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自《针灸中国》:金针探秘

 悟道修行慧能 2014-01-15

(一)

    近日,笔者拜读了刘力红教授所著《思考中医》一书,深有感触。此书对当今中医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与反思。认为中医学术须师承才能得真传。不少人认为现代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传统中医已落后过时,但他们忘了这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医学,传承了几千年,且疗效确切。反观现代医学,在短短百年中,发展迅速,但毒副作用也随之出现。以抗生素为例,自上世纪四十年代,抗生素迅速发展起来,虽然对疾病起了作用,但是人们没有想到,四环素造成了一代人的黄牙病;没有想到,庆大霉素造成了成千上万人药物性耳聋。另一方面,人类研制新抗生素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细菌和病毒产生抗药性的速度。再有,旧的病毒、细菌控制了,但产生了新的病毒和细菌,如果滥用抗生素,人类总有一天会进入人类无法制服病毒的黑暗时代。在治疗理念上,现代医学缺乏整体观念,就有病症此消彼长的缺憾。现代医学对许多疑难疾病,运用最现代化的医疗手段和仪器尚无法治愈,而以中医针灸辅之中药,却能将疾病神奇治愈。这就是中医的伟大之处,历经数千年仍然指导着临床实践,这也是西方国家引起中医热的原因,足以说明中医学的宝贵。

    中西医理念的差异源于中西文化哲学思想的不同。恩格斯说:“真正的自然科学只是从15世纪下半叶才开始,从这时起它就获得了日益迅速的进展。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各种自然过程和自然对象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400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但是,这种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各种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宏大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从运动的状态,而是从静止的状态去考察;不是把它们看作本质上变化的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从活的状态,而是从死的状态去考察。这种考察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反杜林论》)。因此,西医是通过解剖来研究人的肉身和形体,是静止的。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认为:整体是大于各部份的简单累加的。人的生命运动不是简单的肉身与形体的相加,而是精、气、神在生命过程中的运行和相互转化。因此中医通过研究人体气脉的盛衰、虚实来了解生命过程。所谓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中医有句名言: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宰相是治理国家的,而好的医生治病,犹如治理国家。西方文化追求的是改造自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则追求人与自然相融和,达到天人和一的完美境界。由此想到恩格斯在《劳动在由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每次改造自然,都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第一次改革取得的成果,在第二次便丧失殆尽。”因此以中西医相比较,中医则更胜一筹。

    中国传统学术皆有易学难精的特点,针灸之术尤其如此。从汉魏各种学术皆秉师承、重家法,医学尤是如此。扁鹊从师于长桑君,仲景负籍于张伯祖,皆有所承。其中心法诀非口授不明,甚至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又有非其人不能,非其人不传者。元明之间,考陈会著《神应经》,卷首列有宗派图,称席宏达得针灸真传,世世专精,九传至席华叔,十传至席信卿,十一世传于陈会。会广传其术,共授二十四人,得真传者二人,即刘瑾与康叔达。书中有席宏达传誓词,谓传道者必立誓以传,当于宗派图下注其姓名。如妄传非人必遭天谴。此针灸大师誓守秘密之明证。可见针术非亲相授受,何能窥其堂奥。笔者由此联想《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灵枢经》古人称之针经,开辟了针灸治疗典范,后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法,使针、药两法用于临床相得益彰。然而令人可惜历代医家皆重药轻针,使针灸之法不得发展。所以数千年来,能得其真传者,一代不过数人.。自秦汉以上,各种学术皆口耳相传,未能笔之于书,人存则学存,人亡则学亡,而这些失传的,恰恰是最宝贵的文化。还有,历代名家积累的知识、智慧,如果没能及时记录、传授给后人,他毕生精华就有可能失传,如华佗他的医术没能传承下来,就是中医发展以来最巨大的损失。

    近年来针灸之术虽名声响誉世界,但国内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针道渐亡。原因之一便是师承家传的绝学少了。扁鹊从学于长桑君,学成后,长期在民间行医,足遍当时起齐,赵,卫,秦等国。兼长内,外,儿,妇各科,根据群众需要和习俗担任各科医生。正是这些历代师承游医将中医一代代传了下来。而现在学校规范化了,引进西方教育模式,但中医却要灭亡了,传不下去了。刘教授认为,原因在于不能盲目学习西方教育模式,中医传承有自己的特色,要注重经典著作。许多大学生博士生,没有几个人能读完读通《内经》《伤寒论》。现在一直讲继承发扬中医,其实我们连继承什么都不知道,又怎能发扬。真正的中医是《内经》《伤寒论》等经典,明白了道理,然后再寻师访友。孟子所谓大匠诲人,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巧乃学术精华。故寻师承即学其学术精华与经验,尔后才能登堂入室。

