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路 诺尔特大阪】

 胭脂魂 2013-11-30
【天路 诺尔特大阪】#这里是新疆# 哈萨克族是世界上著名的游牧民族之一,仍有部分人保持着原始的生活方式。每年9月,转场的牧民浩浩荡荡地从海拔较高的夏牧场向秋冬牧场迁徙,最后到达400公里以外的越冬地,这种传统的转场生活方式已延续了3000年左右。 http:///TVUCqU

天山网讯(记者巴哈提汗·阿赛提摄影报道)一位诗人曾这样描述转场:

  世上路走得最多的是哈萨克人!

  世上搬家最勤的是哈萨克人!

  哈萨克人的历史就是在转场中谱写!

  哈萨克人的繁荣就是在迁居中诞生!

  阿勒泰新闻网讯:(通讯员巴哈提汗·阿赛提)诺尔特大阪位于富蕴县境内的杜热乡夏牧场,该处是本县草质很好的高山牧场,也是杜热乡阿勒泰哈萨克羊的出名地。多年来,我一直想在诺尔特大阪拍摄转场,但因夏牧场没有任何联络方式,只能亲自跑腿联系。从富蕴县城开车出发到沙依肯布拉克县牧办要费大半天时间,只有在骑马牧人到来时才能问到转场的情况,这样,三年里我出发了三次,但都没有赶到诺尔特大阪。

  2012年8月底的几天时间,我终于实现了愿望。这一天,我到县牧办租了一匹马,第二天一个人一大早骑马出发了。走了一天的路,天快黑时才赶到目的地,住在了牧民马合沙提家里。当晚和马合沙提聊天时,他说:“你来得正好,明天牧民就开始转场了。”吃过晚饭,待睡觉时外面下起了雨,整整下了一个晚上,早晨才停。天亮时,转场的牧民赶着牲畜出发了,但过了不久天又下起了雨,牧民们在倾盆大雨中没地方避雨,此时,孩子的哭声、羊群的叫喊声,还有滑倒的骆驼……混作一团,有些牧人只好支起简易帐篷,只有马合沙提家没有拆毡房。我在毡房里避雨,整理了摄影包,待雨停后出发。

  天气很冷、很潮湿,有些牧民一家人冻得受不了了在路过马合沙提家时进来喝奶茶,之后再上路。

  毡房到处漏雨,穿的衣服、吃的囊、盖得被子全都湿透了,我们不停地架火。热情好客的马合沙提怕我冻着饿着,宰了一只羊来款待我。

  雨变成了雨夹雪,到处是雾蒙蒙的一片,小泉水变成了小河,山坡上到处积着小水坑,像碰倒的破壶水到处流。雨夹雪的天气持续了三天三夜,这是我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天气。牧民们说,夏牧场转秋牧场这个时间段里,天气变幻莫测,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三天后,天渐渐晴了,我背上摄影包,骑上马跟随转场队伍出发了。接近中午时,我们来到了海拔3000米的诺尔特山,这里白雪皑皑、银装素裹。陡峭的山上有一条宽约1米的小道,据了解,这是牧民们历来自己修建的山路。队伍谨慎前行,井然有序。诺尔特大阪北坡坡度大概为60~70度,有44个盘山道,我们只能一个接着一个向前走,让不开路。在陡峭的滑坡路上男人们骑着马、牵着骆驼,女人们抱着摇篮,老人们骑马跟在驼队后面,这就是勇敢的游牧民族哈萨克人。

  我一边牵着马一边拍照。因为后面的驼队就要到了,我边拍驼队边往前走,累得满身大汗,跑的腿脚麻木,呼吸紧张急促……有牧民说:“你这个小伙子真行,第一个拍摄我们艰辛转场的人就是你,以前从来没有人来拍过。”

  诺尔特大阪是目前走路难度最大的盘山道,驼队走的路和牛羊走的路是分开的,即使这样,每年也会发生牧民受伤和牲畜死亡的事情,休息时我听说这次转场有一位牧民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腿。

  哈萨克族是世界上著名的游牧民族之一,他们勇敢强悍、能歌善舞、骑术高超,现仍有部分人保持着原始的生活方式。每年9月,转场的牧民浩浩荡荡地从海拔较高的夏牧场向秋冬牧场迁徙,最后到达400公里以外的越冬地,这种传统的转场生活方式已延续了3000年左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