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部分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选用良种和种子精选与处理 1.1选用良种 1.2精选种子 1.3种子处理 2、早播技术 2.1早播的增产原因 2.2早播技术 3、合理密植与种植方式 3.1合理密植增产的原因 3.2合理密植的原则 3.3种植方式 4、苗期管理 4.1苗期的生育特点与主攻方向 4.2管理内容与技术 5、穗期管理 5.1穗期的生育特点与主攻方向 5.2穗期管理的内容 6、花粒期管理 6.1花粒期的生育特点与主攻方向 6.2花粒期管理内容 7、玉米病虫草害防治 7.1玉米病害及其防治 7.2玉米虫害及其防治 7.3玉米田除草 8、主要新品种介绍 8.1郑单958 8.2浚单20 8.3鲁单981
第二部分 果树生产常见问题解答 1、四年生石榴不结果怎么办? 2、石榴树只开花不座果怎么办? 3、怎样才能使庭院葡萄一年结两茬果? 4、柿树只长旺条不结果怎么办? 5、杏树结果大小年严重怎么办?
第三部分 常用化肥的性质及合理施用 1、氮素化肥:主要品种有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尿素等 2、磷素化肥:主要有过磷酸钙、钙镁磷肥、重过磷酸钙 3、钾素化肥:主要有硫酸钾、氯化钾
第四部分 农业部公告禁止使用农药品种清单 1、农业部公告禁止使用农药品种清单
第五部分 其它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 1、其它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
第一部分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是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更是重要的饲料作物,被称为饲料之王,同时也是产量较高的作物。目前世界最高单产由美国创造,达到1824公斤,我国最高单产为1420公斤。然而,全国玉米平均单产水平只有330公斤左右,我市平均单产也不足400公斤,不论全国还是我市的产量水平均与高产记录相差甚远,说明玉米在我市还具有巨大的增产潜力。我市地处豫东平原,光热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玉米生产及高产。因此,努力搞好夏玉米栽培,大力推广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对提高我市玉米单产、增加总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选用良种和种子精选与处理 1.1 选用良种 选用优良的玉米杂交种,是获得玉米增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生产实践证明,选用适宜的优良玉米杂交种,在不增加其它投入的条件下,也可获得较好的收成,一般可增产30%左右,若做到良种与良法配套,增产潜力则更大。但是,任何良种,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经济和栽培条件下,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对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有一定要求的、具有相对稳定的优良特征特性的生态群体类型,即不同的优良品种有不同的特征特性。例如,掖单13号生育期较长,豫玉2号则生育较短,郑单958株型比较紧凑,而豫玉22号株型则比较松散等。而对于种植玉米的生态和栽培条件而言,不同地区,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地块,其水肥条件、温光条件、前茬作物等也不可能相同。因此,要使玉米获得增产,就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良种。一般认为,选用玉米良种应注意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根据肥力水平选用品种 水肥条件好的地块要选用丰产潜力大的高产品种,水肥条件较差的地块要选用丰产潜力不太大,但稳产性能好的良种。一般认为,高产田宜选用株型紧凑、茎秆粗壮、穗位较低,耐密植且抗倒伏的高产品种,而中低产田宜选用株型比较松散、耐旱耐瘠性比较强的稳产品种。 (2)根据种植方式和密度选用品种 套种田玉米应选用适宜稀植、高产大穗、抗玉米粗缩病的中晚熟品种;玉米单作田应选用适宜密植、紧凑大穗的中早熟品种;若玉米与其它作物间作应选用植株紧凑、遮阴少、高抗倒伏的大穗型品种等。 (3)根据玉米的可生长时间选用品种 玉米的可生长时间,指的是夏收作物收获到秋季日平均气温降至18度的时间。该时间多于100天的,可选用中晚熟杂交种,该时间少于90天的,可选用早熟杂交种,以便二者相吻合,既确保玉米正常灌浆成熟,又不浪费光热资源,充分发挥光热资源和良种的增产潜力。 (4)尽量选用抗病品种 近些年来,我市的玉米病害发生较为普遍,选用抗病品种可以降低玉米生产成本,减少病害发生造成的损失。 总起来讲,希望农民朋友要根据自己的土壤肥力水平、种植方式和生长时间等,科学地、合理地选准良种,并进行良种良法配套种植。避免因选错良种造成经济损失。 1.2 精选种子 品种优良并不等于种子质量好。生产实践证明,种子质量的好坏,与苗全、苗齐、苗壮有直接的关系。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重要措施。所以在购买种子时就要慎重,为防止买到假冒伪劣种子,要从包装、粒色、杂质、整齐度等方面进行判断。 (1)包装 从种子部门或科研单位及正规公司购买的种子,一般包装比较正规,通常都印有单位名称,并附有品种名称、种子纯度、种子发芽率以及适宜密度等的说明书。 (2)粒色 正常种子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颜色纯正,色泽鲜明。如为商品粮或制种田的父母本,一般颜色晦暗,应进行粒选,去除杂色籽粒。 (3)杂质 优良种子纯度在95%以上。如种子大小不匀,颜色各异,自交粒多、杂粒多,霉粒多,混有其他品种或商品籽料乃至石块、鼠虫粪便等杂质,应更换种子。 (4)整齐度 种子整齐度对获取高产十分重要。要尽可能播种整齐均匀的种子。若为混合脱粒的玉米杂交种子,籽粒整齐度相差甚大,播种前须进行筛选,分类为大、中、小种子或大、小粒种子,分开播种,以使种子均匀,出苗整齐。 