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常识及技巧点拨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常识 2、学会鉴赏的方法与技巧 3、高考常见题型分析点拨 教学重点: 1、 鉴赏方法与技巧 2、 典型诗歌的赏析 教学设想: 诗歌鉴赏专题的三个教学目标依次体现的是诗歌专题的知识储备、诗歌鉴赏的方法、知识储备和鉴赏方法的具体运用,重点是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解决高考诗歌鉴赏题型,因此三个目标的顺序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定的。具备了诗歌鉴赏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再了解高考诗歌的命题特点,学生才能有的放矢,逐渐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鉴于此,本专题安排三讲:第一讲诗歌鉴赏基本常识,第二讲诗歌鉴赏方法技巧,第二讲高考诗歌赏析点拨。 第一讲,诗歌鉴赏基本常识 教学目标: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常识 1、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2、了解诗歌的题材体裁特征 3、了解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意象 5、了解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1、意象特征 2、语言特征 教学目标的解析: 学习诗歌是继承祖国的文化、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诗歌鉴赏也是历年高考考的必考题型,占7分,较为充分地考查了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本专题将深入浅出讲解一些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诗歌鉴赏专题 诗歌,作为我国文学的最早样式,它源远流长,从最早的《诗经》《楚辞》到汉代乐府民歌,从魏晋五言诗到唐诗宋词,奇花异葩,群星璀璨。徜徉于古诗词的百花园,我们会享受到无穷的情感乐趣,感受到无限的艺术熏陶。 引导学生按诗歌史顺序回忆自己熟悉的诗歌《关雎》《离骚》《孔雀东南飞》《迢迢牵牛星》《归园田居》《将近酒》《雨霖铃》…… 这些诗作,或表达爱情的永恒,或传示离恨的悲愤,或抒写自由与闲适,或抒发雄心与壮志,每首诗歌都是诗人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感情宣泄。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古代诗歌王国。 二、了解诗歌的分类 按表达方式,诗歌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 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 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边塞诗、咏物诗、咏怀诗、咏史诗、赠别诗、悼亡诗、爱情诗等。 按主题,可分为寄情山水、边塞豪情、忧国忧民、即事感怀、咏史怀古、羁旅行愁、离别酬唱、思乡怀人、爱情闺怨等。 三、明确诗歌的表达技巧作用及思想感情的类别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6、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四、掌握诗歌的意象 明确三个概念。物象,指客观存在的景物。意象,是指融入了主观情意的物象。意境,主客观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物象一经作者写入作品,就带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 应记住一些常见的意象: 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6、南浦水边的送边之所。如“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 11、梅花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25桂花表现一种宁静、清远的情境。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6落花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7夕阳表现对年华易老的慨叹。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28桃花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29鸳鸯表现自然界一派生机、和谐宁静的景象。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0西风表现思念与离乡之愁。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李璟《山花子》:“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五、诗歌的语言特征 〖一〗、古诗词的语言特点 诗歌与其他文学体裁最大的样式区别就在于语言特征-------含蓄、凝练、跳跃,这便成了学生赏析的第一个障碍。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诗歌语言的变形分析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一)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冷”,常建《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空”,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中的“老”“肥”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了解词性的改变,有助于我们体会诗意。 (二)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 3、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 4、定语挪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 5、状语后置。“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秋风”、“春风”都不受“动”、“笑”的支配,而是分别表示“在秋风中动”、“在春风中笑”的意思。 其他,苏轼《念奴娇》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笑我多情);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目穷千里);辛弃疾词“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无处觅英雄孙仲谋),“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犹记扬州路上的烽火)毛泽东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学生可以很快重排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北去”; 诗词中特殊词序的出现,是出于声律的要求和修辞的需要。了解词序的改变,有助于我们疏通和领会诗意。 (三)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诗词的省略主要体现为意象的直接组合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 例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 再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诗人摆脱常境,不用“我们两人当年相会”之类的一般说法,却拈出“一杯酒”三字。“一杯酒”,这太常见了!但惟其常见,正可给人以丰富的暗示。故人相见,或谈心,或论文,总是要吃酒的。仅用“一杯酒”,就写出了两人相会的情景。诗人还选了“桃李”、“春风”两个词。这两个词,也很陈熟,但正因为熟,能够把阳春烟景一下子唤到读者面前,用这两个词给“一杯酒”以良辰美景的烘托,就把朋友相会之乐表现出来了。 