的观光农业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也已纷纷兴起。10年后,国家旅游局推出旅游新业态——华夏城乡游,“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享农家乐”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从此,休闲观光农业从城郊到农村,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据报道,北京郊区已有观光农业景点100多处;广东省有观光果园80多处,观光农场、茶园、牧场等也有几十个;成都龙泉驿站已有100多家开办“农家乐”旅游项目;上海市近郊农场已成为观光旅游的热点;南京的江心洲和溧水付家边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市民节假日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的新景点。此外,我国各地还有许多以农户为单位开办的家庭庭院式观光园。这些观光农业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观光农业规划结合九龙口景区的开发、园区产业项目内容、地区景观生态资源和园区特殊的区位条件,发展观光旅游服务产业,壮大现代服务业规模,进一步丰富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和内涵,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非农收入,并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城郊农业经济结构、农村居民收入、农村生态环境以及都市服务功能等,都有一个较大的改善和提升。观光旅游服务业内容除依托其它农业产业项目以外,直接用于观光旅游服务的产业建设内容有智能温室、五谷公园、生态农庄等旅游设施。

  智能温室: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为目前正在运营的种苗快繁中心,主要用来展示智能控制、无土栽培等,供游客游览观赏和中小学生科普知识教育等。

  生态农庄:规划面积约80亩,主要内容有水车园、渔趣园、农事体验场等。成为青少年科普与营农教育基地。

  观光旅游服务产业总投资约300万元(不计设施投入,主要用于环境改造和设施完善),预计年收入200万元(餐饮服务、销售服务等),年利润100万元。

  6.4.7 开拓强化现代科技农业

  现代科技农业重点发展种子种苗产业。种子种苗生产是园艺产业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种子种苗的生产水平直接影响和制约产业的发展水平,种子种苗产品的升级换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园艺产业的升级换代。现代园艺产业的主要特征是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和系统化。决定现代园艺产业发展水平的种苗生产。其除具备现代园艺产业的主要特征外,还具有装备水平高,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高、单位面积产量高以及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以花卉、蔬菜等园艺产业为依托,发展现代种苗产业,建立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园艺穴盘种苗和组培苗生产基地,为地方整体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种苗。

  (3)产业内容

  种苗工厂智能温室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另外包括苗床、良种库、基质库、穴盘库、精量播种车间、催芽室以及蓄水池等其它附属设施等。

  组培中心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具体功能空间包括组培实验室、操作室、灭菌室、接种室、培养室、消毒室、储藏室、办公室等。

  主要品种:可进行穴盘育苗的花卉种类有菊花、仙客来、大岩桐、非洲菊、石竹、大丽花、天竺葵、新几内亚凤仙、千日红、鸡冠花、彩叶草、雏菊、瓜叶菊、波斯菊、球根海棠、香雪球、四季秋海棠、蒲包花、翠菊、古代稀、洋桔梗、勋章菊、矮牵牛、孔雀草、万寿菊、三色堇、美女樱、花毛茛、一串红、报春花、福禄考、半支莲、紫罗兰、金鱼草、长春花、百日草、矢车菊、银莲花、飞燕草、毛地黄、向日葵、满天星等。蔬菜穴盘育苗种类有芹菜、辣椒、洋葱、花椰菜、青花菜、结球甘蓝、黄瓜、南瓜、番茄、西瓜、茄子、生菜、香甜瓜等新品优质种苗。组培育苗种类有蝴蝶兰、大花蕙兰等。

  穴盘种苗生产技术主要是掌握发芽期、过渡期、快速生长期和炼苗期四个不同阶段的温湿度调节、光照调节、移栽时机、养分供应、空气流通等技术。当然,作为生产经营,还需要做好生产经营流程设计、生产计划制定、成本测算、生产管理、种苗销售和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才能保证产业高效运转。组培苗生产技术主要在于消毒接种、诱导培养、分化培养、试管苗复壮,生长过程中的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因子调控以及病虫害防治等。

  工厂化种苗繁育项目预计总投资1500万元,年销售额1000万元,年总利润300万元。

  6.4.8 加速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建设

  (1)现代农业物流产业

  现代物流产业是在传统物流产业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货物存贮、交易、卸运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机制,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交通、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以此延伸和放大传统物流的功能,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随着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农产品流通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发挥和农民收入的增长。蔬菜、花卉等农产品的贸易物流配送市场潜力巨大。有关统计表明,在经济发达的邻国日本,大型食堂的蔬菜供应有90%以上是外包的,在我国深圳,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机关、大型公司与外资企业选择由蔬菜配送公司提供“一篮子”服务。

  规划建成盐城地区现代化的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和盐城花卉与种苗交易市场。

  物流贸易产业项目包括物流中心和农产品市场两部分,规划用地170亩。其中物流中心占地90亩,主要有中心大楼、农产品储运场、储运仓库(包括冷库、气调库等)、大型停车场功能设施等。

  农产品交易花卉市场占地180亩,其中花卉交易区面积20000m2。

  花卉交易区由九龙园艺公司投资,总投资3亿元。它是园区首批入园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20000平方米大棚,并投入运营,通过以商招引资引全国花卉苗木龙头企业客商到市场运作经营,努力把建湖花卉苗木产业做大做强。

