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日与向往 地质学界精英葛肖虹

 蕙籣留香 2013-12-03

                               科学网—生日与向往  葛肖虹 2013-11-16 22:43

常言“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老年化社会“七十已经不稀了”。

2008年我七十岁生日时,我的学生刘永江、刘俊来、肖文交、赵越、杨振宇、郝天珧、刘志刚、任收麦和北京大学的张进江为我举办了小型的生日聚餐,并为我出版了一本论文集《中国区域构造研究文集》,马文璞老师为文集作序,我的老师王鸿祯院士、杨森楠老师分别为文集题词送字,这是对我极大的鼓励和鞭策。今年十月我七十五岁了,虽然只吃了夫人一碗“长寿面”,静静地度过了生日,这天想起了母亲1991年临终时对我讲的话:“你要有所成就,这些年你跑了全国那么多地方,应该把你的认识写出来留给后人。”让我欣慰的是我和马文璞教授编写的《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终于全稿交付地质出版社,明年3-4月份就可以出版了。

1951-1956年我在汇文中学读书时,参加“劳卫制”体育锻炼,当时提出“要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看来我已经做到了。和地球的演化相比,人生是短暂的,但是为人一世总要为历史留下一点东西。

回顾自己走过的大半生应该是无悔的。1956年我毕业于汇文中学(原北京26中),高中时就参加了“地质学兴趣小组”,并立志做一名地质勘探队员,1956年以第一志愿考入了北京地质学院。这是我人生事业的起点,“兴趣很重要”没有兴趣就不会有事业的欢乐和创造,因此我每次给大学生讲座时都要提到,应该从一入学就要培养自己对地质学浓厚的兴趣。19569月当我走进校门,迎面看到的是巨大的横幅“欢迎你,祖国未来的工业尖兵!”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这是多么豪迈的称呼和责任。正是带着这种使命感,入学后我如饥似渴地学习,在大学五年里,我始终是年级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在回顾我50多年地质生涯的时候,我无法忘怀母校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更忘不了恩师们对我的启迪与教诲。一年级教我们普通地质学的马万钧教授,是他对巴甫林诺夫普通地质学教程的精彩讲授,把我引入了浩瀚无边的地质学殿堂;教我们古生物学的是风趣的杨遵义教授;教我们微体古生物-生态学的是精细严谨的郝诒纯教授;王鸿祯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月精彩的地史学课程;杨森楠教授给我们讲授了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正是在大学期间亲耳聆听了这些大师们精彩的讲学,才使我对地质学,尤其是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致促使我几乎一生都从事了中国区域构造学的教学和研究。承师之志,在我四十余年教学生涯中也是一直用心去教学、教人,以致凡我教过的学生,多少年后他们还都记得住我,其中许多已成为我国地质学界的精英。

正如杨森楠老师为我生日的题词“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对于自己的学术成就应该有自信,因为那是我一步一步跑出来的,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人,在老一辈学术大家们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创新、积累,形成了今天的认识。至于外人的评价,歌颂、赞扬也好,贬斥也好,永远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让历史去做结论吧。

 在我开始步入人生晚年的时候,我还向往什么?该做些什么?这是我近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教材出版后,我唯一想做的事就是讲学,乘我现在精力还充沛,把我几十年的积累教给学生,带出一批中青年教师把《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教学传承下去,为培养综合性的地质人才贡献一些心力。可喜我的愿望得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邓军校长的支持,明年4-5月研究生院将为我安排两个月为硕、博士研究生的名师讲座,我将全力以赴做好这件事情。

  以下把教程的《绪论》和《中国区域构造研究文集》介绍给同行,以求了解大概。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

 

