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史上的今天——1月1日

 老庄. 2014-01-01


        1958年1月1日

  • 原子时系统

    1958年,世界第一个原子时系统开始运行。



  • 1912年1月1日

    中华书局


  • 1912年,中华书局创办。





  • 1894年1月1日

    印度物理学家玻色出生


  • 印度物理学家萨特延德拉·纳特·玻色(Satyendra Nath Bose,1894.01.01-1974.02.04)出生。





  • 1801年1月1日

    发现谷神星


  • 19世纪天文学史的第一页,便是发现太阳系小行星。1801年1月1日,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Giuseppe Piazzi,1746.07.16-1826.07.22),找到了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从而揭开了发现小行星带的序幕。

    在 整个太阳系中,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存在特别大的空隙,使得各行星在太阳周围的排列显得不太协调。这促使人们猜测在这一区域内可能有一颗尚未被观察到的 行星。于是,整个欧洲大陆掀起了寻找这颗行星的热潮。在巴黎,天文台建议请24位天文学家分工,每人负责15度区域反复搜索;在德国,更有6位天文学家成 立“天空搜索队”,用高质量的望远镜对这一行星进行系统追踪。但令人振奋的消息却来自意大利。

    1801年1月1日夜,西西里岛天文台台长皮 亚齐对金牛座进行常规的巡天观测时,发现了一颗从未见过的星体。此后,皮亚齐对此星连续跟踪41个夜晚,初步认定这是一颗彗星。他将这一发现告诉了德国柏 林天文台台长波德,但波德肯定地指出:这不是什么彗星,而是多年来人们苦苦追寻的、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行星。后来进一步观测证实,这的确是一颗行星,人 们将之命名为“谷神星”(Ceres)。由于它太小了,直径仅为地球的1/16,于是人们相信在它的附近应该还有其他行星。这样,随着搜索范围的扩大,众 多小行星相继被发现,它们一起组成了火星与木星间的小行星带。



  • 现在,人们发现的小行星已达千颗之多,并且这一数字仍在增长。我国天文学家在此方面也做出过重要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