  物流交易区配套信息咨询中心和检验检测中心。

  (2)农产品加工

  农产品加工区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通过人、财、物、技术等资源的集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位于县经济开发区南部231省道两侧。分为粮食加工区、蔬菜果品加工区、水产肉类加工区、生物制品加工区和综合加工区五个分区。

  目前方圆公司蛋氨基酸饮料、恒通公司食品蔬菜深加工等项目已经投入运营,建成后将成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新动力。

  (3)建湖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建湖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对丰富县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内涵、加速农业产业升级、营造市场集聚优势、惠及民生人居利益、优化城市整体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总投资1.5亿元。分三期实施,首期工程投入5550万元。项目规划用地300亩,其中100亩作为预留发展用地。建成空间相对独立、功能有机联系的五大片区,形成以农产品批发区、副食品交易区、仓储保鲜区、物流配送区、综合(商务)服务区为主体的市场构架,建成盐城最大、辐射周边市县、与全国大中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联网、具有中等规模的一流贸易市场,成为里下河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

  6.5 产业发展的支持保障系统

  建湖现代农业的支持保障体系——优质种苗繁育与供应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新型农民科普培训体系、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仓储流通体系。

  6.5.1 优质种苗繁育与供应体系

  扩张种苗产业规模,有效改善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把建湖种苗产业建设成为设施完备、功能配套、运行灵活、实力较强,具有市场化、集约化、区域化、专业化的水平和竞争能力,能够适应高端高质高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产业体系。

  以实验、示范为重点,建立外来良种引进体系。加强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建立紧密合作机制,加大对粮食、经济作物国内外优良新品种的引进力度,积极承担国家、省、市的新品种试验、示范和展示任务,建立完善实验评价和品种评价机制。完成50个新品种的引种、试验、鉴定任务,筛选出适应性强、应用价值高的品种作为推广储备资源。

  加快推广以嫁接育苗、穴盘育苗为主的集约化育苗技术,不断丰富瓜菜育苗的品种花色,降低育苗成本,实现种苗周年批量生产。到2015年,培育5家年育苗能力1000万株以上的集约化育苗企业。

  以转化应用为重点,建立新成果推广服务体系。依托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种苗企业技术服务队伍,以国内外良种、传统名产改良品种、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为主要对象,切实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速度,5年内推广新品种100个以上,提高良种良法覆盖率和农业综合效益。

  以培育市场主体为重点,建立种子产业化体系。支持种子企业走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发展道路,提高各类市场主体自我发展和市场开拓能力。到2015年,培育20家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的大中型农作物种子企业。

  在上冈产业园建立种苗繁育中心,建设500种苗繁育基地。以自主创新为重点,建立新型种苗研发体系。发挥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优势,强化进口品种国产化的研究和国产品种的提纯复壮,选育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突破性农作物新品种,提升种苗产业整体研发水平。

  开展优良品种选育与繁育。建立1处具有一定规模、高科技的现代化特色苗木花卉新品种工程中心,采取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重点培育高产、优质、抗逆、观赏价值高的观赏树木及花卉新品种,引进、选育优良品种20个。

  深入实施渔业良种工程。坚持渔业良种优先发展战略,强化良种繁育能力和品种更新,5年内引进、推广水产新品种20个以上,进一步优化建湖水产品种结构。

  6.5.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完善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农村综合服务站点,建立全科农技员队伍,形成支撑优势主导产业的县、乡镇、村三级农技推广服务链,打造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规范、人员队伍精干、经费保障稳定、基础能力较强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健全农技农经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有先进手段、有优良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的“五有”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推行人员聘用、绩效考评、推广责任、知识更新、多元推广服务“五项制度”,切实履行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职能,到2013年全面实现“五有中心”。加强村级农技服务,力争2年内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名农技人员开展服务。强化农经服务阵地建设,开展农村政策咨询、农民负担监管、农村土地流转、农村集体资产委托代理等农经综合服务。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推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更新工程建设,每年重点推广3项农业重大技术,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实施“强农富民”工程,推进科技与产业、专家与农户对接,促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拓展“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服务范围,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建设,促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程。集中打造10个标准化示范基地,选择主导产业清晰、产品特色显著、建设规模合理、基础设施良好、运行机制顺畅、代表不同区域最高农业科技水平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辐射带动建湖的设施园艺、优质畜禽、水产养殖产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6.5.3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推进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改造农业。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进村入户工程,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推动涉农信息资源共享,到2013年,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达70%。加快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步伐,大力发展智能农业、精确农业。

  整合农业服务体系信息化管理。①建设农产品流通信息系统,丰富农产品市场分析预测等内容,探索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系统;②建设完善重大动物疫情预警与指挥系统、植物疫病预警信息系统;③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信息系统,将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检测信息联网系统、市场信息系统与已建立运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对接和融合,形成全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实现监管信息全市联网;④进一步整合与强化农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农机信息服务直通车、气象为农信息服务系统、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系统等其它专业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6.5.4新型农民科普培训体系

  利用县农校、职校、技校等资源,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到2013年,培育1.5万名持有涉农专业职业教育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现代职业农民,培育1500名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育1500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民经纪人等经营服务人才,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实施现代农业人才引进工程,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合作,引进科技创新团队。

  充分发挥农业专家和科普志愿者队伍的作用,积极对农民开展现场指导、咨询和科技培训活动,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县各涉农部门联合各镇以种植、养殖业为主成立农业专家咨询团,深入乡村广泛开展科技咨询和培训活动,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对农民采取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疑难问题。以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镇农技中心为主体,建立科普服务队伍,传授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户、科技示范户等科技带头人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对周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传播。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聘工作,在有职称的农民科技人员中培养科普宣传员,定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增强他们服务三农的能力。