葛肖虹 马文璞 编著

 地质出版社   

 很高兴《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教材即将出版,本教材的编著者葛肖虹教授和马文璞教授都是我国构造地质学界有名望的学者,也是我几十年的同行挚友,他们勤于野外实践,敏锐思考创新,可以说,这本教材是他们毕生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凝练和积累。本教材不仅适用于高等院校地质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也可供从事区域构造、地质调查,以及资源、环境和灾害研究的地质工作者参考。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是研究我国境内岩石圈组成、结构和演化的学科。我国在全球构造中所处的位置特殊,例如,中国大陆长期处在特提斯、环太平洋、古亚洲和冈瓦纳等全球不同巨型构造动力学体系的复合交接部位,我国具有多源区的复合陆块群,新生代崛起的青藏高原及世界最高、最年轻的喜马拉雅山脉,以及大别-苏鲁造山带中的大规模超高压变质带等都是世界罕见的地质形迹,因此,对它们进行深入研究和阐述,不仅可对固体地球科学理论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而且可为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规律,环境、地质灾害研究提供宏观背景认识。

王鸿祯先生曾在马文璞教授1992年编著的《区域构造解析——方法理论和中国板块构造》序中提出:“希望再版时,第三部分(中国区域构造及演化)能够进一步加强,同时也希望前两部分能够增加一些中国的典型例证。”王鸿祯先生的遗愿在本教材中已经实现。本教材共十四章:第一篇区域构造解析的方法学原理共分五章,系统介绍了区域构造解析的方法学原理,特别增加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构造理论的新认识和研究方法的新进展;第二篇中国区域构造共分九章,讲述了我国地台区和造山带的特征,包括它们在中新生代时期的演化,书中选材增加许多新资料、新认识,其中西域地台(板块)是本书的创新特色。葛肖虹教授于1996年就提出了关于西域板块和祁连山构造带的新认识,我对此很赞同;近年来西部区域地质调查的许多新资料进一步印证了这些认识,这也说明一个正确的大地构造思维应该是有前瞻性的。

我衷心祝贺《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的出版,希望教材的出版能够为我国高等地质院校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为提高我国地球科学的研究水平发挥作用。

                                                                                肖序常  2012110 

                       

葛肖虹,男,193810月出生于昆明,祖籍杭州。中共党员,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兼职教授。任教43年,主讲《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长期从事区域构造学的教学与研究,涉足地域遍及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华南地区,均有著述。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十余名。现为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区域地质及成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特聘专家,国土资源部油气中心专家组成员。

 

绪     论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是研究我国境内岩石圈组成、结构和演化的学科。它是对我国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的理论概括,研究我国不同地区和全国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特征及其在地质历史上的演变。不仅因涉及到矿产资源和灾害地质分布与预测的战略性决策,是国土资源调查和国民经济宏观规划的基础内容之一;而且由于我国在全球构造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多源区的复合陆块群、中国大陆长期处在蒙古-鄂霍茨克、特提斯和环太平洋等全球三个巨型构造动力学体系的复合交接部位、新生代崛起的青藏高原以及世界最高和最年青的喜马拉雅山脉、大别-苏鲁造山带中的大规模超高压变质带等都是世界罕见的地质形迹,对它们的深入研究将会对全球固体地球科学理论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本学科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统一到为探寻地球演化趋向所必须的宽阔基础领域中,对于高等院校地质专业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和从事区域地质调查、矿产预测与国民经济宏观规划的地质工作者,这是一门集各类基础地质学科大成的宏观、综合性学科,是为培养综合性研究人才必不可少的课程。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的前身《中国地质学》始见于1920-1926年李四光、葛利普(A.W.Grabau)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以及1934-1935年李四光在英国伦敦各大学的讲学。作为高等院校地质专业高年级课程《中国地质学》1955-1958年在北京地质学院由王鸿祯、张文佑、边兆祥、马杏垣教授开始讲授;长春地质学院由喻德渊教授讲授。1960年始北京地质学院以马杏垣教授为首的区域地质教研室为全院地质类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中国区域地质》课程,并于1963年出版了《中国区域地质》教材。按照地质矿产部教材编审委员会1982年审定的《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学大纲,1985年出版了杨森楠、杨巍然主编的高等学校教材《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1992年出版了马文璞编著的普通高等教育地质矿产类规划教材《区域构造解析——方法理论和中国板块构造》,本教材《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是上述教材的再版和改编。

