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檀传宝: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携手(3)

 沩江学者 2013-12-12
2013-11-28 10:36 来源:中国科学报
  同时,很多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争相报道“猎奇”内容,其中很多内容尽管揭露了社会丑恶现象,但这类报道往往以“猎奇”为立足点,在对青少年的成长、对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上,反而起到了负面作用。

  在多年的理论与实践工作中,檀传宝感触较深的是谈到公民教育时,往往会遇到来自某种错误意识形态上的阻力。一些人常常出于对公民、公民教育的误解,而产生莫名其妙的抵触心理。

  采访中檀传宝一再强调:“公民教育是一个中性词,并不是资产阶级专有的,公民这个概念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政治身份、社会身份、文化身份。中国人要有自己的公民、公民教育概念,中国教育要培养能够真正有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树立正确的公共意识、公共道德是社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 “我们还需要培养‘世界公民身份’,强调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接纳、包容、欣赏的观念和能力等公民品质的培养。”(记者 洪蔚)

[责任编辑:康慧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