1.3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的办法很多,当前最好的办法是用种衣剂包衣,其次还有浸种、拌种和晒种等。 1.3.1 种衣剂包衣 种衣剂包衣像给种子“穿衣服”一样,在种子表面包一层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微肥及生长调节剂为主要成分的薄膜,具有防治病虫害,促进发芽、出苗和生长发育的作用。此项技术的应用可使玉米平均增产6.7%—11.1%。种衣剂包衣可采用人工包衣的方法,也可采用机械包衣法,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机械包衣法:即把精选过的种子运到种子包衣专用车间,按照预先选定的种衣剂剂型,开动包衣机,一次完成包衣、装袋等工序,既安全又省工,还能保证包衣质量。 1.3.2 浸种 视浸种的目的而采用不同的物质,若仅为了提前出苗,可将种子放在30~C左右的清水中浸泡12-14小时,捞出摊凉后即可播种,一般可提前1-3天出苗;若为了促进提前出苗和根系生长良好,可用磷酸二氢钾300-500倍的水溶液浸种10个左小时右,时间太短作用小,时间太长,影响种子的正常呼吸,反而会降低发芽率。除此之外,还可用百万分之20左右的ABT生根粉、0.02%-0.05%的硫酸锌、0.01%-0.05%的硼砂浸种,浸种时间一般为12个小时左右,也不能时间太短或太长。 1.3.3 拌种 拌种一般是为了防治病虫害。防病可用种子重量1%的20%萎锈灵;防治地下害虫,可用0.3%的林丹粉拌种。拌种一般按100千克种子加10千克水先把种拌湿,而后加入一定量的药剂,充分搅拌后,堆起来用麻袋等物覆盖,闷种3—4个小时即可。 1.3.4 晒种 晒种能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力。农民最常用的方法,是在播种前选晴朗的天气,把种子摊在苇席等物上,摊3厘米厚度,连续晒2-3天即可。晒种要注意常翻种子,使之受热均匀,并要防止在高温下将种子摊在金属上或水泥地上,以免烫伤种子造成发芽率降低。
二、早播技术 夏玉米早播是增产的关键措施之一。群众早就有“夏玉米播种没有早,越是早播越是好”的农谚,由此可见早播的重要意义。 2.1 早播的增产原因 (1)早播可以满足玉米对光热的需求 玉米是喜温作物,同时又是喜强光的农作物,在高温强光照的条件下光合强度大,合成的有机物质多,向子粒运输的比率高,若处于18℃以下的条件下,其光合作用基本停止。而在我市夏收作物的收获期到秋季日平均气温下降到18℃的时间仅有90-100天,玉米的适宜生长时间相当紧张,因此,只有早播才能满足玉米对光热资源的需求,保证正常成熟,不然光热条件满足不了玉米生长发育对光热的需要,要想夺取玉米高产是不可能的。 (2)早播可以发挥中晚熟杂交种的增产潜力 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水平是与杂交种的生育期呈显著正相关的,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生育期越长的杂交种生产潜力越大,反之,生育期短的杂交种生产潜力小。夏玉米早播,可以延长玉米的有效生长时间,就能够利用生育期较长的玉米杂交种,以便充分发挥中晚熟杂交种的增产潜力。 (3)早播能够有效地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 玉米的大小斑病是造成夏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而大小斑病的发生流行则需要冷凉的气候条件,夏玉米早播,生长发育快,成熟早,能够避过玉米大小斑病适宜发生的冷凉条件,从而避免或减轻大小斑病发生流行给玉米产量造成的损失。 (4)早播可以利用自然降水规律协调玉米的生长 我市一般在6月份降水偏少,到了7月中旬才进入雨季,早播的夏玉米,在6月份处于苗期,需水少,且需要蹲苗,此时降水少不影响玉米生长且对蹲苗有利,到了7月中旬,玉米进入旺盛生长期,需水量剧增,这时又适逢雨季到来,自然降水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早播能够利用自然降水的多寡调控玉米生长,夺取高产。 2.2 早播技术 夏玉米早播的主要方法有麦垄套种和铁茬抢种两种,具体技术如下: 2.2.1 麦垄套种技术 (1)适时套种“玉米套种能增产,关键技术是时间”。套种过早,玉米苗与小麦的共生时间长,玉米苗在麦棵下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和水肥供应,容易形成“小老苗”,且在收麦时常把玉米苗弄断造成缺苗。因此,适时套种是套种增产的关键。具体套种时间,一般在麦收前的1--3天套种比较适宜。 (2)足墒套种 套种玉米能否实现一播全苗,是套种成败的关键。麦垄套种玉米,往往因不能实现一播全苗而失败,造成套种玉米苗不全的重要原因是播种时土壤墒情较差,因此,在套种前要适时浇好玉米底墒水,若此时浇水确有困难,也可先套种后浇水,即在套种以后立即浇水。麦垄套种玉米若遇雨立即趁墒抢种,若在此时干旱缺墒,宁可不套,也不要没墒硬套。 (3)麦收后早管 麦垄套种的玉米苗一般都生长较弱,在麦收以后必须立即进行早管,即要早间苗、早定苗、早中耕灭茬、早追肥、浇水,促弱转壮,为高产奠定基础。 2.2.2 铁茬播种技术 所谓“铁茬播种”,就是在麦收后不进行耕翻整地,就把玉米种子种到麦茬行中间的播种方法。铁茬播种要做到: 第一,在麦收前浇好玉米底墒水,麦收后立即趁墒抢种,保证玉米种子萌发出苗足够的墒情,即足墒下种。 第二,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浸种,浸种时最好加入防虫的药剂,防止地下害虫和麦田害虫危害玉米苗。 第三,无论开沟条播或开穴点种,都要保证播种深浅一致(1.5寸左右),覆土严密厚薄均匀,出苗齐全。 第四,出苗后立即灭茬松土保墒,为幼苗期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三、合理密植与种植方式 3.1 合理密植增产的原因 (1)充分利用光能 挖掘玉米增产潜力的根本途径是充分利用光能。因为玉米籽粒产量的90%以上是光合产物在籽粒中的积累,太阳光能利用的是否充分,决定着玉米产量的高低。合理密植能使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绿叶面积适宜,截获的光能多,制造的光合产物多,光合产物运输到籽粒的比率高(经济系数高)。玉米单产一般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但也并不是种植密度越大产量越高,若种植密度过大,株间通风透光不良,合成的有机物虽然较多,但呼吸消耗也多,甚至消耗的多于合成的。