    笔者十分注重针灸研究理论与实践,曾游访许多城市,拜访各地名家师承。钻研历代各家各派针法的特点,终有所悟。笔者认为针灸疗效成败关健在三个方面,即辨证,取穴,手法。辨证的关健便是熟读经典,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望、闻、问、切来分析内脏功能的盛衰,经络的虚实。而大家在研读经典《内经》时,因医理深奥,往往忽略对运气七篇的学习。其实七篇大论包含了中医整体恒动观,气化论,正邪论,求属论,辨证论治等内容。不仅仅是推算五运六气,而是中医理论的高度概括,与《内经》一脉相承,密切相连。其中病机十九条更是辨证论治的准则规范。因此放弃运气七篇学习,实际也就放弃了内经的学习,放弃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就根本不能算是懂中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是以六经名篇,即昭显六气性质,而六气病变,又构成六经为病的证型,故伤寒六经,即六气。天有六气,人秉之而有六经,六经出于脏腑,脏腑各有一经脉,游行出入,得阴阳二气沟通,进而循经达手足,表现出交合结果(三阴三阳之标),由此形成脏腑经络的气化系统.由此可见张仲景如不深明《内经》及五运六气要旨,就不可能写出《伤寒论》这一伟大著作

    笔者以为辨证,取穴,手法这三法因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根据《内经》的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相反相成,矛盾统一规律变化,就自然引出配穴的方法,即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小言之,不过是针灸的一种配穴方法,大言之则根源于五运六气。五运六气是古人对自然界周而复始,循环无端规律的高度总结。沈括《梦溪笔谈》卷七一:医家有五运六起气之术,大则候天地之变,寒暑风雨,小则人之众疾,亦随气运盛衰。今人不知所用,而胶于定法,故其术皆不验。熙宁中,京师久旱,祈祷备至,连日重阴,人谓必雨;一日骤晴,炎日赫然。予时因事入对,上问雨期,予对曰:雨候已见,期在明日。次日果大雨,是对湿土用事,连日阴者,从气已效,但为厥阴所胜,未能成雨。后日骤晴者,燥金入候,厥阴当折,则太阴得伸,明日运气皆顺,以是知其必雨。因此推算运气必须灵活应用,不可胶于定法,更不可认为是不科学。必须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知道物极则变物转为化的道理,才能真正灵活运用五运六气。五运六气中有关岁运岁气计算方法及变化,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气候对人体气机的影响及变化,生灭消息,皆有其规律.而中医认为天道的运行都有其规律性,潮水涨落都可计算定时。天人相应,人体气血自然也有盛衰开阖的规律。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明确指出六经病的欲解时间,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由此进一步说明了人体生理,病理活动与自然界时间周期变动的同步及息息相关的规律性。子午流注就是根据人体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按照刚柔相配,阴阳结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这一取穴意旨,以取得最佳疗效,这就是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包括纳甲法,纳子法及灵龟八法,飞腾八法。山西陈述堂为了对经络流注进行科学研究,曾经运用经络探测议对六十六穴连续不停探测十昼夜,结果证明,开穴闭穴都是气血高涨和衰弱点,证明了子午流注针法的科学性。笔者十分推崇北方单玉堂单氏子午流注针法,单氏根据五运六气规律独创一,四,二,五,三,零法,补子午流注先天之不足,实在是前无古人。并且在治疗取穴时,必先开时穴,再开病穴,体现中医整体观,先立于了不败之地。笔者师承南方殷铁珊一派,在求学间,问老师如何在临床上灵活运用五运六气及子午流注。师曰:五运六气不可拘泥,须灵活对待。子午流注须谨候其时,迎之随之。天道变化无常,气血流注全赖五谷营养,故可取守中,贯一之法。笔者认为如果二者相结合可达到奇正相生,标本兼治的疗效。