  6.5.5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

  强化乡镇、村级服务体系和基层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检测检验能力,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综合示范体系,强化农产品安全生产、加工、运输、贮藏关键环节的技术推广。通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健全乡镇、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或中介服务组织的质量安全规范化服务管理和技术示范带动作用,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保障能力。

  推进标准化生产,全面落实农产品生产档案、用药登记、休药期等制度,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实行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到2013年,全县认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占耕地、水面的比重达到75%。

  建立健全县、批发市场、配送企业、大型生产基地的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加快建设以县检测中心为龙头、镇检测室为骨干、基层检测点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依托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构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由中心承担乡镇落实上级部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行使对行政区域内农业投入品施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现场田间督导、标准化生产、档案记录等的技术服务与指导工作。中心要全部达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三专”服务能力,即有专职工作人员,有专业责任分工,有专门培训检测室,配备必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检测仪器设备,针对性检测必要的检测试剂、酶和冰箱等采样、贮样设备以及培训必要的相关培训设备;赋予村级全科农技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指导员工作职责,行使日常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现场田间督导、档案记录服务与指导等工作职责。

  6.5.6农产品仓储流通体系

  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鼓励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驰名商标和名牌农产品,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扩大品牌农产品生产规模,提高建湖农产品知名度,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重点推进“建湖大米”、“上冈果蔬”、“九龙口水产品”等三大品牌建设,力争通过2-3年努力,将其打造成江苏名牌农产品和省著名商标。

  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按照县有农产品市场、镇有产地市场、基地有田头市场的要求,以县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华东花卉苗木市场、银海棉花仓储交易市场为重点,以荷藕、水产、苗禽、粮食、蔬菜等特色专业市场为支撑,推进县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现代流通业态,推行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场地挂钩、电子商务等营销模式,到2015年全县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达70%。

  加强农产品加工仓储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规划,加快县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上冈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项目承载能力。加快园区提档升级步伐,2012年、2013年,县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上冈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分别建成市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深化招商引资,扶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集聚发展,每年新引进投入超千万元的农产品加工项目5家以上,到2015年,入区企业达25家以上,经济总量突破30亿元。

  第七章 重点建设工程

  7.1优质粮生产基地

  以发挥建湖稻麦生产水平高、品质好、水源环境优越的条件优势,在建湖沿荡的恒济、颜单、建阳、九龙口、庆丰等6镇范围内实施优质商品粮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示范区。借助千亿斤标准田项目建设机遇,认真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良好、生产水平很高的高标准粮田示范基地,为全区、全县,直至周边地区提供高标准农田建设样板,以此引领本地区农业基础建设迈上更台阶。重点是积极粮食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产业化发展之路,着实抓好“水稻三改一创建”实施工作,发挥水稻对提升粮食单产的主体作用;同时抓好小麦、水稻万亩高产示范片建设,实施好超级稻、科技入户、专业化统防统治、耕地质量建设、三项工程等项目实施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对粮食增产的作用。示范区内基地面积35万亩。

  7.1.1高标准粮田建设示范基地

  建设地点:颜单镇、芦沟镇、庆丰镇、宝塔镇、冈西镇、上冈镇、恒济镇、近湖镇,

  功能定位: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良好、生产水平较高的高标准粮田示范区,为全县,直至周边地区提供高标准农田建设样板,以此引领本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

  建设内容: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推广引用优质品种,扎实抓好以颜单、芦沟、恒济、上冈、高作、九龙口等镇为核心的优质粮基地建设和以庆丰、芦沟等镇为核心的杂交稻制种基地建设,到2013年,建立有机稻米基地1万亩、优质粮基地20万亩,杂交稻制种7万亩。

  一是抓住国家大幅度增加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的良好机遇,围绕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开展以改造中、小型灌区骨干工程及续建配套或新建改造小型农田水利等为重点的田间工程建设,配套实施土地平整、机耕道、农田林网、推广应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建设高标准粮田,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土地产出能力。二是通过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积极探索粮食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产业化发展之路。三是切实抓好“水稻三改一创建”规划实施,最大限度发挥水稻对提升粮食单产的主体作用;四是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积极搞好小麦、水稻万亩示范片建设工作,以此带动大面积粮食持续增产。四是抓好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抓好超级稻示范、农业三项工程、科技入户、耕地质量建设等项目实施.最大限度发挥科技对粮食增产作用。五是大规模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下大气力培育反应快速、执行有力、运转高效的病虫害专业化防控队伍,开发新型植保机械,推广绿色防控和生物防治技术。同时,按照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原则,率先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逐步实现全覆盖,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六是大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继续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扩大农机装备总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广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和技术,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用高科技含量的机械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7.1.2粮食良种繁育基地

  1、地点与规模。以庆丰、芦沟等镇为核心的杂交稻制种基地。杂交稻制种7万亩

  2、功能定位。建设服务本区,辐射全市、乃至整个盐城经济区的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良种繁育、加工销售集聚区。

