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是常用的办公软件,它操作简便,功能强大,内嵌函数、图表制作等功能。利用Excel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通过2个简单的实例来探讨Excel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
利用Excel绘制函数图象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描点法绘制函数的图象,过程十分繁琐。而采用Excel软件,借助它的图表功能,则可以快速准确地绘制出函数的图象,不仅节省课堂时间,而且使学生在迅速、形象地获得图象的同时,加深对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的理解。
例1
作出函数y=3x2-x+5的图象。
1)输入变量。打开一个空白的Excel工作簿,在A1单元格中输入“x=”,在A列中的A2以后的单元格输入从小到大的自变量x的值,此例取-5到5的整数值。实际使用时可在定义域的范围内作适当选取,也可以利用Excel的填充功能,很方便地输入这些数据。然后在B1单元格中输入函数式“y=3*x^2-x+5”;再在B2单元格中输入“=3*A2^2-A2+5”,按Enter键,在B2单元格得出计算结果。将鼠标移到B2单元格区域的填充柄上,按下鼠标左键,沿B列拖到适当位置后松开鼠标左健,即完成函数值的计算。
2)绘制图象。首先选中A列和B列中有数值的单元格,然后单击工具栏上的“图表向导”按钮,选择“X,Y散点图”类型中的“平滑线散点图”,单击“下一步”按钮,在以后出现的对话框里都是单击“下一步”按钮,直到“图表向导”步骤四,点击“完成”按钮,便得到函数y=3x2-x+5的图象。
2
利用Excel模拟数学实验数学实验一般是采用Mathematica、Matlab等专业软件来进行,但是这些软件往往操作相对复杂,普及率也相对较低。而采用Excel软件,利用它的函数功能,则可以简单方便地模拟数学实验,使学生在直观感受实验过程的同时,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拓展发散性思维。例2
同时抛2枚硬币,观察朝上一面的点数(正面记为1点,反面记为2点),计算2个点数之和,出现各种情况的可能性各是多大?
1)打开一个空白的Excel工作簿,在A1、B1分别输入“硬币1”“硬币2”,在A2、B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FIXED(RAND()*(2-1)+1,0)”[1],然后将A2、B2单元格的公式填充到A3至B1001单元格,此时相当于抛了1
000次硬币。
2)在C1单元格中,输入“点数和”,在C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2+B2”,计算2枚硬币朝上一面的点数之和,然后将C2单元格的公式填充到C3至C1001单元格。
3)在El到Gl各单元格分别输入2到4。
4 ) 在 E 2 单 元
格 输 入 公 式 “ =COUNTIF($C2:$C1001,E1)”,并将其填充到F2、G2单元格。
5)在E3单元格输入公式“=E2/1000”,并将其填充到F3、G3单元格。E3到G3单元格中的数值就是2到4各数字出现的频率。
函数“FIXED()”可以将数字按指定的小数位数进行取整,如“=FIXED
(7.23,1)”表示将7.23四舍五入到小数点右边一位,结果为7。函数“Rand()”可以均匀产生一个大于或等于0而小于1的随机数。因此,“=FIXED(RAND()
*(2-1)+1,0)”表示随机产生1至2的整数,用来表示硬币朝上一面的点数。函数“COUNTIF()”可以计算区域中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的个数。因此,“=COUNTIF($C2:$C1001,E1)”表示单元格C2到C1001中数字2的个数。
3
小结Excel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很多,如利用Excel来建立数学模型,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Excel的强大功能,将之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为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