可以说,鉴赏诗歌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了解诗歌语言的省略特点,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有助与我们提高鉴赏能力。 〖三〗课堂训练 (一)训练目的——注意词性的改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⑴制毒龙。 [注释]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结合全诗赏析时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答案提示: 例一: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喧闹的泉声遇“危石”而哽咽,温暖的日色因树林的幽深而变冷。这“咽”和“冷”充分点明和突出了深山的特点,烘托出幽静、悠远的冷清气氛。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现愿意远离世俗欲念的隐士情怀。(此答案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其妙处) 例二: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因为“咽”用拟人的手法写泉流之声,以动写静,突出禅寺之静,生动而传神地写出泉流过高石时,水声急变,形象而生动;“冷”字不仅写出日色下青松的色调,更突出了香积寺环境的清幽、静谧,这一禅院寂静空灵之感由这一“冷”字表现出来。(此答案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其妙处) (二)训练目的——注意词语的顺序 阅读下文,看作者描绘了怎样的人生画面,并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虞美人·听雨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提示:描绘画面时注意诗中词语的顺序;赏析时,不要面面俱到,围绕一点写即可。例如从内容、形象、线索、语言风格等等方面均可。 答案提示:1、画面: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2、鉴赏 ①从谋篇行文的角度看,这首词是从旧日之我写到今日之我,在时间上为顺叙;但它的写作触发点却是从今日之我想到旧日之我,在时间上是逆推上去的。词中居主要地位的应当是今我,而非旧我。因此,词中的三幅画,是紧密相连的,当我们读到第三幅画时,只会感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这样一个极其单调的画面,正表现出画中人处境的极端孤寂和心境的极端萧索。他在尝遍悲欢离合的滋味,又经历江山易主的巨大变故后,不但埋葬了少年的欢乐,也埋葬了壮年的愁恨,一切皆空,万念俱灰,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虽然感到雨声的无情,而自己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词的结尾,以“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样两句无可奈何的话,总结了他“听雨”的一生。 ②从线索的角度看,这首词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词的上片感怀已逝的岁月,下片是慨叹目前的境况,它按时间顺序,由少年写到壮年,再写到老年,写了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环境、不同生活和不同心情,而以“听雨”作为一条贯串始终的线索。 ③从组材的角度看,作者非常高明。作者的一生是在战乱年代中度过的。这首词正是他的忧患余生的自述。其写作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没有用抽象的叙述来进行概括,而是从自己漫长的一生和曲折的经历中,截取了三幅富有暗示性和象征性的画面,通过它们,形象地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其概括本领是极其高明的。 (三)训练目的——注意意象的组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提示: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六、布置作业运用这次课重点所学知识------诗歌的意象、语言及表达技巧鉴赏下列诗歌 1.比较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二题。(7分)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雨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两位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4分) (2)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喜欢哪一首?请就此诗自选一个角度略作分析,说说自己偏爱其的理由。(3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江楼夕望招客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1)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请赏析颈联的高妙之处。(3分) (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也有人说“夕望”二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提示 : 1、(1)杜诗:①春雨来得及时;②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 周诗:①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②春雨水量可观。 (2)杜诗要点:①直抒胸臆的抒情风格(“好雨知时节”);②借拟人修辞塑造形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③展开想像,寄托情感(“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④虚实结合,富于变化(以时间为线,眼见与想像相结合);⑤言有尽而意无穷(由“红湿”、“花重”联想到滋润万物) 周诗要点:①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全诗不见一个“喜”字);②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耕人”、“花”、|“鸥”几个意象的作用);③结构布局的变化性(先言他物,侧面表现,后见主体,正面突出“春雨”,前后呼应,彼此补充) 2、(1)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诗运用新奇的比喻(视听结合,联想和想象),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宁静清凉的风光。(3分。形式、内容、景物特点各1分) (2)①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月下“夕”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照应了题目中的“招客”。 ②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山川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消暑邀请。 ③说全诗以“夕望”来统领全篇,亦可。(3分。3种答法选其一。结合四联逐一作分析。)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山夜月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2分) (2)有人认为颔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是全诗的神来之笔。请加以赏析。(4分)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3分)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5、诗词鉴赏(共5分,9题2分,10题3分)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宋之问被贬到泷(shuāng)州(今广东罗定),因为不适应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在没有得到皇帝赦令的情况下就擅自逃离泷州。在回故乡的路上,经过汉江,写下这首诗。