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权、鲁肃协助诸葛亮气死周瑜

 踏石有痕 2014-01-03
 
 诸葛亮
 
一、罗贯中笔下周瑜之雅量不在诸葛亮之下
《三国演义》到底讲不讲情理与逻辑?堂堂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周瑜怎么会被“村夫”诸葛亮气死?而且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窝气。非也,罗贯中与东坡学士同样激赏三国周郎,其胸怀雅量实则超乎世人想象。
罗贯中认为,人的气量包括心理之量和思想之量,人的智慧包括智商与情商。周瑜由于少年得志、爱情甜蜜,致使心理承受能力与设谋高度有限,一旦遇到不称心的事就气急败坏,一旦遇到能人就妒火中烧;但周瑜的思想境界和情商并不平庸,他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性格缺陷并加以弥补,如孙权刚上任时向他问计,他就说:“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子布(张昭)贤达之士,足当大任。瑜不才,恐负倚托之重,愿荐一人(鲁肃)以辅将军。”从后面的情况看,周瑜既是为了找一个与自己性格互补的人打配合,也是为了提前准备都督接班人。他的做法与孙策神似,孙策临终前取印绶与孙权曰:“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一鹰派,一鸽派,鹰适合逆取,鸽适合顺守。
再看看诸葛亮,他一生找过多个合作者或继承人,如刘琦、庞统、马谡等,都是始乱终弃,都不及鲁肃之于周瑜长久。
二、周瑜明知鲁肃是阴谋士,孙权是阴主公,依然引荐、辅佐
更难能可贵的是,周瑜明知鲁肃是阴谋士,“胸怀韬略,腹隐机谋”,仍倾力举荐、重用,这就不是一般的肚量了。为何说看上去忠厚老实的鲁肃是阴谋士呢?
第一,周瑜在聘请鲁肃前,先告诉孙权说:“其(鲁肃)友刘子扬欲约彼往巢湖投郑宝,肃尚踌躇未往。今主公可速召之。”待周瑜登门,鲁肃的说法变成了:“近刘子扬约某往巢湖,某将就之。”周瑜稍一劝说,鲁肃随即又“从其言,遂同周瑜来见孙权。”这种故作矜持、半推半就的做派为阴人所常用。
第二,鲁肃第五十三回乘周瑜回柴桑养病之间隙大肆讨好孙权。具体的过程是,赤壁大战后,孙权长期驻守合淝,与曹兵交锋,大小十余战,未决胜负,得知周瑜在南郡吃了败仗,身负箭伤,便“特令都督收回大军,且拨兵赴合淝相助”。周瑜便派了程普前往支援,然而,未等程普赶到合淝,就有“人报鲁子敬先至,权乃下马立待之。肃慌忙滚鞍下马施礼。众将见权如此待肃,皆大惊异。权请肃上马,并辔而行,密谓曰:'孤下马相迎,足显公否?’肃曰:'未也。’权曰:'然则何如而后为显耶?’肃曰:'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使肃名书竹帛,始为显矣。’权抚掌大笑。”这里鲁肃突然一改往日的谦恭态度,表露出媚态与野心,为什么?因为他认为自己比程普乃至周瑜都更具王佐之才,孙策应尽快做人事调整。在膨胀别人的同时抬高自己,这又是阴人的另一法则。
孙权此时也正要将外交形象从激进变成保守,徐图天下,鲁肃一语提醒了他——务必清除周瑜这个激进分子。
周瑜之所以敢于举荐鲁肃,是相信孙权这位阴主公有能力以阴制阴,驾驭鲁肃这个阴谋士,用其长,克其短。周瑜还相信在赤壁大战之前,东吴尚且需要进攻型谋士以攻为守巩固基业,之后就只需要防守型的和事佬麻痹对手了,而自己就该退位了。因此他在给孙权的遗书中写道:“方今曹操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尚未可知。此正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一个明白人,却要为阴主公誓死效力,用阴谋士接班,需要多么宽广的胸襟啊。