  3、建设内容。一是通过改善种子田农田基础设施及病虫害防控条件,建设相对固定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良种繁育基地4万亩。二是大规模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下大气力培育反应快速、执行有力、运转高效的病虫害专业化防控队伍,开发新型植保机械,推广绿色防控和生物防治技术。同时,按照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原则,率先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逐步实现全覆盖,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六是大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继续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扩大农机装备总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广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和技术,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用高科技含量的机械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7.2 高效水产养殖与水生作物种植基地

  1、地点与规模。位于建阳、恒济、九龙口、颜单、沿河5个镇。建成高效设施渔业面积2.5万亩,认定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13万亩。

  2、功能定位。着力打造集生态养殖、水产物流及休闲渔业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效渔业基地。

  3、建设内容。重点建成恒济1万亩荷藕产业园,九龙口2000亩芡实生产园,九龙口5000亩存友螃蟹养殖园,1000亩华盛河虾养殖园,1000亩堰河龙虾养殖园,3000亩溘子荡特种水产品养殖园等,打造 “湖垛”牌虾仁、“九龙口”牌螃蟹、“鸽河”牌荷藕、“恒美”牌甜脆藕等农产品,建成3万亩戛粮河高效渔业产业带。路、桥、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备;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建设水产新品种、新技术转化研发基地,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养殖效益;发展农家乐、观光农业项目;建设九龙口大闸蟹(中华绒螯蟹)养殖园。依托养殖基地和上海、江苏省等科研机构,通过课题研究、技术培训和信息交流等形式,为农技人员与养蟹户搭建建立有效的帮扶机制和交流平台,打造“九龙口大闸蟹”优质品牌和产业化发展基地;新上水产品加工及水产品交易市场项目;建成市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可通过环境整治,在优美的田园风光中疏通水系,种植荷花和芦苇荡,养殖各种鱼类,其间穿插游步道系统和水上划船游览线路,增强游客的亲水性和参与性,再现人鱼同乐的和谐自在惬意生活。

  7.3 生态畜禽规模养殖业

  地点与规模。位于上冈、建阳、冈西、近湖4镇,草鸡饲养量400万只,水禽饲养量150万只,特禽饲养量80万只,

  功能定位。着力打造集高品质粮食生产、生态养殖、废弃物循环的身体循环农业产业。

  建设内容。围绕本地区禽蛋等主导优势产业,突出基础条件较好、产业基础雄厚、养殖效益较好的草堰口、冈西、庆丰、近湖等乡镇养殖区域,大力发展相对集中的规模养殖小区,扩大区域整体养殖规模,提高集约化程度与标准化养殖水平,通过加强品种改良与繁育、现代养殖装备建设,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做好粪便的集中处理和循环利用,做好动物安全防疫,实现养殖基地科学管理和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双重性目标;通过培育壮大基地内龙头企业,形成紧密养加销一体化产业体系,不断提升畜禽养殖效益,形成现代养殖较高层次的样板基地。

  7.4 设施蔬果产业基地

  以204国道为轴线,上冈镇为重点,建设一批高效设施农业项目园区,内容有设施设施葡萄、设施蔬菜、设施设施食用菌、设施果树、设施花木等,充分发挥本地区地势高爽平坦,土壤沙性,肥力较好,水利、电力、绿化等基础设施较完善,交通公路网络较配套,生产技术水平较高,加工、营销等体系较周全的本地优势,成为“菜蓝子”工程重点保障建设区域,也是引领建湖高效农业快速发展的样板基地。也是干鲜果基地观光采摘园,也作为近郊休闲、中小学科普教育基地。引进果蔬“三新”10项以上,示范区内集中连片区域面积达7万亩。

  7.4.1 设施蔬菜产业基地

  1、地点与规模。地点为县域的东部部,主要包括:上冈镇、冈西镇、庆丰镇、宝塔镇、冈东社区、草堰口社区、钟庄社区。发展设施果蔬7万亩以上,食用菌0.7万吨,建立种苗繁育中心1000亩。

  2、功能定位。建设盐城市一流,全县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为盐城乃至全省树立样板。

  3、建设内容。一是通过新建、补植、改造等手段,对基地的插花田、断档田、老棚体进行新建、改造升级,形成规模连片、 设施栎准较高的蔬菜生产基地。五年完成新扩建、改建标准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等设施面积4万亩。二是广泛开展园艺标准园创建活 动。按照部颁标准建设高标准示范园,引领大面积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三是配套建设蔬菜种苗繁、供体系。通过建设工厂化育苗中心, 逐步实现基地种苗的统一供应;四是实施设施蔬菜技术创新工程,大力引进先进的智能温室、大棚卷帘机、滴灌设备、小型田园机械、果蔬自动分拣包装、智能控制系统等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加快品种、技术、设施更新,不断提升蔬菜生产科技水平。五是继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以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和农药残留标准为重点,加大投入品监管,完善产品检验检测站建设。加快发展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六是积极搞好市场与信息体系建设。在基地建设~批区域性、专业化的大型批发市场;加强农超对接,建设冷链系统,提高加工配送能力。

  7.4.2 设施果树产业基地

  1、地点与规模。地点位于上冈镇,规划面积3万亩。

  2、功能定位。着力打造集设施葡萄、优质梨、桃果品生产集聚医,形成集生产、加工、观光采摘为一体的优质果品产业基地。

  3、建设内容。①中绿葡萄庄园,建设设施葡萄采摘区1000亩、主要建设葡萄避雨设施、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葡萄采摘区、观光服务区等,配套建设200平方保鲜库、500平方生产管理设施、2000平方葡萄酒庄、1000平方休闲木屋。②是常绿果园,建设精品桃梨展示中心、精品采摘园、景观亭等设施。配套设施有:500平方米保鲜库、500平方生产管理设施。

