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观主义者为何常能“梦想成真”

 灤水鍾靈 2013-11-28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6月8日报道】题:乐观主义者为何常常取得胜利——看光明一面的人可以“自我催眠”以战胜挑战(记者罗布·沃)

    心理学家指出,对某件事持积极看法真的有可能令梦想成真。

    仅仅期待好事发生,可以增强隐藏在大脑中的流程,推动你向目标迈进。想像一个幸福的结局,可以在脑海中植入“暗示”,这与催眠师的方式类似。

    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的两名心理学家说:“一旦我们预期会发生特定的结果,我们接下来的思想和行为实际上将有助于实现这一成果。”

    显然,这并不能像变魔术--羊,但研究人员说,暗示的影响力比人们想像的强大得多,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乃至结果。

    如果一个害羞的人期待一杯酒能帮助他在鸡尾酒会上放松,他很可能整晚都会觉得不那么拘束。接触更多的人,参与更多的对话。

    研究人员称,尽管他可能会将一切归功于那杯酒,但发挥主要作用的却是他对酒给他带来感觉的期待。

    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心理学家玛丽安娜·加里和罗伯特·迈克尔与哈佛大学的欧文·基尔希一起研究暗示的影响。

    加里博士说:“我们意识到,与许多人原本以为的相比,暗示的影响更为广泛且往往更令人惊讶。”

    许多研究都表明,刻意的暗示能够影响人们完成任务的方式,更喜欢的产品,甚至包括他们对药物的反应——这被称作安慰剂效应。

    加里说,这其中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反应预期”,也就是我们预期我们在各种情况下会如何反应。这种期待导致自动的反应,这可能会带来我们一直期待的结果。

    加里说,非刻意暗示也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她说:“仅仅观察人或以其他方式令他们感到特别,都可以形成暗示。”

    但是这可能带来麻烦,“因为尽管我们可能会将疗效归功于新的药物或疗法,但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才是实际上发挥影响的主体”。  

    研究小组说,无意的暗示对学术研究有重要的影响。

    加里说:“在科学界,我们需要注意及控制我们与研究对象沟通时造成的暗示。最近的研究表明,心理学一些最有趣的发现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暗示和预期的驱动下得来的。”她说:“例如,科学家了解实验假设是什么,可能会在无意中引导实验对象进入催眠效应,其原因可能与实验本身毫无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