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草药治病验方集(十二)

 陋室书屋2 2013-12-13
中草药治病验方集(十二)

       

                  [转载]中草药治病验方集(十二)

        卷柏又名石莲花、回阳草、万年松、长生草。为卷柏科植物卷柏的全草。药理证实能增加血小板数,缩短凝血时间,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其性味辛,平。功能生用活血,炒用止血。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子宫出血,外伤出血;或经闭成瘕,跌打肿痛,哮喘,脱肛。近年用于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和急性传染性肝炎有效果。孕妇忌服。

1. 吐血、衄血:卷柏炭 10克,生地黄15克,仙鹤草15克,白茅根15克,水煎服。

2. 尿血、便血:卷柏炭10克,棕榈炭10克,荆芥炭10克,小蓟根15克,地榆10克,水煎服。

3. 子宫出血:卷柏炭10克,艾叶炭10克,阿胶10克,三七粉6(),芥穗炭10克,水煎服。

4. 气虚脱肛:卷柏炭10克,仙鹤草15克,黄芪15克,红枣6枚,升麻6克,水煎服。

5. 妇人经闭:生卷柏10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川芎10克,丹参10克,水煎服。

6. 习惯性便秘:生卷柏15克,草决明20克,大黄15克,生首乌15克,研为细末,装入胶囊,每次3克,日服2次,有通便清肠作用。

7. 跌打损伤:生卷柏10克,刘寄奴15克,骨碎补10克,乳香5克,没药5克,水煎服。

8.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江南卷柏片,按说明服。    

                    鬼箭羽

                   [转载]中草药治病验方集(十二)

         鬼箭羽因其叶干如箭之羽,古代人焚烧以驱鬼祟而得名。为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卫矛的具翅状物的枝条或翅状附属物。药理证实其煎剂中提得的草酰乙酸钠对正常或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的家兔有降血糖、尿糖及增加体重之作用,同属欧卫矛种子中含强心苷,其效类似毒毛旋花素,并有中度的降低血压作用;此外亦有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收缩豚鼠肠管作用。其性味苦,寒。功能破血,通经,杀虫。主治经闭癥瘕,产后瘀滞腹痛,虫积腹痛。内服煎汤,或入丸散。孕妇忌用。

1. 瘀血闭经:鬼箭羽10克,丹参、益母草各15克,三棱、莪术各6克,水煎服。

2. 产后腹痛:鬼箭羽、当归各10克,益母草15克,红花、山楂各6克,水煎服。亦用于恶露不尽等。

3. 乳汁不通:鬼箭羽、王不留行、漏芦、路路通、炮山甲各10克,水煎服。

4. 风湿痹痛:鬼箭羽、寻骨风各10克,豨莶草、透骨草各15克,羌活、独活各6克,水煎服。

5. 胸胁背痛:鬼箭羽、桃仁、赤芍、川芎、柴胡、薤白各10克,水煎服。

6. 治糖尿病:鬼箭羽提取物—草酰乙酸钠口服,每日1001000毫克,有降糖作用。

7. 治疗疟疾:鬼箭羽、炮山甲各6克,研末为散,每服1字(0.3克),口畜在鼻中,临发时用。

8. 虫积腹痛:鬼箭羽、槟榔各6克,使君子、乌梅各10克,花椒3克,水煎服。

旱莲草

                 [转载]中草药治病验方集(十二)

         旱莲草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因鳢鱼色黑,其草揉搓茎叶有黑汁流出而得名。药理证实有升高外周白细胞和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促进毛发生长,使头发变黑的作用。其性味甘,酸,凉。功能滋阴益肾,凉血止血。主治肝肾阴虚的头目眩晕、须发早白,阴虚血热的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以及外伤出血。凡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者慎服。

1. 治疗白喉:鲜旱莲草50克绞汁,加蜂蜜50克,煎沸分41日服完。

2. 肺结核咯血:旱莲草、白茅根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两药各50克,每次4毫升,肌内注射。

3. 细菌性痢疾:旱莲草120克,红糖30克,水煎,日1剂,连服34日。

4. 须发早白:旱莲草60克,黑芝麻30克,何首乌30克,熟地黄30克,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9克,日服2次。或单味熬膏内服、外搽。

5. 肝肾不足:旱莲草300克,女贞子300克,研为细末,加水熬膏制丸,每次6-12,日服2次,淡盐汤送下。用于此症引起的头晕目眩、腰背酸痛、下肢痿软。或服二至丸(成药)

6. 水田皮炎:复方墨旱莲软膏(鲜草8000克,明矾75克,凡士林适量制成),于下田前将药涂于四肢及接触水的皮肤,有预防作用。          

               老鹳草

                 [转载]中草药治病验方集(十二)

       老鹳草为牻牛儿苗科牻牛儿苗或老鹳草同属植物带有果实的全草。以其果实形似老鹳之嘴而得名。药理证实全草煎剂对卡他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乙型链球菌、肺炎球菌及亚洲甲型流感病毒京科
68-1株和副流感病毒Ⅰ型仙台株有明显抑制作用。20世纪60年代,陕西省中医研究所通过对牻牛儿苗属狼巴巴草进行药理实验证明其作用,为防治流感、气管炎、细菌性痢疾提供了科学依据。其性味辛,苦,平。功能祛风除湿,疏经活络,止泻治痢。主治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孕妇慎服。

1. 风湿性关节炎:老鹳草30,透骨草30,穿山龙20,独活20,威灵仙20,水煎2次,浓缩至300毫升,加白酒300毫升混合,每次20毫升,日服23次。

2. 风湿痹痛:老鹳草30,桂枝6,木瓜10,千年健10,追地风10,水煎服。

3. 细菌性痢疾:鲜老鹳草30,水煎分2次服。或制或片剂,每次1518(含生药30),日服2次。

4. 再生障碍性贫血:老鹳草30,水煎加冰糖15调服,日1剂,连服6个月。

5. 咽喉肿痛:鲜老鹳草30,水煎服或含漱。亦用于急性咽炎。

6. 疱疹性角膜炎:20%老鹳草眼药水,点眼,每小时1次。

7. 乳腺增生病:老鹳草30-60,煎服或泡水代茶饮,3060日为1疗程。

8. 急性腰扭伤:老鹳草15,赤芍10,桂枝6,红花6,三七粉6(),水煎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