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甘肃书法:敦煌汉简出土这百年

 德正文献 2013-12-03

历史上的甘肃书法:敦煌汉简出土这百年

来源: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发布时间:2013-11-7 9:23:35

  东汉《仪礼简》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

  汉朝在屯兵戍边过程中,沿汉长城线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关塞亭障和烽燧,形成一条绵延万里的侯望系统,《汉书·赵充国传》描述:“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有吏卒数千人。”汉简就是这一历史时期的遗物,它们中绝大多数出自烽燧、亭障。20世纪初,沉睡了两千多年的敦煌汉简重见天日,在中国书法界引起巨大震动,被学界形容为“书坛的原子弹爆炸”。

  现知纪年最早的汉简是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的,最近的纪年简为前凉时期建兴十八年(公元341年)的,前后延续了400余年。简牍主要内容有诏书律令、司法文书、例行公文及吏卒名籍、出入关登记等各式簿籍,还有买卖契约、往来书信等,事无巨细,包罗万象,是汉代边塞政治、军事和日常生活的真实记录。

  1907年3月27日,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玉门关附近一座汉代长城烽燧周围翻出来的是一块长10英寸、宽1英寸的木牍,上面整齐地书写着5栏汉字,随行的蒋师爷很快认出这是九九算术表的一部分。在随后的发掘中,他们又获得了大批简牍,其中一枚写有“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的纪年简,证明这是汉光武帝时期的木简。

  1930年,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深入到甘肃和内蒙古交界的汉代居延地区考察,瑞典人贝格曼带领一个小分队在居延汉代烽燧线上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总数达11000多枚汉简,史称“居延汉简”。

  1944年,西北科学考察团的夏鼐、阎文儒教授在敦煌西北的小方盘城附近再次发现了汉简,其中一枚汉简写有“酒泉玉门都尉”,两位专家据此推断小方盘城即闻名遐迩的汉代玉门关。此后,人们将疏勒河下游汉长城沿线的汉代简牍通称为“敦煌汉简”。

  1957年至1959年,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相继出土汉简隶书精品《王杖诏令册》和《仪礼简》。武威《仪礼简》是目前所见最古老的一部包含9篇《仪礼》的手写本经书,它不是散乱的简牍,而是极为罕见的完整书册。字体已摆脱了篆书框架,笔势流畅,工整秀丽,是成熟汉隶的典范作品,被当今书法家奉为珍宝。

  1973年至1974年,甘肃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居延甲渠侯官、金塔县肩水金关等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出土汉简20000余枚,又称“居延新简”。

  1979年,敦煌文物工作者在敦煌玉门关西的马圈湾发现了斯坦因当年遗漏的一座烽燧,又出土了1217枚汉简。

  1987年,敦煌市博物馆在安敦公路甜水井道班东南处的三危山麓下发现了汉代敦煌郡效谷县的悬泉置遗址。199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发掘汉代简牍23000枚,这是历年汉简发掘中数量最大的一次。

  1998年,敦煌市博物馆在维修玉门关遗址时又出土汉简250多枚。

  2009年3月,敦煌市博物馆在马圈湾以南的湾窑墩烽燧发掘出一枚迄今为止尺寸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代封检。这支封检上的书法墨迹如新,字体已经接近楷书了。

  到目前为止,在甘肃发掘的秦汉简牍数量已达65000多枚,占全国出土简牍总量的5/6。被学术界称为20世纪中国四大考古发现的敦煌和居延简牍、殷墟甲骨文、敦煌藏经洞文书、故宫明清档案,敦煌就占据了半壁江山。掩埋在漫漫沙海中的木简,历经两千年而不朽,得益于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敦煌地区平均年降雨量只有39毫米,而蒸发量却接近3000毫米,这无意中成全了数以万计的汉代书法原作。

  敦煌汉简的研究意义非常广泛,它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交通、历史、民族、文化等各个方面,比很多古书记载的还要更细致。汉简的书写年代,正好处在中国古文字向今文字急剧转变的关键时期,它完整地揭示了汉字从古隶向章草衍变的全过程,弥补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段空白,并直接影响了20世纪以来的中国书法创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