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变形记》教学实录(郑桂华)

 乐到底 2014-01-07
时间:2005.5
地点:上海市虹口教师进修学校
年级:高二

(一)导入:
1)课文题目
2)作者介绍(由学生说—由学生提炼)。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卡夫卡的《变形记》。
【板书:变形记】
这是一篇短篇小说,课文节选了小说开头的一部分,大家都看过课文了吧?
生:看过了。
师:好!以前听过卡夫卡吗?有没有查点资料,作些了解?
【板书:卡夫卡】
生……
【板书:奥地利、生前无名、孤独、不满、《城堡》、《审判》】
师:请坐!她讲了很多。请个同学归纳她所讲的内容,有点难度哦。
生:……
【板书:作品、经历、作品特点】
师:迅速对一段话进行归纳是语文学习中常用的手段,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归纳的要点是把握信息……后人对卡夫卡评价很高,有人认为他是西方现代文学的鼻祖,对这样一个作家,你们要熟悉。

(二)精读课文
1)概括课文内容。
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能不能用比较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
生:讲了格里高尔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甲虫,而不是原来的人的样子了。
【板书:格里高尔—甲虫】
师:……那后续的事情呢?

2)指出甲虫的特征,画出重点句子。
师:你们见过甲虫吧?甲虫有什么特征呢?
生:……
【板书:壳是硬的、脚很多、圆的、行动不便】
师:行动不便,文中写得很充分,是哪些文字?第几节?
……
师:他反复的强调甲虫的什么特点?
生:行动不便,不堪重负。

3)给你的感觉。比较梁山伯与祝英台、聊斋之狐狸精、嫦娥、奥特曼、蜘蛛侠。
师:是的。……他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这点?我们不妨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现在大家先看看你对这个甲虫是什么感觉,有没有什么看起来让人觉得不错的地方。
生:没有。
师:我们中国文学史上也有一些变形的现象。我小时候经常听一个故事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师:……至少给我一种愉悦的感受。这个格里高利变成甲虫,是一个看起来让人很不舒服的形象。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一个东西?谁愿意主动来说?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

生:……
师:我们肯定还有很多要说。我们四人一小组……这个讨论要把我们的思考深入下去。你能从哪些角度提供你的思考?也就是格里高尔为什么变成甲虫?你看看你能提供多少种思考,当然,要言之——
生:有理。

4)小组讨论:格里高尔为什么变成甲虫?
生1、2、3、4……
【板书: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沉重的负担、家人、老板、微不足道、生活状态】
师总结:失去了自我、生活状态的异化、对亲情的渴望、对亲情的检验。
师:为什么用甲虫这个形象而不是用重病的形象,关键一点他讲得非常好,就是变成甲虫没法表达自己,也就是说他处在更大的——
生:压力中。
师:没有交流是什么?孤独!封闭的、孤独的这样一种状态。
【板书:孤独】

5)什么使格里高尔变成甲虫?
师:……有人还提到老板的问题。老板是不是促成他变成甲虫的一个因素啊?
生1、2、3……

师:客观因素:家人、老板、社会。主观因素:逃避。
师:(联系弗洛依德潜意识理论)

6)卡夫卡的语言特色&与主题的关系
生:课文里他变成一只甲虫后,有一些看上去不太有关系的环境描写……这种描写看上去与主题无关,作者的语言很平淡,很平均,感觉就是变成甲虫在当时那种社会史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人失去谋生能力就等于一只虫子,是很正常的现象。
师:(指出“平淡”的语言)这的确是卡夫卡作品的一个特点,使用很普通的语言来讲述。像梁衡、余秋雨哪些作家都很喜欢铺排、抒情……

(三)结尾:联系自身实际,指明卡夫卡作品之精髓
师:(联系自身实际:不肯早起上班)……其实我有一种想法,我们的生活是不是有一种公式?
师:生活压力很大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其他主义,有压力太大就可能造成对人的异化。因此,小说里的老板只是一个社会环境的象征。这就是卡夫卡为什么在今天还能够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的原因。他揭示的是不变性……也许可以引起人们对文明社会的警惕,找回一点失落的——
生:自我。
师:布置课后作业:1将格里高尔与契科夫的小人物比较。2 结合我们队生活的理解,发挥想象创作后面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