因此,种植密度过大,不仅不能增产,相反还会减产。 (2)充分利用地力 合理密植,植株在地里分布比较匀称,能较多的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并制造和积累较多的有机物质,达到增加玉米经济产量的目的。 (3)协调和统一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矛盾 玉米的产量是由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粒重构成的,在一般情况下是随着单位面积穗数的增加,穗粒数和粒重降低,即穗粒重降低,在合理密植的情况下,穗数增加获得的效益大于穗粒重降低的损失,产量构成因素相对协调,因而能获得增产。 3.2 合理密植的原则 目前,我市夏玉米种植的密度范围在每亩在3000-5000株之间,其合理密植的原则是: 第一,肥地宜密,瘦地宜稀。以生产籽粒为目的的玉米,与小麦、水稻不同,它不发生分蘖,自身的群体调节能力低,其单位面积穗数不会因土壤的肥沃程度大幅度变动,在高水肥地就应以增加种植密度来挖掘土地的增产潜力;在土壤肥力差的地块,要保证玉米生长发育对水肥的需求,以便使玉米生长良好,就应适当地种植稀一些。 第二,株型紧凑的品种宜密,株型松散的品种宜稀,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的品种,适宜的叶面积系数较大,消光系数小,适宜密植,种植的密度宜大些;相反,株型松散、叶片平展的品种,消光系数大,适宜的叶面积系数较小,适宜稀植,种植的密度宜小些。 第三,早播宜稀,晚播宜密。夏玉米播种早的,一般利用的是植株较高大的中晚熟杂交种,单株的营养面积较大,适宜种的稀一些;反之,播种晚的,利用的是植株矮小的早熟种,单株营养面积小,适宜种植得密一些。 3.3 种植方式 种植方式指的是玉米植株在田间株行距的配置情况。种植方式得当,既能保证在单位面积上有适宜的种植株数,又利于通风透光和充分利用地力。一般采用等行距种植和宽窄行种植两种种植方式。确定种植方式是实现合理密植的重要内容。 3.3.1 等行距种植 等行距种植就是田间玉米种植的行距都相等,其株距随种植密度大小而定。这种种植方式的优点是玉米植株在田间分布得比较均匀,能够比较充分地利用地力,但在肥沃田块种植密度较大时,通风透光条件差,光合效率低,这是其突出的缺点。这种种植方式适合在中下等肥力的地块应用。 宽窄行种植又称大小行种植,一般宽行距60—80厘米,窄行距40--60厘米,我市农民的习惯配置为40×60厘米,株距随密度而定。这种种植方式的优缺点与等行距种植相反,适合在高水肥地种植密度大的地块应用。因为在高水肥地,水肥不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主要矛盾,其主要矛盾是种植密度大,单株的生长量大,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差,影响光合效率和光合产物的积累。宽窄行种植,能够改善株间的光照条件,提高叶层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而提高光合效率,有利于夺取高产。
四、苗期管理 4.1 苗期的生育特点与主攻方向 玉米苗期,一般指的是从播种出苗到拔节所经历的时期。这一时期,夏玉米一般为25天左右。此期是玉米的营养生长阶段,主要进行根茎叶的分化生长,且以根系的生长为中心。此期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保证苗全的基础上,促根、蹲节、育壮苗,为穗期的健壮生长奠定基础。 4.2 管理内容与技术 4.2.1查苗补苗 玉米播种以后,常因种子质量或播种质量不高,或墒情差及虫、鼠为害等原因造成缺苗断垄,而玉米又是单株生产力很高的作物,缺一株就少几百克,缺一片就会大量减产。因此,对玉米来说,在出苗以后及时进行查苗补苗就显得更为重要。查苗补苗,时间越早越好,补晚了,补的苗生长势弱,不是抽不出穗就是授不上粉,既消耗水分养分又没有产量,还不如不补,正如群众说的“玉米苗晚补长不好,等于给地里栽棵草”。所以,玉米在出苗后要立即进行查苗补苗.补苗最好采取带土移栽的方法,可先用移苗器在缺苗处打个穴,而后在苗多处选壮苗,用移苗器将苗带土移栽在预先打好的穴内,再浇足水。 4.2.2 间苗定苗 夏玉米出苗后正值高温季节,生长速度很快,若不及时间苗,幼苗拥挤,互相争夺水分、养分和光照,群众有“苗荒恶于草荒”的经验,因此要抓紧时间进行间苗。间苗的时间一般宜在三叶期,此时次生根尚未生出,间苗的速度快,也不会因根系交叉而伤及它苗。当玉米苗长到5片叶时,苗子的强弱已表现出来,要及时定苗。定苗时,要尽量留壮苗,拔除小苗和弱苗、病苗及受虫为害的苗,留叶片数相当,粗细和高矮一致的壮苗。定苗的时间不宜过早,过早间苗,壮苗和弱苗分不清,往往留下自交苗和弱苗,特别是在幼苗期易受蓟马、粘虫等危害,容易造成缺苗。因此,“三叶间苗,五叶定苗”,已成了群众的传统经验,也是夺取玉米高产的宝贵经验,应严格遵照执行。 4.2.3 中耕除草灭茬 中耕能够疏松土壤,流通空气,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土壤有机质养分的分解,提高有效养分含量,有利根系下扎,增强根系对水肥的吸收能力,确保苗壮早发,健壮生长。同时,中耕在干旱时能保墒,在土壤水分过多时能放墒,也就是群众说的“锄头上有水又有火”的道理。特别是进行麦垄套种、铁茬播种、育苗移栽这些赶时早播的玉米田,均未进行全面耕地,麦茬还长在地里,也未来得及施入底肥,中耕灭茬除草并结合追肥显得更为重要。苗期中耕一般要进行2—3次,并要掌握“苗旁浅,行间深”和“头遍浅、二遍深、三遍扒土亮出根”的原则,“苗旁浅”和“头遍浅,是为了防止伤苗”,“行间深”和“二遍深”是为了蓄水保墒,“三遍扒土亮出根”是为了蹲苗,控苗促根。中耕可以消灭杂草,减轻杂草 对玉米的不良影响,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仅靠中耕,也是很难把杂草除净的,简单易行的办法是应用化学除草的办法,即应用除草剂除草。目前在玉米田除草效果好的除草剂有阿特拉津、拉索、乙草胺、玉农乐等,其中以阿特拉津与乙草胺混用(即杜阿合剂和乙阿合剂)、玉农乐除草效果更好。化学除草的最佳时机是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防除效果最佳。在苗期喷药的,以阿特拉津加草净津混用的效果较为理想,杂草减退率达到90%左右。 4.2.4 追肥 夏玉米苗期时间短,多为25天左右,干物质的积累量约占总积累量的3%,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也相对较少,一般仅占一生总吸收量的不足10%,但由于夏玉米基本是都是赶时早播,没有施用底肥,因此,苗期追肥,对培育壮苗有重要意义。