  7.4.3 种苗中心

  1、地点与规模。地点位于上冈镇农产品集中加工区以北,规划面积500亩。

  3、建设内容。①建设1000平方米玻璃温室种苗中心,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建立新品种培育、引进繁育中心,组培中心,建立种子筛选、播种、喷灌的全程自动化控制系统。②建设500亩新品种种苗培育中心,培育优质蔬菜种苗和果树种苗。

  7.5花卉苗木产业基地

  地点与规模。位于九龙口镇,花卉苗木基地达2.5万亩,其中新增苗木基地1.5万亩。

  功能定位。建成苏北地区花卉苗木产业核心基地。

  建设内容。基地内已建成江苏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成苏北地区花卉苗木产业核心基地,核心区面积达1.1万亩,配套建成华北最大的竹柳快繁基地2000亩,种苗繁育中心及高智能连栋温控大棚3000平方米,苗木花卉展示及交易市场5000平方米。示范区内花卉苗木花木生产基地面积3万亩。

  7.6建蒋路沿线旅游休闲农业建设

  以九龙口湖荡湿地风景公园及农家乐休闲度假村基地建设为重点,打造,集贸工农、商务会所、功能餐饮、旅游观光、风景园林、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产业示范区,示范区面积达3万亩

  7.7 204国道沿线高效设施农业建设

  以204国道为轴线,上冈镇为重点,建设一批高效设施农业项目园区,内容有设施设施葡萄、设施蔬菜、设施设施食用菌、设施果树、设施花木等,全县规划面积万亩,示范区种植面积11万亩。

  7.8 231省道沿线科技农业产业带建设

  以231省道沿线芦沟、近湖、钟庄、宝塔等镇为主生态农业示范带。依建湖华茂生态园为中心,南从芦沟万亩制种基地开始,北至宝塔设施大棚生态种养基地,进一步搞好,环境保护、农田林网、绿色通道、景观绿化建设,努力打造风景秀美的现代农业田园风光;通过新建、补植、改造等手段,对带中老基地进行改造升级,对断档田进行新建开发,形成规模连片,产业标准较高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全县总面积达9万亩,示范区规划面积5万亩。

  7.9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1、九龙园艺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期已建10601亩,二期19185亩在建,总面积3万亩。

  2、上冈果蔬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期已建13150亩,二期20068亩在建;总面积4万亩。

  3、悦达畜禽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期已建10601亩,二期19185亩在建。总面积5万亩。

  7.10 农产品加工区

  1、近湖农产品集中加工区,总面积5000亩。一期已建1500亩,二期3500亩在建;已落户6个投入5000万元以上企业。

  2、上冈农产品集中加工区,总面积3000亩。一期已建1000亩,二期2000亩在建;已落户8个投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

  7.11 县级农产品批发市场

  总投资6亿元,总建筑8.5万平方米。

  第八章 重点实施项目与投资预算

  

项目类型

工程名称

建设地点

主要建设内容

投资估算(万元)

计划实施年限

省级以上财政

地方自筹

一、农田水利及基本农田建设工程

l、大中型水利工程更新改造工程

全县

按照“全覆盖、高效率、全面提升灌排能力“的目标,对示范区大中型水利工程进行升级改造、新建,建立基本全覆盖的灌排体系。

21000

9000

2011-2015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全县

围绕农田沟、路、渠、站、林网等基础设施配套,高效节水灌溉、小微型渠水源工程等方面对示范区基本农田进行改造升级,建设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

35000

15000

2011-2015

3、土地整理和复垦开发。

冈东、恒济、上冈等12个镇

通过治理和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完成中低产田改造3万亩;土地复垦1万亩,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走产业化经营之路,提高该区的农业效益。通过对大、中、小沟的综合疏浚治理,减少环境污染,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0000

5000

2011-2015

二、粮食科技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4、有机水稻成套技术实验室建设

沿河镇

化验室办公用房、配置与有机水稻研究相关的测试仪器,开展与粮食作物相关的生理生化分析,为不同的栽培技术评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构建为本地区服务的网络化农情信息共享与服务、技术实时动态咨询与教学培训平台等。

300

0

2011-2013

5、粮食作物科技研发集成创新基地建设

庆丰镇

土地流转、田间基础设施配套、办公用房、配套粮食作物新品种引进、示范,栽培技术原创所需的硬件条件等

300

100

2011-2015

6、粮食作物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建设

庆丰镇

土地租用补偿金、田间基础设施配套、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现场观摩培训:购置组织开展专业化服务必须的农机具以及人工作业补助等。

500

0

2011-2013

7、高产栽培技术集成推广

颜单镇

重点实施粮食丰产科技、粮食高产创建和农业科技入户“三大工程,整体推进高产创建示范片。

800

200

2011-2015

8、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

建湖12个镇农技中心

完善办公基础设施,改善农技人员工作条件,增加工作经费,添置必要的农情信息采集及数据处理、传输、发布设备及农民培训等。

800

200

2011-2015

  

三、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工程(10项)