汉江,指湖北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 1).请分析一二句中“断”与“复”两字的妙用。 2).按照常情,三四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而作者却完全出乎常情地写成“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你认为这样写合情理吗?为什么? 6.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后面问题。(6分) 倦夜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 : 徂,过去. 1)、从抒情方式上讲,前六句是,(1分)最后两句是.(1分)(两空限填四字)“万里干戈里,空悲清夜徂”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2)、诗歌是从哪两个方面体现“倦”的?(2分) 7.诗歌鉴赏(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②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①韦庄(836-910),字端己,长安人,生活年代为唐末五代战乱时期。所作词语言清丽温婉,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②垆:酒店里安放酒缸的土台。 (1)“江南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词加以概括。(2分) (2)“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寄托着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答。(4分) (2)本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答:(1)杜诗:①春雨来得及时;②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 周诗:①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②春雨水量可观。 (2)杜诗要点:①直抒胸臆的抒情风格(“好雨知时节”);②借拟人修辞塑造形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③展开想像,寄托情感(“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④虚实结合,富于变化(以时间为线,眼见与想像相结合);⑤言有尽而意无穷(由“红湿”、“花重”联想到滋润万物) 周诗要点:①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全诗不见一个“喜”字); ②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耕人”、“花”、|“鸥”的作用);③结构布局的变化性(先言他物,侧面表现,后见主体,正面突出“春雨”,前后呼应,彼此补充) 评分标准:本题3分,有观点1分;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且能言之成理,2分。本题不要求考生将两首诗进行比较,只须就某一首在艺术表现方面的个性略作阐释即可。 2、(1)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诗运用新奇的比喻(视听结合,联想和想象),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宁静清凉的风光。(3分。形式、内容、景物特点各1分) (2)①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月下“夕”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照应了题目中的“招客”。 ②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山川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消暑邀请。 ③说全诗以“夕望”来统领全篇,亦可。(3分。3种答法选其一。结合四联逐一作分析。) 3、 (1)首联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以下六句围绕春山“胜事”和“忘归”之情来展开。 (2)①“掬水”句承第二句中的“夜”,“弄花”句承首句的“春”,结构严谨。②写出了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的动人画面。③“掬”字、“弄”字,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意。④前句诉诸于视觉,后者诉诸于听觉,多角度表现春山胜景。 4、 (1) (4分) 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 (4分)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5、 1).“断”写出了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苦闷处境和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1分) 2).合情理。因作者贬居岭外,长期接不到家人音讯,一方面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担心家人遭到不幸。(1分)时间越长越强烈,接近家乡后,这种矛盾心理变得更强烈:既急切地想见到家人,又害怕不祥的猜想被熟人证实。(2分) 2)、 ①自月升到月落,诗人未曾合眼,身倦 ②诗人心事重重,彻夜难眠,心倦 7、(6分)(1)江南景色明丽,生活悠闲,人物美好,游子流连忘返。(一点0.5分,共2分) (2)对江南的留恋与赞美(1分),故乡因战乱而景象凄凉(1分),使人伤心断肠(1分),寄托着有家难归的深沉感喟(1分) 8、(1)作者从胜利者班师凯旋入笔,首说越主破吴,次说战士还家,写出了破吴后越国上下额手称庆的欢乐气氛。此诗用三句写昔,一气直下,极力渲染越王昔的繁盛,末句突然转折写今日之荒凉冷落,昔盛今衰之感极为强烈。抒发了作者对人世盛衰无常的感慨。 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先写昔日越国战胜吴国后的欣喜场面,接着描写了越国眼前的凄凉,通过今昔对比,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第二讲诗歌鉴赏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目标: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1、快速把握诗歌主旨之法 2、快速把握诗歌技巧之法 3、规范答题之法 4、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5、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主旨 2、答题模式归类 教学目标的解析: 上一讲介绍了鉴赏诗歌的基本常识,相信学生对诗歌有了起码的认识,那么鉴赏诗歌时怎样运用这些常识呢,这一讲侧重从鉴赏方法、技巧和答题模式几个方面解决一些鉴赏诗歌的问题。 一、快速把握诗歌主旨之法 (一)联系背景资料 孤桐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⑴,愿斫五弦琴⑵。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抒情诗,然后把握其情感:讽谏唐朝统治者,贪图享乐,当心亡国。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首先,应把握诗中的两个悲剧人物:琵琶女,当年色艺双绝,后来沦落江湖;白居易,当年名满京城,后来谪居江州。从琵琶女、白居易的悲剧,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贾谊、李广、陶潜、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才的悲剧。根据诗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出该诗的主题:奇人数奇(数奇,命运不好)的才子之悲。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请看下面这首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之五)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3.看技法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诗采用的写法,一为用典,“朱雀桥”“乌衣巷”为东晋的繁华之地,“王谢”为东晋权贵豪门。