地球科学是人类在利用矿产资源、避让自然灾害和适应生存环境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早在公元前7,000-6,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先民们就知道用陶土焙烧器皿。以后经青铜时期进入文明社会再到工业化时代,所用资源也从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扩大到煤和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采。人类繁衍,人口密度增大并扩散到全球各地,使对地震、洪泛、火山喷发及山体滑坡等各种自然灾害的防治和预测成为现实课题。二十世纪后半叶全球工业化的普及和加速发展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更大需求、废弃物排放和污染急遽增加,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压力。改善生态环境、保持人和自然界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地球科学第三方面的任务。

构造地质和大地构造学(structural geology and tectonics, SG&T)是地球科学中带有上层建筑性质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岩石圈的组构和导致地壳及其表层变化的各种动力地质过程,从地震破裂、海水进退、造山作用一直到洋、陆转换,大陆和大洋成因、地壳演化规律及其发展趋势,是地学工作者世代传承、持续攻关的永恒课题。由于岩石圈组成和地质作用的不均一,世界上没有两个地方的地质情况完全相同,每一地区都有自己的组构、演化和资源特色。大洋生命周期的威尔逊旋回、大陆山系的生成以及克拉通化作用等理论都是在全球区域地质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它们也是上世纪前半叶比较大地构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地质学的发展和其他科学一样受社会总体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从1669年斯坦诺(Steno)提出地层叠置律到上世纪初现代地质学前期阶段的两百多年中,人们主要通过所能接触到的地表露头,根据其中所含的化石和地层接触关系确定它们的相对时代;根据沉积型相恢复当时的自然环境和海陆变迁历史;根据地层厚度和沉积间断角度不整合等接触关系及其侧向变化和对比,分别恢复地史期间发生过的下沉和上升运动。这样的研究方法所能反映的主要是地壳运动的垂向分量,因此19-20世纪中叶根据这些实践概括出来的地槽-地台学说的主流学派自然强调地壳的垂向运动并倾向于海、陆固定观点;而以阿尔卑斯山为研究对象的奥地利维也纳学派,如休斯(E. Suess1893)、魏格纳1912则很早就提出了水平运动和大陆漂移说的观点。当时全球交通不便和缺乏国际学术交流更助长了不同观点和学派的出现。

二次大战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展的全球性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以及国际地球物理年、上地幔计划等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把研究范围扩大到了占全球面积70的大洋。精密磁力仪的发明和洋底热流、古地磁测量等新技术的投入促进了全球洋中脊裂谷系及洋底磁异常条带的发现。古地磁研究得出的各大陆磁极移轨迹的对比,证实各大陆之间存在过大规模的水平运动。由地震、火山活动表现出来的洋中脊和大陆边缘岛弧、海沟消减带等相互连通的构造活动带把全球岩石圈分隔成数量有限的块体等认识最终导致板块构造理论提出,把一度被否定的魏格纳大陆漂移说在新的高度上重现,使人们的地球观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地震测深技术揭开了大陆研究的新篇章,人们的研究视野扩大到了整个地壳范围。1979年美国COCORP课题组在阿帕拉契亚造山带内识别出6-15km厚、位移距离超过260km的构造推覆体,把前寒武纪变质基底连同部分洋壳碎片从北美东侧大陆边缘向西北推掩到美国东部原地的大陆架浅海沉积层系上面。八十年代在科迪勒拉造山带东部发现的变质核杂岩证明地壳伸展时形成的缓倾拆离正断层可以在200万年内位移40km以上,使断层下盘的中、下地壳片麻岩系折返到地表。另一方面洋底火山等岩浆活动产物又是直接从地壳底部添加的。因此在经历过不止一次威尔逊旋回:大陆伸展成洋、洋壳俯冲成陆的造山带中,地壳已高度构造混杂。八十年代前苏联科拉半岛大陆超深钻的实施最终使大陆型地壳由硅铝、硅镁层组成的二元结构的传统观念为动态演化的构造成层概念所取代。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进展是认识到洋、陆壳的组成和历史根本不同,洋壳厚度小,年龄不超过两亿年,只遭受单一构造体制作用。地球90%以上的历史是记录在遭受复式构造作用、由不同组分和强度构造层组成的三明治式大陆型地壳中。莫尔纳(P. Molnar, 1988)根据大陆内部的弥散性变形和广泛的地震活动,提出上世纪60年代建立的刚性板块构造理论不适用于大陆构造。1997年美国彭罗斯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指出:和洋壳不同,并不是所有的陆壳都表现出同样的构造习性或遵循相同的构造演化进程;大陆的一些部分似乎未经触动,而另一些部分已遭受透入性的变形,因此是否存在不同类型的陆壳对应力作出不同的响应?於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大陆动力学就成为地球科学家关注的前沿课题。