9、204国道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

上冈

通过对上冈(含冈东、草堰口社区)现有设施蔬菜生产设施进行扩建、改造,建设规模连片、设施标准较高的蔬菜生产基地,规划面积3万亩。

6000

4000

2011-2015

10、农友菌菇产业基地建设

草堰口社区、冈东社区

规划总面积1000亩,重点建设设施食用菌培养车间8000平方米。标准钢架生产大棚900余亩;香菇加工厂1000平方米:菌种培育室100平方米;综合大楼和配套设施;硬化道路5000米、架桥涵3座、架设动力线路等达到五通一平,

3000

7000

2011-2015

11、233省道特种蔬菜产业基地建设

冈东社区

1、产业基地:在冈东社区新建蔬菜基地5000亩,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主要供应上海曹安、江桥等高档蔬菜集散地。搞好农民培训;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基地内水渠硬化、电力配套、绿化等。2、加工基地:重点扩建加工车间、大型冷库及配套设备、设施等。3、服务体系:建立上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产品质量监测站、农业服务信息中心、包装冷藏中心等。

3000

9000

2011-2015

12、中绿葡萄庄园

上冈镇

l、按照葡萄成熟期分为早、中、晚三个小区,新建葡萄种植面积1600亩,拉长产果期,提升科技水平:2、建设采摘园300亩,开辟休闲观光道路,建设休闲凉亭、洗果池等旅游服务设施。3、建设用于新品种和立体栽培展示的5000平方米智能温室科技示范园;4、建设葡萄酒庄35亩

2000

4000

2011-2015

  

三、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工程

现代农业展示园

上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主要作为上海交通大学、江苏农科院、南京农大等科研院所的试验示范基地,用于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展示,建设内容主要是:完善园区道路、绿化、水利设施硬化、护坡,架设电力设施等。

2000

8000

2011-2015

16、九龙园艺太空花卉园建设

九龙口镇

规划面积200亩,建设标准目光温室37栋,分为高中档鲜切花生产区、高中档花木盆景园艺培植区、观赏休闲游览区等。

1000

2000

2011-2015

17、光阳蔬菜标准日光能温室产业园建设

上冈镇

新(改)建20000亩蔬菜标准日光温室,打造以上冈为核心的3万亩高标准蔬菜日光能温室生产基地。

10000

25000

2011-2015

18、腾飞食用菌产业园建设

冈东社区

总面积300亩,主要进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加工、销售。其中:设施种植区600亩、工厂化生产区300亩、产品加工区1200亩。最终形成集菌种研发、菌种及菌袋生产、标准化工厂化周年生产、产品深加工、生物肥料生产、科技服务体系于一体的产业化园区,成为全省影响力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主要建设内容有:做好工厂化生产设施、道路、水利、绿化等设施以及食用菌拌料机、装袋机等机槭。同时100亩食用菌研发中心:100亩有机生物肥料厂,利用食用菌废料进行再加工,制作生物有机肥料。用于蔬菜、花卉育苗基质,实现废物综合利用。

5000

30000

2011-2015

19、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

冈西

新建奶牛标准化规模场个,总面积5万平方米,存5000头,主要建设内容为粪污处理及牛舍建设,完善水、电、路、挤奶设备等配套设施。

2000

6000

2011-2015

20、生猪养殖场(小区)建设

草堰口镇

新建生猪标准化种养殖场15个,总面积3.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生猪标准化规模场15个,粪污处理及猪舍建设,完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

1000

4000

2011-2015

21、粮食良种繁育与推广体系建设

庆丰镇

一是建设良种繁育基地;改善种子田农田基础设施及病虫害防控条件,配套完善种子检测、烘干储藏、精选加工等设施设备,全面提升全区良种生产和供应保障能力,二是建设标准化、专业化的粮食作物新品种区域点。三是建设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体系。

1000

1000

2011-2015

22、蔬菜工厂化种苗繁育体系建设

上冈镇、九龙口镇

新建蔬菜工厂化繁育基地2个;引进繁育优新蔬菜品种20个;使工厂化种苗应用率达到60%以上;

3000

3000

2011-2015

  

六、耕地质量建设工程

23、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

全境

新建高标准粮田20万亩,,建设内容主要是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配套实施土地平整、机耕道、农田林网以及土壤改良培肥措施。

15000

18000

2011-2015

24、耕地质量监测站建设

上冈镇、近湖镇

一是建设县级耕地质量监测站,计划新建12个耕地质量监测点。配套完善各种必需设施。二是建设耕地改良与肥料试验基地。建设内容包括:土地租赁、新建工具用房,修建沙石机耕路、混凝土防渗渠、水泥标志牌以及添置小型农机具等。三是化验室建设和监测仪器设备维护及更新。新建化验室,补充配备采样设备、制样设备、称量设备、检测设备、条件控制设备、数据处理设备、流动服务设备和辅助设备等,保障开展土壤、植株等样品检测,开展标准农田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

280

0

2011-2015

25、保护性耕作工程

九龙口镇

立足下同生态区域和技术模式,更新配置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实施机耕道路修缮土地平整等田间工程。

500

300

2011-2015

27、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

全境

用足用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及土壤有机肥提升补贴等政策,搞好示范引导,强化培训指导,全面普及此项技术

400

200

2011-2015

  

七、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28、县级农机推广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示范区全境

改扩建474平方米附属设施,其中推广服务业务用房135平方米,示范机具机库、车库309平方米,平整场院1100平方米,道路252平米,围墙44米,排水管50米,农机化技术服务设备10台套,投资示范机具10台套

