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距离感

 清源涵斋 2013-12-30

在技击中的距离感以及对节奏的掌控是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技击中的距离感不同于在静态空间中对距离的感觉,技击中的距离感包括三个要素:其一是对对手技击技术能力的感知。其二是对自身技术能力的认知。其三是对自身技术能力的运用。即知彼、知己与战术运用这三者决定一个人在技击中的距离感。因此距离感是因人而异的,也是因时而异的:

针对不同的对手有不同的距离感。

针对自身各项技能在即时的状态有不同的距离感。

对距离感的培养,只有通过技击实践来培养和提高。

于是这就涉及到训练方法的问题。

过去孙门前辈,解决这个问题是一靠师徒喂手,二靠练习者之间的实战,三靠医药救治。这种训练方法在当时使很多人望而生畏。当然当年参加这种训练的孙门第二代传人,都是那些准备把技击作为职业的弟子。孙门第二代中那些文人、官员等是不进行这种训练的。

现在有了各种护具,安全性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也阻碍了对不同技击效能的充分认识和体验。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距离感与每个人的技击造诣密切相关。如孙存周先生与某人比武,孙存周先生说我只用一只手,言罢将一只手插入裤兜内,另一只手夹着烟卷,一边吸一边走向对手,如闲庭信步,未见何式,对手已仰翻倒地。这是因为在孙存周先生看来,处处都是我的距离,处处对手都没有距离,这是双方的实力差距所致。这种处处都是我的距离,处处对手都没有距离,孙存周先生是以其高超的技击造诣为支撑的。这就是技击中距离的相对性中的绝对性。

但是如果双方的技击实力相差不大,则相互如何控制对手的距离就变得非常谨慎而微妙,位置、速度、节奏都是重要的参量。位置包括空间距离、角度和体位等。在技击中对位置的感觉非常重要,适时选择并到达正确的位置,将使对手在那一瞬间丧失距离。因此这又涉及到速度与节奏的变化。

所以,距离感要连续贯穿于技击格斗的全过程,不能有丝毫的游离。对于一般业余拳手,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控制距离的方法很多,如进退、绕行、变面、变角度、变架势、变节奏、变速度等。仅进退中又有碎步、滑步、急退、急进等。所以,实战中距离感与控制距离是门艺术,技术好练,但在实战中能合理运用,则需要感觉、悟性和想象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