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被欺负,不敢讲怎么办?

 Luckyu的天空 2013-12-24

向来活泼好动的孩子,回家突然安静端坐一旁发呆;或躲在房间不吭声,显然有状况却不说。父母如何开启孩子心扉,和他一起面对问题?

 

怪怪,哥哥最近回家怎么都闷闷不乐、不说话,每次回来就直接走进房间,把门用力关上?妈妈很疑惑。姐姐今天脾气很不好,放学回来就大发脾气、摔书包,大声骂妹妹你才笨头笨脑妈妈向爸爸抱怨说。妈妈,我头痛不舒服,明天不想要去学校。看似没有生病感冒,但手心隐约有一道伤痕的弟弟向妈妈如此要求。

 

父母直觉的认为孩子在学校似乎发生了一些事,但孩子几乎什么都不想说。当房间传来哥哥的咆哮声,您隐约听见:为什么都是我?为什么?为什么?我又没有做错事,你们干嘛要这样对我!此时,父母开始担心孩子是不是在学校被欺负了?

 

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校园有时就像一处非己所愿的罗马竞技场。被打、挨骂、被欺负、被排挤、受霸凌可能无时无刻出现在身边而苦痛不堪。如何协助孩子勇于开口对 父母说,是让孩子远离校园罗马竞技场的第一步。在这当中,需要父母的敏感察觉、懂得转移孩子注意力、催化孩子适时说出来、对话时的专注倾听、减少不必要的 语言刺激、协助孩子自我思考行为因应,与安心承诺保证的亲师沟通等。

 

七步骤,让孩子愿意开口

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回家不敢讲怎么办?分享以下七个步骤,在环环相扣中,让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后,能够自然、勇敢及愿意开口对父母说。

 

1.三效合一读卡机

孩子放学后,一句话都不说,或大发脾气,或唉声抱怨头痛不想上学,该如何觉察与解读孩子所要传达的讯息?建议您,启动三效合一读卡机,运用双眼,仔细观察 孩子的眼神、嘴型、表情、姿势、动作是否出现异样?运用耳朵,仔细聆听孩子说话的声调、音量、语气或使用的字眼,是否传递着何种情绪讯息,可有弦外之音。 运用触觉,当轻轻碰触孩子的手心、拥抱孩子的身体时,他是否出现畏惧、逃避或者抗拒的反应,甚至是大发脾气或在怀里哭泣?

 

面对孩子的三缄其口,或不愿谈论的反应,先不要急着追问原因或事发经过,例如哥哥,你今天在学校到底发生什么事情?是不是被欺负?赶快跟妈妈讲,不然妈妈会很担心。而应先同理回应哥哥,妈妈感觉到你今天在学校应该有些委屈,或写张纸条或利用便利贴塞进房间,让孩子知道您能感受到他的情绪讯息。

 

2.旋转木马转圈圈

子放学后,出现异于平常的表现,甚至可以感受到他的心情陷于负向漩涡而跳脱不出来。此时,先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就如同在悲伤、难过、委屈或愤怒时,让他坐 上音乐旋转木马转圈圈,将压抑的情绪先转移到另一个心情捷运出口。透过一些属于孩子平时抒解压力的方式,让心情舒缓一下,再等待下一段孩子心门愿意敞开的 时刻。

 

抒压的方式,无论是让孩子深呼吸或数数自己的心跳。或洗把脸、冲个 澡,凉快一下。或涂鸦、画画、上床小睡。或坐在沙发上、听听音乐、注视时钟上走动的秒针。或对着家中宠物说说话、注视水族箱中的孔雀鱼游来游去、望着缓缓 爬行的小乌龟。或倾听雨滴声;或打开窗,感受凉风与脸的接触等。仔细观察,孩子的情绪是否转为愉悦,脸部表情与肢体动作是否柔和些。想要与孩子对谈在学校被欺负的事,请选择孩子身心较为放松的时刻。

 

