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私家藏书楼寻踪

 苏迷 2014-01-16

        

 

    苏州为历史文化名城,文脉源远流长,人才辈出,藏书之风享誉海内外,历朝繁衍不衰,至明清已蔚然成风,前后计数百家。私家藏书楼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们在历史上,往往是当地一颗人文明珠,虽说经过了时代的风雨,如今这些历劫幸存的私家藏书楼,或者少为人知,或者即将淹没,但是只要加以重视,略作修葺,那幺,其间所隐含着的历史文化价值就会凸现无遗。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老先生说,有一个平凡的真理,他是直到耄耋之年才顿悟:“中国是世界上最喜藏书和读书的国家”。浙江南浔张静江故居内,大厅抱柱联上悬挂着翁同龢题写的一联,曰:“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苏州私家藏书楼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典籍,也传承了苏州的历史文化。因此,它们是吴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是苏州城市建筑中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苏州人文面貌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见证,是吴文化渗透力和辐射力的体现.。对苏州经济文化发展具有极高的内在价值。苏州私家藏书楼的现状大体有以下三种状况:

 

一、楼舍保存完整,现已成为苏州世界文化遗产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苏州的重要文化旅游资源。

 

临顿书楼与王献臣 (一1469——)苏州拙政园内 

王献臣,苏州人,明藏书家,家富藏书。有书楼名“临顿书楼”以藏书籍,另建“虞性堂”专为藏书。《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第七卷有宋刻本《押韵释疑》五卷,有“王献臣藏书印”、“王氏敬之”朱记。殁后,其子孙不善保管,藏书散佚,少部分流入缪荃孙、孙星衍手中。藏书上印有“吴门王献臣家藏书印”、“王氏图书子子孙孙永宝之”等印。

 

万卷堂与李鸿裔1831——1885)苏州网师园内

李鸿裔,四川中江人,藏书家、诗人,以耳疾为由辞官居于苏州。因得瞿氏网师园,重加以整修后,用于藏所收之书。拥书数万卷,蓄三代彝鼎、汉唐以来金石碑版、法书、名画以自娱。与苏州藏书家潘祖荫等名家友善,交谊极深。着有《苏邻诗集》等,殁后,葬吴县善人桥金牛坞,古书名画一时星散,咸为顾子山、吴清卿、陆存斋等分携而去,而费屺怀太史所获尤多。

 

春在堂与俞樾1821——1907)苏州曲园内

俞樾,浙江德清人。咸丰七年罢职寓居苏州,潜心学术四十余载,主讲苏州紫阳书院等。藏书甚富,著述不倦,有《春在堂前书》近五百卷。藏书处为曲园春在堂,藏书印有“春在老人”、“曲园居士”等。

 

鲽砚斋与沈秉成1823——1895)苏州耦园内。

沈秉成,浙江归安人,光绍年间辞官落户苏州,归田隐居,购得娄门某氏废园而修葺之,名曰耦园。耦园的西花园,以凹形藏书楼为主,有织帘老屋书斋。园中有清刘墉手书对联:“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沉氏着有《鲽砚斋书目》四卷,原稿本,《榕湖经舍藏书目录》二册,清光绪五年刊本。沈秉成性喜金石字画,所收藏皆精绝。张之洞、潘祖荫、李眉生、顾子山、吴云皆时相过从,偶得一古器、一旧刻书籍,摩挲玩弄以为笑乐。

 

石经堂与文震孟1574——1636)苏州艺圃

文震孟,苏州人,宅在苏城西宝林寺东,中有世伦堂、药圃、青瑶屿,为文震孟读书处。石经堂为文震孟藏书处。其青少年时就喜欢藏书,故其藏书有达万卷之多。藏有其父所藏的元刊本《草堂雅集》、《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二十,其父藏元刊《韵府群玉》二十卷,后归文震孟所藏,故钤有“文氏震孟”之印。震孟在世时,于明万历四十二年用文氏竺坞名刻其所撰《姑苏名贤小记》二卷。后对昆山归有光评注的《老庄评注》十二卷加订正,于天启四年加以刊刻行世。曾手写《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一卷,今藏故宫博物院。还手录曾祖文征明《甫田集》三十六卷。

 

