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梦人】第二届优秀学生李昌奖获得者李子芃:吹尽狂沙始到金

 九剑决 2013-12-30
      哈工大报讯(学生记者 金冰洁/文)“如果你有一个坚定的梦想,并且愿意为之不断努力,那么不管有多辛苦,你都可以坚持下来,而且自己并不觉得有多么辛苦,反而会乐在其中。”第二届优秀学生李昌奖获得者李子芃,在获奖之后慷慨地把一万元奖金捐献给哈工大教育发展基金会,用于支持那些同样有志于出国交流或深造的优秀学子。
      怀揣能在微电子专业领域有更深层次研究的梦想,李子芃获得全额奖学金,如今正在全美排名第八的杜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实际上,杜克大学的学习生活比在哈工大更为紧张。奋斗在大洋彼岸,李子芃承受着高标准、严要求的科研考验。与全球精英人才竞争,这样的学习生活辛苦吗?辛苦!可李子芃认为值得:“只有在在苦中坚持奋斗不息,才能酿成甘甜的成就。”
      “只有挨得住寂寞踏踏实实做科研,才会有取得好成绩的可能。”这是李子芃最大的体会。直到现在,他还记得在入学初航天学院组织的新生见面会上,黄文虎院士教导大家务必要做好规划、搞好学习。“从那时起,我便下定决心把学习放在首位,追求踏实和无悔的大学生活。”无论严寒酷暑,每天晚上他都会伴着诚意楼大叔的清楼声不舍地离开自习室。熄灯后的公寓自习室,他往往也是坚持到最后一个才离开。4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使他4年的平均学分绩达到92.39、综合测评成绩为95.39,位列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第一名。
      对于参加科研和竞赛,李子芃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进入大二后,随着专业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他渐渐发现书本上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于是,他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中,与几名同学完成了题为《家用多功能智能遥控系统的设计》的科技创新研究项目。大三时他又作为组长,申报并完成了《集成电路软错误预测模型的研究》项目。他还积极参与到各项学科竞赛之中,取得了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等好成绩。
      通过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和学科竞赛,李子芃更加坚定了投身微电子研究的决心。2012年他加入了张宇峰教授的课题组。“虽然很多时候晚上10点多还在科学园的实验室测数据、做仿真,但我却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因为我知道,自己每天多努力一点,就会离心中的梦想更近一点。”在老师和师兄师姐的帮助下,李子芃参与完成和发表了多篇论文,包括5篇SCI、1篇EI和2篇国际会议论文。
      学习与科研成绩出色的李子芃,还是校园里的夺目之星。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90后”,他也在多彩的舞台上奏响了属于自己的青春旋律。他弹钢琴15年,当“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来华的时候,他与克莱德曼同台演出;他喜欢各类体育运动,球场上总能见到他活跃的身影。在校园活动中,李子芃还热衷于学生国际交流活动,积极参加模拟联合国活动,展示“外交官”的风采。他作为创始人组建了航天学院学生国际交流协会,先后组织了两岸三地教育展、中外学子中秋联欢晚会、国外知名教授讲座等一系列活动。
     爱好广泛的李子芃是如何坚持把学习放在首位不动摇的呢?他说,学习是大学四年的根基,其他是学习的陪衬。他个人认为,申请出国交流尤其是本科生申请出国,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成绩。伦思勒理工学院一位给了他全额学金奖的教授就曾明确说:“你没有做过我这个方向没有关系,通过你以前的成绩我相信你的学习能力。不会你可以过来学,你一定会学得很快的。”
      在各个方面表现出色的李子芃,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赏。获得第二届优秀学生李昌奖后,他立即把一万元的奖金全部回馈给哈工大教育发展基金会,为母校的发展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当被问及是什么原因让他萌生了把奖金捐给基金会时,李子芃满怀感恩之情:“没有母校的培养,就不会有我现在的成绩。我非常感激本科期间各位老师,尤其是谭晓昀、张宇峰和辅导员姜长宝,他们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帮助。我也要去帮助别人,让爱传递下去。”
      “哈工大是我的母校,我会竭尽全力在国外努力学习、做好研究,展现哈工大人的风采。”如今身在海外,李子芃依然情系母校,牢记哈工大的校训和哈工大精神。谈起对校训的理解,他说:“这是每一个哈工大人都应该牢记的准则,只有‘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才能学到真本事;只有有了真本事,才无愧于自己作为哈工大人的骄傲。有志于出国深造的同学,本科期间应该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因为国外的要求往往更高更严。只有真正做到‘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才能在一个更严苛的环境中取得新的成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