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桃体癌
扁桃体癌是发生在扁桃体的恶性肿瘤,也是口咽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扁桃体窝上部,大多至外生型并形成溃疡
,少数亦可呈结节状。扁桃体癌中大约90%为鳞状细胞癌,10%为淋巴瘤。临床表现最初只有轻度不适,咽部异物感,或
以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而就诊;其后可能出现吞咽痛或同侧中耳的反射性疼痛。病变常并发感染,产生恶臭、渗血,并
使疼痛加剧,影响进食。晚期形成较深的溃疡,有时并发出血或开口困难。大约1/2的患者有淋巴结肿大,晚期可发生
血行转移,常见的转移脏器为肝、脉、骨等处。 现代医学目前对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吸烟、接触有害粉尘及口腔卫生欠佳有关。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
表现,对于咽部异物感,疼痛或原因不明的颈上部淋巴结肿大,进行性加重,经对症治疗无效者,应作口咽检查,喉镜
检查常可见扁桃体肿大色紫,似冰榴状,及周围有表浅溃疡,表面覆以灰黄色假膜。活体组织细胞病理检查可以确诊。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放射治疗、手术切除和化疗。本病的60钴放疗5年生存率约为40%左右。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喉菌”、“喉痈”和“喉疳”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心胃伏火,痰毒夹火上冲咽喉,或郁
怒忧思致气滞血凝,或肝肾虚亏,虚火上炎熏灼咽喉所致 1.[处方名称]五鳖化结汤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祛痰散结。主治扁桃体鳞状细胞癌。
[处方组成](1)生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土鳖虫10克,穿山甲15克、当归IS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全瓜蒌25克、
川贝母10克、皂角刺10克、莪术10克、地龙10克(或加血竭5克、夏枯草10克),水煎服。O)山豆很120克、山慈菇120
克、杏仁150克、急性子50克、孩儿茶150克,研末为丸,每丸重3克,含化。 [辨证加减]大便干燥着加瓜蒌仁、杏仁、当归以润肠通便;便溏者加半夏、苡仁以健脾燥湿。 [疗程疗效]用本方3个月,治愈1例扁桃体鳞状细胞癌,中医辨证为血瘀痰凝,治疗35天,肿块变软缩小。随访7年,未见
复发。 [处方来源]甘肃中医学院华良才。 [处方备注]肿瘤生于喉间,多为肺经都热或肝气郁结,导致痰凝血瘀,治法当以化瘀祛痰散结为主。方中生蒲黄、五灵
脂、土鳖虫破血化瘀;瓜蒌、川贝母、皂角刺、地龙、夏枯草祛痰散结,同时含化丸药更增强了其解毒散结之功而取效
。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16.1 五鳖化结汤 【来源】华良才,《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①生蒲黄、五灵脂、土鳖虫各10克,穿山甲、当归各15克,乳香、没药各10克,全瓜蒌25克,川贝母、皂角刺
、莪术、地龙各10克(或加血竭5克,夏枯草10克)。②山豆根120克,山慈菇120克,杏仁150克,急性子50克,孩儿茶150
克。 【用法】方①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方②研细末为丸,每丸重3克。每取1丸含化。 【功用】活血化瘀,祛痰散结。 【方解】肿瘤生于喉间,多为肺经郁热或肝气郁结、导致痰凝血瘀,治法当以化瘀祛痰散结为主。方中生蒲黄、五灵脂
、土鳖虫等破血化瘀;瓜蒌、川贝母、皂角刺、地龙、夏枯草祛痰散结,同时含化丸药更增强了其解毒散结之功而取效
。 【主治】扁桃体鳞状细胞癌。 【加减】大便干燥者加瓜蒌仁、杏仁、当归以润肠通便;便溏者加半夏、苡仁以健脾燥湿。 【疗效】用本方3个月,治愈1例扁桃体鳞状细胞癌。中医辨证为血瘀痰凝。治疗35天,肿块变软缩小。随访7年,未见复
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