子午流注针法取穴皆在五腧穴,《灵枢》九针十二原“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人体气血流注犹如河流,调节五腧穴实乃清其源头,治其根本。因此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六十六穴。笔者常用五腧穴与八脉交会穴合用,疗效颇佳。如何灵活应用五腧穴,关键在于悟出五行生克变化,才能守规矩脱规矩。另外如运用五行配穴法与其他配穴法混在一起,经气必不能按五行生克运行,会影响针灸疗效。当年窦汉卿即是运用五门八法,治百病而无不愈,以针术闻名于世,为针灸医学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手法的好坏也是直接影响五腧穴应用疗效的关键。治病效果必须在辨证正确,取穴精准的前提下,手法运用才能显现疗效。如果辨证错误,取穴不合理,手法再好也没用。所以这三个环节紧密相连。笔者在研究各家各派针法,发现唯有单氏一脉针法独树一帜,悟阴阳之理,明气化之机,深得《内经》《伤寒论》之旨。单氏在手法的运用中,特别注重呼吸与补泻的结合。认为当补之时,候气至病所,更用生成息数,令鼻中吸气,口中呼气,病家自觉温热。当泻之时,令病人口中吸气,鼻中呼气,病家自觉清凉。余初以为语多夸诞,非敢信以为真,及运用在临床上,始知确切不移。而笔者老师殷氏认为,手法精要处非口授心传不可,笔者现总结了几个特点:一殷氏认为治病无非扶正祛邪或祛邪扶正,故手法只有补和泻。平补平泻只适合虚实证候不甚明显,病势较缓的病证,临床上较少用。而对于重证或久病,必须补泻分明。特别在治疗内科疾病时,运用五腧穴必须补泻分明才能显效。二在进针治疗过程中包括以下几个过程进针??静以候气??气不至催气??得气-??辨气补泻,气至病所??留针,静以守气??间歇行针??针下气和,方可起针。每一阶段都要细心体会,经云:迎之随之,以意合之,针道毕矣。汉郭玉曰: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言也。三烧山火,透天凉是针灸治疗过程中显效的反映,不可刻意追求,欲速则不达。针灸最终疗效是针下气和,邪去正安。手法补泻精华奥妙处,须耳提面命,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四反对轻刺激是补,重刺激是泻。反对以神经学说研究经络。如果片面崇拜西医,从解剖观点视之不见,就认为不科学,一笔抹杀,否定其意义是错误的。决不能因为在现代医学知识范围内不能科学地解释其内容,就说它不科学而怀疑其作用。正如只知道血而不知气,想观察经络实质是不可能的。殷氏针法治疗内科疑难疾病,只取四末,奏效颇速。若以神经解释,诸多不合。轻重刺激,非补泻之根本。在针刺手法中有九六补泻,九者子阳,六者午阴。九有少阳老阳之数,六有少阴老阴之数。如病家体虚行补法,可行少阳老阳之数,也可行其倍数,反之亦然。故补有轻重缓急之分,泻也有轻重缓急之分,岂能以刺激量来衡量。五治疗须因人而异,注重各人体质,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伤其正气。如:太阳病有中风伤寒二证,即是各人体质差异所造成的。因此中医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治病特色。

    子午流注针法是历代名师传承下来古典针法,至今还没有一种针法能凌驾于其上。它概括了整个祖国经典医学理论体系于其中,故可喻作“大则弥纶宇宙,小则纤细秋毫”的针法。此针法必须灵活运用,才能疗效显著。不可拘泥,死套公式。碰到问题不是考虑自己的知识是否缺欠,反而怀疑针法是否真实有用,这种定式思维是错误的。需深研五运六气,了解古代天文学,对五行生克变化了然于胸。比如必须知道五行变化可化为五五二十五种配法,穴位开阖转化,阴阳变化等等。正如《标幽赋》中指出: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一时取十二经之原,始知妙要。以上是笔者研究针道的一些心得体会,都是师承家传之精华,一脉相传。上承内难,旁及百家。历代针法皆不出此范围。今载录于此,惟恐古法失传,针道灭亡。有缘者遇针,特指引方向,取其精华,使针灸这一古老传统医术能继续一脉传承下去.

