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五十)

 尘埃里的呼吸 2013-12-28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五十)

【原文】
 14·34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评析】
      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认为应当是以直报怨。这是说,不以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也就是坚持了正直,以直报怨对于个人道德修养极为重要,但用在政治领域,有时就不那么适宜了。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五十) 【原文】
 14·35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1)人。下学而上达(2),知我者其天乎!

 【注释】
 (1)尤:责怪、怨恨。
 (2)下学上达: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

 【译文】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五十) 【原文】
 14·36 公伯寮(1)(2)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3)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4)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注释】
 (1)公伯寮:姓公伯名寮,字子周,孔子的学生,曾任季氏的家臣。
 (2)愬:音sù,同,告发,诽谤。
 (3)子服景伯:鲁国大夫,姓子服名伯,景是他的谥号。
 (4)肆诸市朝:古时处死罪人后陈尸示众。

 【译文】
      公伯寮向季孙告发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给孔子,并且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我的力量能够把公伯寮杀了,把他陈尸于市。孔子说:道能够得到推行,是天命决定的;道不能得到推行,也是天命决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

 【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又一次谈到自己的天命思想。能否推行,在天命而不在人为,即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五十) 【原文】
 14·37 子曰:贤者辟(1)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2)矣。

 【注释】
 (1)辟:同,逃避。
 (2)七人:即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译文】
      孔子说:贤人逃避动荡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点的逃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点的回避别人难听的话。孔子又说: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

 【评析】
      这一章里讲为人处世的道理。人不能总是处于一帆风顺的环境里,身居逆境,怎样做?这是孔子教授给弟子们的处世之道。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五十) 【原文】
 14·38 子路宿于石门(1)。晨门(2)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注释】
 (1)石门:地名。鲁国都城的外门。
 (2)晨门:早上看守城门的人。

 【译文】
      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评析】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五十) 【原文】
 14·39 子击磬(1)于卫,有荷蒉(2)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3)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4),浅则揭(5)子曰:果哉!末(6)之难(7)矣。

 【注释】
 (1)磬:音qìng,一种打击乐器的名称。
 (2)荷蒉:荷,肩扛。蒉,音kuì,草筐,肩背着草筐。
 (3)硁硁:音kēng,击磬的声音。
 (4)深则厉:穿着衣服涉水过河。
 (5)浅则揭:提起衣襟涉水过河。深则厉,浅出揭是《诗经·卫风·匏有苦叶》的诗句。
 (6)末:无。
 (7)难:责问。

 【译文】
      孔子在卫国,一次正在敲击磬,有一位背扛草筐的人从门前走过说:这个击磬的人有心思啊!一会儿又说:声音硁硁的,真可鄙呀,没有人了解自己,就只为自己就是了。(好像涉水一样)水深就穿着衣服趟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孔子说:说得真干脆,没有什么可以责问他了。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五十) 【原文】
 14·40 子张曰:书云:高宗(1)谅阴(2),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3),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4)三年。

 【注释】
 (1)高宗:商王武宗。
 (2)谅阴:古时天子守丧之称。
 (3)薨:音hōng,周代时诸侯死称此。
 (4)冢宰: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译文】
      子张说:《尚书》上说,高宗守丧,三年不谈政事。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仅是高宗,古人都是这样。国君死了,朝廷百官都各管自己的职事,听命于冢宰三年。

 【评析】
      子女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习惯在孔子以前就有,《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对此,孔子持肯定态度,即使国君,其父母去世了,也在继位后三年内不理政事,平民百姓更是如此了。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五十)

【原文】
 14·41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译文】
     孔子说:在上位的人喜好礼,那么百姓就容易指使了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五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