苗期追肥多结合中耕进行,此期追肥,要把需施用的有机肥和磷、钾化肥以及总施用量60%的氮肥都一次追进去。等行距种植的玉米,要开穴将肥料施在距苗10—12厘米的地方,追后立即覆土;宽窄行种植的玉米,可在窄行内开沟,把肥料施进沟内,覆土5-10厘米。 4.2.5 浇水 夏玉米苗期需水较少,约占一生总耗水量的20%,且生长比较缓慢,对土壤水分要求不严格,若土壤水分不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则不必浇水,若低于此值,要影响基部叶片和根系的生长,对中期玉米的生长发育也不利,就需要进行浇水,但浇水量也不必太大,只进行隔行开沟浇水,就能满足其水分的需要,浇水量太多,土壤中空气少了,反而会抑制根系的生长,对地上部蹲苗也不利。 4.2.6 蹲苗; 所谓蹲苗,就是采用控制肥水、扒土晒根的方法,控制地上部生长,促进地下部根系生长,实现壮苗的技术措施。具体方法是在底肥充足、底墒较好的情况下,苗期不追肥、不浇水,而进行多次中耕,造成上干下湿的土壤环境,促根下扎,或在定苗后结合中耕,把苗四周的土扒开,使地下茎节外露,晒根7—15天,晒后结合追肥封土。夏玉米蹲苗一般不要超过20天,应在拔节前结束蹲苗。蹲苗的原则是“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即对苗色黑、长势旺、地力肥、墒情好者进行蹲苗,否则,不进行蹲苗。 4.2.7 偏管弱苗 在定苗以后,若田间有弱苗,这些弱苗若不早管、偏管,就会在大苗欺小苗的情况下越来越弱,最后形成空棵,因此,当发现弱苗后要立即早管,对其偏施肥、偏浇水,促弱转壮,赶上其它苗,以免影响产量。 4.2.8 虫害防治 苗期常有蝼蛄、地老虎等害虫的为害,造成缺苗断垄现象。将豆饼炒香,每100千克拌入90%的敌百虫1千克加水10千克,混拌成毒饵,趁鲜在傍晚空气潮湿时撒于地面,可以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五、穗期管理 5.1 穗期的生育特点与主攻方向 玉米穗期指的是从拔节到抽出雄穗所经历的时期,夏玉米穗期一般在30天左右。穗期是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一方面根、茎、叶这些营养器官要迅速生长,一方面生殖器官要迅速分化和形成,这一时期是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争夺有机养分的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也是玉米一生中生长最为旺盛,需水需肥迅速增长的时期,因此,是田间管理最关键的时期。此期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促进茎秆粗壮,争取穗大粒多。 5.2 穗期管理的内容 5.2.1 追肥 从拔节到抽雄,是玉米一生中对氮、磷、钾吸收量迅速增加的时期,穗期的吸肥量要占一生总吸肥量的50%左右,据研究证明,玉米在抽雄前是吸收氮肥的第一个高峰期,因此,穗期的供肥状况,对生长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一般认为在播种后35—40天时追肥,有利于穗长和千粒重的提高,达到增产效果。追肥的数量,一般要占总施肥量的50%左右,若苗期追肥没达到总量的30%,此时追肥量要达到占总量的35—40%,以便满足茎叶生长和幼穗分化形成的需要,搭好丰产架子。 5.2.2 浇水 玉米穗期植株生长旺盛,蒸腾量大,且气温高,蒸发量也大,此期耗水要占一生总耗水量的50%左右,如若干旱,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一般此期田间持水量应保持在70%—80%,以保证对水分的需要,促进次生根的发生,提高根系的吸肥能力,以便养分向雌穗运输,缩短雌、雄穗抽出的时间差距,利于授粉受精,减少秃尖.夺取穗大粒多。具体浇水时间要视土壤墒情而定,以保持田间持水量不低于70%为原则,但在一般情况下,应在大喇叭口期前浇好孕穗水。浇水方法,以沟浇效果最好,既能保证土壤有适宜的墒情,又能防止根际土壤板结影响根系对水肥的吸收,还可节省水量。 5.2.3 中耕培土 在玉米拔节以后就迅速进入了孕穗期,此时进行中耕培土,既可消灭杂草,疏松土壤,促进根系迅速生长,扩大根系吸收水肥的范围和防止倒伏,又有利于以后浇水,但培土不宜过早和过高,过早和过高则不利于次生根的发生,对防止倒伏是没有作用的,甚至还会因此而造成减产。培土时间以拔节以后大喇叭口期之前为好,培上高度以10厘米左右比较适宜。但对于无浇水条件的旱地,培土扩大了土壤与空气的接触面,会增大蒸发量,加剧旱情,因而以中耕不培土为好。 5.2.4 拔除弱株 玉米拔节以后,大株欺小株、强株欺弱株的现象十分明显,到大喇叭口期前后,仍表现瘦弱的植株,一般是不能抽穗结实的,发现之后应立即拔除,以免与健株争水争肥争光,正如群众所说,此时“弱株是大草,不拔别的长不好”,拔除弱株要坚决、彻底、干净。 5.2.5 防治虫害 玉米螟是造成我市玉米减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且世代交替重叠,给防治造成了一定难度,为了彻底防治,应抓住玉米小喇叭口期的防治关键时期,在7月中旬前后,用3%的呋喃丹颗粒剂撒入心叶,连续防治两次。若因常用呋喃丹产生了抗药性,可改用辛硫磷颗粒剂连续防治两次,以提高防治效果。
六、花粒期管理 6.1花粒期的生育特点与主攻方向 花粒期是指玉米从开花到成熟所经历的时期,夏玉米该期一般经历50天左右的时间。玉米花粒期的生育特点是营养器官基本建成并逐渐衰败,而籽粒则迅速形成充实的以生殖生长为主的时期。此期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养根护叶防早衰,提高光合效率增粒重。 6.2花粒期管理内容 6.2.1 隔行(株)去雄 玉米雄穗开花散粉,将消耗掉大量养分,去雄不仅可以节省养分,促使雌穗早吐丝、早授粉,确保结实充足,而且可以降低株高,改善叶片的光照条件,提高光合效率和抗倒伏能力,同时去雄还能将一部分玉米螟带出田外减少为害,因此,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其具体技术是:在雄穗刚抽出而未散粉时,选晴天上午10时到下午15时去雄,以利伤口愈合,避免病菌感染。一般采用隔行或隔株去雄的方法,地头和地边的植株不去雄,在连阴雨天和高温干旱的天气,也不必去雄,以防花粉不足影响充分授粉而造成稀粒秃尖。 