(二)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传统中医的发展,是经过历代医家授受相传,才使《内经》的学术传承下来。《内经》的学术思想,也是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才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后世学术发展的最大基础。因此《黄帝内经》不仅是中医理论的根源,更代表了中医理论与实践的最高水平。《内经》著作中的内容,文字简要,含义广博,理论深奥,意味深长。因此对于《内经》的学习,我们要深刻地精心体会它,搜求它的微意与隐意,掌握它的重要精神,才能获得全面的了解,得到《内经》的精髓。按照这样的方法态度去钻研,往往会得到很大的成就。因而在各个时代中,都出现过许多杰出的人才,如周代有秦国医和,汉代有淳于意,魏国有华佗和张仲景,都是能够精通《内经》这门学问的医家,并且在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都继承了《内经》的精华,更在这基础上有所创新,使学术得到了发展与进步,但究其根源仍然离不开《内经》的理论基础。张仲景著作《伤寒论》也是从《素问,热论》篇中丰富和发展而来的,他将《内经》中的脏腑,经络,气化学说等内容有机的融合,进而创造性地提出六经辨证体系。张仲景的这一伟大创举,不仅仅是临床经验的积累,若非深得《内经》之旨,便不可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人与自然的统一。因此我们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必须以《内经》的理论依据来分析疾病,以《内经》的取穴法则来配穴,以《内经》中的补泻手法来调气,这样你才是一名真正的中医,才真正达到中医的最高水准。而任何违背《内经》理论与实践的方式方法,虽然它可能花样百出,但都不能代表真正的中医。例如从取穴的这方面来看,《灵枢》九针十二原“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人体气血流注犹如河流,调节五腧穴实乃清其源头,治其根本。因此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六十六穴。笔者常用五腧穴与八脉交会穴合用,疗效颇佳。而在《内经》中的其他大量篇幅中皆有何病证取何穴主之,例如:《骨空篇》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此类取穴在《内经》中比比皆是。因此是否有必要再去发展新的穴位?难道我们现在所用的穴位还不多还不够吗?我们取了很多穴位还是没有疗效,为什么?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在运用《内经》的取穴方法去治病?是否真正读通了《内经》去治病?是否按照《内经》的补泻手法来调气。我想如果你真正读通了《内经》,取穴治病应该是游刃有余了。现在一直在讲继承发扬,我们真正已经继承了《内经》的精华了吗?如果没有,那么我们根本没有资格发扬。如果继承了,你也已经达到了中医的颠峰了。让我们再来谈谈针刺手法,在《内经》中以大量的篇幅记述了针刺的手法和操作技术。书中以候气,守气,调气,辨气诸法,论述了针刺得气的重要性,提出了气至为故的原则,并强调“气至而有效”是针刺临床提高疗效的不二法门。《内经》要求“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指出了在针刺过程中要根据病人形神,气色,脉象等变化,来治神守神,调神,移神,养神。《素问,宝命全形论》对针下感觉变化有详细的描述,《灵枢》九针十二原,小针解,终始等篇则对得气的存亡得失及其性质进行了生动的介绍。《内经》中提出了迎随,徐疾,呼吸,开阖补泻等方法,为后世针刺复式补泻方法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其实后来发展的所谓复式手法完全把《内经》中的手法,加以整理套用,加上许多新的名称来掩人耳目,故作神秘使后学者无从下手。其实在《内经》中已经将手法完全讲透了,只是没有人能认认真真去理解《内经》中的手法,被许多手法名称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以。笔者想告诉大家,没有一种手法能超越《内经》对手法的描述,任何手法都是从《内经》中变化而来的。笔者一直认为《黄帝内经》虽然文字简要,但意义深远,是纲领性的总结,而后世学术的发展犹如扩写,将《内经》中一些文章,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和发挥,再加以补充完善,从而形成了新的流派,其实这也只是《内经》的一个分枝而已。