随着全球数字地震台网的建立和资料积累,1984年泽翁斯基(Dziewonski)发表了第一幅全球三维地震层析图象,指出板块构造的影响深度只到200km左右,向下洋中脊系不再保持连续,但由高速异常表现出来的大陆性状可深达约400km,即大陆是有根的。康迪(Kent C. Condie, 2001)在他《地幔柱及其在地球历史中的记录》专著中总结了幔柱在地球和类地行星上的表现并论述了超级幔柱事件对超大陆旋回和地壳幕式生长的可能含意。这些成果标志着人们的研究范围已经扩大到了整个地球。

目前壳-幔、岩石圈和软流圈以及地球各圈层之间作为开放边界,彼此进行着活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认识已被广泛接受。挤压造山带地壳增厚诱发的重力失稳引起了拆沉或去根作用,岩石圈地幔可能连同下地壳从根部拆离进入软流圈地幔。而后者的上涌则造成大量幔源岩浆底侵,改造了原有的地壳组构并使之垂向增生。壳、幔及岩石圈和软流圈的相互作用及其演化过程的研究正成为现今地球动力学理论框架的核心。地球各圈层物质、能量交换对环境、资源和灾害影响的研究已经提上日程。大陆动力学在岩石圈研究领域已经构筑起令人瞩目的知识体系,人们正在把浅部构造活动和深部的物理过程联系起来,把地质作用解析成统一的具体物理和化学进程。高温高压实验室技术和数值模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使构造研究日趋定量化。在2003年发表的美国构造白皮书中强调了打破学科之间的人为界线、强调了多学科研究的理念,“因为地壳变形并不遵循这些界线”;提出大地构造是在最广泛的时、空框架内应用每一种研究地质记录的学科。大陆演化问题正把各不同分支学科,如地幔动力学、经济地质、古气候和地表地球化学旋回等结合起来并联成一体。因此作为以野外为基础、从观察入手的科学,区域地质和大地构造学也应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统一到为探寻地球演化趋向基本问题所必须的宽阔基础领域中。“高科技世界与日俱增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善于综合和协调复杂、有时甚至是矛盾的信息,把它们变成对动态体系的连贯了解”;“我们预期下一代大学生将面对空前的机遇并需要从事前所未有的跨越学科界限的工作”(美国构造白皮书 2003)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人类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包括地学在内的文化、科技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Joseph Needham)在七卷本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1975)中说‘中国在三世纪到十三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17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工业革命兴起,我国在封建皇朝统治下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而逐渐落后,跌入了长达两百多年的民族屈辱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现代地质最早是由来中国旅行考查的国外学者引入的。自18621912年,来中国考查的德、美、俄、奥、英、法等国学者达数十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德国的李希霍芬(F.Von Richthofen, 1868-1872)和美国的维理士(B.Willis, 1903-1904)。李希霍芬的工作地区遍及华北和东北,他建立了概略性的区域地层层序和构造轮廓,18771907年出版了五卷本《中国》,其中凝聚了他对“中亚人与环境”的贡献,并首次提出黄土的风成成因。维理士的研究成果则初步奠定了中国东部地质工作的基础,19071911年出版了三册《中国之研究》。此外还可提到俄国的奥布鲁契夫(V.A.Obrutchev)、匈牙利人洛采(L.V.Loczy)、瑞典斯文赫定(A.Sven Hedin)、法国勒克莱(Leolere)、日本的小藤文次郎(SKoto)和矢部长克(H.Yabe)等人1875-1901在我国东北和西北的考察。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翌年南京临时政府在实业部矿务司下设立地质科,标志着我国地质事业的真正开始。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这三位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创办了地质研究所(1913-1916),自己培育地质人才,当时的北京西山地质培训班一开始仅21人,其中叶良辅、谢家荣、王竹泉、李捷、谭锡畴等后来都成为我国最早的著名地质学家,他们开展矿产调查和地质填图工作,并出版了各种专报。其中1922年在瑞典安德生(J.Anderson)协助下创办的《中国古生物誌》短时期内即饮誉中外。1920年李四光和美国葛利普(A.W.Grabau)同时到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大大加强了地学教育。李四光1926在《中国地质学会志》和1929在英国《地质学杂志》上发表的有关东亚和全球构造的文章可能是第三世界地质学者涉及全球问题的第一人。翁文灏1926年在第三届泛太平洋科学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东部的地壳运动》,首次提出我国东部侏罗、白垩纪时有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并命名为燕山运动,在国际地质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葛利普来华后汲取中国地质界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两卷本《中国地质史》(1922-1928),实质上是对亚洲地质史的总结。