120

0

2011-2015

29、农机监理服务中心

农业加工集中区

扩建附属设施110平方米,考试场地2600平方米;购置监理业务网络应用终端设备1台套,无纸化理科考试系统l套,全库型术科电子桩考试仪1套。

100

0

2011-2015

30、农机合作组织建设

 

全区选择2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示范建设,补助购置维修、信息处理等设备,修建机具停放场、库、棚等配套设施,全面改善农机具维修保养条件,提高机具使用寿命,示范带动其他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500

200

2011-2015

31、建湖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上冈镇、九龙口镇、近湖镇

按照服务整个示范区的目标,区级建设综合检测检验中心,建设内容主要房屋、谩备购置等

500

0

2011-2015

32、镇级监测点建设

全境

计划全境建设9个监测点。

300

0

2011-2015

  

九、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33、建湖县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网点建设

典型镇3个

建设监测用房60平米,购置小型自动气象数据采集站、实时定位水分测量传感器,便携式水分速仪及其他配套设备等18台套。

100

 

2011-2015

34、建湖重大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是建设建湖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具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病虫标准观测场,相应病虫检验、检测、监测预警实验楼及应急药械库等。二是建设7个镇级区域农业有害生物监测点。配备相关设备。内容包括:改善监测条件,建立监测和信息发布、传输、预警决策防御系统。三是组建30个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队伍。整体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1000(区域站400、检测点300、专业化防治队伍1000)

200

2011-2015

35、农业气象防灾减灾

全境及重点生产地区

建设5-8个气象观测站,完善区级农业气象监测站网,提升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能力

300

200

2011-2015

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工程建设

36、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体系建设

全境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所需场所、设备等

300

100

2011-2015

37、县级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站建设

全境

添置必要的检测设备及设置长期定位监测点建设,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预警

400

100

2011-2015

38、区级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站建设

重点镇

建设户用沼气7500处:小型沼气工程50处:区级沼气服务网点1个;乡村沼气服务网点25个。

3500

800

2011-2015

  

十一、仓储物流和加工能力建设

39、建湖农产品交易中心

近湖镇

规划总面积2500亩,主要建设区域性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设交易大棚1000亩;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农副产品信息中心,农业市场信息现代化管理系统,实现与国内外市场的对接;电子金融结算系统;全场电视监控系统:多功能综合楼;恒温保鲜库,冷藏包装中心:大型餐饮娱乐设施等。

8000

2000

2011-2015

40、上冈产业园农产品加工

上冈镇

总规划区面积2000亩,总主要建设农产品加工、物流、奶牛养殖、农业生态园等项目,完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形成产业链。

6000

25000

2011-2015

41、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近湖镇

建设交易大棚、配套电子交易系统、市场信息发布系统等

1200

300

2011-2015

44、储备粮库建

近湖镇

苏北沿湖粮油储备:库新建日处理稻谷300吨的米加工车间和2.8万吨的仓房建设;建湖国家粮食储备库的扩建改造,新增仓容1.5万吨以及其他骨干收储库仓房建设,新增仓容1.2万吨

1500

1200

2011-2015

46、仓房维修改造项目

近湖镇、上冈镇

重点安排4个收储库进行仓房的维修和改造,完成20个库区的11. 02万吨仓房维修改造任务

400

100

2011-2015

十三、特种水产养殖

48、嘎良河河蟹高效养殖基地建设

建阳镇

建设扣蟹培育基地200亩,改建标准化化成蟹池500亩,完善防逃、水电等配套设施。实施微孔增氧200亩。

200

400

2011-2015

十四、优质果品生产

50、四季水果生产基地

上冈镇

总面积3.0万亩,新扩2.0万亩、引进新品种、新技术、配套建设葡萄避雨设施、专业批发市场、大型冷库等。

6000

9000

2011-2015

  第九章 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

  9.1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根据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全面梳理、连通、改造,扩建各区域的道路,提升其通达性,构建集公路、河运等于一体的示范区交通设施体系。

  一是实施示范区道路通达工程,确保各个园区、基地之间的连接主干道路,路面硬化、宽敞,林网配套、景观美化:

  二是搞好田间道路及生产路配套建设,确保农业机械、农用物资和农产品运输能顺畅到达各个生产单元,并顺畅下地。

  三是美化道路环境。将对各主要干道、田间路两侧的农沟进行护坡、植草、植树,重新绿化,栽植速生落叶乔木、配置开花或彩叶常绿灌木,形成乔灌草混交,色彩相连、花期相错,景观宜人的交通网络。

  9.2 农田灌溉排水工程规划

  按照《建湖县“十二五”水利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根据示范区产业发展需要,针对示范区水利薄弱环节,细化防洪保安骨干工程、灌区节水改造、水源工程建设、泵站改造以及中心水闸除险加固、水土保持等相关规划,切实加强水利建设,增强提高水利支撑保障能力。

  大力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扎实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县建设。加强农田小型泵站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至2015年完成疏浚区级河道8条,镇级河道60条,更新改造小型泵站2618座,配套机电设备3090台套,改善灌溉面积42.5万亩、改善排涝面积20万亩,新增灌溉面积5万亩。

  积极推广喷灌、微喷灌、低压管道灌溉技术,确保做到节约和合理使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9.3 农业机械化建设规划