6.2.2 人工辅助授粉 玉米生长整齐一致,且在开花授粉时不遇到连阴雨和高温干旱天气,就是田间有一半植株进行人工去雄,花粉量还是足够用的,也不必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但对于生长不整齐,特别是育苗移栽的苗龄太大,造成雄穗败育,往往花粉量不足或生长发育慢的植株吐丝时散粉盛期已过,得不到充足的花粉供应,就会造成授粉不良,出现缺粒秃尖现象,对这种田块一定要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减少缺粒秃尖。人工辅助授粉,对吐丝晚的植株要重点授粉,而对一般的,可采用人工拉绳摇棵法,每天上午用绳拉1次,连续拉3—4次。 6.2.3 补施粒肥 对穗期施肥量少的地块,为防早衰,可在开花散粉后每亩施入尿素5千克左右,也可用2%的尿素水溶液在晴天下午3时后进行人工叶面喷肥,每亩喷肥液30-50千克。 6.2.4 浇水与排涝 玉米抽雄散粉后的20—30天内,仍处于需水高峰期,缺墒将严重影响子粒形成灌浆,要在散粉结束后浇一次攻籽灌浆水。但浇水量不能太大,以防因根系缺少氧气早衰而死。此时若遇涝灾,也应及时排水。 6.2.5 去除空棵空穗 在授粉结束后,对没有授粉的植株和果穗,都要及时除去,以防争夺水分和养分,保证授粉良好的植株和果穗正常生长。做到穗大粒多籽饱。 6.2.6 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是提高子籽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研究证明,玉米子粒灌浆乳线消失是成熟的标志,此时收获千粒重最高,是适宜收获期。过去多认为果穗包叶变黄即是成熟标志,实际上有不少品种果穗虽变黄,但子粒灌浆乳线尚未消失,灌浆仍在进行,此时收获将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一定要在子粒灌浆乳线消失时再进行收获,确保丰产丰收。
七、玉米病虫草害防治 玉米在生产过程中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为害,造成严重减产。如玉米大斑病的流行年份,可因病减产15%—30%,重病田减产50%以上;玉米螟的为害,通常使玉米减产10%左右,严重年份减产30%左右。为害玉米的病虫害种类很多,主要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和病毒病,在局部地区为害严重的有纹枯病、褐斑病、锈病、圆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等;主要虫害有玉米螟、地老虎、粘虫、红蜘蛛等。 7.1 玉米病害及其防治 7.1.1 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是全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大流行年份可造成较大损失。 (1)症状识别 玉米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造成较大损失。以抽雄、灌浆期发病重。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初呈水浸状,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色泽较深。病斑椭圆形、近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为10—15毫米X3—4毫米,有时病斑可见2—3个同心轮纹。 (2)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加强栽培管理,在拔节及抽穗期追施复合肥、促进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力。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在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也可用50%使百功2000—3000倍液。从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每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7.1.2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也叫条斑病。在大发生年份,感病品种减产50%左右。 (1)症状识别 本病以浸染叶片为主,也浸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叶上出现水浸状青灰色斑点,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大斑,大的可达15—20厘米X1—3厘米。 (2)防治方法 (参考小斑病的防治)。 7.1.3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鞘和苞叶。 (1)症状识别 叶部病斑初为水浸状褪绿半透明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长2—5毫米,宽1—2毫米,最大的可达7毫米X3毫米。病斑中心灰白色,边缘黄褐或红褐色,外围有淡黄色晕圈,并具黄褐相间的断续环纹。 (2)防治方法 种植抗病品种。加强水肥管理,提高品种抗性。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气候。调整播期,将发病阶段推迟。玉米收获后及时清理病株和落叶,集中处理或深耕深埋,切断初浸染来源。田间发病较高时可用75%的百菌清6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防治。 7.1.4 玉米褐斑病 玉米褐斑病温暖潮湿年份发生较多。 (1)症状识别 发生在叶片、叶鞘和茎上,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初为白色到黄色小斑,渐变成褐色或紫褐色。 (2)防治方法 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株,深耕深埋,减少病菌初浸染来源。合理排灌,降低田间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不用病株作饲料或沤肥,否则必须充分腐熟后再施人田间。重病田应和其他作物轮作2—3年。 7.1.5 玉米纹枯病 (1)症状识别 该病可浸染叶鞘、叶片、果穗及苞叶,先从茎基部叶鞘发病。再向上扩展蔓延。