孙策说孙权十倍于自己,周瑜却是不比鲁肃差的。周瑜是阳谋士,与徐庶处在同一个等级,鲁肃是阴谋士,与程昱同等级。徐庶明白程昱的用心,用反间计破之,周瑜对鲁肃也同样。司马徽弟子的梯级是,司马懿十倍于庞统,庞统十倍于诸葛亮,诸葛亮十倍于徐庶,徐庶十倍于程昱。其中三位是阴谋士,司马懿的阴谋十倍于诸葛亮,诸葛亮的阴谋十倍于程昱。东吴谋士的梯级是,庞统(寄居东吴)十倍于诸葛瑾,诸葛瑾十倍于周瑜,周瑜十倍于鲁肃。其中有两位阴谋士,诸葛瑾十倍于鲁肃。
孙权在举贤任能方面确实有一套,他不像孙策好逞个人英雄并长期倚重张昭和周瑜,他会根据局势的变化换人,从周瑜、鲁肃、吕蒙到陆逊都换得非常正确及时。另外,孙权还能在紧要关头让两个人打配合,如用周、鲁同时应对诸葛亮,用吕蒙、陆逊同时应对关羽。这其间孙权的思维是非常清醒的,他采纳周瑜的意见委任了鲁肃,却没有按照鲁肃的初衷委任诸葛瑾(诸葛瑾是鲁肃举荐而来)。假如重用诸葛瑾,后果将不堪设想。
值得关注的是,孙权不仅当众偏宠鲁肃,还直接对周瑜耍了几次手段。如在周瑜“二气”之后,孙权不堪妹妹孙尚香被拐,明言要换都督——“权不胜忿怒,欲拜程普为都督,起兵取荆州。”再如,周瑜受到第三气,正“怒气填胸,坠于马下,左右急救归船,却报吴侯孙权遣弟孙瑜到。孙瑜曰:'吾奉兄命来助都督。’遂命催军前行。”孙权此时竟还来催军,与其说是催军,不如说是催命。很快,周瑜就在诸葛亮和孙权的前后夹击下,命丧巴丘岳阳。
三、孔明“一气”就让公瑾彻底臣服,从此萌生死念
那么,孙权逆取和顺守的转折点在哪里呢?他何时对周瑜起的杀心呢?是在诸葛亮一气周瑜、周瑜南郡失手之后。
本来,赤壁之战东吴是为了保家卫国而不得已参与,但周瑜见赢得那么轻松,就想一鼓作气统一天下,先取荆州,再取西川(与后来刘备伐吴的意图相同,路径相反)。没料想刚到南郡就遭受了双重打击,身体被曹仁的毒箭射伤,精神被诸葛亮的奸计羞辱。战前,诸葛亮承诺说,让周瑜先取南郡,若取不下,刘备再取。周瑜被激将,求胜心切,一不留神就落入了曹操遗计所设的陷坑并中了曹仁的毒箭。周瑜绝地反击,通过喷血装死,曹仁中计败走。南郡眼看到手,谁知又被赵子龙抢先坐上了城头,接着传来张飞袭荆州、云长取襄阳的消息。周瑜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大叫一声,金疮迸裂”!
实际上,这里也不能怪周瑜气量小,是诸葛亮太奸狡无理了。原说要周瑜先攻城,到头来却耍机巧,让周瑜赔了箭伤又失城;原说要联合抗曹,到头来却独吞了胜利果实,让周瑜的赤壁胜利变成“几郡城池无我分,一场辛苦为谁忙”!是可忍孰不可忍——“大丈夫既食君禄,当死于战场,以马革裹尸还,幸也!”“若不杀诸葛村夫,怎息我心中怨气!”周瑜在这里就提到了死!《三国演义》的规律是谁大义凛然提到死,谁就已经萌生了自杀之念。
事不过三,经过草船借箭、借东风和争南郡三个回合的较量,所有人都看出了周都督不是诸葛村夫的对手。先是鲁肃阻止周瑜意气行事,提出外交解决方案,自愿前往南郡斡旋,与刘备说理;后是孙权不耐烦,特令周瑜收回大军,拨兵赴合淝相助。接着就出现了孙权下马迎鲁肃的一幕——他们建立了反周瑜联盟。
从表面上看,周瑜当时是因伤病缠身、好汉不吃眼前亏而屈从了鲁肃与孙权,实则是彻底宾服了诸葛亮。他宁愿让神人诸葛亮气死,也不想被鲁肃、孙权害死。从周瑜先斩后奏用孙权之妹孙尚香设谋即可看出端倪,这是一条多么搞笑的计谋呢?不要说计败后会“赔了夫人又折兵”,计成了也会颜面尽失,如吴国太和乔国老所说:“杀了刘备,我女儿便是望门寡,明日再怎的说亲?须误了我女儿一世!”“若用此计,便得荆州,也被天下人耻笑。此事如何行得!”孙权顿时“默然无语”,但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正是这次失败之后,孙权愤怒到“欲拜程普为都督”。
