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都中轴线的文化遗产价值
北京中轴线
钟鼓楼夜色
永定门
(一)古长安、元大都是两个标识
在世界城市建设史中,中国的皇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在中国的皇都中,隋代大兴(唐代长安)和元代大都则是两个标识。这是因为,它们都是按照既定的规划理念平地建造,没有受到前代遗存的制约;更重要的是,它们都是在国家经历了长期分裂以后,重新统一的时候建造的,是国家大一统的历史标识。
中国自西晋末年(371)分裂为十六国和南北朝,至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历时二百余年。隋开皇二年(582)舍弃了汉长安废城另建新都大兴,唐代继续建造,更名长安。325年后,国家又一次分裂,长安随之荒废。中间经过宋、辽、金、夏及大理、吐蕃等政权割据,历时三百五十余年。至忽必烈称帝,形成全国统一的局面,于是舍弃了金中都旧城,于至元四年(1267)另建新都大都,明、清皇都北京则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延续发展。直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的核心功能区也没有离开元大都。隋、元两朝大一统,催生出两座大都城;两朝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两都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它们都是政治的产物。
隋大兴——唐长安面积约84.1平方公里,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长约8.6公里;元大都——明、清北京面积约62.5平方公里,中轴线由外城南门永定门至钟楼,长约7.8公里。但长安已经湮没于地下,遗留到现在的全世界古都中,元大都——明、清北京仍然是规模最大、格局最整齐、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
(二)中轴线是北京城最主要特征
北京城最主要的特征是一条南北中轴线,也是它最主要的价值,这一点已经是国际上城市规划和历史文化学界的共识。北京市委、市政府已决定将古都中轴线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并积极进行申遗的准备工作,但是在论证的过程中,却遇到了认识上的瓶颈。文物界的主流认识是,申遗的对象必须是实物遗存,而且这些实物必须是原有之物,具有“真实性”。所谓“中轴线”就是在这条线上面的历史遗存,(对“线”两侧的深度尚有不同认识),也就是说,明、清北京中轴线就是在这条线上的明、清古建筑。按照这个定位,现在的故宫、天坛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没有必要重复申请;再按照“真实性”的标准,复建的永定门、正阳桥牌楼和准备复建的正阳桥、地安门内雁翅楼,以及已经完成修复的正阳门外大街和地安门外大街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建筑都不能算是文化遗产。中轴线上的“明、清古建筑”只剩下正阳门和箭楼、鼓楼和钟楼、景山几处“孤岛”,显然把它们作为“中轴线”申遗,很难得到国际认同。
为了增加中轴线古建筑的分量,文物界主流又提出了“拓宽”的意见,把东西两侧的古建筑、古街区“打包入线”,如先农坛的古建筑、太庙和社稷坛、北海和中南海,以及前门外两侧的大栅栏和鲜鱼口、钟鼓楼周边及什刹海等历史文化街区都打包到“中轴线”内。且不说这种拓宽究竟有多少逻辑上的必然,仅就北京市总体规划来说,永定门内大街两侧大都是现代公建用地,而且多数项目已经落实,天安门前已经形成了现代纪念建筑群,地安门外大街都是仿古的商铺,作为要求具有文物“真实性”的中轴线,也很难自圆其说。
(三)无形手段、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
其实,上面说的这个瓶颈,是由于我们自己认识上的不足套在自己脖颈上的绳索,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要自己解放自己。
我们必须坚持,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是它所承载的文化,脱离了文化只盯着古建筑,而且是人为设定的某个时期、某种状态的古建筑,论来论去终究是隔靴搔痒,难免皮相之见。我国文物界与世界接轨开始于接受了1964年发布的《威尼斯宪章》。这是一部由西方建筑师和古建筑修复工程师讨论拟定的行业规范,涉及的对象主要是西方砖石结构古建筑,它的核心内容就是在保护修缮古迹时必须保存其实体的真实。《威尼斯宪章》毋宁说是一个修缮古迹的技术准则,没有涉及保护修缮的目的是保存史迹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信息这样根本的理念,实际上是一个去文化的准则。