初期出现水渍状灰绿色的近圆形病斑,以后变为白色、淡黄色到红褐色的斑块。 (2)防治方法 ①清除病残株,消毁或深翻深埋。②种植抗病良种。③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促进玉米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5%井冈霉素1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2.5%的禾果利2000倍液喷雾防治。施药时要注意将药液喷到雌穗及以下的茎秆上,以取得较高防治效果。 7.1.6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病害,主要是发生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 (1) 症状识别 该病主要浸染叶片,严重时可浸染苞叶、果穗和雄穗。发病初期在叶片两面散生或聚生淡黄色小点,以后突起,扩展为圆形或长圆形,黄褐色或褐色。 (2)防治方法 ①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促使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②发病初期,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用25%奥宁2000—3000倍液或12.5%志信星2000—3000倍液均匀喷雾。发病严重时,间隔15天再喷1次。 7.1.7 玉米黑粉病 玉米黑粉病是玉米生产上极为普遍的一种病害,常为害玉米叶、秆、雄穗和果穗等部位幼嫩组织,产生大小不等的病瘤。 (1)症状识别 植株地上幼嫩组织和器官均可发病,病部的典型特征是产生肿瘤。病瘤初呈银白色,有光泽,内部白色,肉质多汁,并迅速膨大,常能冲破苞叶而外露,表面变暗,略带浅紫红色,内部则变灰至黑色,失水后当外膜破裂时,散出大量黑粉。 (2)防治方法 种植抗病品种。与非禾谷类作物轮作2—3年。早春结合防治玉米螟及时处理玉米秸秆,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秋季实行深翻土壤,减少初浸染来源。加强水肥管理,在抽雄前后适时灌溉,避免受旱。及时防治玉米螟,尽量减少虫伤和耕作机械损伤。 7.1.8 玉米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茎腐病,是为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类重要土传真菌病害。 (1)症状识别 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青枯病的显症高峰期,多数植株的叶片由下向上表现青枯症状,少数为黄枯症状。植株茎基部先发黄变褐,后变软,根和茎基部呈水渍状腐烂,果穗常下垂。 (2)防治方法 种植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注意雨季排除积水。分期培土,及时中耕培土,避免各种损伤。及时拔除重病折倒病株,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植株,深翻深埋或集中烧毁,可避免病害传播,并减少浸染来源。茎基部发病时可及时将四周的土扒开,降低湿度,减少浸染,待发病盛期过后再培好土。药剂防治可用12.5%禾果利2000倍液喷到玉米穗以下茎杆上。 7.1.9 玉米矮花叶病 (1)症状识别 玉米全生育期均可感染,受害幼苗在心叶基部细脉间出现椭圆形褪绿小点,断续排列成条点花叶状,并发展成黄绿相间的条纹症状,因此也叫花叶条纹病。重病叶发黄、变脆、易折。 (2)防治方法 种植抗病的优良杂交种。调整播期,使幼苗期避开蚜虫迁飞高峰期。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拔除病株销毁。育苗移栽,可减轻病害发生。药剂防治:一是用黄腐酸盐2000倍或硫酸锌0.2%喷雾防治;二是用25%所值2000—3000倍或20%百福灵4000—5000倍或2.5%辉丰111500—2000倍液防治蚜虫,消灭传毒源;三是用0.5%施特灵800—1000倍或1.5%植病灵800—1000倍喷雾防治。 7.2 玉米虫害及其防治 7.2.1 地老虎 地老虎又叫地蚕、土蚕、切根虫。地老虎的种类很多,但经常发生为害的有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 (1)症状识别 一、二龄幼虫昼夜活动,啃食心叶或嫩叶;三龄后白天躲在土壤中,夜出活动为害,咬断幼苗基部嫩茎及根,造成缺苗断垄。 (2)防治方法 ①用种衣剂拌种。也可用50%辛硫磷乳剂0.5千克加水30—50升拌种子350—500千克。②50%甲胺磷乳剂每亩0.5千克,加细土40千克混匀撤施。用50千克鲜嫩杂草加90%的敌百虫250克拌匀,每亩撒施25千克。③用2.5%辉丰乳油15000—2000倍液喷雾。 7.2.2玉米螟 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虫。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达200种以上,但主要为害的作物是玉米、高梁、粟等。 (1)症状识别 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造成的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为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以后,幼虫即转移到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为害幼嫩的子粒。另有部分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 (2)防治方法 ①心叶期防治可用颗粒剂和药液灌注。用50%辛硫磷乳剂800倍液灌心或用0.5千克药拌40千克细沙(或煤渣);也可用3%呋喃丹颗粒每亩2千克对5倍细沙,制成毒沙,撒在玉米心叶。②穗期防治用4.5%高效氯氰菊脂1000—1500倍液或0.9%虫螨克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50%的敌敌畏乳剂0.5千克,加水500-600升,在雌穗苞顶开一小口,注入少量药液,1升药液一般可灌雌穗360个。 7.2.3 粘虫 粘虫是一种暴发性的毁灭性的害虫,俗称螳蝗、行军虫、夜盗虫、剃枝虫。 (1)症状识别 粘虫的幼虫裸露在植物表面取食为害。 