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蓑烟雨任平生

 威武天下 2013-12-23
16
12/2007

《江城子》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序云:“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乙卯即熙宁八年。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诗人十九岁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五月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

   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上片写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十年生死两茫茫”,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王弗病故至苏轼作此词时恰为十年。十年,在短促的人生中,是一段漫长的途程。然而,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怀想至切,却生死相隔,不得一见。“

06
11/2007

(六)

李妈妈送出瑞红,又嘱咐了一番,郎青便带着瑞红离开太白村,往正东景德镇方向走下去了。

大约一个多时辰,便来到了景德镇上,郎青感到口中干渴,便让瑞红骑着毛驴先走一步,自己好去路边茶馆弄杯茶喝。瑞红也只好先独自走下去了。

郎青来到茶馆门口刚要迈步进去,忽听到有人喊他,扭头一看原来是旧友胡伦,胡伦已喝的半醉,看到郎青便一把拉住扯到酒馆。原来今天是景德镇大集。胡伦在和黄虎,海龙三人聚在一起饮酒,见到郎青进来,大家不由分说把郎青便按到椅子上,郎青推辞不过,你敬一杯我敬一杯,推杯唤盏就饮得越发高兴了。郎青因心中有事,几次欲起身告辞,都被几个醉汉死死拉住不得脱身。一会儿的工夫又来了三个人,一个叫张吃,另一个叫李亦还有一个叫赵大管。这几个人都是游手好闲之徒,终日只是赌钱吃酒不务正业。一会儿的工夫郎青便招架不住了,感觉有些醉意了,早把瑞红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瑞红一个人骑着毛驴继续往前走了大约二里多路。还不见舅舅赶上来,自己一个人也不敢往前走了。一是担心走错了路,二是担心舅舅跟不上来。瑞红便勒住毛驴,在路边等候。可是一等也不来二等也不来,瑞红不免有些着急起来。

这时,路边过来几匹疾驰的马队,几匹马闹哄

28
10/2007

(五)

郑老爷思虑了半天也理不出头绪来,只好让人暂且把靖傻子的尸体掩埋,又把孙黄收监羁押起来。

    第二天,郎青见王点还是安然无事,便找到姐姐问:“那包毒药你给他搁到饭里了吗”郎氏说:“我已经放了,想必他是不该死在毒饭里”郎青恶狠狠的说:“我让他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早晚我要找个机会,亲手弄死这个可恶的王点,报仇雪恨。”

     郎青在屋里同姐姐说要害死王点,没想到这话让一个听到了,这个人就是丫环春荣,她刚好走到门口,听见姐弟二人正在密谋害死王点。

    这个春荣同王点有一点老亲关系,当初春荣来邱宅的时候还是王点介绍来的。当春荣听到这事后,便急急忙忙的跑到前院,找到王点说明情况。

    王点知道春荣不会同他开玩笑,也想不明白为何郎青言称要杀死他报仇。后来又想到昨天街头死去的靖傻子吃过自己的饭,难道她姐弟二人非要致我于死地吗?想到这里王点不禁浑身打了一个冷战。便急急忙忙收拾了自己的衣物逃走了。

    郎青见王点逃走,又是弄了个气急败坏,他对姐姐说:“想当初也是瑞红着小妮子,把王点叫来给棺材落的钉。我也要把她弄死,替我儿子报仇!”

   

16
10/2007

(四)

话说瑞白猛然听到吴员外的一声大喊,心中一惊,手脚也不听使唤了,就听的“咕咚”一声,他便从歪脖柳树上掉了下来。正好掉在了荷花池内。

听到响声吴员外还有夫人、小姐、丫环都转过脸来,这时候瑞白正拼命的在水里扑通,吴员外急忙让人将瑞白打捞上来。

吴员外端详着瑞白,心中不免犯疑,心想昨夜得梦,梦到天上掉下来一翩翩公子,与女儿成双配对。今晨果然就灵验,只是这个人明明是一个女子,与梦境不符呀!

看着瑞白狼狈的样子,吴员外急忙吩咐丫环秋霜:“快快带着她去换衣服。”

秋霜领着瑞白便来到了后宅,找出自己的几件衣服递给瑞白“赶快换了吧!看你冻得浑身发抖了”瑞白红着脸说:“你先出去吧!我自己换”瑞白把衣服取了过来,便坐在凳子上,心中也怕露出马脚不敢多语。

   秋霜站在旁边看着瑞白还不动手解衣,心中不免着急,便说道:“你快快换了吧,员外还在等着你回话呢?”瑞白扭扭捏捏的推辞,惹急了秋霜,秋霜便上前不由分说便给瑞白脱起衣服来。

   撕扯当中秋霜猛然看出瑞白是一男子,便羞红了脸躲在一旁不知如何是好。瑞白一看事情败露,急忙扑通一声跪下说道:“我是受人陷害才假扮女子逃生,还望姐姐替我隐瞒,千万不要告

15
09/2007

(三)

郑老爷听了两个人说完情况,决定先到黑松林里开棺检验尸体再行定夺。

郑老爷带领两班衙役不多时便来到了松林里。刚一坐定便吩咐仵作:“快快开棺验尸”两个仵作便上前打开棺盖,两人不禁同时一个倒仰,都大吃一惊!郑老爷急忙问道:“怎这样慌张!”仵作也急忙上前说道:“老爷,这棺材里并不是一个女子,是一个七十余岁的老公公呀!”

