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南乐李保塔(明遗址·八座)

 安东老王 2013-12-14

 

中华古塔通览·河南卷(附录)>>>
濮阳南乐仓颉陵李保塔遗址

  李保塔,位于河南省 濮阳市南乐南乐县西北十八公里的梁村乡吴村,座落在在漳河故道之北,仓庙之东的仓颉陵重门内。明代建筑,为石塔。
  李保原籍南乐县蔡庄村,明初与其母自山西迁来,成家立业。李保至孝,其母卧病,双目失明。李保百计求治,均未奏效,于是求拜仓颉,许愿说若得母病痊愈,情愿削发剃度为僧,永伴青灯。李保回家,果见母亲病愈,耳聪目明,行动如初。李保言之有信,便告别母亲妻儿,赴仓颉庙出家为僧。后来,李保成了仓庙主持,收了几个徒弟,活了九十来岁,死后,其徒把他安葬在仓颉庙西,并建石塔,名至孝禅师塔,俗称“李保塔”,今塔已不存,其他五座石塔和两座砖塔也已夷为农田。详情待考。

关于仓颉陵

河南南乐李保塔(明遗址·八座)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
河南南乐李保塔(明遗址·八座)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
仓颉陵为一高五米的大土丘,占地约二千七百平方米。方碑后为二门,也称重门,名“仰圣门”。硬山式建筑,三间,为清朝乾隆年间重建。二门内西侧,有石刻僧人抱“万善同归”石牌。故老相传,这就是和尚李保。
  仓颉陵原有陵门,叫朝天门,硬山式砖木结构,檐下有匾额,书“史皇林”三字。陵前旧有石牌坊、石狮、石人等雕刻,为明朝隆庆年间南乐知县刘弼宽所建,毁于“文革”时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行了恢复。
恢复后的仓颉陵前有三通石碑一字排开,正中为国务委员陈俊生题写的巨碑,兽蚨龙首,宝相团花点缀两侧,十分精美。碑正面书“仓颉陵”三个大字。碑阴为聂兆鹏撰写的碑文,记载修复仓陵始末。
仓颉陵为圆锥形,有砖墙围绕。陵墓围墙周长三十六点五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之数。围墙由砖垛界开,分十二节,含意为一年十二个月。每节长三米、三点一米或二点八米,其意每个月的天不等。
朝天门里有两通大方碑,高大挺拔,皆为明朝天启年间立石,东侧方碑刻“三教之祖”,西侧刻“万圣之宗”,八个字皆近二尺见方。方碑是奉圣旨而立,当时朝廷有吏、户、礼、兵、刑、工六大部,三部尚书参与了立方碑,即吏都尚书崔景荣,工部尚书李从心和刑部尚书李养正。参加立碑的还有内阁大学士(宰相)魏广微,监察御史梁天奇以及大名府知府并府属各县县令等百余名官员。立碑的主持人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叶青天”叶廷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