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本病是指眼底视网膜静脉血栓导致血液回流障碍,眼底出血,视力减退的眼病。视网膜是视细胞居地,一旦静脉血栓,血液回流障碍,势必导致出血,血液覆盖视网膜,或溢入玻璃体内,影响透光,继而使视细胞接受光的兴奋发生障碍,引起视力减退。根据出血的程度与部位的不同,视力障碍也有轻重之别:少量出血,系属分支阻塞,则部分视野缺损;倘若即使分枝未阻塞,但颞枝静脉阻塞,则往往损及黄斑,引起中心视力障碍,视力有锐减。视网膜静脉血栓,远比中央动脉或分支动脉阻塞为轻,常留有一定的视力。由于视网膜无痛觉感受器,所以也无疼痛的感觉。中央静脉血栓,有部分可继发青光眼,终致失明,医学上称出血性青光眼,预后较差。
本病西医认为其发病原因是由于血液流行缓慢,或血液粘稠度增高,促成血栓所致。导致上述的因素有动脉硬化,在动脉静脉交压处,受动脉压迫;或因全身疾病,如糖尿病、血管炎等致使静脉内皮细胞增生,内膜增厚等因素。
本病的临床诊断依据,主要利用检眼镜检查眼底,可见患眼视神经乳头轻度水肿,边界模糊,静脉弩张,呈腊肠状,视神经乳头周围的网膜有火焰状出血,动脉稍细,或见动脉硬化征象。如果出血较多,波及玻璃体,不能窥见眼底,则可根据其年龄,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另可窥测健眼,观察眼底动脉硬化的情况。本病出血时间长者,常可见到视网膜有新生血管、渗出物及结缔组织增生等。另外,对本病还可借鉴血的生化、血的流变等。
本病西医常在早期用止血法,后期施以扩张血管,有时根据其眼底检查所得全身疾病的阳性体征,决定全身用药。
本病中医属“暴盲”范畴,外观端好,视力骤然下降。本病多因暴怒惊恐,气机逆乱;或情志抑郁,气滞血瘀;或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或是阴虚火旺,上扰清窍。传统用方,肝郁气滞则用通窍活血汤,肝郁化火用丹栀逍遥散,肝阳上亢用天麻钩藤饮,阴虚火旺常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然而,近年认为本病在出血期应用凉血止血,血止后则用活血祛瘀,后期常用化痰软坚,滋阴明目
1.[处方名称]通脉汤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祛瘀,退翳明目。主治视网膜静脉血栓而致的眼底出血。
[处方组成]丹参9克、赤芍9克、白芍9克、蝉衣9克、木贼9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肝郁气滞加当归9克、茯苓9克、白术9克、银柴胡9克、羌活9克、防风9克、甘草3克;阴虚阳亢加生地15克、珍珠母15克、山药9克、麦冬9克、牡蛎9克、怀牛膝9克、龙骨9克、盐炒知母9克、盐炒黄柏9克、沙参9克、杞子9克;大便燥结加番泻叶;反复出血加三七粉、侧柏叶;静脉通畅缓慢加川芎、红花。
[疗程疗效]应用178例179眼,总有效率为95%,无效及恶化仅9眼。
[处方来源]河北省中医医院眼科庞赞襄。
[处方备注]本方祛瘀通络,是为常法。然应用蝉衣、木贼退翳消障,活血与退翳药合用,为本方之特点,相辅相成,既有助活血之功,又能促进渗出,机化的吸收,始能起到明目之功
2.[处方名称]疏肝活血汤
[功能主治]功能疏肝理气,活血清热。主治视网膜静脉阻塞。
[处方组成]柴胡6克、白芍9克、茯苓12克、当归12克、薄荷4克、白术12克、生地12克、丹参12克、蒲黄30克、苦胆草12克、黄芩12克、木通6克,水煎服。病情好转后,本方可制成丸药服用。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应用36例37眼,显效(视力增加5行以上)10眼,有效(视力增加2-3行)10眼,无效(视力增加l行或不变14眼,视力减退3眼)17眼。
[处方来源]天津市眼科医院王思慧。
[处方备注]本病发生原因,中医认为与七情内伤有关。王氏统计,确有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较大的情绪波动或精神创伤,应以疏肝理气为主。肝郁气滞,成瘀化热,瘀热交作,故加活血祛瘀之品。本病的预后与治疗早晚有关,为此必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改善视网膜血循环,有助于早日恢复。
3.[处方名称]祛瘀汤
[功能主治]功能行气活血,祛瘀通络。主治中央静脉血栓或分支阻塞。
[处方组成]桃仁10克、红花10克、干地龙10克、三棱10克、赤芍12克、川芎7克、老葱4条、生姜3片、麝香0.2克、田七粉(冲)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肝火旺如焦山栀、夏枯草、羚羊角;肝阳偏亢加石决明、钩藤、天麻;痰阻血瘀加南星、浙贝母;心血虚加归脾丸;气虚加党参、黄芪。
[疗程疗效]应用11例11眼,显效(视网膜出血大部分吸收,其静脉基本通畅,视力提高4行以上)2例,有效(视网膜出血部分吸收,静脉充盈迂曲改善,视力提高2-3行)8例,无效(主干支)1例。
[处方来源]广东省广州中医学院詹前贤
4.[处方名称]宁血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养阴、凉血止血。主治视网膜静脉血栓等一切眼底出血,玻璃体积血早期(10天以内)。
[处方组成]生地20克、茅根15克、白芨15克、白蔹15克、阿胶(烊冲)10克,侧柏炭10克、白芍10克、仙鹤草30克、墨旱莲30克、栀子炭8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火热甚者加黄柏、川连、龙胆草;病情较久(15天以上),出血止,瘀血未除,加川芎、红花、归尾、泽兰等;有机化条索,加穿山甲、昆布、海藻、法半夏、浙贝母等;出血后期,视力恢复较差,加芋肉、女贞子、山药、党参、麦冬、五味子等。
[疗程疗效]应用17例25眼,显效(网膜出血吸收,玻璃体积血消失或减退,视力恢复正常或提高4行以上)9眼,有效(玻璃体积血减轻,视力提高2-3行)14眼,无效2眼。