周瑜向来一步三计且追求完美,怎么会使出如此下策呢?连吴国太都想不通,骂道:“汝做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直恁无条计策去取荆州,却将我女儿为名,使美人计!”原来,公瑾已经从求生转为求死了,从这个角度看,他筹划的仍是一条妙计,追求的仍是完美:(1)轻轻警告孙仲谋,我并非不懂你灭亲换帅的预谋,我要你先尝尝失去妹妹的滋味;(2)将自己这个激进派置身于孤独无援、众叛亲离的境地,保全孙权亲和的形象和东吴偏安的地位(周瑜在“二气”时不但得罪了吴国太、乔国公,连张昭、顾雍也讨厌他了,算计着将他放到南郡太守的位置,与荆州牧刘备直接对立,致其早死);(3)通过与大谋士诸葛亮死磕,掩盖自己死因中不光彩的部分,就像当初的孙策一样。(见后文)
周瑜在第三气中的表现也同样叫人匪夷所思:(1)明知孙权派使者前往许都、曹操封他为南郡太守都是不怀好意,仍欣然领受,并装出“愈思报仇”;(2)明知自己没能取下南郡、荆州,更无力取西川,还在诸葛亮面前设出假途灭虢之计,连鲁肃都说:“西川迢迢,取之非易。”周瑜又是在独孤求败。
四、周瑜效仿孙策择死,宁与妖斗也不死于小人之手
且看孙策的死亡过程。
孙策原本“自霸江东,兵精粮足”,曹操都叹曰:“狮儿难与争锋也!”并将曹仁之女许配给孙策的幼弟孙匡,但孙策还想求为大司马,曹操不许,孙策怀恨,常有袭许都之心。于是吴郡太守许贡向曹操写密奏,历陈孙策种种不轨,但被孙策的人截获,孙策立即命武士绞杀其全家,仅有三位家客幸存,他们一直想找机会报复。不久,孙策在一次狩猎时中了许贡家客的毒箭,医者嘱咐需静养百日,不可怒气冲激,但只过了二十多日,孙策就坐不住了,谋划与袁绍结盟攻打曹操,正商谈着,孙策突然与一位神仙道人于吉纠缠起来,歇斯底里要除妖,直至“金疮迸裂,昏绝于地”,之后很快就托孤、瞑目了。
孙策缘何要与世外之人于吉过不去呢?因为他想寻死,而且要死得光彩,不想让别人认为他是死在向曹操要官不成的报应之下,不想让别人认为他是死在某家客的毒箭之下。于吉纵然是妖道,也是妖道中的君子、高人,广受人们尊重,与他争斗而死,值!
那么,孙策又为何要寻死呢?他不是还想与曹操一决雌雄吗?是郭嘉的话无意间开悟了他!一日,有使者从许昌回,孙策问之。使者曰:“曹操甚惧主公;其帐下谋士,亦俱敬服;惟有郭嘉不服……郭嘉曾对曹操言主公不足惧也: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之后,孙策就像变了一个人,追着赶着要杀于吉。实际上,孙策不是疯了,而是理性回归了,从他临终前所做的类似于郭嘉的自我批评即可看出。
孙策惧怕郭嘉,所以他不敢继续觊觎曹操;孙策讨厌郭嘉,所以要找于吉拼命,不愿真的落入郭氏的预料,死于小人之手;孙策敬服郭嘉,所以他要及时让贤于孙权。——郭嘉才是孙策心中真正的妖!
现在周瑜也面临着同样的局面,既不能让世人认为他死在曹操的遗计和曹仁的毒箭之下,也不能让世人认为他死在鲁肃的排挤和孙权的威逼之下,他便想效仿兄长孙策,揪住诸葛亮这个神通广大的妖精不放,哪怕显得小肚鸡肠、英雄气短,毕竟死在了君子手里。“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在“仰天长叹”中完成了火烧赤壁之后的又一人生壮举。良禽择木而栖,也择木而死。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