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学生非正式群体

 怡蘭轩 2013-11-29

相对于班级、小组等学校教育中的正式群体,在学生中间还普遍存在着各种以情感成分为主要调节机制而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由于这些非正式群体对学生个体的成长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如何对待学生非正式群体就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具体形成原因和影响是形形色色的。例如由于学习成绩的分化,往往就形成了两种非 正式群体:成绩比较好、上进心较强的学生群体和学习困难的学生群体,前者相互之间很容易形成一种互相帮助、督促的良性竞争氛围,但同时也可能滋生骄傲自满、傲视他人的情绪,而后者则往往处于一种理想和现实的困惑中,容易自责自弃、自我封闭;由于早恋、家庭发生变故等原因,学生心中充满困惑,有许多“悄悄话”渴望交流,这些相同的处境和遭遇也常常使得有着共同语言的学生形成非正式群体,在群体中分享同类人的苦恼和欢乐;如今学生的课余生活日趋丰富,家庭条件也允许学生有更多的爱好,不少学生因在体育、艺术、游戏等方面感到“志同道合”而形成了各类非正式群体;此外,由于籍贯、方言和家庭经济、文化背景等的差异,也会在学生中间形成各种不同的非正式群体。

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是一个客观事实,它既可能给班集体的管理带来一些困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班集体功能的不足,因此教育工作者对此不应该采取不承认的态度无视它的存在,更不能想方设法地变相“取缔”。从个体的主观需要来看,学生的需求千差万别,仅仅依靠班级集体确实很难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于是情趣、需要相近的同龄人就很容易结为同伴,自发地组合在一起。

对待非正式群体,教师的强制命令往往无效,甚至还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学生这时需要的是老师的关心和尊重。而当学生乐于把自己的想法向老师表达时,沟通就成功了一半。去年我接手了高一新班,为了使来自全市各乡镇的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我一开学就在班内组织了各种活动。有的学生适应能力强,很快融入了集体中,而有一部分来自农村的寄宿生特别是女生,因为性格内向,看着别人大大方方地在活动中表演节目,在班会课上各抒己见,而自己就是不敢,在学习上也很不适应,都感到很痛苦,甚至在宿舍里一起抱头痛哭。慢慢地,她们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自卑感,觉得自己就是不如城里孩子,同病相怜使她们相互走近,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同班集体隔开了,几乎不跟其他同学交流。

针对这一情况,我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宿舍,通过聊天的方式,让她们说说初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感受,鼓励她们要在生活上学会相互帮助,相互容忍,因为宿舍就是一个小家。接着我便提醒她们宿舍小家固然重要,班集体是个大家,我们到学校来不仅是学习文化知识,也是学习一种人际交往的能力,所以跟班级内其他同学的交流与沟通也是很有必要的。她们听后就说,其实自己也懂这个道理,只是觉得城里同学见多识广,多才多艺,感到自己处处不如人,怕被人家看不起,所以就自我封闭。我告诉她们自我封闭的想法是多么愚蠢。由于高中与初中的体系和学习方法不同,我建议她们要多向周围同学请教,其他同学的方法也许更好。初步扭转了她们的想法后,行动上我一方面利用各种机会使她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鼓励城里学生与她们加强沟通,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终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提醒了我们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必须了解学生的不同需要,善于发挥每一个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作用和潜力。同时,对于其中可能存在的负面作用,要及时地在其萌芽状态就加以引导。
非正式群体在学生中普遍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