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物耳朵的作用

 T骨牛排 2013-12-06

动物耳朵的形状和位置各不相同。水母的伞形边缘长着像耳朵似的感受球,当风暴来临时会产生一种次声波,水母靠这种感受球即可听到,于是逃之夭夭。苍蝇的听觉器官长在翅膀基部的后面;蝈蝈和蟋蟀的耳朵长在前足的小腿节上;而蝉的耳朵却长在肚子下面 。鱼只有内耳,藏在头骨里面。鱼的侧线也有听觉作用,是鱼类的特殊听觉器官。两栖类的青蛙,耳朵已经分化成鼓膜、中耳、内耳等,因此听觉较为灵敏。蛇的耳朵和鱼类相似,只有听骨和内耳,所以蛇不能听到空气传播的声音,只能听到地面振动的声音,打草惊蛇就是这个道理。
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耳廓,使其能分别接收通过空气、地面或水里等传来的声波。耳廓的状态也反映哺乳动物的身体状况,健康者不仅耳朵直立,而且经常来回摆动,生病或体弱时则耳朵耷拉,很少摆动。猫的耳朵很灵敏,当它打盹时,总爱把耳朵贴在前肢下方的地面,更易接受地面传来的声音,一旦有老鼠走动,它就会立即惊醒。夜蛾依靠胸腹间的一种奇妙耳朵”——鼓膜器,能在 30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并且迅速作出判断而从容逃走。

松鼠的耳廓有保护眼睛的作用,当它在树上奔跑时往往用耳朵罩在它那突出的眼睛上方,从而避免了树枝对眼晴的伤害。在非洲沙漠中的大耳狐,耳朵竟占了身驱的绝大部分;美洲的皮兔耳朵也是如此。这种大耳朵是出色的辐射器,不但可以遮挡阳光,而且在大耳朵的后上方,形成了一个扇形辐射弧面,能将热辐射出去,从而使头部周围温度较低。   

由于耳朵皮肤薄,血管丰富,又经常摆动,所以是理想的身体散热工具。耳朵的降温功能可在同种动物的不同亚种中表现出来,如非洲象生活在更热的赤道一带,其耳朵就比亚洲象大得多;大猩猩和黑猩猩生活在炎热的非洲,其耳朵也比生活在印尼的红毛猩猩大很多;同样,生活在亚热带羊的耳朵要比生活在温带的长,故常称为"长耳羊"。若大个北极熊(白熊)的耳朵却非常小,这是为在寒冷环境中减少散热而进化形成的。

.猞猁的耳朵尖儿上长着一撮毛,能帮助它判断声音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如果剪掉了那撮毛,它就不容易辨清声音的方向了
家畜的选种选育工作,要求每头个体都应有特定的标志,即动物身份证,打耳号便是常用的方法,即用如同火车票剪票时用的剪子一样的打洞机,在家畜耳朵上打洞,通常左耳朵前面的缺刻代表个位数;后面的缺刻代表十位数;右耳朵前后则各加倍位数,这些缺刻相加起来的总数,便是该家畜的终身编号。近年来因不锈轻金属和塑料的出现,打耳号只用在生产周期较短的猪耳上,羊和牛等生产周期长的家畜则改用戴金属或塑料耳牌的办法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