抗日战争年代地质工作相对局限于西南和西部大后方,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但是在地质学人的艰苦努力下,研究工作还是取得了显著成果。李四光在英国出版的《中国地质》(1939)既奠定了地质力学的基础,又包含大量地层和区域构造资料。黄汲清的《中国主要构造单位》(1945)是运用当时先进的槽-台理论对中国构造所作的全面分析,他创立多旋回构造理论并成为我国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奠基人。这一阶段后期在黄汲清的领导下,还编制和重编了基本覆盖我国东部的141100万分之一地质图和11300万分之一中国地质图。但截至1949年,全国从事地质工作的只不过才约300人。当时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和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属下和北大、清华等院校的这300人中,聚集了世界著名的地质、古生物学者等一批地质学界的精英,他们和当时国际地质学界的主流联系非常密切,当时我国出版的学术刊物如《中国地质学会志》、《地质论评》、《中央地质调查所地质专报》(英文版,即《地质学报》的前身)、《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丛刊》、《中国古生物誌》都是享誉世界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学术刊物。

新中国成立后因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地质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建立健全了各级地质机构,培养了大批地质人才,迅速壮大地质队伍,把地质工作纳入了国家计划的轨道。五十年代初在高等院校调整的基础上新建立了北京、长春和成都三所全国性地质学院和相应的中等地质专业学校。大批苏联地质专家的进入带来了新的观点和找矿、勘探方法。学术思想的活跃表现在除李四光的地质力学和黄汲清的多旋回构造理论外,六十年代还出现了张文佑的断块构造、陈国达的地洼说和张伯声的波浪镶嵌说等多种构造学说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全国范围的系统区域地质调查和各种比例尺专业图件的编制和出版为深入研究和理论概括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基础资料。上世纪六十年代全盛时期全国从事地质工作的已超过百万人。但是由于受当时我国政治形势的影响,我们和国际地质学界的主流联系较少,十年文革动乱期间更完全隔绝。以致六十年代末出现的以板块构造学说为标志的全球地学革命的成果五年以后才被引入国内,重新拉大了我们和西方地学界之间已经缩小的差距。