    而在历代各家针法中子午流注针法与《内经》的关系犹为密切。子午流注针法,它是注重时间条件,以自然界周期现象,与人体气血周流的情况相配合的。在《灵枢,脉经》篇《营气》篇都有记载。《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谓“得天时而调之”。《内经》说“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病在于阳分,必候其气之加于阳分而刺之。病在于阴分,必先候其气之加于阴分而刺之。谨候其时,病与可期,失时反候,百病不除。”由此可见在《内经》中已经有子午流注针法之雏形,与子午流注有密切之关系。后至南唐何若愚才明确的将子午流注针法的应用和方法,作了概括的说明。因此子午流注针法其根源来自《黄帝内经》,它将《内经》中的五运六气,脏腑,经络,营卫,日月星辰,气血,时间,手法全部融合在一起,概括了整个祖国经典医学理论体系于其中,详见拙著《金针探秘》一文。如果我们完全将《内经》各篇结合在一起,前后呼应来研究,你会发现子午流注针法是整部《黄帝内经》的结晶,更是《黄帝内经》之升华。因此不要认为《内经》已经过时了,或者自以为已经看过了几遍,觉得没有什么神秘之处,认为自己应该再学习一些新奇的疗法。从古至今历代名医都以注解《黄帝内经》为自己的荣耀,将自己的一生临床心得体会都注入在《内经》的注解中。因此《黄帝内经》是要我们用一生去探索研究的,而且我保证这个金矿你一辈子都开采不完。如果你能认真刻苦钻研,《内经》中的宝藏也将会使你终身受用。

(三)

    《黄帝内经》为中医理论之源泉,更是一部针灸巨著。后世针灸学术发展皆源于此,且《内经》虽文字简单,却能执简驭繁,返博为约,通一毕万,是纲领性的总结,代表了中医针灸之颠峰,故《灵枢》称之为《针经》。在针灸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历代名医辈出,为中医针灸历史写下光辉的一幕,。如果《内经》时代为中医针灸医学发展的第一高峰,那么,宋金元时期就是中医针灸的第二高峰,其主要体现在中医针灸理论与实践的完善,及名医辈出,呈现出百家争鸣,万家齐放发展的辉煌时代。然而,到了清代针灸学开始衰落。清代著名医家中竟没有一位为针灸专家,而统治者竟然下令永久取消针灸一科,究其原因针灸之术易学难精,从汉魏各种学术皆秉师承、重家法,针灸尤是如此。而医家皆重于药而轻于针。在《内经》中只有十三方,至张仲景《伤寒论》才开辟了中药与针灸治病的典范,使针,药二法用于临床相得益彰,因此针灸的普及运用远比汤药历史悠久。解放以后,中医事业蓬勃发展起来,特别是1956年吴焯仙先生向毛主席献子午流注图以后,中医针灸影响越来越大,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针灸理论实践专家,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验案。但在文革中,针灸的研究受到严重的影响,后1978年后,随着中医学的复兴,针灸学再度受到重视。近几年,由于受到西医的冲击,及老一辈针灸家的相继去世,使针灸学又陷入了低谷。虽然现在各种针法琳琅满目,花样百出,但都不是《黄帝内经》中流传的针法。其实我们连《内经》中的针法都没有研究透,又有何资格去发明创造?没有继承,又何来发扬?这正是我们现在的悲哀,更悲哀的是我们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学了一些所谓的某某针法,还沾沾自喜,却不知正误入歧途。长此以往,真正的中医针术《黄帝内经》,必将失传,直至灭亡。
    笔者以为真正代表中医的针法,是《黄帝内经》中的针法和子午流注针法,而子午流注针法更是《黄帝内经》针法之结晶。因为子午流注针法是以《黄帝内经》针法为基础,再配合日月星辰运转的时间规律,再细分流注至六十六穴及八脉交会穴。而在整个针灸历史的发展中子午流注针法一直以民间,隐匿的方式流传的。它常被视为异术而在民间秘而不传,一直面临失传的危险。
    上月,在中央4套《健康与生活》栏目中介绍中医针灸,其中有黄龙祥教授及北京某医院针灸主任,当他们谈到针灸现状都摇头不语,这位针灸主任说现在针灸不景气的状况,与收费较底有关系。而笔者却不这样认为,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二面性,老百姓都喜欢价廉物美的治疗手段,如果你的针法能够治疗多种疾病,且疗效显著,那么大家都要抢着来针灸治疗,那样就不会有不景气的状况出现。而针灸不仅对一般常见病有显著疗效,对内科疾病同样有突出效果,且治疗范围极广。如果你真正掌握了针灸的精髓,那么你就能治疗许多疾病。许多朋友在与笔者的交流中,对当今五花八门的针灸方法无所适从。盲目的学习各种所谓的新针法,但在临床中疗效却并不显著。所以笔者认为要将针灸水平真正的提高,首先必须要对针灸有宏观的了解,要对针灸发展的整个历史有所了解。要真正知道针灸的根蒂源于《黄帝内经》,我们应以《黄帝内经》中的针灸治疗方法为准绳,并作为衡量自己水平的唯一标准。有了这种尺度,我们才能正行无问,不会被各种五花八门的所谓的自创针法所迷惑。但笔者也不反对创新,而这种创新应是对《内经》中的针法完全融会贯通基础上得出的新的体会和见解,这才是真正的创新。犹如张仲景之《伤寒论》是从《内经,热论篇》中发展而来,这就是真正的创新。针法也是如此,自创的针法在其治疗过程中仍应以《内经》为理论依据,通过望问闻切,辨证施治,并有独特疗效的针法,才是创新针法。笔者认为一个好的针灸师,在诊治过程中,首先治疗思路是从整体出发,而非局部。其次下针取穴少而精,再有补泻手法运用得当,掌握火候。最终通过调经络,补气血使阴阳平衡来取代药物,同样使病人恢复健康。