过云楼与顾文彬1811——1889)苏州怡园内。

顾文彬,苏州人,筑怡园为义庄,藏法书名画古籍。所着《过云楼书画记》十卷稿本;《鹤庐画学》不分卷,稿本;《百衲琴言》七卷,稿本。以上稿本皆藏苏州图书馆。“过云楼”由顾文彬开始在苏州建造专为收藏书画而设的,后便辞去官职,在家潜心于书画收藏及创作。过云楼的藏品,以文人画为主,宋元较少,明清较多。顾家与多位文人艺术家如吴大征、吴昌硕等多是好朋友,因此藏品讲究真、精、细,晚年精选所藏书画二百五十余件,编纂成《过云楼画记》十卷。

 

二、楼舍部分保存还好,但已改作宅用

 

二百兰亭斋与吴云1811——1883)苏州听枫园内,现为苏州国画院所用。

吴云,浙江归安人,光绪间官苏州知府,著名藏书家、金石学家。性喜金石、法书、名画、汉印、晋砖、宋元书籍。藏书处以其所藏王羲之《兰亭序》禊贴多至二百种而称其斋;又有二垒轩,以其得齐侯垒二,遂名其斋。今美国国会图书馆藏《韵补》五卷,明嘉靖间刻本,卷内有“二百兰亭斋鉴藏、”“吴云平斋”等印记。北京图书馆藏《皇明肃皇外史》残存三十九卷,十册,抄本,卷内有“吴平斋读书记”等印记。今苏州图书馆藏有吴云稿本多种。着有《二垒轩所藏经籍》一册、《古铜印存》、《焦山志》等。

 

朱祖谋1882——1917  鹤园内,现为苏州海外联谊会所用

朱祖谋,浙江归安人,光绪八年举人,藏书家,词人。着有《疆村遗文》一卷、《梦蕉词》不分卷、《沧海遗音集》十二卷,汇刻为《疆村遗书》行世。朱氏好收清初、远近代诸家词集,所辑《宋元明百六十三家词》,取善本堪校,最完善。又辑《湖州词征》二十四卷、《国朝湖州词征》若干卷。民国六年校刻《唐五代宋金元词总集》四种、别集百六十八种,名曰《疆村丛书》。

 

章太炎1869——1936)苏州体育场路8号章园,现为苏州老干部局所用。

章太炎,浙江余姚人,光绪二十三年参加同盟会,一九二四年在苏州创设章氏国学讲习会。《续补藏书记事诗》曰:“楹书百余箧,多古本”。着有《章氏丛书》及续编、三编,《学术论着手迹选》、《章炳麟论学集》等。

 

写礼庼与王颂蔚1848——1895)十全街249号,现成为南园宾馆高级客房

王颂蔚,苏州人,明王鏊十三世孙,弱冠适逢冯桂芬主修苏州府志,聘任纂艺文、古迹诸门。擅版本目录学和金石考证,曾为常熟瞿氏校定《铁琴铜剑楼书目》,尝于方略馆废纸堆中发现殿版初印《明史》残本,书眉有黄签,审为干隆朝拟撰考证未竟之本。因遂多方搜求,逐条厘定,芟烦撷要,成《明史考证捃逸》四十二卷,后经吴兴刘氏嘉业堂为之校刊印行。

 

琳琅密室与胡珽1822——1861)苏州定慧寺巷  吴作人纪念馆原址

胡珽,安徽休宁人,喜藏书,所购多宋元旧本不吝值,或更手自善录,积至千百卷。能秉父志,收藏刊刻,颇有功于古籍整理及保存,辑着《琳琅密室丛书》四集三十多种,世甚珍重。其书底本多为宋元本、影抄本、旧抄本,或为其父旧藏。每集总目悉附解题,书名之下有题识。胡氏遭乱而殁,劫遗之书,斥卖几尽。

 

愙斋与吴大征1835——1902)苏州凤凰街161          现为双塔幼儿园及民居

吴大征,苏州人,少从陈硕文学篆书,兼长丹青,其字画得者珍若拱璧。藏书颇丰。着有《愙斋诗诗文集》若干卷、《权衡度量考》一卷、《愙斋集古录》十三卷等。吴大征殁后,以侄孙翼燕为嗣,所藏图书尽归其承袭。

 

滂喜斋与潘祖荫1830——1890)苏州南石子街  现为苏州被单厂及附属旅馆

潘祖荫,苏州人,著名藏书家,家富图籍,尤喜校仇之学,留心金石文字,图书金石之富,甲于吴下。所藏宋元椠本及抄本十分富有,曾请学者叶昌炽协助他编校所藏书籍。“滂喜斋”中金石图书充栋。叶昌炽因而尽窥他家所藏秘籍。他每读一书,则录成题解,成《滂喜斋读书记》二卷。光绪年间,与江标等人先后刻有《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叙古书源流较详细,辑有《滂喜斋丛书》等四函五十余种,汇辑清代人经学、金石、笔记等著作。咸丰十年,其书曾一度毁于火,后所存者烬余耳。