听说棺材里是一个七十岁的老公公,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这时仵作已将尸体搬了出来。这时又发现了底下的老太太,两个人都是被勒死后放入棺材之内。

郑老爷眉头拧成一个疙瘩,心想这李福状告李员外害死亲妹妹,一案还没有头绪竟又冒出两条人命。这个案子还如何问下去,这郑老爷独自发起愁来了。

想了一会儿,便差人把李雷李员外,和管家李福叫到跟前让他们看看,两个人也摇了摇头不知道是谁?前来看验尸的百姓也挤到跟前争相探头观看,大家叽叽喳喳一阵子也是没有一个人认识这两具尸体。

郑老爷仔细翻看了尸体,看衣着打扮不像本地人。只好吩咐将两具尸体还放入棺中,还寄放在此处。又将李福,李雷分头细细的审问了一遍,也是没有头绪。只好先差人慢慢细细访查凶手。

再说,郎青把瑞白吊在松林以后,听到松林外马儿嘶鸣声,受

12
09/2007

催人泪下的三袋米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

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儿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母亲摸着儿的头,疼爱地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儿里高兴,但书是非读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养你。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去。"儿固执地说不,母亲说快去,儿还是说不,母亲挥起粗糙的巴掌,结实地甩在儿脸上,这是16 岁的儿第一次挨打……

儿终于上学去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母亲在默默沉思。

没多久,县一中的大食堂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母亲,她一瘸一拐地挪进门,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

07
09/2007

错过了的一世的情缘

  不知道有没有来世,今生不是很长,今生没有好好的爱你,来世让我好好的爱你,今生欠你的.来世报答你.人为什么要等到失去以后才会明白,人为什么不懂得珍惜.也许太容易得到的总不会珍惜,等到失去以后才知道,错过了的,却是一世的情缘……——题纪

  女人原本不疯,那年女人22岁,挺年轻的.有人说她长得很一般.女人在那年爱上了一个男人,男人23岁,看上去有点忧郁,很有才华.是许多年轻女孩心中情人的标准.女人恰好和男人在一起上班工作,中午休息的时候,同事们喜欢打牌,女人不爱玩牌,但女人总给男人占着位置,等男人吃完饭以后,女人让位给他.

  男人从未在意过女人,和女人在一起没有约束,女人是善良体贴的,很少笑,只是和男人在一起的时候才笑.男人并没有在意女人,可女人把男人深深的印在心上.

  一天晚上,女人约男人散步,婉约羞涩的告诉男人她喜欢他.男人突如其来的震惊,很快的婉言拒绝了女人,男人说他爱的女人不爱他,他谁也不爱了,他心已死,现在他不再想谈朋友,要女人不要来找他.

  女人哭了一夜,上班的时候也流泪,同事莫名其妙地看着她,男人呆呆的坐着.几天下来,女人仍旧不停的哭.男人开始心软,看得出来女人是真爱男人的.终于在一天晚上,男人约女人出来,告诉女人:如果她

06
09/2007

(二)

话说郎氏听了郎青之言,觉得很有道理。果然便把一双儿女当作亲生儿女般来看待,并常对手下人施些小恩小惠,收买人心。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到一年的光景,果然四邻八家,家里雇工丫环没有一个不说郎氏是个贤良娘子的。

这一日,郎氏叫来郎青暗地里商议,说道:“如今人心皆服,是不是到了下手的时机了,如果再拖上几日,唯恐你姐夫回来,那时就很难下手了!”郎青说:“姐姐说的也是,我有一条计策你看如何!”

郎青俯在姐姐郎氏耳边一五一十从头至尾的说了一遍,郎氏也不住地点头,瞬间也舒展开了紧皱着的眉头。就这样一条阴暗的毒计就要实施了。

郎氏喊来丫鬟春荣,让他到书房去请来瑞白公子,春荣也不敢怠慢,便急匆匆地来到瑞白的书房。瑞白听说母亲叫他有事,就跟着春荣来到中厅。

郎氏见瑞白进的屋来,便笑嘻嘻的站了起来,拉着瑞白的手说:“这几天夜里,为娘我经常做恶梦,半夜里也经常被恶梦惊醒。听人说要有男子来作伴的话,就没事了,可你爹爹也不在家,只好要你搬过来陪我几天了。”

瑞白听罢,也不便推辞,就让丫鬟春荣把自己的被褥搬了过来。

一夜无话,第二天,郎青交给郎氏一包蒙汗药,说:“你今晚把药放到酒里,骗他喝下去,后边的事就交给

05
09/2007

(一)

万事由天莫强求

何需苦苦用计谋

饱食三餐要知足

得风一帆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

害人人害何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

各自回头看后头

       这首诗说的是人要知足不可生心害人,如果设计害人终损的是自己,本故事情节离奇,案中有案,故事情节通俗流畅,一环扣一环令人读后赏心悦目,大家读上上几段后,自然就会被书中情节所吸引。

      故事发生在明朝隆庆年间,那时候山东青州府有一个进士,姓卢名活表字清注,此人在江南徽州婺源县任县令,居官清廉不爱民才,此人最爱审问疑难官司。并且颇有名气,上司看到他是个人才,便保他越级升官,任命他为江西南昌府太守之职。

这天,卢老爷高高兴兴的准备走马上任,一行轿马刚走出县城,前面跪倒一个报事的青衣小卒,原来前面十里长亭有城中乡绅、买卖行人、黎民百姓为卢老爷摆酒送行。卢老爷一听急忙下轿步行,众百姓一见卢老爷下轿,便一齐跪倒叩头,卢老爷急忙上前搀起众人,“本府有何得能敢劳众乡亲盛情”,

其中一位年长的乡绅说道:“自从老爷在任以来为本县兴利除害之事不可尽数,今日老爷高升,我等略表寸心,还望老爷笑纳”。

卢老爷说道“本府曾立志不图民财,今天众年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