(四)

    中医传统切诊内容源自于《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凡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因此,切循经络是针灸家诊断疾病,治疗疾病,循经取穴的必用方法。
在《内经》的许多篇章中都讨论到这些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方法有“审、切、循、扪、按”五种方法,审即包括审视和审度二层意思,审视是观察,审度是分析。观察体表经络色泽络脉等异常,来分析是何经脉病变。切,指切侯全身体表经络的“动脉”处,包括三部九侯等部位。来分析疾病虚实。循,指循摩,推压体表经络及循行部位,了解经络有无结节,索条样肿物疼痛变化。扪,指用掌面接触患者皮肤表面,比较各部皮肤有无温度差别。按,指按压体表穴位,特别是各经脉五腧穴。故只有把这五种手法结合起来运用才能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及是何经络病变。而经络内连脏腑外络枝节,如内部脏腑有变化,必反映在经络表面上。
    在运用经络切诊方法来诊断疾病,经络反应有三,
    一、可见酸,麻,痛,木,沉,坚,紧,温,凉,肿及陷下等反映。
    二、可见如筋,如索,如节,如小锤等反应。
    三、可见气行如电击式,蚁行,水流,蠕动,热流,凉流等反应。
    以上各经脉之切诊有一重要原则,即“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并且需要辨症切经,而运用切诊所反映出的反应点,也是治疗的最佳穴位,对疼痛性疾病,往往一针见效。且每次针后,其反映点可能上下随经脉移动。可在原反映点下针,再取现在反应点下针截取,使邪气无路可退。现举一医案来论证经络切诊之效。
    彭某某 女 62岁.患者于晚上上门牙剧痛,用一般止痛剂无效,求治,笔者在手足阳阴五腧穴及原穴切循,发现在双手阳明大肠经偏历穴有压痛,便取偏历(双侧)行透天凉法,过五分钟牙痛便止,留针半小时,起针后不再复发。

(五)略谈针刺补泻法与轻重刺激量

    针刺补泻之法,历代医家皆有不同见解,而针刺补泻与轻重刺激间的关系,更使学者茫然,一时无以下手。
    补泻法的早期记载应首推《内经》、《灵枢、官能》,泻必用圆,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仲而迎之,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今当其门……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元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门外,真气乃存。这里所说,泻法以捻转为主,使针感扩散,最后还要摇大针孔,以使气出;补法则轻微转动而慢慢推进,勿使大动以保其真气。《灵枢、终始》篇也指出:“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以这些记载都可以体会出,泻法刺激较重,而补法则较轻。
    而孙思邈《千金翼方》明确指出“重则为补,轻则为泻”;视此两者应该如何理解呢?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后渐渐理出一条思路,在《内经》中曰“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勿变更也。”后世医家根据此理论发现了“烧山火”和“透天凉”两种代表性补泻手法。而补泻的标准是阳气隆至和阴气隆至,最终针下气和。
    针刺是需要有效的刺激量,如何才能保证有效的刺激量,首先要辨症精确,配穴合法,如不能做到,根本就是南辕北辙,而后再行补泻之法,只有补泻手法正确,才能有有效的刺激量。有些医家以为补法多用“九阳数”,泻法用“六阴数”,其刺激量以补法为多,故以为补法刺激量较强,泻法刺激较弱。笔者以为,针药其理相同,药物配伍有君,臣,佐,使之分,用药份量也不尽相同,而配穴也一样,有些穴位须大泻之,则行少阴,老阴之故,其刺激量也就较强,故不能单用刺激量大小来衡量补泻,而补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针下气和。当然有效的刺激量还包括留针时间,及病情之缓急,如病者体质较差,如长时间运针,留针时间也较长,反而欲速则不达,而有些病深浅不一,需数刺乃知。总之,有效刺激量必须以辨症精确,穴位配伍得法为前提,补泻手法正确为准则,有效的刺激,需掌握分寸,不能急于求成,因各人体质差异不同,需分别对待。所以有效刺激量是各方面综合起来的结果,如缺少某一方面,就不能圆满,故刺激量轻重并不能代表补泻,而补泻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针下气和,达到扶正祛邪之效。

