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唱曲《跳蚤之歌》穆索尔斯基

 金成111 2013-12-24

 穆索尔斯基

  [作品简介]

  穆索尔斯基一生创作了六十多首歌曲, 这些歌曲题材广泛, 体裁多样.有抒情性的浪漫曲, 有反映农民疾苦的摇篮曲及其它民间生活题材的歌曲, 也有针对社会现实的讽刺歌曲.《跳蚤之歌》就是著名的讽刺歌曲.这首歌曲作於1879 年秋, 是他生前最后一首成功作品.

  《跳蚤之歌》的歌词选自德国大诗人哥德的诗剧《浮士德》中的一段.原作是借剧中一个魔鬼讥讽德国封建诸侯以及他们豢养的宠臣的诗篇.穆索尔斯基将它谱写成曲, 借以讽刺俄国沙皇的黑暗专治统治.

  穆索尔斯基用自己的音乐作品同沙皇专治统治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曾说过: `我背着十字架, 高抬着头, 不顾一切, 勇敢而又愉快地向着光明的、有力量的和正直的目标前进.向着热爱人民的、靠着人民的欢乐、痛苦和奋斗而生存的真正的艺术前进.'穆索尔斯基忠实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跳蚤之歌》充分反映出他的反抗精神和艺术才华, 成为世界上许多男中、低音歌唱家的优秀保留曲目.

  [欣赏提示]

  《跳蚤之歌》一经问世, 就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 这不仅是因为它具有切中时弊的内容, 而且在音乐表现上也颇具特点: 1.鲜明的民族风格.穆索尔斯基非常熟悉俄罗斯民间歌曲, 他广泛地把它们应用在自己的创作中.《跳蚤之歌》中运用了俄罗斯民间歌曲常见的小调式, 旋律具有典型的俄罗斯风格.作曲家在采用民间歌曲时, 不是以原民歌做音乐主题, 而是利用它所特有的表现方式来作为音乐语言的基础.□

  这个朴实而有表现力的音乐主题, 与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中从主音到属音四度跳进的音调 (□) 有着极为相似的特点.这一特点贯穿全曲.如□等等.

  这是《跳蚤之歌》具有浓厚的俄罗斯风格和生活气息的重要因素.2.词曲紧密结合, 感情真挚动人.穆索尔斯基非常注重旋律和语言的结合, 在《跳蚤之歌》中, 他力求用丰富的音调来表达复杂的语言声调和真实的感情, 因此, 全曲旋律既风趣自然, 又非常口语化.

  3.音乐形象生动、泼辣,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从钢琴伴奏的引子里, 可以听到讽刺的笑声和描绘跳蚤蹦跳的音型, 使歌曲一开始就带有戏剧性.为了充分表现嘲弄的效果, 作曲家把`跳蚤'这个词和笑声的音乐写得非常形象生动, `跳蚤'这个词的音调是短促念白式的, 显得滑稽可笑;笑声则非常巧妙地运用音乐语言表现了日常生活中的嘲讽口气, 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 笑声、`跳蚤'多次出现, 而每次重复, 情态各异, 极大地加强了歌曲的戏剧性, 把愚昧、昏庸的国王, 傲漫张狂的跳蚤和人民群众的不同性格特征, 刻画得维妙维肖.

  4.强烈的色彩对比.歌曲运用了两次远关系转调, 即由b 小调直接转入#g 小调.由於调性的转换, 产生了强烈的色彩对比, 转调后, 旋律长时间围绕全曲最高音 (□) 进行, 结合具有进行曲性质的节奏和小行板的速度, 给人以明亮、新颖的感觉.第一次转调刻画出跳蚤的狂妄骄横;第二次转调表现了人民群众不畏强暴的坚强意志.

  此外, 曲式结构灵活严谨、钢琴伴奏的形象化和手法的简练……都是富有创造性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