 

嘉寿堂与王鏊1450——1524)学士街209号,现为第十八中学

王鏊,苏州东山人,至今其居处仍称王巷。王鏊一生喜欢收藏和阅读图书,家藏宋版《史记》,其子延喆于嘉靖四年翻刻之。家藏珍本颇多,其中所藏《玉台新咏》一书,“密行细字,清朗照人”颇为当时藏书家推崇。所藏明刻《六子全书》有吴趋椭园印。所藏《思陵草书》一卷有“王济之图书”及“三槐堂”印。王鏊博学,有才识,著作颇多,《震泽集》三十六卷为其代表作。汇集了他多年治学成果。此外,王鏊编纂《姑苏志》六十卷,在当时也很有影响。

 

西圃与潘遵祈1808——1892)苏州白塔西路13号,现为吴县人武部

潘遵祈,苏州吴县人,世璜长子。其祖父卒时,析产,将三松堂藏书分藏于遵祈及其弟希甫各数万卷。遵祈尝自云:“余爱蓄古书画,绵贉缥囊,必什袭精整,惟宜人是谊。余家藏楹书数十架,迨避乱申浦,书籍荡然,余借书读之。余虽力不能收书,犹勉为购一二善本,见前人手批书辄手录一过于副册,未尝始作中止。”其藏书在民国年间大半经后人售出,所余数十箧,存光福镇之香雪草堂,一九二四年亦散之流落吴市。

 

三、有相当一部份原苏州私家藏书楼,现已演变成普通民居。

 

艺云书舍与汪士钟1819——1822——)苏州山塘街殳家墙门          

汪士钟,苏州人,著名藏书家。因家资雄厚,以高价收书,不数年,藏书曰富,阮元曾联云“万卷图书皆善本,一楼金石是精摹”。嘉庆时,江南四大藏书家的图籍,后来均归于他门下,艺云书舍的藏书为当时海内之首。其曾摹刻宋本《孝经义疏》、《礼单义疏》、《刘氏诗说》、《郡斋读书记》诸书,校仇精审,举世珍若球璧。对于汪氏藏书的遗散,李盛铎云:“汪氏之书杨致堂所收而外,丰顺丁氏从上海郁氏搜罗而去者有之;归安陆存斋购得者有之;常熟瞿氏收藏者有之;余亦散布海内,殆未毁于兵燹也。”

 

怀幸斋与许厚基(~1937——)苏州高师巷2

许厚基,浙江湖州人,寓于苏州,耗资十七八万元,购宋、元、明、清善本。及天一阁书散出,其购得若干明本方志,为难得之佳品,所藏图书极精,有天一阁蓝格抄本《 皇外史》四十六卷、天一阁旧藏明正德本《襄阳府志》、明赵绮美手抄《西洋朝贡典录》、天一阁抄本苏东坡《仇池笔记》等。据云,书散时,曾编有一《书目》,内录宋元明刻一百四十九种,明抄十六种,清抄八十三种,大多为范氏天一阁物。

 

曲石精与李根源1879——1965)苏州十全街111号。

李根源,云南腾冲普坪村人。一九二三年居苏州十全街十四年。早年即留心乡邦文献,嗜好金石。从政之余,惟以收罗古籍珍本金石碑文为乐。在苏州时,踏遍苏州郊区各山,艰苦访问收集,足迹遍布于黄山、邓尉山等一百余处墓葬和寺庙,仅在东、西山即发现三百余种碑刻,多为史志所阙。先后编着刻印过《滇南五名臣遗集》、《曼殊遗墨》等著述四十余种。一九五○年九月,将家藏图书数万册,唐墓志九十三方等捐赠苏州文管会。

 

海粟楼与王謇1888——1969)苏州颜家巷16号。

王謇,苏州人,世居颜家巷,嗜书成癖,曾卖田买书,尤重乡邦文献,搜访不遗余力。罕秘之本有《天平志》、《姑苏名贤后记》、明正德原刻本《姑苏志》。所藏乡邦文献达数百种,着有《澥粟楼书目》稿本,未刊。《吴县·艺文志》录苏州乡贤遗着目八千一百余种。其藏书解放后陆续散出,“文革”前仍有数以万计卷。“文革”中遭劫毁失甚多。发还后仍储沪寓。

 