(六)标本根结在临床上的应用

    1、什么是根结?
    依经络理论将经脉之间的联系,从纵的方向分析,经气做一株大树,四肢末端犹如大树之根,故称十二经之根,头面躯干都犹如大树之稍,故称作十二经之结。
    根:本也、初也、基也、元也、始也。故为经气始出之部位,因在四肢末端,故称四根。
    结:蒂也、终也。故为经气终结之部位,因在头面、胸、腹部,故称三结。
    2、根结的内容
   《灵柩?根结》:“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 。。。。。。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
    这里只记载了足六经的根结部位,有人认为手六经也应有根结部位。文中有脱简,还有人认为依“上下同法”而论,以足六经统手六经。如《伤寒论》所列六经辨证为根据则无需再述手六经之根结了,故无脱简之疑。按理而论以后者说法较妥。
    3、根结理论的意义
   (1)上病取下、下病取上、上下同取的理论根结,远隔取穴配方与循经取穴的配合,临床上每日都在应用。
    举例而论:伴针以上病取下、上下同取者多;头针、耳针以下病取上者多。
   (2)《灵枢.根结》:“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怄。故开则肉节而暴疾起矣,取之太阳,视有余不足。物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枢折即骨摇而不安于地,故骨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骨者,节缓而不收也。所谓骨者,摇故也。当穷其本也。……太阴为关,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故开折则仓无所输,漏洞,漏洞,取之大阴,视有余不足,故开折者,气不足而生病也。折则气绝而悲喜,悲者,取之厥阴,视有余不足。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视有余不足,有结者,皆取之不足”。
    4、手足三阳经的根溜注入:
    《灵枢.根结》:“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入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人迎、丰隆也;手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少海。入于天窗、支正也;手少阳根于冲关,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天外关也;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突、偏历也。”这与五俞穴的内容相近,故五俞穴的理论根据在于此,为经气始于四末之理论基础。
    5、什么是标本?
    经脉之间的又一种纵向联系,即标本理论。《灵枢.卫气》曰:“能知六经标本着,可以无惑于天下。”
    标;木抄末也;高远之木谓之标,树梢也。形容经气流注之终末部位,故在头面、胸背等。
    本:根也,基也,始也。形容经气始出生部位。故在四肢末端部位。
    6.经络标本之内容:
   《灵枢.卫气》:“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二寸中,标在背腧与舌下两脉也;足厥阴之本,在行同上五寸所,标在背腧也;足阳明之本,在历兑,标在人迎颊下,上侠颃颡;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标在背腧与舌本也。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三寸也;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眦也;手阳明之本,在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颊下合钳上也;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脉,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腧也;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三寸也.”
    7、标本理论之应用
    《灵枢.卫气》:“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即为上病取下,下病取上,上下同取之配方的理论根据之一。总之,标本根结理论在针灸临床治疗中是每时每刻进行指导着实践。故历来被针灸家所重视。

气街、四海理论
四海、气街理论是经脉之间联系中的横向联系
1、什么是气街?
气街,为”气之径路也”。即经气捷之路,为横向之联系。
2、气街之内容
〈灵柩 卫气〉:“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于脑;气在胸者,止之于与背;气在腹者,止之于背命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于承山腹上以下。”
3、什么是四海?
经气汇聚之深处,百川汇聚为海。
4、四海之内容:
《灵柩 海论》:“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见此四者,以应四海者也。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抒,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
5、 气街、四海之应用
(1) 俞募取穴、前后配穴法之理论根据。
(2) 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缪刺法
(3) 透针法之理论根据
(4) 《灵柩 海论》曰:“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急息而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而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胀;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目无所见,懈息安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