一为借景抒情,“野草花”“夕阳斜”,这些景物让人联想到萧条衰败;旧时的堂前燕,目睹了王谢家族的富贵荣华,现在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从技法入手,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昔盛今衰的王朝悲歌。在这首诗中,诗人很可能就在感叹唐王朝的衰败。 4.看意象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由这些意象可以看出马致远用他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组成了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老马,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 5.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句、诗眼)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从标题中的“秋思”和诗句中的“家书”,即可得知该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二)诗歌技法的快速把握 要牢固、准确地掌握古代诗歌常用的技法。比如,词法,句法,修辞手段,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用典、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对比衬托、虚实相生等。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全国高考试卷)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⑴制毒龙。 [注释]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结合全诗赏析时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例一: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喧闹的泉声遇“危石”而哽咽,温暖的日色因树林的幽深而变冷。这“咽”和“冷”充分点明和突出了深山的特点,烘托出幽静、悠远的冷清气氛。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现愿意远离世俗欲念的隐士情怀。(此答案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其妙处) 例二: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因为“咽”用拟人的手法写泉流之声,以动写静,突出禅寺之静,生动而传神地写出泉流过高石时,水声急变,形象而生动;“冷”字不仅写出日色下青松的色调,更突出了香积寺环境的清幽、静谧,这一禅院寂静空灵之感由这一“冷”字表现出来。(此答案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其妙处) 六、规范答题之法 1.符合题目的要求解答诗歌鉴赏题,一定要符合题目的要求。例析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它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解题的要求是,“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但是,此答案只分析了“咽”,将“冷”置于不顾,又没有结合全诗的意境分析其妙处。这一解答就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2.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 诗歌鉴赏虽说是开放型试题,但也要求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例析: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此题的开口面很小,只要从“折柳”切入作答即可。请看所给的参考答案: “折柳”这首曲子寓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3、按先观点后理由的格式答题 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例析: 秋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一)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4、如果问“为什么这样写”,则必答内容(即原因,可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论世”),还要从结构上回答(即在结构上的作用)。 5、如果题目要你“简析”,则可按2的方式回答。 (二)熟悉并分清古典诗歌的类别(从内容角度划分)。熟悉以后,可以快速推断出诗歌的内容,以及常用什么手法。譬如: 1、写景抒情类。如山水田园诗,这类诗,内容当然是写所见所闻的自然景物,手法常从修辞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查。 2、即事感怀类。如送别、登高等,这类诗,不外乎即景生情,睹物思人,即事有感,譬如惜花、伤春、悲秋等等,手法多样。 3、咏物言志类。如咏物诗,则托物抒情、托物言志(总说),怀才不遇、坚贞不屈、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积极进取、孤傲高洁、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等等(思想内容),象征、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双关、比兴等等(表现手法)。 4、怀古咏史类。这类诗,则怀古伤今、怀古伤己、借古讽今(总说),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思想内容)、用典、联想、对比、衬托、扬抑、讽刺(表现手法)。 5、边塞征战类。这类诗,多着意于绝域风物的描写,以抒写军旅之苦辛、戍卒之离思乡情或表现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英雄气概兼儿女心肠”的创作模式,但也有例外。喜用术语:豪迈、慷慨激昂、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生活凄苦、思乡思亲、报国无门、归家无望、苟且偷安、连年征战、穷兵黩武、悲愤、哀痛、愤懑等等(思想内容),烘托、渲染、对比、双关、讽刺等等(表现手法)。 (三)明了考查诗歌的几个角度:语言分析、形象分析、评价写作技巧和风格、评价思想内容。 (四)读懂诗歌的主要途径:从题目入手、从作者及时代入手(知人论世)、从试题提供的注解入手,然后结合诗歌的类别(见上文)、常见意象的文化内涵进行推断。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附解析答案: 1、此题选择的是比较常见的一首七言绝句——张籍的《秋思》,并且举出了王安石的评价,也算是一种提示。设问指向明确。第一问“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有些考生可能对“细节”有点陌生,实际上就是指后两句“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所体现出的思想活动和行动表现中的“行动”——“又开封”;“析”至少应该解释一下含义。第二问“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问得平常朴实,学生容易回答出来:作者开封,显然是查看这封因时间“匆匆”、托行人捎转的书信中是否有遗漏的内容,以便再补写上,千言万语,惟恐漏掉了一句,从而显示出了作者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深切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寻常的)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2、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好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如果说两个字都好,而且把各自的妙处都体会得比较准确,也应给分。第三联是说红日紧贴尚未退尽的夜色在江面升起,旧年还没过完而江面上已经春意盎然。此联看似写景,而昼夜轮回、季节更替、时光流逝、游人未归的思乡之情已经暗寓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