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体诗的章法(七)

 翦梅888 2013-12-24

近体诗的修辞手法:
主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设问”、"夸张"、
"排比"、“兴起”、"反复"、"象征"、“寄寓 寄托”、“虚实结合”、“用典”等,

比喻:
比喻即打比方。
一种是以一样东西即一个词来作比。
如秦观《千秋岁》
落红万点愁如海”,
用海来比愁
一种是用词组和句子来作比,
李煜《虞美人》用“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句话来比“几多愁”
我们举个比喻的例子:
苏轼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次句“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
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
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
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更美的姿质,
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
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
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
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
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牛希济《生查子》,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草是绿的,从草的绿联想到罗裙的绿,从绿罗裙联想到穿绿罗裙的人,于是看到绿草就联想到那人,因为爱那人也爱绿草,可以用来说明诗人的这种联想。从流云里看到流水的景象,从而像听到流水的声音,这样的联想,就丰富了诗的意境。
李商隐诗:“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把莺啼的啼转为啼哭,由啼哭引出眼泪,联到沾湿最高的花。通过曲喻来表现悲苦的心情,把作者的悲哀写到莺身上,又是一种拟人化的手法。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比喻可以是贬低,也可以是褒奖。这要根据内容来定。比喻一般有明喻和暗喻和借喻。

拟人:
拟人也就是比拟,拟人就是拟人化,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
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
“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行为和意识,这便是古诗中的拟人。
这种写法在古诗中屡见不鲜。
例如: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明月能解人意,为友人传情达意。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江水也知道依依惜别。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出塞》),
羌笛也会有怨恨的情绪。
借代:

这可不是会记记帐的借代法哈。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
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
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
例如: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陈毅的《梅岭三章》“旌旗十万斩阎罗”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借用“芳菲”来代替“花”。
还有一种是当时诗人为避讳一些事,例如唐代的人,写唐代的事,一般以汉代唐,
白居易的《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
“汉皇”,实际指的是唐皇,也即当朝的唐玄宗李隆基。
这个不是白居易故意使用或者写错的,是当时没办法的事情
双关语: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1是意义双关:  
【例】《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  
2是谐音双关:  
【例】“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
设问、反问:
设问就是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就是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 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
其中问句是为了制造悬念,答句是为了别开生面,是美化、升华意境的需要
如杜牧的《清明》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前一句发出疑问,使得读者浮想联翩,
后句别出意境,让人眼前一亮,心胸豁然开朗,主题也得到了深化。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类似的还有王勃的《腾王阁》“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崔颢的《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等。
反问 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 看似没有回答,其实是自问自答。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 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
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对于表达强烈感情十分合适。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类似的句子还有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宴殊的《蝶恋花》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李清照的《声声慢》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等等。
设问,是古人比较常用的手法,用问句结尾,回味无穷,
问句开头也是,很容易引人入胜
夸张:
夸张是古诗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夸大或缩小事物形象或某种性质、程度,
借以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抒发作者某种强烈情感的修辞格式。
简单的举个例子
白发三千丈,
千里莺啼绿映红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A、照形象描写,、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这样的例子很多: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四十围”粗的树直径相当于七尺,而树高却达到了“二千尺”,如此一来,这棵树岂不是太细长了吗?
这么细的树,怎么可能有两千尺这么高啊。
其实,杜甫这里用的也是夸张的修辞手法,他是用“四十围”、“二千尺”这两个泛指的数字来形容古柏的又粗又高,
元代无名氏的《嘲贪汉》,讽刺一个吝啬鬼:
“一粒米针穿着吃,一文钱剪截着用。
看儿女如衔泥燕,爱钱财似竞血蝇。
无明夜攒金银,都做充饥画饼!”
作者借助贴切的比喻进行夸张,把贪财汉的举止、心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夸张的手法结合辛辣语言形成强烈的讽刺效果。
夸张的表达方式有:
数字夸张、想象夸张、比喻夸张、举例夸张和比拟夸张等。
 运用夸张手法,可以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突出事物特征。
《夜宿山寺》通篇都用夸张的写法,
开头两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数字夸张和举例夸张的综合写法,
表现了危楼的高峻而又险要的特征。
后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夭上人”是运用了想象夸张的写法,
它进一步表现了危楼高而险的特征。
全诗构思新颖,夸张独特,具有强烈的浪慢主义特色。
《江雪》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诗人用“千山”和“万径”的夸张写法,刻画出了“鸟飞尽”“人踪灭”的自然景色,
使人感到无比的沉闷凄凉,谊染了强烈的环境气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