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8 中药证治上环后崩漏证(董春发)

 学中医书馆 2014-01-09
3.8 中药证治上环后崩漏证(董春发) [主治] 上环后崩漏证。 [处方] ①生芪30克,白术、党参、海蛸各20克,地榆、阿胶珠、仙鹤草、山萸肉各15克,茜草10克,生龙牡30克,黑姜、升麻、炙甘草各6克。 ②生地40克,当归、茜草、五倍子、丹皮各10克,杭芍、萸肉、桑寄生各15克,地骨皮、地榆各20克,生龙牡30克,三七粉(冲)1.5克。 ⑧柴胡、黑芥穗、山楂炭、五灵脂各10克,醋香附、阿胶珠、蒲黄炭、益母草各15克,三七粉(冲)1.5克,熟军6克。 (用法) 水煎服,根据病症分别以处方①、②、⑨辨证施治。心脾虚:经期提前或错后,经血量过多如崩如漏,经程延长,经血质稀薄,无血块,血色淡红或夹有白带,经后白带多且清稀无味,兼头晕、心悸、气短、神疲肢倦,失眠健忘,嗜睡多梦,纳呆,面部及肢体虚肿,便溏,舌淡体胖有齿痕,苔白薄,脉沉细。治则:平素以补益心脾,养血调经,归脾汤治之。经期宜澄源塞 流拟气止血法。 肝肾虚:经期先后不定,经血量过多如崩如漏,经程延长,经血质稀或粘稠,有血块,经血色暗红或黑紫如棕色,经后赤白带下秽浊有味;兼头晕目眩,脑鸣耳不聪,腰膝酸软,潮红发热,性欲低下,舌质紫暗,苔薄黄或少苔,脉沉尺细。治则:平素以滋养肝肾,养血调经,六味地黄汤治之。经期宜凉血止血。 胞脉瘀阻:经期先后不定,经血量多如崩如漏,经程延长,经行不畅,经血色紫有块,经后黄白带下常夹赤带;兼经前一周乳房胀痛,胁胀脘闷,小腹胀痛,烦燥易怒,合房后即见经血,舌边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治则:平素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加味逍遥散治之。经期经血如崩如漏时治宜疏肝化瘀止血。 [疗效] 本组80例经3个月以上疗程观察统计:显效(经期正常,经血量如上环前,经程恢复,自觉症状明显好转)39例;有效(经期正常,经血量减少,经程缩短,自觉症状好转)27例;无效(经期、经血、经程未见好转,自觉症状无明显好转,摘环)14例,占17.5%。有效率为82.5%。 附 董春发,主治医师,科主任(天津市滨江医院 邮编: 3000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