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各家的特征和写法(虞、欧、褚、颜、柳) 邓散木
楷书莫盛于唐,唐代的楷书,是从六朝(南北朝)经隋代一直发展过来的,所以谈书法特征,应先从六朝开始。 六朝书法,大致可分“造像”, “碑志”两大类。 “造像”用笔多方,“碑志”用笔多圆,这是它们的两个总特征。 造像 流传下来的六朝造像多至不可胜数,其中最著名的为《龙门二十品》,二十品中以《始平公造像》为最方正规矩,笔法也最显露,堪为方笔书派的代表。下面就从始平公造像》里摘出几个字来说明方笔的特征和写法。方笔,起笔收笔都方如刀切,起笔都不用逆笔,收笔一笔直下不回锋,有的与圆笔一样回锋,不过笔带方势而已。 碑志 六朝碑志,数量上虽不及造像,但也有几百种。碑志书法,有的纯用圆笔,有的方圆间用厂比起造像的专用方笔,一味拙朴,更为丰富吒如北魏《兖州刺史郑羲碑》就是纯用圆笔的。因是刻耷石壁上(书法术语称摩崖),所以字形特别宽展,字体特别圆健,在北碑群里一直被推崇为第一流作品 此外另有方笔圆笔间用的碑志,如《张黑女墓志》《张猛龙碑》《崔敬邕墓志》《司马景和妻墓志》等等好多种,各有不同面貌,只要参考前面所列方笔圆笔写法,就可举一反三,故不另作说明。 前面介绍了六朝造像碑志的书法特征,学者依此方法去临摹碑帖,大致可不会茫无头绪。但历代书家流派纷多,各家有各家独具的特征,不是单纯的方笔圆笔所能概括,因此,接下来谈谈适合一般临帖需要的唐代各家书法所独有的特征和写法。 现在最普遍流行的唐代楷书碑帖,不外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五家。这里即就此五家书法,作些比较具体的分析介绍,以供参考。
虞字的总的特征为“收敛”、 “含蓄”,一点不露锋芒,没有丝毫火气,所以很不容易学。 欧字
总的说来,欧字给予我们的一般概念是结体长方,由于结体长,所以就显得瘦。但欧字的瘦,不像病夫那样憔悴,而是像有武功的人那样,外表干枯,内里充实,这一点我们必须注意。还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欧字表面方正,其实笔法都用圆笔,不是方笔,因此临写欧字,只要掌握前面介绍的圆笔写法,就可游刃有余。至于欧字在点画方面的特征尤多,而且富有变化。
唐代书派,欧阳询、颜真卿两家可以说是书法领域里的两大主流。这两家书法的面貌,风格,各有不同。如欧内敛而颜外拓,欧险劲而颜稳重,此其一。欧字看似比颜字生动,其实下笔迟重谨涩;颜字看似比欧字肥重,其实下笔灵活爽利,此其二。欧字字与字间排列得疏朗,字形长短大小不一;颜字字与字间排列得紧凑,字形差不多一样方正,此其三。据此三点,足以说明欧颜两家书派的分歧。但正如武术家之有南北派,学拳的人,不学南便学北一样,并不因此分歧而降低了那一家的艺术价值和主流作用。总的来说,颜字的特征不多。原因是颜字从褚字里出来,虽然自成一家,某些笔画的形式和写法,还有若干褚字成分在内。
柳公权的字’,字形比颜字稍长,笔画也稍细。总的特征是筋骨外露,笔画富有弹性,无论横、竖、撇,捺,笔势都向四面伸展,所以觉得局势开扩,如果说颜字是武术里的内家拳,那么柳字就是外家拳,颜柳两家的不同点,就在于此。但柳字是从颜字里化出来的,虽然姿态不同,而笔法绝大部分与颜字一样,不过有些笔画从颜的基础上加以夸大而已。严格说起来,柳字应隶属于颜字系统,因此附在这里,不作单独介绍。
前人说: “楷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注:“草书如走”的“走”字在古代是“奔跑”的意思。)这样说法虽不一定正确,但正说明行书就是流动的楷书。拿唐代诸家来说,他们的行书,仍表现着原来楷书的面貌,例如欧阳询的行书《千字文》,一望而知是欧字,颜真卿的行书《祭侄稿》,一望而知是颜字,这就是最现成的例子。 行书有没有它的特征呢?有,楷书是一笔一笔地写的,有许多笔画写时需逆笔回锋。行书则不然,有时两笔连写,有时三笔连写。也有笔断意连的,如《祭侄稿》里的“称兵犯顺”四字,字与字虽然分列,并不连接,但上一字的末笔笔势,是与下一字的起笔相衔接的。 这些都是行书的总的特征,由于这,所以不必要也不可能像楷书那样每一笔都逆笔回锋。学者能懂得这原理,那么临欧的尽管临欧,临颜的尽管临颜,使用时只要写得流动些,就是行书,可不必另起炉灶,专门去练,这是我的看法。 有人认为楷书在六朝以前,只有小字,没有大字,不便临摹,所以只好向唐人学习。行书则有的是《兰亭序》、《怀仁集圣教序》、 《半截碑》 (亦称《吴文碑》、《兴福寺碑》)等碑帖,尽可“取法乎上”,不必仍拘束在唐人的圈子里。这说法我不反对,不过如学《兰亭》,须从墨迹本《神龙兰亭》入手,因这本《兰亭》,一则是墨迹影印的,笔画清楚,可以看到古人的运笔方法;二则它相传是唐代书家冯承素就王羲之真迹双钩填墨的,虽不是王羲之亲笔,但总传达了真正的王字面貌。至于《兰亭》的许多种石刻,都是虞,欧、褚等各家临本和复刻本,多少掺杂着临写者自己的面目,已不是纯粹的王字,所以与其学石刻本,还不如学他们的行书来得直截了当。至于《圣教序》, 《半截碑》则都是集字凑成的,有些字王羲之没有写过,就由两个偏旁字拼凑起来,虽然还未全失王字面貌,但有些字的间架已跟王字不同。其最大的缺点是,由于集字的关系,字与字间缺乏有机联系,看去只是一个个字排列着,行气并不贯串,所以临习的时候,必须注意此一字与彼一字的关系,不要失去联络。例如《圣教序》里的“高岭”二字, “高”字的末笔笔势斜向左边,与下.字“山”头中直脱节,临写时要使这两个字笔断意连方好(其它字依此类推)不过这样临写,就非初学所能胜任,因此我说这两本帖,还是等楷书练好以后再去临写。 行书不像楷书那样可以把每个字拆开来一笔一笔地分析,所以练习行书,只要掌握前面所说的总的特征即可,这里就不再专门介绍、详加说明了。
隶书 就汉字书体演变历史来说,隶书是从篆书里蜕化出来的。篆书的笔道匀圆均称,隶书的笔道变为方正平直,其结体与楷书相仿佛,可以说是楷书形式的胚胎,所以只要是认识楷书的人,对一般隶书都能认识,不像篆书那样非对文字学有相当修养的.人才认识。 隶书,前人分为“隶”和“八分”两种,没有挑脚的是“隶”,有挑脚的是“八分”,其实“隶”跟“八分”,只是部分笔画写法上的差异,不是两种书体,并无划分的必要。此外还有“秦隶”“汉隶”或“古隶”“今隶”之分,不过是根据时代先后而假定的不同名称。所以这里只统称为隶书。 隶书不同于楷书的是,楷书的笔画分向上下左右四面发展,而隶书的笔画,则像“八”字那样只向左右两边发展(“八分”之名,由此而来)。
|
|