从尹赞勋(1972)和李春昱(1975)系统介绍板块构造学说,到八十年代初这个新全球构造理论获得中国地质学界普遍接受,常承发等按照新的思路对青藏高原地质进行了研究,李春昱主持编制了《亚洲构造图》,这是最早对全亚洲的板块构造分析。黄汲清和张文佑等都注意将自己的构造理论同板块构造结合起来。这一时期的重要著述有《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1980,黄汲清指导,任纪舜、姜春发等)、《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图》(1983,张文佑等)、《中国古地理图集》(1985,王鸿祯等)、《中国地质学》(1986,杨遵仪、程裕淇、王鸿祯)、《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1987,马杏垣等)、《中国变质地质图》(1986,董申葆等)、《中国区域地质概论》(1994,程裕淇等)、《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1999,任纪舜等)、《中国地球物理图集》(1996,袁学诚等) 以及《中国地质学》李四光原著扩编版(1999,孙殿卿等)等。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全国已完成14条地学断面(GGT)和大量深反射地震剖面。国际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中国学者在国外地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著稳步增加,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期。

在新的形势下,对中国地球科学事业来说,重人才,重基础,重野外实践仍应是不变的原则,加强基础地质理论的教学和研究仍是关乎全局与未来的一件大事,重视野外实践在当前更具有现实意义。地球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及新发现和新认识的大量涌现使本书作者感到及时更新区域大地构造学教材的必要。各省、自治区地质志及20年后新一轮地质志的编写、全国范围各种比例尺专业图件以及根据我国地质实际概括出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理论专著的出版为本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基础。我们在本书第一篇区域构造解析的方法学原理中,努力从现代理论角度重新归纳经典的地壳运动分析方法,介绍板块构造理论和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以来大陆动力学在这些方面的进展和新认;第二篇中国区域构造部分则是以活动论的历史构造观统领全篇,用改进了的新观点对更加完善的实际资料尝试作出再解释、再认识。书中的资料为宏观思考与理论认识服务,读者参阅时应着重后者。书中所使用的术语都是通用的,包括对传统概念的继承,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以后不再集中介绍。读者在参阅时最好同时参照地形图,以了解文字叙述的空间方位和几何关系。每一章后面同时列出必要的补充读物和全书最后的参考文献以供读者对相关内容作进一步的追踪。

补 充 读 物

1.       任纪舜、姜春发、张正坤、秦德余(黄汲清指导),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简要说明) 1980    科学出版社

2.       都城秋穗等,造山运动  1986 ,科学出版社

3.       袁学诚主编,中国地球物理图集  1996    地质出版社

4.       许杰名誉主编、孙殿卿主编,中国地质学(李四光原著扩编版),1999 ,地质出版社

5.       任纪舜郝杰等,回顾与展望:中国大地构造学,地质论评,2002 48(2): 113-124

6.       杨巍然,五十年来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发展 2010  

7.       马宗晋杜品仁洪汉净,地球构造与动力学 2003 ,广东科技出版社

8.    丘元禧,地质力学与板块构造学 2006 ,地质出版社

9.       王鸿祯,中国地质学发展简史(王鸿祯文集),2005 431-436 ,科学出版社

10.  Condie, K.C  2001  Mantle plumes and their record in Earth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06pp.

11.  Deng, J.F., Mo, X.X., Zhao, H.L et al  2004  A new model for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Chinese lithosphere: ‘continental roots-plume tectonics’.  Earth-Science Reviews 65:223-275

12.  Drake,C.L & Maxwell,J.C  1981  Geodynamics Where are we and what lies ahead?  Science 213:15-22

13.  Dziewonski,A.M. & Anderson,D. L.  1984  Seismic Tomography of the Earth’s interior.  American Scientist 72: 483-494

14.  John F. Dewey  2001  Plate tectonics and Geology 1965 to today.  In Plate Tectonics.  Westwiew: 227-242

15.  Molnar,P.  2001  Plate tectonics and Continental tectonics.  同上: 288-328

16.  Marshak.S et al  1999  The tectonics of continental interiors.  Tectonophysics 305: vii-x

17.  New departures in structural geology and tectonics.  2003  White Paper by Tectonic Program, Earth Sciences Division and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GEO/EAR) 61pp.