[处方来源]广东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治视网膜静脉阻塞妙方
1通阻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
【歌诀】通阻汤中紫丹参,二芍银柴防羌活,
当归蝉蜕木贼草,白术甘草云茯苓。
【组成】紫丹参15克,白芍9克,赤芍9克,银柴胡9克,羌活9克,防风9克,木贼草9克,蝉蜕9克,当归9克,白术9克,云茯苓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活血通络,养阴柔肝,祛风健脾。
【方解】方用紫丹参、当归、赤芍活血通络;白芍、甘草柔肝缓急;银柴胡养阴清热;羌活、防风、蝉蜕、木贼草祛风散热;茯苓、白术渗湿健脾。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络,养阴柔肝,祛风健脾之功。
【主治】视网膜静脉阻塞。
【加减】若大便燥结者,加番泻叶;若大便溏稀者,加苍术;若出血吸收缓者,加三七粉。
【附记】用本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128例(129只眼),其中,治愈38只眼,显效16只眼,有效53只眼,无效20只眼,恶化2只眼。总有效率为83%。
2消塞汤
【来源】《程氏医学笔记》
【歌诀】消塞汤中丹参归,蒲黄白芍生地黄,
茯苓柴胡夏枯草,甘草薄荷木通襄。
【组成】丹参20克,当归20克,蒲黄20克,白芍15克,生地黄15克,夏枯草15克,茯苓15克,柴胡10克,薄荷10克,木通10克,生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5剂为1疗程。
【功效】活血通络,渗湿利水,滋阴清热。
【方解】方用丹参、当归、蒲黄活血化瘀,通络消塞;白芍、生地滋阴柔肝;夏枯草清热散结;柴胡疏肝解郁;茯苓、木通渗湿利水;薄荷疏散风热;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络,渗湿利水,滋阴清热之功。
【主治】视网膜静脉阻塞。
【附记】用本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81例,其中,治愈者74例,好转者5例,无效者4例。总有效率为9506%。一般服药1~3个疗程即可见效。
3活血通络汤
【来源】《程氏医学笔记》
【歌诀】活血通络丹参归,二芍蝉衣苓生地,
知柏柴胡淮山药,三七木贼草防风。
【组成】白芍12克,丹参12克,赤芍12克,蝉衣12克,生地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柴胡10克,防风10克,淮山药10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木贼草6克,三七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7天为1疗程。
【功效】活血通络,清热疏肝,祛风健脾。
【方解】方用丹参、赤芍、当归、三七活血通络;白芍、生地滋阴清热;柴胡疏肝解郁;茯苓、山药渗湿健脾;知母、黄柏养阴清热;蝉衣、防风、木贼草祛风散热;甘草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络,清热祛风,疏肝健脾之功。
【主治】视网膜静脉阻塞。
【附记】用本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74例,其中,治愈者70例,有效者4例。总有效率为100%。
4通脉逐瘀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刘克欣方)
【歌诀】通脉逐瘀用归芍,银花丹参地元参,
黄芪蒌仁旱莲草,芩茜槐米粉丹皮。
【组成】双花30克,当归15克,赤芍24克,丹参24克,元参30克,生地30克,旱莲草30克,生黄芪15克,瓜蒌仁15克,茜草9克,黄芩9克,炒槐米12克,丹皮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通脉逐瘀,益气滋阴,清热降火。
【方解】方用当归、赤芍、丹参、槐米、丹皮、茜草通脉逐瘀,凉血清热;生地、元参滋阴凉血降火;黄芪益气;旱莲草、瓜蒌仁养阴润燥;黄芩清热燥湿。诸药合用,共奏通脉逐瘀,益气滋阴,清热降火之功。
【主治】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加减】若新出血者,加小蓟、地榆、白茅根、藕节;陈旧性出血,加三七粉、生蒲黄、丝瓜络、地龙;伴有高血压者,加石决明、钩藤、菊花。
【附记】用本方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25例,结果,显效23例,进步2例。总有效率为100%。
5通脉汤
【来源】李文亮《千家妙方·下》(李纪源方)
【歌诀】通脉汤中用归芍,桃红蛭元广地龙,
通奴甲路丝瓜络,应加童便或酒引。
【组成】当归15克,赤芍12克,桃仁9克,红花9克,水蛭3克,土元6克,地龙15克,木通9克,刘寄奴9克,穿山甲10克,丝瓜络9克,路路通9克。童便或酒或两者同用为引。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酒引随患者而定,一般每剂20~30毫升,应与药趁热同服;童便引只用中段澄清新鲜者与药温服,其量30~40毫升为宜。
【功效】破血逐瘀,通经活络,佐以平肝熄风,清热益气。
【方解】方用当归、桃仁、红花、水蛭、土元、刘寄奴、穿山甲、丝瓜络、路路通破血逐瘀,通经活络;地龙平肝熄风;木通清热利水。酒通经以助药力,童便清热散瘀。诸药合用,共奏破血逐瘀,通经活络之功。
【主治】视网膜中心动脉栓塞(暴盲)。
【加减】临床应用,可随症加减。
【附记】多年应用,一般用药1个月左右即可见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