一二龄幼虫多隐藏在作物心叶或叶鞘中昼夜取食,但食量很小,啃食叶肉残留表皮,造成半透明的小条斑。5-6龄幼虫为暴食阶段,蚕食叶片,啃食穗轴。 (2)防治方法 可用2.5%敌百虫粉,每亩喷2—2.5千克,或2.5%敌百虫粉2千克左右兑细土10—15千克,拌匀后顺垄撒施,防老龄幼虫。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速灭杀丁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效果都很好。 7.2.4 红蜘蛛 玉米红蜘蛛属于螨类,又称火龙、火蜘蛛、红砂等。 (1)症状识别 红蜘蛛一般在抽穗之后开始为害玉米,发生早的年份,在玉米6片叶时开始为害。红蜘蛛刺吸作物叶片组织养分,致使被害叶片先呈现密集细小的黄白色斑点,以后逐渐退绿变黄,最后干枯死亡。 (2)防治方法 ①早春和秋后灌水,可以消灭大量的越冬红蜘蛛。②用40%乐果乳剂和20%三氯杀螨醇混合液(1:1)1000—1500倍,效果很好。 7.2.5 蚜虫 玉米蚜虫的防治可用25%所值8克兑水15公斤或20%百福灵4克兑水15公斤喷雾。 7.3 玉米田除草 7.3.1播后芽前每亩用90%长相思或90%忆思美80—100克兑水30—45公斤喷于地表封闭; 7.3.2选用玉丰每亩180—200ml兑水30公斤用于芽前地表封闭喷雾,也可苗后杂草3叶期前喷雾。
八、主要新品种介绍 8.1 郑单958 郑单958是由河南省农科院粮食所育成,2000年通过河南、河北、山东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核心品种。 产量表现:1997—1998两年河南省夏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5.4千克,比对照种豫玉'2号亩产452.0千克增产18.5%,居第一位。1998—1999两年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0.6千克,比对照种掖单19号亩产478.25千克,增收102.35千克,增产21.4%,居第一位。1999年河南省夏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0.2千克,比对照豫玉23号增产15.2%,居第一位。1999年国家黄淮海夏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7.1千克,比各省当地对照种平均增产11.5%,居第一位。1999年河南省武陟县西滑封村1.3亩高产攻关田,经专家实收,平均亩产927.3千克。 特征特性:株型紧凑,株高229—247cm,穗位100—109cm,雄穗分枝中等,果穗筒型,穗轴白色。果穗长17—19cm,穗粗4.8—5.0cm,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6.6粒。结实性好,无秃尖。籽粒黄色,偏马齿型,千粒重330克左右,出籽率88—90%。籽粒粗 蛋白质含量9.47%,粗脂肪4.46%,淀粉72.6%,赖氨酸0.27%。抗大小叶斑病、粗缩病、黑粉病、玉米螟,高抗矮花叶病。中抗茎腐病。抗倒、较耐旱。在黄淮海地区夏播生育期平均93—96天。 栽培要点:种植密度一般地力水平以4000株/亩、高肥水地以4500株/亩为宜。, 适应范围:适宜我国黄淮海夏玉米区、东华北春玉米区及西南玉米区中等以上水肥地种植。 8.2 浚单20 浚单20由河南省浚县农科所选育而成,2002年河南省审定郑单21。该品种也是由河南农科院粮作所选育,2002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叶片上冲,株型紧凑,生育期97天,株高240厘米,穗位105厘米,果穗筒型、粗大,穗长17厘米,穗粗5.1厘米,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8粒,结实性好,不秃尖,出籽率高,子粒商品性好。抗病、抗倒,活杆成熟。一般亩产659-700公斤;密度弹性大,一般地力3500-3800株/亩,高肥地3800-4200株/亩,苗期注意蹲苗。 8.3 鲁单981 鲁单981由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选育而成,200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属半紧凑、大穗型晚熟品种,夏播生育期105天。株高290厘米,穗位110厘米,植株偏高。果穗筒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14—16,行粒数36粒,半马齿、黄白粒,子粒商品性一般,抗病性好,易倒伏。一般亩产600公斤左右。适宜密度3000株/亩左右,前期注意控制肥水进行蹲苗,防止旺长。
第二部分 果树生产常见问题解答
1、四年生石榴不结果怎么办? 答:一般幼树多是旺长树,若不控制树势,其枝条多是旺长枝,只长枝不开花且内膛密闭,通风透光不好。对于这类树在冬季修剪时,应当疏除部分并生枝,春季根施5—10克多效唑,控制抽生旺长枝条,若继续抽生旺长枝条应进行环刻或环剥。环剥的宽度不高于树茎的十分之一。若能控制住旺长,又使内膛通风透光,第二年就能座果了。 2、石榴树只开花不座果怎么办? 答:石榴花有雌花和雄花之分,雄花当然不能开成果实,如果树势较弱,或者上年秋季病虫较重,造成了提前落叶,那么开成的花多为雄花,也就只能开花不结果。如果是大量的雌花不能座果,那就是树势旺,抽生旺长枝条,养分竞争造成的,就应在盛花期进行环刻或环剥,环剥宽度掌握不好时,应进行多次环刻,以免因环剥宽度过大造成死树。另外,在盛花期后喷多效唑加保花保果的药效果更好。 3、怎样才能使庭院葡萄一年结两茬果? 答:葡萄与一般果树不同,只要管理得当,二茬果收成可达一茬果的一半。想收获二茬果应注意以下几条:①秋季落叶前重施有机肥,庭院的棚架葡萄按覆盖面积每平方米5—10公斤,春季发芽后追配方肥(复混肥)0.5—1公斤,6月底7月初再追0.5公斤。②合理浇水,在入冬前要浇透水一次,保证根系安全越冬,春季发芽后结合追肥再浇一次透水,在生长期随旱随浇。③及时防治病虫害,保证叶片及果穗健壮生长。④做好冬、夏季修剪,冬、夏季修剪要去掉全部病虫枝,细弱枝。合理摆布好枝条所占空间,去除过密枝。夏季修剪要做到抹掉所有的夏芽,并在果穗上方十片叶左右全部摘心,对于细弱的枝条留5—8片叶摘心。做到以上四条,当年形成的冬芽一般可在6月份萌发并形成第二茬果穗,比第一茬晚熟一个半月左右。 4、柿树只长旺条不结果怎么办? 答:庭院栽植的柿树一般留干较高,树龄不是很大时,人又不能站树上修剪,因此幼树均为放任型管理,很多都发出了大量的旺枝,旺枝上又长旺枝,基本上是树上长树,越长越旺,内膛通风透光不良,很少形成花芽,即使有花也是只开花不座果,原因是营养生长过旺。