18.  Peter Bird 2003  An updated digital model of plate boundaries.  Geochem. Geophy. Geosystems. 4(3): 1-52

19.  Song,X. & Richards,P.G 1996  Seismological evidence for differential rotation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 Nature382:221-224

  

 

 

                         

热烈祝贺本文集的出版。

  葛肖虹同志热爱地质事业,自1961年以优异成绩从北京地质学院石油地质专业毕业以来,一直承担中国区域构造教学,从在峰峰煤矿和太行山、燕辽、内蒙古、北山等地区带领水文工程兵、大学生进行水文和地震地质填图开始,七十年代转入区域构造地质学领域的研究,先后参加了攀西裂谷、川西盐源及宁镇山脉推覆构造等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以及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GGT)等重大项目,足迹遍及华南和北方大部分地区。九十年代以来主持的有关柴达木盆地及阿尔金断裂带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对西域克拉通的存在、阿尔金断裂的活动历史和左行滑移距离、古祁连山构造带的西延、以及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对我国现代构造地貌生成的意义等都获得重要的新认识。可以认为,我国地质学研究的新进展以及认识的深入,就是通过像葛肖虹这样众多身体力行、锐意进取的地质工作者的努力而取得的。进入本世纪以来他的活动范围更进入国际领域,先后和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等单位合作;应邀参加在旧金山、香港举办的第二、三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讨论会(20002001);以及应邀到台湾成功大学、台湾大学、中央大学、台湾中央地质调查所等单位讲学等。迄今在国际和国内学术刊物上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可以说这四十余年不算长的历史已成功勾画出充实而有益的人生。

  我和肖虹同志认识已近三十年,曾长期在中国区域构造课程指导委员会中共事。他为人热情,思想活跃,乐于助人。出野外总是跑在前头,对遇到的地质现象和问题坦率地进行讨论。所有这些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孙枢和安芷生院士等早在2001年就提出,地球是人类居住、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地球科学是人类认识、利用、改造和保护我们生存环境——地球的基础科学。二十世纪地球科学及其各分支学科的成就不仅在维持足够资源供给、减轻自然灾害、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而且日益关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对生存环境的影响。例如最近700万年黄土高原粉尘通量记录的内陆干燥度变化曲线表明,青藏高原的隆升是我国内陆干旱化的原因。而近数十年来人类的强烈活动和全球变暖趋势更加剧了我国西北部干旱化的程度,引发了尘暴和其他灾害事件频繁发生。本文集中葛肖虹撰写的《中国西部治理沙漠化的战略思考与建议》就是这样一篇跨学科的好论文,其中提到在中国西部修建高山水库的建议极具战略远见。因此建议大幅度拓宽学科范围,加强跨学科性质交流,增强信息科学等高科技的分量,拟订学科交叉的大型科研计划,以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把教学和科研队伍结合起来,促进地球科学的发展。

  多数地质学家认为今年在四川发生的造成重大灾害的汶川8.0级强震是继2004,12,26苏门答腊-安达曼和2005,3,28尼亚斯-谢默卢引发毁灭性海啸、造成超过25万人死亡或失踪的9级地震(Richard W. Briggs et al 2006),以及2005,10,8发生在巴基斯坦北部喜马拉雅西构造结的7.6级地震(Geoff Brumfiel 2006)之后的又一次构造地震,它们都是印度板块向北楔入亚欧板块、引发青藏高原隆升而产生的构造地震。汶川地震发生以来,葛肖虹在科学网上已发表了多篇相关论述,目前地震预测已成为全社会关切和亟待解决的地质科学课题,类似的问题还可以举出很多,中国区域构造研究应该为解决上述课题做出自己的贡献,让我们大家都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吧。

                                                    马文璞 2008.9.2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465-742347.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