1994年,由日本政府会同几个遗产保护组织在奈良召开了一次关于古迹保护的国际会议,形成了一个重点阐述古迹真实性的《奈良真实性文件》,它和《威尼斯宪章》一样,都是古迹保护业界的共识,也得到国际组织的认可。《文件》表示它是《威尼斯宪章》的延伸,但从其内容来看,却更多的是突破。首先,它指出对古迹真实性的判断要尊重不同社会文化体系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也就是说,古迹的真实性首先是文化的真实性,对这种文化的真实性各个国家和民族有各自的判断标准,不能用一把标尺去衡量所有国家和民族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其次,更重要的是,这些不同国家和民族遗产中所体现的真实性,可以是用有形的,也可以是用无形的手段表现为不同的形式,这就大大拓展了文化遗产的范围,在“老三样”(文物建筑、建筑群、遗址)以外,出现了诸如文化线路、工业遗产、名人故居、优秀近现代建筑等新品种,北京古都中轴线就应当属于以无形的手段表现出来的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
(四)“线”承载中国都城规划根本理念
北京古都中轴线申报的是这条“线”。它的价值就在于这条延续了745年(至2012年)“线”上承载的国家首都城市规划的根本理念。“线”是无形的概念,又是无形的手段,在这条“线”上承载了全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疆域统一的理念。元末著作《析津志》记载,“世皇(忽必烈)建都之时问于刘太保秉忠,定大内方向,秉忠以丽正门外第三桥南一树为向以对,上制可。”这个第三桥是位于金中都北护城河东延闸河上的一座桥,大树的位置大约在今天毛主席纪念堂中心,由它为基点定出大都的中轴线。中国自古用“社”代表疆域,《说文》:“社,地主也。”社主是一株大树,《论语·八佾》说:“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国都以社主定位,体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一统理念。中轴线是一条国土线。
第二,天人合一的理念。中轴线是以天球的北极定位,即以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定位,称为正北(南),它和地球的南北地磁极相连的磁北(南)或真北(南)线有一个南偏东(或北偏西)2°13′的夹角。《尔雅》释“天”说:“北极谓之北辰”,注:“北极,天之中,以正四时。”《尚书·大传》说:“北方者,万物之方。”古人又把北极与北斗纳入同一概念,称为天枢、紫宫,象征人间帝王的宫殿,即权力运作的中心。天球轴线永恒不变,对应的自然界天时万物和人世间社会构架永恒不变,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中轴线是一条永恒线。
第三,政令通达的理念。《说文》说:“中,上下通也”;《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象征中央政令直达基层,这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根本措施,全国最重要的政治、礼仪设施都布置在这条线上。中轴线是一条政治线。
第四,平正和顺的理念。《易·蒙》卦说:“以亨行时中也”,释文:“中,和也”;《国语·晋语》注:“中,平也”;《淮南子·主术训》说:“是以中立”,注:“中,正。”中国传统的伦理行为,植根于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构架之中,大至氏族、皇族,小至家族,处理族群之中和它们之间的行为标准就是和顺、和谐、和睦,最终归纳为不偏不倚的中道。中轴线是一条伦理线。
第五,至美至善的理念。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是美善合一,强调审美的伦理功能,艺术的社会功能。“中”是伦理标准,也是审美标准。《易·坤》卦说:“黄裳元吉,美在中也”;《诗·关雎》序说:“情动于中”,审美效应离不开中、和。中轴线是一条审美线。
第六,循序发展的理念。天道之中是永恒的,但天道的运行又是循序发展的。儒学的开蒙之篇《礼记·大学》说:“诚于中,形于外”,引《诗》说:“周虽旧邦,其命为新”,又引汤之《盘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王朝、国家是永恒不变的,但运行的体制是发展变化的;都城的中轴线是不可移动的,但中轴线上的建筑、风貌则是不断变化的。中轴线是一条发展线。
北京古都中轴线的变迁也印证了发展变化的事实,留下了“日新”的印记。元大都中轴线长3.9公里,明永乐北京4.75公里,嘉靖时7.8公里;永定门、天安门由明初至清末多次改建;天坛、先农坛墙外形成了平民集市;正阳门外大街经历了五次大更新;天安门前从明代对称的官署排列到民国时几度改造,终于成为新中国首都的政治纪念地;地安门内的雁翅楼,在上世纪50年代改造成多层大屋顶楼房,成为新的地标建筑……凡此种种,生动地显示出“日新”的理念。世界上各大古都几乎都经历过几次更新,但保持在一条中轴线上的更新却只有中国的北京。
根据以上的认识,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北京古都中轴线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承载民族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典范,它当之无愧地应当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尽管可能还要经过一段艰难的话语历程。 北京日报 王世仁
|
|
来自: 周易风水图书馆 > 《中国城市风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