要想使这类柿树结果,冬季修剪时应疏除一部分过密枝条,保证内膛光照及通风,重短截一部分枝条,使其萌发一部分弱枝,缓放一部分枝条,使其扩大树冠,这样树势降下后第二年就可能座果了。若冬季修剪后,夏季枝条萌发后树势仍很旺,每株5年生树可根施10—15克多效唑控制旺长,当枝条长到20厘米后也可再喷5克多效唑进行控旺。在柿树上一般不使用环刻和环剥,因为柿树含单宁酸多,造成的伤口不易愈合,若进行环刻或环剥有可能造成死树。 5、杏树结果大小年严重怎么办? 答:果树管理粗放的情况下,大小年现象一般都较严重。要想控制大小年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对于小年过后的冬季一般枝条上花芽较多,在修剪上应疏除一部分花芽较多的枝条,多留一部分旺长枝条,一备翌年长出壮枝形成花芽。另外对结果枝除疏降低一部分外,其它枝条应进行中短截,减少翌年的花芽量,并使其在开花结果的同时抽生出一定量的壮枝,并形成花芽。在冬季修剪的前提下,应重施有机肥,翌年生长期内5月份和8月份再两次追施配方肥,每株每次2公斤左右。这样即能保证大年不减产,也保证了形成一定量的花芽,下年又能达到高产。②对于大年过后的冬季修剪,应尽量留足花芽量,有花的枝条全部保留,疏除所有的细弱枝,对内膛密闭的应多疏除大枝,对外围枝尽量进行回缩,以保证所有花芽都能开花结果。翌年果树生长期必须根据树势的旺长情况,根施和喷施3—5次多效唑控制旺长。这样通过2—3年的管理,大小年现象就可基本解决。
第三部分 常用化肥的性质及合理施用 一、氮素化肥:主要品种有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尿素等 (一)碳酸氢铵:NH4HCO3,含氮量16.8%,化学碱性,生理中性肥料。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可作基肥和追肥,但不能作种肥。化学性质不稳定,敝开放置会自行分解失效,因而要密闭保管。要随开袋随施用,并深施覆土,墒情差时,要随机浇水,不要与碱性肥料混施,保护地尽量不要使用。 (二)硝酸铵:NH4NO3,含氮量34%,化学中性,生理酸性肥料。吸收性强,易结块。硝酸铵易燃、易爆要妥善保管。硝酸铵适用于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一般不作基肥,最适合作追肥,作追肥时提倡分期施用并深施覆土,不宜作种肥。 (三)尿素:CO(NH2)2,含氮量46%,中性。尿素施入土壤后,以分子状态存在,易随水流失,施后不宜大水漫灌;在尿酶的作用下水解为碳酸铵,易分解挥发,所以尿素宜深施、早施。尿素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可作基肥、追肥或叶面喷肥,一般不作种肥。 二、磷素化肥:主要有过磷酸钙、钙镁磷肥、重过磷酸钙 (一)过磷酸钙:3Ca(HPO4)2.H2O+7CaSO4,含磷量12—18%。酸性,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存期间会发生退化现象,降低磷的有效含量。施入土壤后,容易被固定,降低利用率。同时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 合理施用:要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尽量施入很系密集的土层中。1、集中施用:作基肥一次施用,以减少固定,增加根系的吸收量。2、与有机肥混合施用:以减少接触,保护有效磷,促进难溶性磷的转化。3、制成颗粒磷肥。4、分层施用。 (二)钙镁磷肥:含磷12%一18%碱性,弱酸溶性,适用于酸性土壤,碱性土壤施用当季利用率低,但后效长,宜作基肥,与有机肥堆腐后施用效果好。 (三)重过磷酸钙:Ca(HPO4)2.H2O,含磷量44%,酸性,与过磷酸钙性质及施用技术相同。 三、钾素化肥:主要有硫酸钾、氯化钾 (一)硫酸钾:K2SO4,含量45%一50%,化学中性,生理酸性,由于价格昂贵,易施在忌氯作物上。宜集中条施或穴施在根系密集的土层中,长期施用会造成土壤板结,应增施有机肥以改良土壤。 (二)氯化钾:KCL,含钾量50%一60%,化学中性生理酸性,适用于多种土壤和作物,以基肥为主,忌氯作物禁用。是目前用量较多的钾肥品种。 (一)磷酸铵:NH4H2PO4+(NH4)2HPO4。包括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含氮11%一18%,含磷44%一52%。一铵酸性,二铵碱性。优点是养分含量高,作物易吸收,施用方便。缺点是氮素含量低,应适量添加氮肥。(二)硝酸磷肥:含氮25%一27%,含磷11—13.5%,有效磷中水溶性磷占40%一70%,有效氮中有硝态氮和铵态氮。吸湿性强,容易结块,应注意防潮。适用于各种土壤,集中施用效果好。 (三)复混肥料:目前市场上品种很多,优点是:养分全、施用方便,缺点是:氮磷钾配比不合理,应根据当地情况添加氮素,磷素或钾素。 (四)配方肥(BB肥):土肥部门根据当地实际配制的新型肥料、养分齐全、配比合理、针对性强、施用方便是,增产显著,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第四部分 农业部公告禁止使用农药品种清单 为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农业部第199号公告规定,要加强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登记管理,停止受理一批高毒、剧毒农药的登记申请,撤消一批高毒农药在一些作物上的登记,并公布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清单如下: 一、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 二、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19种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不得用于茶树上。任何农药产品都不得超出农药登记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
第五部分 其它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 |
|
来自: 董哥dong2588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