  一是围绕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切实搞好作业机具的选型配套,全面推广各种配套农机具;以主要农作物生产和秸秆还田等主要生产环节为重点,大力推广播种、植保、排灌、收获等各种先进农机具,确保至2015年全县综合农业机械化率90%以上。

  二是通过大力推进节约型农业机械化建设,淘汰更新一批高能耗、低效率、低技术水平的农机产品,加快农机具装备的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逐步解决农机具设备技术水平低和老化问题。

  三是通过发展备种形式的专业化服务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机作业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机维修保养工作,保持现有农业机械的良好技术状态,建立健全发展节约型农业机械化的长效管理机制。

  9.4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方针,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区和“绿色建湖”建设,大力推行资源节约、不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发展局面。

  一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生态敏感性和综合发展潜力,将全区划分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与禁止开发四类不同主体功能区,逐步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的空间开发格局。

  二是坚持保护与节约并举原则,促进自然资源有序利用。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十二五“末,全区耕地保有量85万亩以上。

  三是加强植树造林,搞好镇村绿化。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的要气,以主要交通主干线、镇区、村庄周围绿化建设为重点,按照适地适树、乔灌结合的原则,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深入推进“生态建湖”建设。

  四是“蓝天碧水“工程,加快建设一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有效治理各种污染。

  五是大力发城郊型生态低碳循环农业。借助融入主城区的历史性机遇,按照全省新兴产业倍增计划要求,积极发展城郊型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着力构建生态安全屏障。通过全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大力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工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使示范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通过有效控制养殖业排泄物排放,大力发展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的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第十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0.1 组织管理保障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强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各级政府要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要按照“明确目标、完善规划、加快引进、强化示范、营造环境”的要求,做到各部门职责明确、协调配合,形成分工合理、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以支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同时,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把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推进全县现代农业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来抓,广泛动员舆论媒体,大力宣传建设方针、政策、措施、办法等,通过多途径、多层次的宣传教育,形成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强大声势,使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形成共识,以营造良好的实施社会环境。

  10.2 科技服务保障

  依托农业部门及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逐步构建以国家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科研教育机构和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为补充、乡镇责任农技员为基础、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紧密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组织网络。立足转型升级,贯彻实施科技提升行动,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抓手,积极研究适合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发展的生态高效种养模式及农作制度,组装配套和推广成套的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农产品储藏保鲜等农业实用技术,重点扶持建设一批集示范、引导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健全相关农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推广的运行机制,加强新品种及配套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应用,提升示范区农业科技含量。

  10.3 人才队伍保障

  鼓励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到示范区创业,着力将示范区建设成为大学生的创业园。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有关人才队伍建设政策。积极实施农民知识化行动计划,充分利用农广校、农函大、镇文化技术学校等阵地,广泛开展“绿色证书”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能。同时,要通过技术入股、有偿服务等形式,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紧密协作,努力营造吸引、凝聚优秀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者的良好环境,使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集聚各类科技人才的高地。

  10.4 政策制度保障

  示范区所在镇政府要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重点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以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出台配套措施,为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综合区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区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整合资金,加大对现代农业示范区投入,重点扶持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主导优势产业,鼓励发展新型设施农业。积极引导园内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鼓励采用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吸引农民、科技人员和企业参股入股;尤其要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创办加工、技术服务、运销等企业;同时吸引各类科技示范推广项目和农业生产建设项目进入示范区,对园内的科技创新项目要优先申报、立项。

  10.5 体制机制保障

  按照有一套工作班子、有一套科技指导体系、有一套建设标准、有一个实施计划、有一套政策支持体系、有一个考核验收办法的要求,确保示范区建设取得实效。按照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为实施主体,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建立和规范土地流转机制,积极鼓励土地流转,妥善处理与农民间的土地关系,切实保护农民权益。要在落实好各级政府对依法组织成片新流转土地的有关奖励政策的同时,针对不同建设项目与要求,积极探索国家征用、企业承包租赁、农民带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要素的合理配置,最大程度地实现农业经营的规模效益,使综合区发挥其应有的各项功能。同时,积极鼓励区内农户及各类合作组织作为经营主体参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并吸收农户优先就业,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农户各方参与配合,共同促进现代农业示范区持续快速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投入是关键。一是政府引导。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研究制定推进农业示范区发展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切实加大投入,同时要加强项目包装,积极争取财政支持。还要加强项目资金的整合,集中投入,形成规模优势。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是高效农业投入的重要力量。要积极实施“引进来”战略,创新招商方式和手段,通过 “农洽会”、 “农交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农产品境外促销活动等农业招商引资平台,以及各类以特色农业推介为题材的节(会),如 “采摘节”和 “农耕文化节”等,认真设计、包装项目,大力引进“三资”投入农业,发展项目农业,扩大规模,提高水平。三是加大信贷力度。要多渠道、多形式建立农业信用担保制度,鼓励商业性担保机构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逐步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范围,增加贷款额度。四是坚持谁投资、谁收益原则。调动各方面投入的积极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资格局,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10.6 创新体制机制

  一个好的机制体制是决定示范区建设成败的关键。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经营,它是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的新型业态。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示范区要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和完善示范区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创建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制,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新机制,促进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提高规模效益。要创新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股份合作、二次分配等多种形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积极探索资金、技术、产品等要素入股,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农民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互利双赢。要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不断提高组织化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