群碧楼与邓邦述1868——1939)苏州侍其巷38号。

邓邦述,南京人,光绪十年起寓居苏州,著名藏书家、文学家,收藏有宋本《群玉诗集》、《碧云集》两种唐人集子,以上面有文征明、徐干学等人的藏书印记而难得,遂名其书楼为“群碧楼”。其藏书甚精,颇多宋元古本、旧抄本。至宣统三年,其宋本已达八百余卷,元本二千七百余卷,明本万余卷,抄本五千余卷。所藏之尤者为宋刻唐朝三李之书。着有《群碧楼诗抄》、《沤梦词》、《六一消夏词》。邓氏殁后,其家人由叶景葵作介,一九四○年以四万元售于苏州集宝斋和北京景文阁、东莱阁、文殿阁及上海孙伯渊诸家,大部皆刻抄校本,其中最名著者有穴研斋抄本六种及汲古阁影宋抄本《南宋六十家集》。这些书大都为文献保存同志会所购,归于中央图书馆。

 

百嘉室与吴梅1884——1939)苏州浦林巷35号。

吴梅,苏州人。出身寒素之家,初时无意于藏书之道,在爱好收藏的友人熏陶下,他开始从清代普通刻本入手,间至干嘉校订诸本,以至于前代的善本,都在他收藏之列。尤其在北大执教的几年里,所得图书二万余册全部运回苏州老家。吴梅南北搜罗二十余年,日积月累,藏书总量达四万余册,这其中又以戏曲为主。人称藏曲之精富,海内无双。百嘉室是吴梅在苏州浦林巷旧居的书楼名。他曾发愿要搜罗到一百部明代嘉靖刻本,只是未能如愿。王謇所见吴梅手写《百嘉室藏书目》有元、明、清曲目一百二十九种,四百七十六部。他所藏书籍,除少部分毁坏散失外,大部分由其子捐献给了北京图书馆。

 

三松堂与潘奕隽1740——1830)马医科38、号。

潘奕隽,苏州人,年四十九引疾归里,优游林泉,以藏书、咏诗为乐。道光九年重预琼林宴,为一时之荣。有《三松堂诗文集》三十卷、《自订年谱》一卷等。

苏州潘氏为藏书世家,前后十数人,实自奕隽始。奕隽博览载籍,好学深思。藏箧至富,曾与士礼居主人结庐访书,虽无百宋之珍,而精抄名校,所获亦多。与黄丕烈为密友,常至士礼居观书,二人往还咏诗不少。潘世璜《须静斋云烟过眼录》、《荛识》均有二人“极友朋之乐”的记载。潘奕隽“三松堂”中,有赠黄丕烈之《移居担书图》、《移居藏书图》、《题祭书图》等诗。奕隽所藏书中,有百种以上是经黄丕烈校跋过的。有《三松堂书目》,潘季孺于烬余中检出,后归潘承弼所藏。先生所撰《着砚楼书籍题跋》有是目之跋文。

 

万宜楼与汪鸣銮1839——1907)苏州王冼马巷262830号,

汪鸣銮,安徽休宁人,寓居苏州阊门。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初四,王颂蔚、叶昌炽等人曾登其藏书之所万宜楼,“上下三楹,楼上四面列置书椟,中空以通天气,栏干绕之,又用鹿卢以便取携,建霞之意匠也。”叶昌炽又见其所藏前蜀王锴手书《妙法莲华经》残字本、元本《近思录》。张元济《涵芬楼烬余书录》子部有其宋本《近思录集解》八册。叶昌炽《祭汪郎亭师文》云:“导登书楼,周览图史,宋元旧椠,士礼艺芸,相视莫逆,镇库之珍。”

有《万宜楼善本书目》一册,有宋本十三种,元本十二种,抄本百五十八种,批稿本六十七种,皆为善本,其书于光绪二十四年十一月,因“厅事失火,焚去藏书数十箧。”

 

宝铁斋与韩崇1800——1852)大儒巷迎晓里。

韩崇,苏州人,富于藏弆,宝铁斋中金石图书充牣,所藏有经顾广圻、黄丕烈于己未(嘉庆四年)十一月所跋之明刻本《前汉记》、《后汉记》各三十卷。韩氏于咸丰二年十月二十七日题识云:“余生于己未十二月,得此有夙缘也。”此书后为叶启勋所得。

 

参考文献:

1.           徐良雄主编:《中国藏书文化研究》  宁波:宁波出版社   2003.12

2.           郑伟章  着:《文献家通考》        北京:中华书局     1999.6

3.           范凤书  着:《中国私家藏书史》    郑州:大家出版社   2001.7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图书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