3.情绪鲜奶限时开

隐喻的方式,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绪就象是便利商店中架上冷藏的鲜奶,一样有保存期限。当负向情绪放在心里久了,无论是伤心、焦虑、挫折、难过、生气、不 满、害怕、委屈或恐惧等,就像鲜奶过了保存期限会变质、变酸。让孩子知道将内心压抑许久的话说出来,有时会是很棒的滋味,就像把冷藏的鲜奶在保存期限前打 开喝完一般,香醇美味,自己的心情也会变得较为放松、舒畅。

当孩子仍然三缄其口,不愿多谈被欺负的事,父母可以主动分享自己的过往经验。例如,其实我小时候也常觉得很气愤,每次剪完头发,隔天同学看到,老爱嘲笑我是小瓜呆头有时,觉得以前的同学很过分,每次上完音乐课,总爱把我的鞋子偷藏起来,害我找半天。或许,您也可以试着在孩子面前,对着镜子、玩偶或娃娃自言自语说:我觉得很生气,为什么老师总爱说我笨头笨脑?”“很烦耶!我又没有做错事,你们干嘛老爱找我麻烦!运用扮演的方式,以催化孩子自我表达在学校被欺负的意愿。

 

4.长耳兔子专注倾听

待孩子开口说,需要营造一个能够让他自在、信任、放松的谈话情境。无论是刚洗完澡、临睡前,或在温暖柔和的灯光下、在没电视干扰的情境下,陪伴孩子一起面 对面坐下来,如同长耳兔子般专注倾听。让自己的身体微向前倾,眼神温柔的注视着孩子,试着让他能够感受到您开放、耐心及愿意倾听的态度。

 

再次同理并帮孩子说出心里的感受,无论是对于被欺负所感受到的害怕、恐惧、生气、愤怒、伤心、难过、无奈或委屈。引导孩子尝试将事件经过还原倒带,让他详细述说过程,陪伴他走过一遍。例如,弟弟,你试着说说看,在被老师处罚打手心前,发生了什么事?如此您对于事件的始末会有比较清楚的掌握。

 

5.乌鸦麻雀聒噪暂停

当孩子愿意和父母谈论在学校因为一些事情而被老师打、骂,或受同学欺负、霸凌时,请记得,在这当下任何的说教、唠叨、囉嗦或指责,都不是他想要的。例如,妈妈跟你讲了多少遍,上课要专心,不要交头接耳爱讲话,为什么你都讲不听?被打,活该。”“跟你讲了多少次,他很调皮,就不要跟他玩嘛!当这些话再度出现时,孩子的心灵铁门又将拉下。

 

6.自问自答解决法

当孩子心情比较平静时,可与孩子讨论:在学校的不适当行为表现,自己认为老师可以怎么处理或处罚?例如如果自己上课爱说话、讲不听,或许老师以后可以调整我的座位,或下课时,罚我整理读书角,不能去操场玩。顺着孩子的话,接着探询孩子:为什么老师这么做,你的行为就会改变,上课就会保持安静?引导孩子思考自己行为改变最有效的后果,同时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另外,可以尝试与孩子脑力激荡:如果自己下次又遇到同学欺负、嘲笑时,可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面对。

 

7.安心承诺保证丸

当孩子分享完在学校被欺负的经过,最后父母可以给予一个令他安心的承诺。例如告诉孩子关于老师打你手心这件事,妈妈想,应该还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明天我会和老师联系并讨论这件事,一起和老师想想,以后可以用哪一种比较适当的方法来替代关于同学不断嘲笑你的事情,爸爸会把这个讯息让老师知道。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想出最好的解决方式。免于恐惧是所有孩子的基本权利,反欺负、反霸凌,需要我们大人立即解决。

 

我们是谁:宝宝阅读——推广儿童阅读,愿与更多家长互助成长。宗旨:鼓励亲子阅读;通过阅读,父母和孩子终身学习,共同成长;培养家庭阅读的风气,提供亲子阅读和亲子教养资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